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发明和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25.50KB
约19页
文档ID:424297980
发明和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_第1页
1/19

发明和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发明和新型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说明书的撰写 权利要求书的撰写 具体案例撰写分析 专利局 诸敏刚 Zhumingang@ 产品权利要求 物品、物质、材料 例如: 工具、装置、设备、仪器、部件、元件、线路、合金、涂料、水泥、玻璃、组合物、化合物 方法权利要求 有时空要素的活动,也就是在时间的先后顺序,空间上不同的地点或移动 例如: 制造方法、使用方法、通信方法、处理方法、安装方法以及将产品用于特定用途的方法 从属权利要求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包含了另一项主题名称相同的同类型的权利要求中的所有技术特征、且对该另一项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作了进一步限定,则该权利要求为从属权利要求 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限定 附加技术特征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之外再附加的技术特征 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有关 可以是对引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限定的技术特征 也可以是增加的技术特征 例如: 1.一种杯子,包括杯体和杯盖,其中该杯盖的外径大于该杯体的杯口的外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杯盖上的一个提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子,其特征在于该杯盖由保温材料构成 附注:比较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有一种例外,权利要求1为由A+B组成的合金制造出一种产品,由A+B+C构成,则产品不侵权 (9)除附图标记或者其它必要情形必须使用括号外,尽量避免使用括号来作进一步注解因为规定“括号”不能作为限定,注解应该放到说明书中,允许使用括号的是附图标记,度量单位、化学式(如Ca OH 2) (10)采用“或结构”作并列选择时,其含义应当是清楚的,例如,A和B或C和D这里有两种理解:其一,AB、CD其二,ABD、ACD (11)一般情形下,不要引用人名、地名、商品名或商标名称 (4)直接或间接从属于某一项独立权利要求的所有从属权利要求都应当放在该独立权利要求之后,另一项独立权利要求之前 在写完了从属于某一项独立权利要求的所有权利要求之后,再开始写从属于另一独立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 (2)类型和主题名称应与其引用权利要求的类型和主题名称一致 例如,权利要求1为一种磁盘驱动器,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主题名称应为一种磁盘驱动器,不能为磁盘装置、或者制造磁盘的方法等其他的内容,必须完全对应一致。

(3)保护范围应落在被引用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与引用的权利要求之间出现矛盾 如:权利要求1中记载有两个都向外翻折的侧壁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却记载一个侧壁不向外翻折 应改为:权利要求1:一个侧壁向外翻折权利要求2引用权利要求1+另一侧壁也向外翻折 不可避免使用商品名称时,其后应注明其型号、规格、性能及制造单位,以便于公众可查找  尽量避免使用注册商标来确定物质或者产品 可使用外文表示的情况: (1)外文比中文更常用例如ROM (2)引用文件必须用原文,可用中文加括号标注 (3)计量单位、分子式、符号等应用原文(外文)表示 (7)附图中除必需词语外,不应包含有其它注释电路或程序的方框图、流程图中应注明各个方框的名称,此时可以没有附图标记,但涉及到对某个方框的具体细节的说明时,应使用附图标记,这样比较方便 (8)附图集中放在说明书文字部分之后 6.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撰写要求: (1)至少具体描述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化程度应当达到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按照所描述的内容能够重现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而不必再付出创造性劳动,如进行摸索研究或者实验 (2)在权利要求(尤其是独立权利要求)中出现概括性(或功能性)技术特征时,这部分应给出几个实施方式,除非这种概括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明显合理的 (3)并不要求对已知技术特征作详细展开说明,但必须详细说明区别于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和各附加技术特征,以及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及其功能和作用。

 (4)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应当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应,并对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如具体实施方式中至少应包括一个独立权利要求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与独立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没有矛盾 (5)对于那些就满足充分公开发明或实用新型而言必不可少的内容,不能采用引用的方式撰写,而应当将其具体写入说明书(不能过分保持技术秘密)引用方式的撰写中,不能从引证文件中惟一导出的内容不能引证 (6)对于涉及产品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不同的实施方式是指几种具有同一构思的具体结构,而不是不同结构参数的选择,除非这些参数选择对技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在描述产品时应描述其机械结构、电路构成,并说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可动作的产品,必要时还应说明其动作过程,以帮助对技术方案的理解对于可动产品,描述其动作过程有时非常重要,国外的申请案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一般都有详细的说明,如何操作,如何动作,每一步都很具体,而国内的申请案基本都没有,希望咱们在座的当上代理人后能够采纳这个建议 (7)对于方法发明,涉及的工艺条件可以用不同的参数、或者参数范围来表示不同的实施方式。

