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硫酸主要内容w概述w硫酸的性质w硫酸的生产方法w硫酸合成的工艺及主要设备第一章 概述w距现今1000年以前就开始制造硫酸,在公元940年 在波斯炼金术的文章里提到,用绿矾FeSO4·7H2O 放在瓶里煅烧,放出SO3和H2O经冷凝使成为 H2SO4 ,产品粘度大,外观像油,所以称为“矾油 ”,这个绰号在一些国家仍在沿用1.生产方法 w至今,硫酸生产的方法有两种:硝化法和接触 法①硝化法②接触法(在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铅室法塔式法相同处:均以FeS2或S硫磺 为原料来生产H2SO4不同处:催化剂NO2或N2O3作为催 化氧化的催化剂V2O5w早期的硫酸生产 15世纪后半叶,B.瓦伦丁在其著作中 ,先后提到将绿矾与砂共热,以及将硫磺与硝石混合物焚 燃的两种制取硫酸的方法约1740年,英国人J.沃德首 先使用玻璃器皿从事硫酸生产,器皿的容积达300l在 器皿中间歇地焚燃硫磺和硝石的混合物,产生的二氧化硫 和氮氧化物与氧、水反应生成硫酸,此即硝化法制硫酸的 先导 w硝化法的兴衰 1746年,英国人J.罗巴克在伯明翰建成 一座6ft(lft=0.3048m)见方的铅室,这是世界上第一 座铅室法生产硫酸的工厂。
1805年前后,首次出现在铅 室之外设置燃烧炉焚燃硫磺和硝石,使铅室法实现了连续 作业1827年,著名的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建议在铅室 之后设置吸硝塔,用铅室产品(65%H2SO4)吸收废气中 的氮氧化物1859年,英国人J.格洛弗又在铅室之前增 设脱硝塔,成功地从含硝硫酸中充分脱除氮氧化物,并使 出塔的产品浓度达76%H2SO4这两项发明的结合,实 现了氮氧化物的循环利用,使铅室法工艺得以基本完善 w由于庞大的铅室生产效率低、耗铅多和投资高,19世纪 后半期起,不断有人提出各种改进的建议和发明,终于导 致以填充塔代替铅室的多种塔式法装置的问世 w 1911年,奥地利人C.奥普尔在赫鲁绍建立了世界上第一 套塔式法装置1923年,H.彼德森在匈牙利马扎罗瓦尔 建成一套由一个脱硝塔、两个成酸塔和四个吸硝塔组成的 七塔式装置,在酸液循环流程及塔内气液接触方式等方面 有所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 w 铅室法产品的浓度为 65%H2SO4,塔式法则为76% H2SO4在以硫铁矿和冶炼烟气为原料时,产品中还含有 多种杂质 w40年代起,染料、化纤、有机合成和石油化工等行业对 浓硫酸和发烟硫酸的需要量迅速增加,许多工业部门对浓 硫酸产品的纯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使接触法逐渐 在硫酸工业中居于主导地位。
w后来居上的接触法 1831年,菲利普斯首先以SO2和空气混 合,并通过装有铂粉或铂丝的炽热瓷管制取SO3(接触法) w1875年,德国雅各布建成第一座生产发烟硫酸的接触法装置 w1881发起,德国巴登苯胺纯碱公司的R.克尼奇对接触法系统 进行了测试铂及其他催化剂的性能,解决了以硫铁矿为原料进 行工业生产的技术关键 w当时的接触法装置都使用在较低温度下呈现优良活性的铂催化 剂但其价格昂贵、容易中毒而丧失活性为此,早期的接触 法装置,都必须对进入转化工序的气体进行充分的净化 w1906年,美国人F.G.科特雷耳发明高压静电捕集矿尘和酸雾 的技术在接触法工厂获得成功,成为净化技术上的重要突破 w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欧美国家竞相兴建接触法装置,产 品用于炸药的制造这对接触法的发展颇具影响 w1913年,巴登苯胺纯碱公司发明了添加碱金属盐的钒催化剂 ,活性较好,不易中毒,且价格较低,在工业应 用中显示了 优异的成效从此,性能不断有所改进的钒催化剂相继涌现, 并迅速获得广泛应用,终于完全取代了铂及其他催化剂 w由于硝化法仅能生产低浓度H2SO4,加上对设备的腐蚀, 已被淘汰目前主要采用接触法(触媒)。
