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心理学 第9章 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考研笔记)

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44KB
约5页
文档ID:287183134
教育心理学 第9章 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考研笔记)_第1页
1/5

教心第9章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第9章 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性质及 相关概念Q励机的性质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已引起的活动,并指引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2)动机的类别最普遍的一种动机分类方式,就是把所有不同性质的动机归为两大类: 生理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二)学习动机的含 义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 一种内部过程或Z匕理机制分类依据分类①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划分为正确的或高尚的学习动机和错误的或低下的学习动机二)学习动机的类 型②根据学习动机起作用时间的长短划分为直接的近景性学习动机和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③根据学习动机的范围划分为普遍性学习动机和偏重型学习动机④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用]外部学习动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1)行为主义的 学习动机理论P261(一级)行为主义心 理学的基本 观点①行为是由驱力所推动的;②提出正强化与负强化的概念,通过强化原那么来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③个体学习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该理论给予 的教育启示可以用外部奖励来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合理利用正强化、负强化,减少惩罚。

但缺乏之处在 于,忽视了自我强化,过多的外部强化会削弱内部动机2)人本主义的 学习动机理论P262(一级)基本观点①把教育看成是开发人类内在潜力的过程,把动机看成是人性成长开展的基本内在原动力学 生学习是为了追求自我实现;需要分为缺失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而学习动机属于成长需要中 的求知需要②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的内在动机在教育上,它认为老师要糊学生认识自已③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培养和谐的教室气氛,是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条件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理论 在教育上的 意义①只有先给学生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其各种缺失性需要均获得满足之后,大多数学生才会自发 性地继续成长;②对学生而言,最重要的缺失性需要是爱和尊重的需要;③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排除一切干扰因素.(3)成就动机理论 P265(一级)成就动机的 含义成就动机的概念是默瑞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开展起来的后来由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对该 理论进行系统研究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亦即个体对自已认为重要的、有价值 的事情乐意去做,并努力到达完美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阿特金森的 期望-价值理 论追求成功的倾向(Ts )是成就需要(M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Ps)和成功的诱因值(Is)三者乘积的 函数。

公式:Ts=MsxPsxIs.阿特金森认为,Is和Ps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即Is=l-Ps,即成功的可能性越大,成功带来的满 足感越小根据Is和Ps的关系以及这个公式,中等难度(即个体看来成功率约为50% )的任 务对学生最具有挑战性4)学习动机的 归因理论 P267(一级)两种成就动 机对教育的 启小阿特金森认为成就动机由追求成功倾向和回避失败的倾向组成,前者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 后者表现为设法逃避成就活动或情境,防止预料到的失败结果的行动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 及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忧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具有成功趋近动机者喜欢成功率为50% 的任务,既有挑战性,又有一定的胜任感,教师应为这样的学生安排竞争的环境;具有失败回 避动机者喜欢很容易完成的任务或很难完成的任务,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尽量少安排竞争的 环境,要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韦纳归因理 论P267 (一级)两个学生参 加考试:一个 得到 100 分,另Y不 及格考100 分的说是自 己学习刻苦, 不及格的说 自己没有数 学细胞用韦 纳的归因理 论分析两个 学生将来学 习的行为及 其原因韦纳归因 理论的基 本观点①韦纳认为,人们倾向于从三个维度对成败进行归因,即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性。

②人们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这两种需要,使它们都满足的根本手段就是了解人 们行动的原因③这种对结果产生原因的评价通常是一种主观解释,而解释的类型会直接影响人们 的情绪和随之而来的动机④其中,不可控是激发动机面临的最大护破,它会使学习产生习得性无助归因类型控制点稳定性稳定内部能力(不可控)努力(可控)飒我很聪明我下了功夫失败我太笨我不够努力外部任务难度(不可控)运气(不可控)血问题很简单我很走运失败问题太难我运气不佳对教育的 启小①根据韦纳的三维归因方式,我们既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对自已学习结果成败的归因 倾向,也可以预测他以后对此学科的学习动机②引导学生进行良性归因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如果将学业失败归为一种内部的、 稳定的、不可控的归因(能力缺乏),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反而会造成 今后学业失败的恶性循环;如果将学业成功归于运气,也不会增强学生的自信成就目标理 论(德韦克)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掌握取向的成就目标成就目标定向理论是以内隐能力理论为基础开展出来的一种学习动机理论德韦克认为人们对于能力持有不同的内隐观念一种为能力实体观,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能力是稳定的,不可改变的另一种是能力增长观,认为能力是不稳定的,是可以控制的,是可以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 培养而加强的。