(8)在结合附图描述实施方式时,应引用附图标记进行描述,引用时应与附图所示一致,放在相应部件的名称之后,不加括号 (9)在申请内容十分简单情况下(即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总和所保护申请内容是具体的、单一的),在说明书技术方案部分已对实施方式作过具体的描述,则在这部分可不必作重复描述 (10)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涉及较宽的范围时,应给出两个端值的实施例和不少于1个的中间值的实施例 7.说明书附图 (1)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必须有附图,机械、电学、物理领域中涉及产品结构的发明说明书也必须有附图 (2)有几幅附图时,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图号,几幅附图可绘在一张图纸上,按顺序排列,彼此应明显地分开,并非将各个附图加上框线 (3)图通常应竖直绘制,当零件横向尺寸明显大于竖向尺寸必须水平布置时,应当将图的顶部置于图纸左边同一页上各幅图的布置应采用同一方式 (4)同一部件的附图标记在同一实施例针对的前后几幅图中应一致,即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同一附图标记不得表示不同的部件 (5)说明书中未提及的附图标记不得在附图中出现,说明书中出现的附图标记至少应在一幅附图中加以标记 (6)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楚地分辨出图中的各个细节 1.撰写格式规定(细则第23条第1款) 引用部分+限定部分 引用部分:写明引用的权利要求的编号及其主题名称 例如:2.根据(按照或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椅 限定部分: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附加技术特征 例如:其特征在于(其中)**** 当整个权利要求中要用到多个“其中”时,容易混乱,要注意彼此的关系。

2.多项从属权利要求,根据权1或2或3或4 目的是为了简洁,减少权利要求数目 例如:1.一种杯子,..2.权1+提手3.权1+把手4.权1+提手+把手 1.一种杯子,..2.权1+提手3.权1或2+把手           3.形式要求 (1)只能引用其前面的 不是后面的)权利要求 在修改权项(删除某些前面权项)时,不能只改序号,还要将引用关系作相应修改 (2)多项从属权利要求择一引用 “或” 结构 ,不得用“和”及其等同语权1有A,B两特征,权2引用了权1,并有附加特征C,权3引用权1或权2,有附加特征D,那么,权3有两种方案,一是引权1的方案,具有A,B,D,二是引权2的方案,具有A,B,C,D,如果引用权1和权2,则会出现特征A、B重复,即有两个A和两个B (3)多项从属权利要求不得作为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引用的基础 多项的含义是一从属权项引用了多个权项,一多项权利要求不得直接或间接引用另一项多项从属权利要求 ,以避免权利要求的方案过度膨胀 如权2引用权1,3.根据权1或2所述的,4.根据权3..,5.根据1或3..(×)6.根据权4或5所述..(×) 4.实质性要求 (1)清楚地描述发明或实用新型 (i)附加技术特征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限定时,应尽量从引用的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出发来加以说明。

(ii)附加技术特征是增加的技术特征时,应清楚地表达出这些附加技术特征与引用权利要求中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之间的结构位置关系或作用关系,如为防杯盖脱落,设连接件,连接盖和柄这里附加技术特征可以有关前序部分,也可有关特征部分 (iii)限定部分不要重复其引用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以免造成对其保护范围的错误表达例如权1.A+B+C,特征是B上有D,C上有D 2.根据权1,特征是B上有E型的D,C上有F型的D (iv )从属权利要求的引用关系应当正确权2引权1有D,权3引权1有E,权4引权3,特征是D是方形的 v 从属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应当完整,否则导致其保护范围不清楚从属权利要求的附加技术特征应描述完整,以使得整个方案清楚 (五)撰写权利要求书 1.撰写权利要求书的主要步骤 (1)在理解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基础上,找出其主要技术特征,弄清各技术特征之间的关系; (2)根据检索和调研到的现有技术,确定与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对比文件; (3)根据最接近的对比文件,进一步确定本发明或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列出本发明或实用新型为解决该技术问题所必须包括的全部必要技术征; (4)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作比较,将它们共同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独立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本发明或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现有技术的必要技术特征写入特征部分,从而完成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 (5)对其它附加技术特征进行分析,利用那些对申请创造性会起作用的附加技术特征写成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

2.撰写时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尽量撰写出一个保护范围较宽的独立权利要求,撰写时不要局限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尽可能采取概括性描述来表达技术特征;审查员不允许则再改 (2)为增加专利申请取得专利的可能性和在批准专利后更有利于维护专利权,应针对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撰写从属权利要求,层层设防 其作用是利于审批程序并且维护专利权的稳定,在权利要求1被无效掉后,可将从属权利要求提升为独立权利要求否则,因为没有从属权利要求可跟进,则整个专利权被无效 另一个作用是在独立权利要求有争议时,从属权利要求支持独立权利要求如炉体与炉盖的连接关系与铰接关系当然,说明书可用来解释,但不如从属权利要求来得直接 2.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 (1)同类产品或方法的并列独立权利要求 必须体现出其技术方案与独立权利要求具有同一发明构思,即两者应包含有相同的或者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   (以扶手椅为例)插头和插座可以合案申请 (2)不同类发明的并列独立权利要求 为了体现出并列独立权利要求与第一独立权利要求有相应的特定技术特征,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部分应体现出与第一独立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有技术上的联系,其区别技术特征通常对第一独立权利要求的区别技术特征有依赖关系。

  (六)权利要求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