自接触法硫酸 生产工艺出现两转两吸技术来,硫铁矿制酸的工艺基本上 没有大的变化,为沸腾焙烧、电除尘、酸洗净化、电除雾 、塔式干吸、两转两吸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w硫酸工业进展如下: w装置大型化; w设备结构和材质的改进; w节能和废热利用; w生产的计算机管理; w减少污染物排放,保护环境 w硫酸生产将向增加能量回收、减少排放和降低成本的方向 发展w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硫酸工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现 代的硫酸生产技术也有显著的进步 w50年代初,联邦德国和美国同时开发成功硫铁矿沸腾 焙烧技术 w联邦德国拜耳公司于1964年率先实现两次转化工艺的 应用,又于1971年建成第一座直径4m的沸腾转化器 w1972年,法国的于吉纳-库尔曼公司建造的第一座以硫 磺为原料的加压法装置投产,操作压力为500kPa,日 产550t(100%H2SO4) w1974年,瑞士的汽巴-嘉基公司为处理含0.5%~3.0 %SO2的低浓度烟气,开发一种改良的塔式法工艺,并 于1979年在联邦德国建成一套每小时处理10km3焙烧 硫化钼矿烟气(0.8%~1.5%SO2)的工业装置 2.中国硫酸工业的发展w1874年,天津机械局三分厂建成中国最早的铅室法装置 ,1876年投产,日产硫酸约2t,用于制造无烟火药。
w1934年,中国第一座接触法装置在河南巩县兵工厂分厂 投产 w1949年以前,中国硫酸最高年产量为 180kt(1942) 1983年硫酸产量达8.7Mt(不包括台湾省),仅次于美 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1998 年产量为20.495Mt, 居第二位 w1951年,研制成功并大量生产钒催化剂,此后还陆续开 发了几种新品种 w1956年,成功地开发了硫铁矿沸腾焙烧技术,并将文氏 管洗涤器用于净化作业 w1966年,建成了两次转化的工业装置,成为较早应用这项 新技术的国家在热能利用、环境保护、自动控制和装备 技术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3.用途w硫酸用途十分广泛硫酸在大宗生产的化学品中产量居于 前列,是最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素有“工业之母”之称 在国民经济各部门有着广泛用途 w硫酸最主要的用途是生产化学肥料,用于生产磷酸、重过 磷酸钙、硫铵等,其消耗量占硫酸产量的60% w在化学工业中,硫酸是生产各种硫酸盐的主要原料,是塑 料、人造纤维、染料、油漆、药物等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 的原料在农药、除草剂、杀鼠剂的生产中亦要硫酸 w在石油工业,石油精炼使用硫酸作为洗涤剂,以除去石油 产品中不饱和烃和硫化物等杂质。
煤化工用来洗苯,脱水 剂 w在冶金工业,钢材加工及成品的酸洗;电解法精炼铜、锌 、镍是,电解液用硫酸;某些重金属的精炼也需硫酸去杂 w在火炸药及国防工业中,浓硫酸用于制取硝化甘油、硝化 纤维、三硝基甲苯等炸药原子能工业中用于铀浓缩运 载火箭的所用燃料也离不了硫酸第二章 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硫酸是由 ,如果将H2SO4去掉1分子水, 就变成硫酸酐(SO3),即没有水的意思,同理SO2为亚硫 酐纯硫酸 SO3 :H2O mol比=1,即为100%的硫酸硫酸的水溶液 SO3 :H2O mol比<1 ,即为硫酸的水溶液(浓硫酸、稀硫酸)发烟硫酸 SO3 :H2O mol比>1 ,即为发烟硫酸,也就是SO3在纯硫酸中的溶液了接触法可生产出含有60% SO3的高浓度发烟硫酸w硫酸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078,纯硫酸是一种无色透 明,油状、粘稠状的液体 w硫酸或发烟硫酸的浓度可用H2SO4质量分数表示发烟硫 酸的浓度常用所含游离SO3或全部SO3质量分数表示可 用下列公式计算:w*例如,20%的发烟硫酸,计算其硫酸质量浓度?①结晶温度 w硫酸水溶液成发烟硫酸,能形成6种结晶化合物, 这些结晶化合物对应的结晶温度差很大。
