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L EDIT PRO — — Adobe产品产品§Cool Edit Pro 是美国 Syntrillium Software Corporation 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效果出色的多轨录音和音频处理软件它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数字音乐编辑器和MP3制作软件不少人把Cool Edit形容为音频“绘画”程序你可以用声音来“绘”制:音调、歌曲的一部分、声音、弦乐、颤音、噪音或是调整静音而且它还提供有多种特效为你的作品增色:放大、降低噪音、压缩、扩展、回声、失真、延迟等你可以同时处理多个文件,轻松地在几个文件中进行剪切、粘贴、合并、重叠声音操作使用它可以生成的声音有:噪音、低音、静音、信号等该软件还包含有CD播放器其他功能包括:支持可选的插件;崩溃恢复;支持多文件;自动静音检测和删除;自动节拍查找;录制等另外,它还可以在AIF、AU、MP3、Raw PCM、SAM、VOC、VOX、WAV等文件格式之间进行转换,并且能够保存为RealAudio格式! §2003 年 Adobe 公司收购了 Syntrillium 公司的全部产品 ,即Adobe Audition (Cool Edit Pro) v2.0 。
1 前期录音篇前期录音篇1 录音的基本硬件支持需求在运行时相当占用系统资源,对缓存要求高,因而对电脑的配置有一定的要求,具体如下:CPU 建议P Ⅲ 及以上内存 256M及以上硬盘 7200转、2M以上的缓存声卡 最好是支持全双工的声卡,当然只有AC97也凑合话筒 推荐使用MIC,动圈话筒也可耳机 有监听作用的耳机均可 2 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2.1 打开麦克风的录音功能操作过程: 首先确定你的录音对象是“麦克风(microphone): 将外置设备连接接好后,按“开始—控制面板—声音和音频设备—音量—设备音量高级—选项—属性—录音—麦克风前的方框—确定”依次点击,将“麦克风”选项下的选择(S)前的方框打勾,再滑动调节条细调即可如果不进行本步设置,你录音时音轨里就没有波形,也不能录声音2 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2.2 发声技巧演唱的时候要做到吐字清楚、表达自然,尽量使用接近口语化的发音方式,发声时要特别注意齿音不要太大,一定要用胸腔吐气发声,不要从喉咙里憋声音出来演唱,同时运用好我头、鼻、咽等器官的共鸣腔,使声音听起来浑厚圆润。
当音乐旋律起来后不要紧张,做一个深呼吸来放松自己,起音时做到舒展流畅,注意音乐节奏和音调的高低,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跑调演唱时气息要均匀、平稳,如果气息控制不好、不稳定,声音听起来就单薄、发颤儿,没有底气,没有力量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事先理解和把握歌词的情感表达,然后按这个理解去充满深情地演唱,一首歌曲平平淡淡的唱下来无论声线有多么的优美,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深层次的共鸣2 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2.3 避免喷麦大多数初录歌的会员都会有"噗""噗"的气流吹击话筒产生的噪声,这样的噪声在后期任何效果处理器都无法消除的,应该在演唱的时候尽量的避免,除了控制发声气流的均匀,还应在话筒上包上海棉或是用铁丝做一个圆圈,然后把丝巾、纱布这样轻而薄的东西罩在上面放在话筒的前面约1CM处,演唱的时候不要把话筒和嘴距离太近,最好有3—4CM远,嘴与话筒不正对,稍微偏离约30度,演唱声音很大的时候将嘴和话筒的距离调到6CM左右,避免演唱以免有"破"音产生,注意距离的调整2 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2.4 噪声与节奏 最好的录音方式是用耳机监听伴奏音乐,随节奏录唱,需要注意的就是音量要适中,太大了会录入干声音轨里,影响后期混音质量。
