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国文学论文中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观探析

bin****86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KB
约4页
文档ID:38514746
外国文学论文中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观探析_第1页
1/4

中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观探析 中世纪西方文学中的女性观探析王晨 摘要:文学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从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定时期的社会风俗习惯和思 想意识形态女性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在文学作品中也同样如此中世纪的 文学主要可分为:英雄史诗、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四类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我们 可以看到男性作家描述下主流观点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与女性负面形象的大量存在;对圣母 玛利亚的崇拜和对典雅爱情追求导致的完美女性形象出现;以及城市文学中一些具有初步女 性意识的人物形象女性观与社会发展程度息息相关 关键词:中世纪;西方文学;女性观20 世纪以来妇女问题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女性主义的兴起则对社会生活及学术界都 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女性观开始被研究一定时期文学作品里的内 容与人物特征是与它所处时代的特征相对应的,并是后者在虚拟世界中的投影从中世纪 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当时女性观的信息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中世纪西方文 学里的女性观并进行简要分析来探讨中世纪女性观的成因中世纪的文学大体可以分为英雄史诗、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四类一、英雄史诗中世纪的英雄史诗主要分为中古早期和中古中后期两类。

早期的英雄史诗中涉及到女性的主要有《卡莱瓦拉》和《贝奥武甫》 这两部史诗里面 对女性的态度都是负面的,女性要么只是在作品中担当被人们争夺的角色,要么就是主要 的反面角色而且这些反面女性角色都不是正常人类,而是女巫、怪物之流在中古中后期比较重要的史诗中, 《熙德之歌》和《尼伯龙根之歌》这两部史诗里的女 性角色对剧情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熙德之歌》里面主人翁熙德的女儿们基本充当了 受害者、男性的附属物的角色德国史诗《尼伯龙根之歌》当中主要的两位女性角色是布 伦希尔特和克里姆希尔特这二人都为了自己的私欲而行动给勃艮第王国带来了巨大的灾 难在上述史诗中妇女被认为邪恶、狡猾,地位上比男子低等,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是男 性的附属品,是一种财产在对女性的负面印象上各民族是一致的究其原因是当时这些 部落刚从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父权制的确立和不断强化导致了妇女地位的低下二、宗教文学中世纪宗教文学主要包括《圣经》 、基于《圣经》和使徒传记的作品、神学家的宗教论 述这几种《圣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也是一部文学经典鉴于《圣经》在基督教中的地位, 我们可以说《圣经》中关于女性的描述和对待女性的态度为西欧宗教文学中的女性观奠定 了基调。

“《圣经》记载有名有姓者 3400 余人(含同名同姓者),其中女性 150 人,不足《圣 经》记载人物总数的 5%”,在整个《圣经》当中占的比例很小她们在家庭、婚姻及社会 中都从属于男性,地位低微女子在《旧约》中的形象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邪恶、道 德败坏、淫荡、红颜祸水式的女人最典型的是背叛丈夫参孙并致其死亡的大利拉另一 种是美丽、贤惠、善良、忠贞的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例如《路德记》中在丈夫死后精 心照顾婆婆的路德相比《旧约》 , 《新约》成书较晚对中世纪女性观影响的形成也更大 《圣经》中耶稣本人和保罗等基督教早期发展中的关键人物对基督教女性观的形成起了奠 基作用耶稣的女性观可以说是所有基督教思想中最为平等和进步的 “在所记载的耶稣言论中, 并没有任何可被看成是反对女性、厌恶女性或性别歧视的内容”耶稣平等地对待妇女,并 认为妇女在宗教信仰方面和男子是平等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耶稣是第一个提倡男女平 等的重要人物据《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在传教时有一些女性一直追随着他,直到耶稣 被钉十字架时也没有散去 “在耶稣以前的犹太教传统中,有几种女人如外邦女人、患血漏 症的女子、寡妇、妓女等在社会上特别遭到别人的厌恶和歧视,而福音书中耶稣对这部分 女性的尊重、关切与爱则随处可见”。

