研究高考,回归教材,拓展变式教材 ,用好用活教材提纲一、 研究高考二、 回归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三、 回归教材中的“思考、探究、阅读”内容四、 回归数学文化,关注社会热点五、 回归教材中的典型例、习题六、 回归提炼教材的数学思想、方法一、研究高考研究教材前的一项任务就是,研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通过研究高考方可知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难度如何?做到复习具有针对性和准确性,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创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为什么谈回归教材之前要谈研究高考呢?1、研究考试说明层次的变化:“掌握”层次, 四川考试说明掌握的内容多,如:立体几何有 10个,解析几何有 12个等;全国考试说明理科总共只有18个,文科 16个掌握知识点四川卷的低、中、难的比为 3:5:2,或 4:4:2,难题的分值约为 30分;全国卷的低、中、难的比为 3: 6:1或 2:7:1.2、研究高考试卷“ 题在书外,根在书中 ”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每套都体现了课本作为试题的根本来源的功能,总有一定数量的题都能在教材上找到原型,有的是原题,有的是以教材为依据,以教材上例习题为素材,求变、求新、求活,经过精心设计、变更包装、恰当迁移、延伸与拓展、综合创新等改编而成的变式题,或是由教材中的几种方法通过串联、综合而成。
都体现了高考试题植根于课本,着眼于提高的理念 1)试卷的结构:课标卷:选择 12道,每题 5分共 60分;填空 4道,每题 5分共 20分;解答题 5+1,前 5道,每题均为 12分共 60分,选做题一道,三选一,共 10分,总共 22道题四川卷:选择 10道,每题 5分共 50分;填空 5道,每题 5分共 25分;解答题 6道,共 75分,其中前 4道每题 12分,最后两题分别是 13分和 14分,总共 21道题;(2)考试内容的变化:1、 全国卷对选修 4系列进行考查: 选修 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 4-5不等式选讲,三选一, 10分;2、“概率、统计”部份,全国卷对选修 2-3全面涉及,包括 线性回归和正态分布、期望、方差、假设检验、相关系数 (不需记公式);3、 全国卷解答题 17题 ,一般是 三角函数与数列交替考察,每年只考其中之一 ,一般是,若数列考解答题,三角考三个小题,若三角考解答题,数列考两个小题但以考查三角函数为多,又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 .(3)试题与教材的融合:1、 2013年四川高考数学试卷的一大亮点教材类题:必修 4 P54例 1、 P62例 4教材类题:必修 5 P18练习第 2题、 P20习题 1.2 A组第 10题:(2) 源于选修 2 - 1 P 7 1 页例 6. 原题是 “ 已知抛物线的方程为 xy 42 , 直线 l 过定点)1,2( P , 斜率为 k . k 为何值时 , 直线 l 与抛物线 xy 42 恰好有一个公共点 ; 两个公共点 ; 没有公共点 ? ” 7、8、 ( 2013年全国课标 I理科 20文科 21)源于选修 2-1习题 2.2B组 P50第 2题; P80复习参考题 A组 3( 2)):9、特别注意 全国卷的出题方式 :题型比较稳定,紧扣考试说明,选材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课本例习题的改编、整合得更隐蔽,更是体现了命题者技高一筹。
不拘泥 人教版教材 ,有各个版本 , 只依据考试说明 ,更注重对课本知识的综合性与交汇性的考查,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宽角度、多视点、多层次地考查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浅入深出3、数学高考复习的指导思想数学高考复习应有别于平时数学教学,平时教学要按教学规律进行,高考复习则应按考试规律进行,以考试规律为指导,以近年高考命题的稳定性风格和命题规律为导向,以近年高考试题为基本素材,以解题训练为中心,以中档综合题为重点高考命题年年变,抓住根本应万变,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依据, 要研究和明了教材相关内容在高考中所处的角色;要研究教材哪些内容适合做什么题型?哪些内容会在高考中提高要求,哪些内容不提高或降低要求?哪些内容经常考到属于高频考点,哪些很少考到等 ,认真研究与对比考纲和教材,真正发挥教材的应有作用比如:全国卷中的立体几何:分值2222221722分值2222221722年份 题型 理科 文科 分值2013选择题 4线面位置关系7三视图,四面体9三视图,四面体(同理 7)22填空题 15四棱锥,球 ,体积和表面积解答题 18直三棱柱,线面平行证明,求二面角18直三棱柱, 线面平行证明 , 锥体体积( 同理姊妹题)2014选择题 6三视图,圆柱,体积11直三棱柱,异面直线所成角6三视图,圆柱,体积(同理 6)7正三棱柱,求锥体体积22填空题解答题 18四棱锥,线面平行证明,二面角,锥体体积18四棱锥, 线面平行证明 , 锥体体积,求点面距离 (姊妹)2015选择题 6三视图,正方体切割9三棱锥,球 ,体积最值和表面积6三视图,正方体切割10三棱锥,球 ,体积最值和表面积( 6同理 6, 10同理 9) 22填空题解答题 19长方体,线面平行,求线面角19长方体, 线面平行 ,直棱柱体积 (同理姊妹题)全国新课标 II卷强调高三复习应 高度 重视研究和分析教材,回归教材,并不是简单地把教材上的例习题从新炒一遍,把课本上的知识又从新过一遍,而是需要老师个人的研究和备课组集体智慧相结合, 在复习过程中既要学习考纲看要求、研究考题看形势、推敲评价找方向,更要钻研课本找标准,反璞归真、回归教材,挖掘、拓展、变式教材,切实用好、用活教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归教材 ,构建知识网络: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多数是源于课本的基本概念、例习题的变式,准确地把握相关的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是学生“打好地基”,强化信心,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回归教材中的基础知识1、 “ 两明 ” ;①明确考纲和考题: 