最好选一个隔音相对良好的房间录音,避免环境音经过话筒进到录音文件里面,特别是分贝很高的刺耳声,只要录入干声音轨就再不能消除和弱化对于初学录音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录音时有时找不准节奏,特别是监听耳机戴上不太能听到人声时就更容易出现,这里谈点经验最好的方法是尽可能熟悉歌词、音调及节奏,特别要把握好换气的地方如果做不到,可以采用下策,那就是插入原唱音轨,用耳机监听原唱,跟着原唱的节奏录干声但这容易让自己跟着别人的风格和节奏走,唱出来的歌往往缺乏自己的风格和应有的感情2 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2.5 防止过载 过载,就是在录音时原始音量过大或后期制作时音量提升过高,致使电平值过大,超过了软件处理及听觉的理想负荷,即为过载音频上表现为“破”音 从这个定义中不难看出,过载的问题与我们录音时原始音量大小以及后期制作时音量提升幅度密切相关 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录音的时候杜绝过载,适当留有一点余地,这样后期做效果的时候才有调整的空间 在录歌前先试录一段,唱一段欲录歌曲动态最大的高潮部分(一般为副歌部分),一边录一边看下面的电平值是不是一唱就接近甚至达到最右边的红线,即按的步骤打开MIC音量调节器,反复推动推子进行调节试音,依此来调整麦的具体音量值。
做效果时音量提升不可过大,特别是BBE激励,C4压限这两步,在做完一步后返回多轨观看一下电平值,是否达到了红线2 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电脑录音的注意事项最后 交给Waves L3来完成,将里边的电平参数值调到看不到红色波柱冲到顶,混缩出来的作品不会过载了的录音操作(干声录音)的录音操作(干声录音)§打开录音软件,按所述调好MIC的音量 在保证吸附起录线(就是界面上竖立的那根黄色虚线)位于音轨最前端的前提下,先在音轨1中插入所要录歌的伴奏,点音轨2前端的R键(音轨录音键),然后摁下软件的录音键跟着伴奏,按和所述的要领演唱录音的录音操作(干声录音)的录音操作(干声录音)§如果较为满意了就先混缩保存好录音轨的数据,以免突然丢失后前功尽弃即先在多轨模式下在伴奏轨上点击鼠标右键,选静音或移除音块,然后依次点击界面上[文件]—[混缩另存为]—[选项],然后选128KB 44100HZ 立体声的参数值,点OK即保存好了下面干声成品的保存也依此步骤§对照伴奏好好地听自己的干声有没有局部节奏、音调、换气点等方面的错误,有没有严重的过载、喷麦等现象如果有,你可不要全面返工,只需找好错误的局部,将录音轨静音,将第3轨设为新的录音轨,将错误的部分重新录一遍。
双击第3轨,在单轨模式下点鼠标右键,复制要替换的部分,回到多轨模式下,将第2轨去掉静音,设定为编辑轨(波形变亮),点单轨模式,在定好吸附起录线处(一定不能偏移此线,不然节奏会发生严重错误),点鼠标右键,再选混合粘帖中的替换即可§修正了所有的错误,就再混缩保存为干声成品至此,干声录音就算完成了得说明的是,如果一次录音未完全修正的作品,第二次要再录音来剪贴修正,请一定不要更改上一次麦克风的音量值,不然电平值不同,基线就会不一致,为将来的后期制作带来一些不便后期制作后期制作§1 分析干声作品进行后期制作之前,很重要的一步是分析干声作品,不同演唱风格的歌和不同音质的干声在后期制作的参数是有很大区别的一定要明确,好的后期制作是靠细听和修正效果参数做出来的,用一个参数应付所有的作品是很难做出精品1.1 听噪声大小用干声听演唱的部分噪声的大小,噪声的类别很多,背景噪音最为多见,因为我们都不是在录音棚里制作,房间隔音能力一般较差,环境里各种各样的背景噪音(如声卡的杂音、音箱的噪音、家里电器的电流声、电脑的风扇音等等),但是听觉里最常见的也是后期能较容易处理掉的是轻微的隆隆声、呜呜声,越细小越模糊的越好处理,越粗大越尖锐清晰的越难处理,如果能明显听到演唱声中有粗大、尖锐、清晰的噪声,说明其分贝数较大,纯粹成了杂音了,建议把含有噪声的部分重录,因为靠后期制作是很难消掉了,要消去多半会付出原声失真的代价。
当然如果其中有明显的嘶声、咔音、噗声或者轻微的破音,那么也可记下它的大概位置,在降噪后也可以对它们有目的地进行削减和清除听噪声的大小还应与无演唱声的空白处进行噪声音量大小的对比,找出与演唱部分里噪声的相近的、同时又是波形较为平直的空白部分,这样便于在降噪声时的噪声取样1 分析干声作品分析干声作品§1.2 听音量起伏的幅度 音量起伏的幅度决定了后期制作里压限的程度,一般说来,一气呵成的歌音量的起伏幅度不大,即使副歌部分相对主歌部分有较大起伏,通过一次压限都能够解决如果是歌曲是重录修正剪接而成的,那就有可能存在音量起伏较大的可能,除了闭眼听以外,也可观察一下单音轨模式下的波形起伏差度如果起伏太大,就可以指导自己在后期时进行分段压限,细调音量较大部分的压限分贝值1 分析干声作品分析干声作品§1.3 听声音的饱满度所谓声音的饱满度,就是指人声分贝值在各个音频段里组合分布的合理程度饱满的声音是“高频(含超高频)不闷不糙,低频不浑不混,中频富有张力”,低音要的是淳厚,听觉上就是有磁性,中音要的是清晰和力度,就是听起来声音有弹性,不生硬,高音要的是圆润华丽,就是听起来声音很有质感,音高但不飘忽,婉转而不艰涩。