耶稣与崇拜偶像的外邦人说话,救治患血漏症的女子、 复活寡妇的儿子并准许妓女来给他涂香膏、宽恕行淫的女子他还曾无视摩西十诫在安息 日帮一位驼背 18 年的女子治病在婚姻问题上,耶稣反对轻易的休妻和离婚相对于耶稣平等的男女观,早期基督教发展的关键人物保罗的言语更多的反映了犹太和 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他一方面赞扬了和他一起为传教事业做出贡献的女性,另一方面他 又说“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从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管辖男人,只要沉静因 为先造的是亚当,后造的是夏娃,且不是亚当被引诱,乃是女人被引诱,陷在罪里”可以说保罗的上述话语成了后世男尊女卑,认为女人是罪恶的开始中世纪教会的女性观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认为女性是与欲望、罪恶相联系的且比男性低 等另一种是对理想中完美女性的推崇第一种观点我们可以从《圣经》中关于夏娃被撒 旦所引诱而导致人类犯了原罪被逐出伊甸园这段描述中找到根源中世纪一些著名教父的 观点则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点奥古斯丁对婚姻给予了肯定,但是对女性的态度是负面的 他说:“女人从一开始就是邪恶的,她是死亡之门,是毒蛇的信徒,是魔鬼的帮凶,是陷阱, 是信徒们的灾星她腐蚀圣徒,那危险的面孔使那些就快要成为天使的人功败垂成。

”另一 位神学大师阿奎那也认为女性由于天生的缺陷不适合讲道在中世纪里对女性敌视并造成 最严重后果的当属宗教裁判官雅各布·斯普伦格和海因里希·因斯提托里斯所写的《女巫之 锤》了在这本书以及类似作品的理论指导下,欧洲掀起了大规模的镇压女巫的活动中世纪对完美女性形象十分推崇,最典型的就是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她被认为是神圣 的、有着一切理想中的道德品质,是完美女性的象征,与犯了原罪而成反面角色的夏娃相 对应在教会文学中有专门的圣母剧,关于圣母玛利亚的赞美诗也数量众多最著名的是 “万福玛丽亚”在 11 世纪出现了被作为天主教基本经文的圣母经后来还出现了另外一种 崇拜圣母的玫瑰经英国在 12 世纪编辑了圣母的神迹故事集《金色传奇》和《英国南部故 事传说集》 在 13 世纪的大学中广泛流传着专门献给玛利亚的诗篇和祈祷文,其中最著名 的是巴黎大学的教师加兰的约翰的集子《海洋之星》 ,是圣母神迹故事的汇编此外,文学 作品中对虔诚的修女和贤惠的妻子也是比较推崇的基督教文学的女性观存在着以夏娃、女巫与玛利亚、修女为代表的对立的两种极端的观 点前者由男尊女卑的传统和基督教的原罪观所决定后者以及早期基督教和耶稣的观点 则代表了基督教作为普世性宗教要尽可能多的吸收教众的特点。

这两种观点对当时其它形 式的文学也有着可观的影响三、骑士文学骑士文学伴随着中世纪骑士制度的兴起而产生,反映了骑士阶层的思想情感,一般包括 传奇和抒情诗两种类型在骑士文学中表达出了理想中的骑士精神,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 要尊重妇女、保护老弱妇孺骑士文学早期涉及到女性的应该是英国关于亚瑟王的一系列传说了在亚瑟王传奇里圆 桌骑士兰斯洛特和王后之间的私情导致了国家的衰败,两人最后以修道而结束在这个传奇里面我们仍然看到了传统意义上对女性的负面观点但是兰斯洛特和王后之间的爱情成 了以后骑士对贵妇人之爱的原型,有着深远的影响随着骑士制度的发展,在骑士文学中形成了一种典雅爱情的观念 “它宣扬爱情至上两 性平等、婚外恋情等,这一切都与传统所倡导的爱情观和其所赋予女性的社会角色有所不 同因而可以说,它是对传统女性观念的一种大胆的修正”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是骑士 抒情诗最早诞生的地方,这些抒情诗歌大都表现的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慕在这些抒情诗 中最有名的当属《破晓歌》 ,这就是一部反映骑士和贵妇人幽会后分别的作品西班牙的骑 士小说《阿马迪斯·德·高拉》是对整个骑士小说影响重大也是反映骑士之爱的典型作品 小说的主人公爱上了公主,在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后成功娶了公主并继承了王位。

