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4.57KB
约7页
文档ID:380453418
ABO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_第1页
1/7

火华县中医院文件编号:LCYYYJYK_SOP_01 页码:第- 1 -页,共7页版本:第 1 版,第 1 次修订生效日期:20XX0101项目检验科检验科 SOPABO 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文件一、目的:确保仪器正常运转与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检验质量标准,为临床供给准时、牢靠的结果报告二、适用范围:检验科日常操作标准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测定原理]依据红细胞上有或无 A 抗原或/和 B 抗原,将血型分为 A 型、B 型、AB 型及 O 型 4 种可利用红细胞凝集试验,通过正、反定型准确鉴定 ABO 血型所谓正定型,是用抗—A 和抗—B 分型血清来测定红细胞上有无相应的 A 抗原或/和 B 抗原;所谓反定型,是用 A 细胞和 B 细胞来测定血清中有无相应的抗—A 或/和抗—B[试剂和仪器]1. 批批检的抗—A(B 型血)、抗—B(A 型血)及抗—A 十 B(O 型血)分型血清2. 批批检的 5 % A、B 及 O 型试剂红细胞盐水悬液,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3. 离心机,显微镜[标本收集与处理] 1,受检者血清;2,枸缘酸钠抗凝血或未稍取血,受检者血液制成 5 %红细胞盐水悬液使用, 制备方法见本节附注。

3,标本消灭中度溶血者,为不合格标本,不能用于检测[操作步骤]1. 试管法(1) 取干净小试管(内径 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抗—A、抗—B 和抗—A编写者:王医生审核者:李医生批准者:主任时间:20XX0101时间:20XX0101时间:20XX0101十 B,用滴管分别加抗—A、抗—B 和抗—A 十 B 分型血清各 l 滴〔约 50 ul〕于试管底部,再以滴管分别参与受检者 5%红细胞盐水悬液 1 滴,混和2) 另取干净小试管(内径 10mm×60mm)3 支,分别标明 A、B 和 O 细胞用滴管分别参与受检者血清 l 滴于试管底部,再分别以滴管参与 A、B 和 O 型 5%试剂红细胞悬液 l 滴,混和3) 马上以 1000r/min 离心 3 min4) 将试管轻轻摇动,使沉于管底的红细胞浮起,先以内眼观看有无凝集(或溶血)现象如内眼不见凝集,应将反响物倒于玻片上,再以低倍镜检查5) 观看结果时既要看有无凝集,更要留意凝集强度,此有助于A、B 亚型、类 B 或 cisAB 的觉察6) 凝集强度推断标准4 十 红细胞凝集成一大块,血清清楚透亮3 十 红细胞凝集成数小块,血清尚清楚。

2 十 红细胞凝块分散成很多小块,见到游离红细胞1 十 肉眼可见大颗粒,四周有较多游离红细胞土 镜下可见数个红细胞凝集在一起,四周有很多游离红细胞MF 混合凝集外观(mixed field)是指镜下可见少数红细胞凝集,而极大多数红细胞仍呈分散分布— 表示阴性,镜下未见凝集,红细胞均匀分布2. 玻片法(1) 取清洁玻片 1 张(或白瓷板 1 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抗-A、抗-B 和抗-A 十 B,分别用滴管滴加抗-A、抗-B 和抗-A 十 B 分型血清 l 滴于标明的方格内,再各加受检者 2%红细胞悬液 1 滴,混和2) 另取干净玻片一张(或白瓷板 1 块),用蜡笔划成方格,标明A 细胞、B细胞和 O 细胞,用滴管各加受检者血清 1 滴,再分别用滴管滴加 A、B 和 O 型试剂红细胞悬液 1 滴3) 将玻片(或白瓷板)不断轻轻转动,使血清与细胞充分混匀,连续约 15 min,先以肉眼观看有无凝集(或溶血)反响;再在低倍镜下观看结果[结果判定]ABO 血型正反定型结果分型血清+受检者红细胞 受检者血型 受检者血清+试剂红细胞抗-A 抗-B 抗-A 十 B A 细胞 B 细胞 O 细胞十─十A─十──十十B十一────O十十─十十十AB───注:十为凝集;一为不凝集。