我们细听干声就是要找出其缺陷,以便指导我们在BBE激励、EQ调音和R3混响切频时的参数调节做到心中有数,对照后来的参数,能较快地找到效果插件的参数值可能有的学生不以为然,认为到做效果的时候再边听边调就行了但是大家心里一定要明白,我们不是专业的调节器音师,听觉的敏感度也并不高,同时听觉也很容易疲劳,如果在做每个插件效果时盲目地去找参数值,多听几次你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如何调参数值才更好了如果我们先找到干声缺陷,同时理解了效果插件里具体参数范围对音频调节的作用,就能执简驭繁,做到事半功倍2 降噪降噪 §降噪的定义及具体方法顾名思义,降噪即是降低干声中噪声的过程一般来讲,降噪有三种方法,即噪音门限降噪法、滤波降噪法和采样降噪法噪音门限降噪法,就是设定一个音频门限,将低于该门限的音频中的噪音部分去除该方法对原音频文件有所破环,一般用于低频切频降噪滤波降噪法,就是用滤波器将音频中噪音出现的频段阻隔掉一般用天中高频滤波降噪该方法会将与噪音处于同一频段的有用音频也一同阻隔掉,因此对原音频文件也有所破环采样降噪法,就是将噪音的样本特征提取出来(采样),然后将与该噪音信号相同或相近似部分的噪音从原音频中去除,对原音的破坏很小,是最为常用的音频降噪法。
从以上定义不难看出,降噪效果最好的应该是采样降噪法, 自带的降噪器即是用的采样降噪法下面我们就来讲这一方法的运用2 降噪降噪 §降噪采样及采样参数的设置降噪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采样,即从原音频文件中提取噪音的特征性样本即干声轨在音轨模式下,在没有演唱的空白段选一段波形较为平整的部分(一定不能选到演唱部分,不然Cool Edit Pro就会将你的唱音认为是噪音的特征性样本,你在降噪时就把唱音都给消掉了,也不要选波形起伏较大的空白部分,不然也会让唱音失真的),长度以5~8秒为宜(如果太短则无法设别特征,如果太长则影响降噪速度),抹亮,点鼠标右键,选复制(如图一) 2 降噪降噪2 降噪降噪§然后依次点“效果—噪音消除—降噪器”,则出现噪音采样界面,按图二所示设参数值(具体参数含义见图下的文字的详解)2 降噪降噪n降噪器中的参数按默认数值即可,随便更动,有可能会导致降噪后的人声产生较大§保存采样结果保存采样结果n关闭降噪器及这段波形关闭降噪器及这段波形 §回到处于波形編辑界面的人声文件,打开降噪器,加载之前保存的噪声采样进行降噪处理,点确定降噪前,可先点预览试听一下降噪后的效果。
如失真太大,说明降噪采样不合适,需重新采样或调整参数,有一点要说明,无论何种方式的降噪都会对原声有一定损害 2 降噪降噪§降噪级别(Noise Reduction Level)数值设为70-90%为宜,个人体会是,MIC拾音的,设为75最合适,动圈话筒拾音的,设为80%最合适如果低于了50%,降噪幅度很小,高于了90%,原音频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失真快速傅里叶变换( FFT—Fast Fourier Transfonn )大小控制数值在8192~24000均可,而且在这个傅立叶变换阈值里我们的听觉很难分辨出具体的差别,建议设为16384采样快照(Snapshots in profile),参数值设在为600~1200之间均可此数值影响的主要是降噪的速度,参数值越大降噪用时就越长,而对降噪的精度影响不是很大 精确度因素(Precision Factor,在小T汉化版里译作精度因数)数值改为设为7~12之间,精度值越大,噪音特征就越精确,当然降噪处理时间就会越长,此数值最好不能小于7,否则将会会产生一些抖动声,个人经验是选取9,如果太大了降噪时所花的时间就太长2 降噪降噪§噪音衰减(Noise attenuation)是指在降噪过程中对噪音衰减后的分贝数,数值越低噪声音就越小,但是,同理,对于原音频的破坏也越大。