明确全国考试大纲要考查的知识点及考试重点和考查的层次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如将选修 4系列中的平面几何、极坐标参数方程与不等式选讲拿入考试题中, 但“不等式选讲”未涉及“柯西不等式” 等 ;2015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一)两明、三抓、四关、五化明确全国卷的结构: 解答题型基本固定,前三个是三角函数(与数列交替考察)、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后两个是解几、函数与导数,最后一道选做题集合 、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平面向量、 复数 、数列、 线性规划 、三视图、椭圆、 算法初步、二项式定理 都考;单独的 排列组合 、常用逻辑用语、 随机抽样 知识板块却很少考②明确要延伸或拓展的知识例如 角平分线定理、 立方和公式、十字相乘法、韦达定理、对勾函数、线性分式函数、弦长公式、点差法等内容一)两明、三抓、四关、五化:2、 “ 三抓 ” :① 抓基础知识和基本运算过手 ;② 抓错题过手;③抓主干、抓热点,突重点2011-2015年全国卷 I高考数学考点分布表(一)两明、三抓、四关、五化① 概念关 ;② 公式、定理、法则关 ;③ 例习题关 ;④ 思想方法关 。
做到知识清单化,点点落实,板块清晰,不留盲点,特别是一些易错点和警戒点同时增加方法与题型板块专题题组训练 ,真正做到 “牢基础 ·拓思维 ·抓考点”三维一体复习3、 “ 四关 ”例 1.( 2010年四川高考文、理 19)( Ⅰ )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由 推导两角和的正弦公式C : c o s ( ) c o s c o s s i n s i n S : s i n ( ) s i n c o s c o s s i n C例 2.( 2015年四川高考理 19)如图, A, B, C, D为平面四边形 ABCD的四个内角 Ⅰ ) 证明 1 c o sta n 2 s inAA AA BCD例 4.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 (小 )值问题.例 4.( 2013年陕西高考理 17) .(Ⅰ ) 推导 等比数列 的前 n项和公式 ; ( 2013年陕西高考文科 17)(Ⅰ ) 推导 等差数列 Sn的计算公式 ; 例 3. ( 2011年陕西高考文、理第 18题 12分): 叙述并证明余弦定理4、 “ 五化 ”①各章内容综合化;②知识板块体系化 ;③ 基本方法类型化;④解题步骤规范化;⑤知识网络结构化空间几何体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柱 锥 球台三视图直观图表面积体积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知识网络图必修 2第二章点、线、面位置关系 以位置关系为主线 的知识结构框图“四基五环” 提炼,是以高中数学单元为平台,按照五个环节对数学“四基”进行提炼学习的一种方法。
双基导图题基归类易错反思真题典范思路提炼双基树图题基归类易错反思真题典范思路提炼双基导图题基归类易错反思真题典范思路提炼双基树图题基归类易错反思真题典范思路提炼第一环: 双基树图 ---突出主干,开花结果“树状图” 是把某一单元的 基本知识与基本思想方法要点, 概括成一个直观图,即 “双基树图” 观察该图,能使一个单元知识的来龙去脉、各个层次与思想方法,一目了然例如 《 三角函数 》 单元 “双基树图”的初步层次可作成如下图:三 角 函 数概念公式图象性质变换技巧解三角形角的概念弧度制同角函数关系和差倍角公式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公式变式运用降幂与升幂巧变角名互化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综合问题图象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其它知识综合正余弦函数图象性质. “ 合二化一 ” 公式正切函数图象性质内角和定理“ 1 ” 的代换“ 三兄妹 ” 互化三 角 函 数角的概念弧度制同角函数关系和差倍角公式三角函数定义诱导公式公式变式运用降幂与升幂巧变角名互化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图象变换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三角函数与其它知识综合正余弦函数图象性质合二化一 公式正切函数图象性质内角和定理的代换三兄妹 互化设计 “ 双基树图 ” ,教师需从更高的角度,理顺单元内在逻辑关系,绘出层次分明的 “ 树图 ” 。
“ 树图 ”的制作方法:采取 “ 强干 → 添枝 → 加叶 → 开花 → 结果 ” , 依层绘图如上图绘制到了 “ 强干 → 添枝 → 加叶 ” 三层 ,还可继续 “ 开花 → 结果 ” 等层次第二环: 题基归类 ---题基建档,方法娴熟对于数学中的一个单元,有许多最基本的问题,简称为“题基”所有的综合题,都是由“题基”组成掌握了“题基”及解法,又能把综合问题进行分解,那么该单元中所有数学问题将迎刃而解如何对一个单元里的“题基”进行归类呢?可采取如下三个步骤:1. 查看该单元的题型及方法;2. 对每种题型进行分解,找到最基本的问题;3. 整理最基本的问题并建档对于任何一道数学题,都可分解为若干个小题,然后再提炼出几个“题基”比如: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三角函数性质类似上述方式可以将 《 三角函数 》 单元中的“题基”及相应的方法归类建档:降幂公式辅助角公式三角函数性质第三环: 真题典范 ---高考真题,典例规范复习一个单元,教师要对“本单元的高考真题有哪些题型?难度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以更好地把握本单元的重点、难点及关键,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对学生来说,弄清楚该单元应学到啥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以使学习时不会感到漫无目的。
同时,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有助于学生规范书写与表述,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第四环: 易错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