持能力实体观的学生倾向于建立表现目标,防止被人瞧不起;持能力增长观的 学生多设置掌握目标,并寻求那些真正锻炼自已的能力、提高自已的技能的任务掌握目标的个体(能力增长观)表现目标的个体(能力实体观)学习目标学习是为了提高能力学习是为了表现能力能力观能力可随着学习而提高能力不会随着学习而改变任务选择喜欢成破,倾向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防止扫破,倾向选择简单的任务坚持度坚持性高,不怕困难坚持性差,遇到困难就退缩评价标准用是否进步来评价学习效果用是否比别人强来闲介学习效果归因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程度将成败归因于能力或运气控制感控制感强控制感差情感反响自尊感稳定条件性自卑感学习策略深层加工方式表层加工方式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已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因素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 这一先行因素的影响效能期望即人们对自已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的主观推测自我效能感 的四个来源①直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说服;④情绪唤醒自我效能感 对人的行为 的影响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以及对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新行为的习得,也影响已习得行为的表现;④自我效能感还会影响情绪。

不同自我效 能感学习者 的学习特征高自我效能者低自我效能者(5)自我效能感 理论(班杜 拉)P267(一级)任务定向接受挑战性的任务防止成俄性的任务努力面对挑战性任务付出更大努力面对为破性任务付出的努力较少意志力不达目标不罢休达不到目标时就放弃信念相信自已会取得成功没有到达目标时能控制自已的焦虑和紧张相信自已能控制环境总是考虑自已缺乏能力不能实现目标时紧张、焦虑 认为自已对环境无能为力策略运用放弃无效的策略坚持使用无效的策略成绩更好更差自我效能感 理论在教育 上的意义在学校里具有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促使学生付出更大努力,并坚持完成任务,从而促进学习 教师在帮助学生设定目标时,应该注意使他们感受到自已确实有进步,相信自已能够成功地完 成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行为6)学习动机的 自我价值论 P271(二级)科文顿的自我价值论主要从学习动机的负面影响着眼,企图探讨"有些学生为什么不肯努力学习"的问题基 本观点:①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②个人把成功看作是能力的展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③成功难以追求,那么以防止失败来维持自我价值;④学生对能力与努力的归因随年级而转移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补充)(二级)结合学习动机的理论,阐述如何培养学习动机。

并举例说明答题要点:理论+培养方法Q)学习动机的培养学习动机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①树立学习理想;②设置具体目标及达成的方法;③典范的力量;④培养学习的兴趣;⑤利用原有的动机迁移,产生学习需要; ⑥注意归因倾向2)学习动机的激发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根据成就动机理论,问题难度为0.5时,挑战性与胜任力同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②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并不是总成正比的,根据耶基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正确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 度密切相关对于简单、容易的任务,尽量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紧张一些;对于复杂、困难的 任务,那么要尽量创造轻松的气氛③利用反响信息,给予适当评定恰当的反响,一方面可以调整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习动机不恰当的评定会有消极的作用,如使学生过分关注结果,抑制内在动机等因此,在评定时应注意:要用评定表示进步等快慢,根据学生等个别差异加上恰当的评语④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动机根据三条原理:第一,奖励激发动机,惩罚那么不能;第二,滥用外部奖励会破坏内部动机;第三,奖励影响成就目标的形成表扬应该针对学生的具体行为,而不是针对个人,而且态度要真诚,要强调学生的努力。

⑤合理设置课堂环境,搞好竞争 合作合理设置课堂目标结构,促进形成恰当的成就目标第一,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 伴关系;第二,将小组奖励与个人责任相结合,使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已对小组负有责任;第三,妥善组织竞赛,多采用小组竞赛,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的方式⑥进行归因训练,促进继续努力指导学习进行积极的成败归因:有时侯,积极比正确更重要,尤其是差生,引导其将失败归因 于努力程度缺乏,而不是能力缺乏。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