一般来讲宜于20~40之间,个人经验值是30dB,因为普通人的听觉 0 —2 0 dB是很静谧的,听觉几乎感觉不到;2 0 —4 0 dB则相对较为安静,听觉上则有轻声絮语之感;4 0 -6 0 dB则如同普通室内的谈话,音量适中;6 0dB以上就会有吵闹感从这里就能看出,听音乐是轻柔如絮语最好啦光滑额度(Smoothing Amount,小T汉化版译作平滑总量)的数值尽量低于10,此数值越小,噪音就越低,但是对原音频的破坏也就越大,在里的默认值是1,这对原音频是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个人经验值是将其改为6转换宽度(Translation Width)即声道宽度的控制转换,理论上讲, 1~100都可以,数值越小,噪音就越小,个人的经验体会是,用MIC拾音时,这个数值在0~20之间都对噪音消除影响不大,个人经验值是5以上预设参数中,个人体会对降噪声效果影响最为明显的(当然也是最为关键的)是降噪级别、精确度因素、噪音衰减三个参数值2 降噪降噪§2.3 降噪频次选择及降噪操作 如何降噪,一般来讲,对于降噪的幅度大多认同的是,MIC拾音的降噪级别选取55~65%,动圈话筒则选60~70%。
但对于降噪频次,则有两种观点,一是分次降噪,即先按软件的默认设置采样降30%,重新采样再降20%,听听如果不行则又重新采样再降10%二是按前述 降噪采样及采样参数的设置) 的原则改好降噪器的所有参数,采样后一次性地降60~65%个人倾向于第二种方法,原因是——不论怎样讲,进行一次降噪对原音频多多少少是一次破坏,多次采样降噪增加了破坏的可能行和幅度,尽管理论上讲降噪幅度总量是一样的,但其它参数值的影响度是不一样的2 降噪降噪§2.3 降噪频次选择及降噪操作至于降噪的操作,那就简单了,如图二中那样设置好采样的参数,点“噪音采样(Get Profile from Selection)”和“确定(Ok)”则采样保存了然后依次点“编辑—选取全部波形—效果—噪音消除—降噪器”将“降噪级别(Noise Reduction Level)”值设为60%,点“确定”即可 3. BBE激励激励§3.1 插件简介 BBE 即BBE Sonic Maximizer,如果译为中文,则名为“声波极大器”是美国BBE SOUND INE 公司于1985年开发研制的高清晰原音系统技术 如果用于音频播放器(如MP3、Walkman等)中,则可以智能化地修正和恢复音响系统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的信号损失或相位偏差,正确恢复接近原音,令声音尽可能的自然重现。
3. BBE激励激励§3.1 插件简介 用于Cool Edit Pro中则是通过对音频的声相相位和幅度进行有效补偿,从而令音频的高音部分更为明亮纤细,低音更淳厚饱满而对于中音部分的力度和通透性影响很小(在很多地方都介绍有这个作用,但就本人体会好像没这方面的作用吧),从而使原音频在清晰度和淳厚感上轮廓线更为分明,音乐感更为突出,最为关键是,BBE能够有效弥补人耳听觉上对音频的高、低频信号灵敏度较低的缺点因此在对音区有一定缺陷的音频来说,BBE有较好的作用点击“效果--DirectX--BBE Sonic Maximizer”则打开BBE高音激励器(图三)3. BBE激励激励图三图三 BBE 3. BBE激励激励§3.2 BBE使用的相关事项明确使用目的用BBE的目的在于:使原音频(多用于干声)的低音更加饱满淳厚、高音更清晰明亮而这一目的是通过激励时产生谐波有效地增强了原音频声音的频率动态来实现的既然如此,那如果您干声本来就比较完美,已经做到了低音饱满淳厚、高音清晰明亮,就大可不必用此插件,尤其是在用[Output Level]按钮调幅度时更不能调得太大,如果因为用了BBE,反而造成了声音修饰不当或过载等,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3. BBE激励激励§3.2.2 明确调音原则简单地说,调音的原则是:低音饱满浑厚而不浑浊模糊,高音清晰明亮而不尖锐刺耳,音量幅度上不出现过弱过响和过载说具体些,先仔细听自己的干声,分辨低音和高音部分的一些缺陷(当然这就需要有一副顶好的鉴音之耳了),然后有针对性地在[Lo Contour]和[Process]按钮上调节高低音,点击[预览]按钮边调边听,尤其要与未调对比着听(反复拉回数值为0),什么地方悦耳就选它,高低音都是如此而音量幅度调整,则以不出现过弱过响和过载现象为适度按照这个原则来调低高音,全靠的就是耳朵灵敏度和音乐鉴别力,绝不会有固定参数的,就是同一个人的声音在不同歌曲风格下参数值也是不同的,因此那个[预置栏]我也就不想去介绍了总之,如何设参数,每首歌都自己慢慢琢磨、细细地调吧特别说明,调音时不仅仅只在单轨模式下听干声,还应返回多轨模式下在与伴奏音量匹配的情况下听混音,这样才不失偏颇3. BBE激励激励§3.2.3 BBE的“三忌”个人体会是以下三种情况不宜用BBE激励,即使要去用,都要在调节幅度上小心小心再小心一是干声里混有电流声,如果激励则会增强;二是声音清晰度较好听起来一点都不闷的干声,如果去激励了有可能适得其反;三是为了保证声音不失真在第一步降噪时降噪级别设置较低而降噪声不全的干声,如果去激励只会增加噪声。