分子式H2SO4,% SO3(总),%SO3(游),%结晶温度,℃SO3·5H2O或H2SO4·4H2O57.646.9—-24.4 SO3·4H2O或H2SO4·2H2O73.259.8—-39.6 SO3·2H2O或H2SO4·H2O84.569.0—+8.1 SO3·H2O或H2SO4100.081.6010.45 2SO3·H2O或H2SO4·SO3110.189.944.9535.85 3SO3·H2O或H2SO4·2SO3113.993.062.01.2我国南北气候差别大,硫酸生产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 正确选择适宜温度防止结晶,堵塞管道)②相对密度 w密度随浓度↑而↑,于98.3%时密度为最大值,然 后又随之减小,发烟酸的密度随SO3↑而增加因 此在<98.3的硫酸,可以用密度计来测量 ③沸点及蒸汽压 wa.沸点随浓度↑而↑到98.3%为恒沸点为336℃结论:稀硫酸浓缩不可能得到100%硫酸对发烟 硫酸沸点随浓度↑而↓,SO3分压↑ wb.蒸汽压浓硫酸的平衡水蒸汽压很低,甚至远 远低于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依据这一特 性,90%以上的浓硫酸可广泛用作干燥剂,用来 干燥那些不与它反应的各种气体。
④粘度随浓度↑而↑,随温度↑而↓2.化学性质 w硫酸是活泼的无机酸,可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氧 化、脱水和磺化的性质 1)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生成该金属的硫酸盐,例 如:2)与氨及其水溶液反应3)与其他盐类反应,生成较弱和较易挥发的酸例 如磷酸和过磷酸钙的生产 4)硫酸与水的强烈反应浓硫酸与水有很强的结合 力,能夺取木材、布、纸张,动植物体中的水分 ,使有机体烧焦 5)有机合成工业中,作为磺化剂,以“—SO2OH基 团”取代有机化合物的氢原子,从而磺化第三章 硫酸的生产方法原理w这两类的方法多数用焙烧硫铁矿或燃烧硫磺制取 SO2,但SO2不能直接与氧结合生成SO3,而只能 通过催化氧化的方法予以实现 w亚硝基法采用的催化剂是NO2或N2O3(∵二者来 自硝酸或硝酸盐,所以称为亚硝基法) w接触法采用的催化剂是V2O5亚硝基法接触法铅室法塔式法已被淘汰(一)生成原理 1.硝化法生成原理 ①铅室法因为催化剂为气体,反应基本为气相反应,设备庞大,生 产强度低,改进为液相反应,提高生产能力②塔式法(利用塔设备喷淋硫酸)均被淘汰,现采用接触法2.接触法生产原理 *接触法是应用固体催化剂,以空气中的氧直接氧化SO2,其 生产过程分3步: ①从含硫原理制造SO2气体②将SO2氧化成SO3若无催化剂很难进行,采用触媒催化加快,因此叫接触法。
③SO3与水结合成H2SO4(二)生产硫酸的原料 ①硫铁矿②硫磺 w最稳定的为8原子硫S8,主要由煤化工、石油加工回收而得 制取的SO2无需净化,可直接进入转化系统因此节省 投资,工艺简化,无Fe2O3废渣的污染FeS2理论含硫量 53.45%实际含硫量30~48%富矿<25%贫矿③硫酸盐 w CaSO4(石膏)为最丰富,若将水泥厂与硫酸厂 联合生产,对发展我国的水泥和硫酸工业有很大 的意义 ④冶炼气 w 冶炼厂几乎都产出SO2 ,即回收尾气制酸,尾气 中SO2的含量不低于5~7%三)硫铁矿的焙烧过程(即SO2炉气的制造)及动力学 1.以硫铁矿为原料,制造SO2是焙烧过程 焙烧反应分2步: ①>500℃时二硫化铁受热分解FeS和硫磺蒸汽因为为吸热反应,t↑,对硫铁矿的分解有利,随着S2从 FeS2铁矿中放出,开始形成多孔形的硫铁矿FeS2②生成的单体硫及FeS与氧反应,生成铁的氧化物及SO2综合上式,得到硫铁矿焙烧的总反应式:2.焙烧反应动力学 w我们知道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度与探求反应机理 w焙烧是非均相反应过程,反应在两接触面上进行,整个 反应过程由一系列反应步骤所组成FeS2分解,S2的扩撒氧向FeS2表面扩撒氧与FeS反应生成的SO2由表面向气体主体扩撒表面上S8蒸汽的扩撒,及氧和S2的反应有内外扩散(S外,O内),有内外反应(表面、内部), 有吸热有放热(分解,吸;化合,放)。
w由总叙可知焙烧反应主要分为两大步骤:w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