除了西 欧,拜占庭的骑士叙事诗也很流行骑士文学崇尚典雅的爱情,尊重女性在骑士文学的作品中女性通常是公主、贵妇人、 纯洁的少女这些正面形象比起以前的文学形象大有改观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其社会根源 的首先,从 9 世纪开始在欧洲不断趋于狂热的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改善了人们对女性的 态度这一时期骑士对爱人的态度是一种近似于对待女神的态度然后是十字军东征和封 建制度的发展使得女性有机会管理一些家产,她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 丈夫不在的日子里她们就是骑士文学中的贵妇人了此外,中世纪女性继承权的发展也导 致了许多贵妇人的出现最后,骑士文学中对典雅爱情的追求也可以看做是人们对理想爱 情的渴望和对由于现实导致的没有爱情的婚姻以及教会禁欲主义的一种反弹这是一种接近于现代爱情的观念,无疑也提高了妇女在婚姻和爱情方面的地位四、城市文学城市文学是伴随着中世纪城市的发展兴起的城市的发展给了文学作品众多新的素材,这些素材大多取自现实生活,体现了市民阶层 的生活和思想在城市文学中妇女的形象是多变的既有传统意义上的负面形象,也有像骑士文学中那 样美好的女性形象法国是当时城市文学最发达的国家其中最有名的两部作品是《那列 狐传奇》和《玫瑰传奇》 。

以《玫瑰传奇》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学还十分注重对女性外表的描写意大利作 家薄伽丘的《十日谈》是一部与女性关系密切的小说集 《十日谈》的故事是由 7 个小姐和 3 个男青年讲述的,女性占了大多数故事里的主人公也大多是女性故事中的女性也都 不被传统的道德思想所束缚,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追求(但常常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欲望) 传统意义上的妇女形象被颠覆这一时期英国文学的代表人物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 , 也是城市文学的代表作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创作了巴斯妇这一反传统的妻子形 象巴斯妇有过五任丈夫,在婚姻中不受丈夫的管束,不遵循传统意义上的妇道她曾有 过的五次婚姻中,四次是由于金钱的目的巴斯妇这一文学形象的出现反映了女性对男权 社会的反抗和女权意识的出现,但是她获得这一切却是靠出卖自己的身体、青春和使用一 些不正当的手段这使得巴斯妇成了一个充满矛盾的人物城市文学作为中世纪文学的后起之秀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教会文学和骑士文学的影响所 以我们可以从城市文学中找到作为罪恶化身的女性,也可以找到作为近乎完美的爱情对象 的女性同时,城市作为近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发源地的影响,在中世纪的文学创作中就有 所体现。

城市文学中的部分女性角色已经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敢于追寻属于自己的生活, 不像前几种文学形式中几乎总是处于被动的形象但敢于这么做的女性往往都是作为负面 角色出现的,城市文学中出现的大部分女性还是和前几种文学形式一样的传统形象五、结语从英雄史诗、宗教文学、骑士文学和城市文学中我们可以得到两种基本的女性观一种是负面的观念,源于男性父权制社会确立后,男尊女卑社会地位的形成这一种观念特别 在中世纪的中期和早期更是严重另一种是被人们崇拜、追求的完美女性形象它源于社 会进步、发展后,女性社会地位的上升基督教原罪中女性所起的作用、教会对婚姻的贬 低、以及对禁欲主义的提倡决定了中世纪起主导地位的女性观是对女性的贬低和歧视而 同样是基督教思想,对圣母玛利亚的崇拜又使得人们抱有一种有时显得不切合实际的对完 美女性形象的追求在骑士文学中这种对完美女性的追求表现的最为明显城市文学作品中的女性相对更接 近于真实的情况,她们的形象比前两种更为复杂,有些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追求但中 世纪文学作品大都为男性所著,反映出来的都是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形象这就决定了文学 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现实不能画上等号总体上来说,中世纪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随 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在不断改观和趋于真实的。

但想要在文学作品中见到一个正 确反映女性真实情况,得到一个体现两性平等的、进步的女性观,还有待从文艺复兴开始 的人文主义传播、社会的现代化转型的完成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参考文献:[1]杨慧林,黄晋凯.欧洲中世纪文学史[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2]李滟波. 《旧约圣经》中女性形象的文化解读[J] .湘潭大学学报,200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