3. BBE激励激励§对于这些情况,完全可以在后边的EQ来细调,因为BBE在做提升时只是针对高频和低频的,而对于250-800HZ的中频是照顾不了的,如果一味去调低频和高频音来追求其音色,往往会出现声音频段失调,也就是听着有些假和怪异,而一旦这一步用了BBE激励过度了,在后面EQ来调就很难了,如果没有过度激励,后面用EQ来调还能够一定程度上补足和润色,而且能做到和谐地润色,特别是用10段EQ细调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均衡器选择谈到EQ,很多学生肯定首先想到的是Ultrafunkfx里的Equalixer R3或者WavesQ10但我却钟爱COOL自带的均衡器,因为调EQ,频段越多才能调得越精细点“效果-滤波器-图形均衡器”,就会有一个30频段的EQ,一定要调到30频段才行哦如下图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效果效果->滤波器滤波器->图形均衡器图形均衡器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4.2 EQ频点参数值详解考虑到有的学生用惯了6频段的Equalixer R3或10频段的avesQ10,在讲完后我也将重要关键参数值10频段考量和6频段考量列在了后边,参照此设置和调节就行了。
对于那两个EQ界面我就不去讲了4.2.1 <31Hz、39Hz 以次声和极低音为主,人耳很难听到,可忽略这两个频点增益值拉到哪儿影响都不明显有的教程说39Hz这个频点附近区域以沉闷音为特点,而我是从来没听到和体会到的4.2.2 50Hz、62Hz §这两个频点左右如果增益值大于+15dB,对低音的空间感有很弱的影响,主要是轻微的谐波共振感,正增益则产生,负增长率益则缺失个人听觉的体会是,在大幅度正增益时人声稍微显得有点低沉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4.2.3 80Hz、100 Hz、125 Hz、200 Hz 这四个频点附近是男低音的主要基音区,与低音的混厚感有很大关系一般说来,此频点附近丰满,音色则显得较为厚实,反之,音色则会显得苍白无力但是,如果过强,音色往往会出现低频共振声,听着会有“隆隆”的“同音轰鸣感”,有人将它形容为“极强重感”,尤其是200Hz附近,特别明显,甚至有击鼓样的共振音,总之给人的感觉不舒服,如果不是Rock风格的人声,建议不要大幅度正增益4.2.4 250Hz、350 Hz、420 Hz、500 Hz [hide=2]这四个频点与中低音的力度很有关系,是中低音声的主音区,因此在调节增益时应特别小心,如果过度正增益,会出现让人心烦的“嗡嗡”声,让人觉得闷,在250 Hz很明显,正增益过了就好像感冒鼻音重一般,如果的确鼻音重的人声则可以考虑在此频点附近进行负增益。
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4.2.5 640Hz、800Hz、1KHz 这三个频点是中的主音区,与声音的开阔度有一定关系,同时与听觉上的混浊度也相关,正增益是明晰而狭窄,即我们常说的“喉音感”,应该说,适当喉音能增长率加声音的感性,但如果过了,则会让人觉得不自然,就男女声来讲,这几个频点附近的增益应格外小心,在调音学说里将500-800Hz频率称为"危险频率",意思是要谨慎使用;负增益则是混浊开阔,但太过则会显得人声松散无力800 Hz和1KHz的提升是音模拟效果的主要手段2KHz这三个频点是中高音的主音区,男声则略表现为偏高音与声音(在尤其是中音)的硬度相关负增益则相对舒缓,正增益则相对紧凑 个人体会是附近与中音部的声音的明亮感还相关,适当提升能增加声音明亮度,但往往不宜超过(此数值纯粹为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不然就很不自然,会有生硬感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4.2.7 2.5 KHz 、3.2 KHz、4KHz 这三个频点与人声的锐利度相关,也就是表现为声音的穿透力,而且与其它频段相较而言,与混音时的声场远近相关度最大声学研究表明,人耳腔的谐振频率主要集中在1KHz到4KHz之间,因而人耳对这个频率相对也就非常敏感的。