[质量把握与附注]1,分型血清必需为批批检试剂,且在有效期内使用;质量性能符合要求试剂开封后必需贴上开封日期、开封人标签,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试剂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2,试剂红细胞以 3 个安康者同型颖红细胞混和,用生理盐水洗涤 1 次,以除却存在于血清中的抗体及可溶性抗原或使用合格的商品诊断红细胞试剂红细胞有效期:自制的为15 天,商品的为试剂有效期试剂开封后必需贴上开封日期、开封人标签,用毕后应放置冰箱保存,以免细菌污染试剂开封后有效期为一周3,生理盐水启用后,有效期为二周4,全部试剂在开封或使用时,必需检查是否有变质;凡可疑者,必需更换的试剂进展检测工作 5,试管、滴管和玻片必需清洁枯燥,防止溶血6,操作方法应按规定,一般应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红细胞悬液,以便简洁核实是否漏加血清7,按理 IgM 抗-A 和抗-B 与相应红细胞的反响温度以 4℃为最强,但为了防止冷凝集现象的干扰,一般仍在室温 (20—24℃)内进展试验, 37℃可使反响减弱8,离心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以防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9,观看时应留意红细胞呈特异性凝集、继发性凝固以及缗钱状排列的区分。

10,推断结果后应认真核对、记录,避开笔误11,对于可能存在不完全抗原的时候,应在各反响方参与分散胺试剂,以检验不完全抗原的存在12,对于可疑结果,必需更换所用的试剂,重检测13,5%红细胞悬液的配制: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3 次依据下表进展红细胞悬液的配制悬液浓度〔%〕 压积红细胞〔滴〕 盐水〔滴〕212ml(40)510.8ml(16)1010.4ml(8)2010.2ml(4)[正反定型结果不全都的缘由]〔一〕缘由:有技术性问题或红细胞和血清本身的问题,常见者有以下几种:1, 分型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如抗—A 血清效价不高,可将A 亚型误定为 O 型,AB 型误定为 B 型2, 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抗原抗体比例不适当,使反响不明显,误判为阴性反响3, 受检者红细胞上抗原位点过少(如亚型)或抗原性减弱(见于白血病或恶性肿瘤:以及类 B 或 cisAB 等4,受检者血清中蛋白紊乱(高球蛋白血症),或试验时温度过高,常引起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5,受检者血清中缺乏应有的抗-A 及或抗—B 抗体,如丙种球蛋白缺乏症6,各种缘由引起的红细胞溶解,误判为不凝集局部溶血时,可溶性血型物质中和了相应的抗体.7,由细菌污染或遗传因素引起多凝集或全凝集往往是正反定型不符的缘由。

8,血清中有意外抗体,如自身抗—I,常引起干扰9,老年人血清中抗体水平大幅度下降正反定型结果不全都的解决方法如觉察ABO 正反定型结果不全都,先要重复作试验1 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看和解释试验结果,就可解决明显的问题, 对一些疑难问题月必需进一步争论〔二〕检查步骤:1, 另从受检者实行 l 份颖血液标本这样可以订正因污染或搞错样本造成的不符合2,将红细胞洗涤数次,配成 5%盐水细胞悬液,用抗—A、抗—B、抗—Al, 抗—A 十 B 及抗 H 做试验可以得到其它有用的信息3,对受检红细胞作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如结果呈阳性,表示红细胞已被抗体致敏4,用 A1、A2、B、O 红细胞及自身红细胞检查受检血清假设疑心是抗—I, 用 O 型(或 ABO 相合的)脐血红细胞检查5,假设试验结果未见凝集,应将细胞及血清试验至少在室温存 4℃放置30min,用显微镜检查核实6,如疑为A 抗原或 B 抗原减弱,则可将受检红细胞与抗—A 或抗—B 血清作吸取及放散试验以及受检者唾液作 A、B、H 血型物质测定后者只对 80%HAB 分泌型的人有用7,如试验结果红细胞呈绢钱状排列,加等渗盐水l 滴,混和,往往可使绢钱现象消逝。

应留意不应先加盐水 l 滴于受检者血清中而后和红细胞作试验,以免使血清中抗体被稀释8,如受检者为 A 型血而疑为有类 B 抗原时,可用以下方法进展鉴别(1) 观看细胞与抗—A 及抗—B 的凝集强度,与抗—A 的反响要比与抗—B 的反响强这种区分用玻片法作试验更为明显〔2〕 用受检者红细胞与自身血清作试验,血清中的抗—B 不凝集自身红细胞上的类 B 抗原3) 检查唾液中是否有 A、B 物质,假设是分泌型,可检出 A 物质而无 B 物质4) 核对患者的诊断,类 B 抗原的形成与结肠癌、直肠癌、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有关9,如觉察多凝集现象,应考虑由遗传产生的Cad 抗原活性;被细菌酶激活的 T 或丁 K 受体;或产生气制不太明白的丁 n 受体所引起多凝集红细胞具有以下特点:(1) 能被人和很多家兔的血清凝集2) 能与大多数成年人的血清凝集,不管有无相应的同种抗体3) 不被脐带血清凝集4) 通常不与自身的血清凝集[临床应用]用于检验人的 ABO 血型归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