因此,不论是男声还是女声,在EQ上对2~4kHz之间这几个频点附近都不宜进行衰减因为它的缺失和弱化会使声场较远,混音时就缺乏立体感,同时语音也显得较为模糊当然也不可过强,不然容易产生“咳声”样的附谐音就我个人的体会而言,4 KHz是一个特别关键的频点,对声音的锋利度影响最为明显,如果提升太过,会出现明显的齿音,往往是女声出现齿音的基频点如果是做摇滚乐混音时,倒不妨试试适当提升增加人声的锋利度 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4.2.8 5KHz、6.4 KHz、8KHz 这三个频点是高音的主音区,男声略表现为极高音,频点附近与声音的清脆度相关,主要影响高音的清晰度、明亮度,适当的域值能让音色听起来清脆悦耳,增益不足则人声的音色平淡,增益过多则人声变得尖锐,甚至出现啸叫音及齿音,听觉上刺耳4.2.9 10 KHz、13 KHz、16 KHz 、20 KHz 其实但凡频率在8 KHz以上,人声就很纤细了,不主张进行提升,因为过分提升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部分的高音的确缺乏,可考虑用BBE的高音激励来实现,那样出来的是谐波,不致破坏整体听觉感受 4.2.10 20KHz 这以上就是超声了,人耳是听不到的,不用去调了,除非你有特异功能 。
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以上频点中,个人体会,最为重要和关键的频点值,以10频段来考量为80、200、250、400、800、、、4K、、16KHz最为重要,分别调低音纯度、低音厚度、鼻音、低音力度、声音开阔度、声音明亮度、声场远近、声音锋利度、声音清晰度、高音美感(4K、两者兼调齿音,女声多出现在4 ~5KHz,男声多出现在6~7KHz);以6频段来考量,最为重要的是80、250、800、、4K、,具体调节声音的意义与前述一致详细介绍完上述各个频点(段)的调音作用,接下来就是靠你对自己人声的分析了,找出干声的某些音频段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调节,细心加耐心才能调出好的EQ但是,用的时间不要过长,一般来讲,不宜反复超过半小时,不然听觉疲劳了,钝化明显,纯粹没感觉了,也调不出好的润色EQ来的4 声音润色器声音润色器EQ§说明: 一是人声里分男声与女声,在200Hz以下两者有着显著差异,声学研究表明,在70Hz左右,两者相差可达18dB左右,而在200Hz以上,两者就较为接近了在中频段女声略高;高频段男声略高做效果时可以参考这个区别女声段:700-1800 ;男声段:400-600§ 二是要小心对待主频段,声学研究表明,人声最为明显的频段是200Hz~800Hz,因此在调这个区间的增益值时要加倍小心。
WaveC4 压限效果器 §压限处理(更加均衡) 点击 “ 效果 --DirectX--Waves--C4” 打开 WaveC4 压限效果器 压限的目的,通俗的说就是把你录制的声音从整体上调节的均衡一些,不至忽大忽小,忽高忽低 §加载预置下拉菜单中的各种效果后(如果你对数字音频有足够了解的话,也可手动调节)点右下方的 “ 预览 ” 进行反复的试听,直至调至满意的效果后,点确定对原声进行压限处理 混响效果器混响效果器 Reverb R3 §点击 “ 效果— DirectX —Ultrafunk fx— Reverb R3” 打开混响效果器 §加载预置下拉菜单中的各种效果后(也可手动调节)点右下方的 “ 预览 ” 进行反复的试听,直至调至满意的混响效果后,点确定对原声进行混响处理,常用的效果如图中所示 §做过混响处理后,可以使你的声音显得不那么干涩,变的圆润和厚重一些 消音(消除人声)处理消音(消除人声)处理 1.打开cool edit pro,并载入音乐文件 2.运行效果->波形振幅->声道重混缩...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预置”里面的“ Vocal Cut ” 。
3.按如下设置,并确定 4.此时处理好的音轨已经消除了人声,但是有些乐器的声音也被消弱,以下的工作是修复乐器效果不要关闭处理好的音轨重新打开一遍该音乐文件,运行“效果->滤波器->图形均衡器...” 消音(消除人声)处理消音(消除人声)处理 5.在范围中填“100”dB或者更大将中间的10个频率段的削弱到最小,因为人的声音基本集中在这个频率段,这样就是完全消除人的声音,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低音和高音范围点“预览”按钮可以实时听到修改的效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进行调节,按确定进行处理 6.选“查看->多轨操作窗”进入到多音轨编辑截面,并将两条音轨读入选择“编辑->混缩到文件->全部波形”进行合成 7.合成后会出现一个名为“混缩”的音轨保存新的音轨,并关闭齐余两条旧音轨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消除人声的背景音乐 Cool Edit Pro 消原唱进阶消原唱进阶 §“ Vocal Cut ” 的功能原理是:消除声像位置在声场中央的所有声音(包括人声和部分伴奏)所以是否能使用这个功能仅消除原唱声音,主要还得看原唱音频的来源,在混音前是否有乐器和人声放在声场的中央,如果有的话用这个功能就会把它们也一起消除掉了,造成音质的极大衰减。
比如说一般声场放在中央的有“主人声”、“ BASS ”等等如果原唱歌曲音频来源是以上所说这些的话,那还是建议不要使用这个功能,这样人声没消掉反而会把伴奏音乐全都消除了 Cool Edit Pro 消原唱进阶消原唱进阶 § 先总结一下我们不满意的结果有哪些第一,原唱的声音似乎消除得还不够干净;第二,有“咝咝”的杂音;第三,立体声效果降低了;第四,低频效果减弱了以下针对上述四个问题进行一一修正 1 、把原唱声消除得更干净 首先在 CE 单轨中打开 “命中注定 .mp3 ” 原唱带选择 “效果”→“波形振幅”→“声道重混缩”,在打开的窗口中选择“预置”里面的“ Vocal Cut ”先前我们是以默认值处理,现在我们来试着调节左边的各个参数见(图 2 ) 在调节过程中,可以随时点“直通”复选框来对比原音 Cool Edit Pro 消原唱进阶消原唱进阶 §左边有两个“反相”复选框,默认状态下其中一个前面有“√”,现在我们把“√”取消掉,声音变得更“干”,但是声场变得开阔一些,立体感增强了,但低频被消减得更多或许这个效果对某些歌曲比较合适,但对有些歌曲效果不是很好,处理的时候还是得靠大家去慢慢、细心的调试。
如果这个方法对你要处理的歌曲不好的话,自然保持默认设置了此对话框在默认设置下已处于以最大程度消除原音的状态,因此要想把原音消除的更干净,基本上在这里是没有任何办法的不同人唱的歌曲,消原唱的效果也都不一样哦有些会比较好些,有些就很不理想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声道重混缩”对话框中的四个滑块对这项处理进行优化由于最终效果受原唱带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这里的调整没有固定的参数,只能将滑块略微移动到中心点时,立体声效果会比较明显,但是人声也会变得比较明显在立体声和人声消除效果上,总得向一方妥协这里先把处理后的结果保存为“命中注定(伴奏) .mp3 ”Cool Edit Pro 消原唱进阶消原唱进阶 §2 、消除“咝咝”声 杂音来源于两处,这里我们所指的是伴奏里的杂声第一,你的原唱带经过了有损压缩处理(如 mp3 或 wma 编码),在经过“声道重混缩”处理后,自然就会显现出来;第二,未消除干净的气声和齿音所以条件允许,可直接将 CD 音轨以 wav 格式保存到硬盘再进行处理 消除“咝咝”声一般要使用 CE 的“均衡器”功能首先调入刚刚“消音”后的伴奏“命中注定(伴奏) .mp3 ”,选择“效果”→“滤波器”→“参数均衡器”。
这个“参数均衡器”对于初学着来说不是很直观,这里不是很懂均衡器的学生也可以选择用“图形均衡器”来调节,它的操作界面要比“参数均衡器”直观容易得多这里我们以“参数均衡器”来消除伴奏中的“咝咝”声 Cool Edit Pro 消原唱进阶消原唱进阶 § “均衡器”的作用是增强或衰减某一频率段或某几个频率段的声音强度咝咝”声通常处于 8000Hz 左右,我们将这一区域的声音强度作衰减处理这一处理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消除人声例如,一般人声的频响以中频为主,我们可对中频部分做适当衰减而气声和齿音主要在 6000Hz — 18000Hz 以上,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做衰减处理,但会损失伴奏的清晰度均衡器一般用来做修补和优化,人声的消除还得靠“效果”→“波形振幅”→“声道重混缩”来做这里处理完了别忘记了存盘喏! Cool Edit Pro 消原唱进阶消原唱进阶 §3 、立体声效果增强 “立体声效果增强”属于比较专业的处理手法,由于涵盖面较广,这里我们只简单介绍下“立体声增强”的方法可以使用“立体声效果器增强插件”(如:“ waves 插件效果器”就是个不错的处理插件或用专业的“立体声增强软件”进行适当的调节,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些混响效果。
4 、低频补偿 “命中注定(伴奏) .mp3 ”是我们经过了消除原唱、消除“咝咝”声后的结果,但是它的音频被衰减了很多,要对低频进行补偿这里就可以用 CE 的“均衡器”,但不要用已经“消音”的这个文件,因为它的低频效果已经被衰减了,若进行增益处理,效果一定没有原唱带好,所以我们用原唱带来进行处理取出原唱带里的低频部分作为伴奏的补偿 现在先调入“命中注定 .mp3 ”原唱带,选择“效果”→“滤波器”→“参数均衡器”,进入“参数均衡器”后,参数调节,点“确定”后立即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得到“命中注定”原声带里的低频部分,这里暂时先保存这个文件为“命中注定( BASS ) .mp3 ”再次提醒大家,保存最好从一开始就用无损的 wav 格式来保存,这样最后出来的效果会好一些混缩合成 §“编辑--混缩到文件--全部波形”便可将伴奏和处理过的人声混缩合成在一起 §“ 文件 -- 另存为 ” 将混缩合成后的文件存为 mp3/wma 格式 采样率采样率§1、采样率是指将声音(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时的采样频率,也就是单位时间内采样多少点一个采样点数据有8(甚至更多)个比特采样率越高,听到的声音就越连贯。
当然,人的听觉和视觉器官能分辨的采样率是有限的,基本上高于采样的声音,绝大部分人已经觉察不到其中的分别了所以我们一般都是选择44100都的采样率2、单声道是指把来自不同方位的音频信号混合后统一由录音器材把它记录下来,再由一只音箱进行重放在单声道的音响器材中,你只能感受到声音、音乐的前后位置及音色、音量的大小,而不能感受到声音从左到右等横向的移动所重播时的效果相对于真实的自然声来说,是简单化的,是失真了的采样率采样率§3、立体声:单声道缺乏对声音的位置定位,而立体声技术则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声音在录制过程中被分配到两个独立的声道,从而达到了很好的声音定位效果这种技术在音乐欣赏中显得尤为有用,听众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各种乐器来自的方向,从而使音乐更富想象力,更加接近于临场感受§4、采样精度:采样精度决定了记录声音的动态范围,它以位(Bit)为单位,比如8位、16位8位可以把声波分成256级,16位可以把同样的波分成65,536级的信号可以想象,位数越高,声音的保真度越高数码音频系统是通过将声波波形转换成一连串的二进制数据来再现原始声音的,实现这个步骤使用的设备是模/数转换器(A/D)它以每秒上万次的速率对声波进行采样,每一次采样都记录下了原始模拟声波在某一时刻的状态,称之为样本。
§5、采样频率:将一串的样本连接起来,就可以描述一段声波了,把每一秒钟所采样的数目称为采样频率或采率,单位为HZ(赫兹)采样频率越高所能描述的声波频率就越高对于每个采样系统均会分配一定存储位(bit数)来表达声波的声波振幅状态,称之为采样分辩率或采样精度,每增加一个bit,表达声波振幅的状态数就翻一翻,并且增加6db的动态范围态,即6db的动态范围,一个2bit的数码音频系统表达千种状态,即12db的动态范围,以此类推如果继续增加bit数则采样精度就将以非常快的速度提高,可以计算出16bit能够表达65536种状态,对应,96db 而20bit可以表达1048576种状态,对应120db24bit可以表达多达16777216种状态采样率采样率§6、比特率是指将数字声音由模拟格式转化成数字格式的采样率,采样率越高,还原后的音质就越好比特率值与现实音频对照:16KBPS=音质24KBPS=增加音质、短波广播、长波广播、欧洲制式中波广播40KBPS=美国制式中波广播56KBPS=话音64KBPS=增加话音 (铃声最佳比特率设定值、单声道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12KBPS=FM调频立体声广播128KBPS=磁带 (立体声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低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160KBPS=HIFI高保真 (中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 192KBPS=CD (高档MP3播放器最佳设定值) 256KBPS=Studio音乐工作室 (音乐发烧友适用)作 业§根据所学的数字音频编辑技术编辑一个大约5分钟的音频文件,要求使用麦克风录制自己的一段声音,编辑后加入配乐,调整回音,混响等各种声音要素,最后以MP3文件形式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