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几何定值与极值问题的例题与练习.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37.50KB
约11页
文档ID:532399467
几何定值与极值问题的例题与练习.doc_第1页
1/11

几何定值和极值 1. 几何定值问题 (1)定量问题:解决定量问题的关键在探求定值,一旦定值被找出,就转化为熟悉的几何证明题了探求定值的方法一般有运动法、特殊值法及计算法 (2)定形问题:定形问题是指定直线、定角、定向等问题在直角坐标平面上,定点可对应于有序数对,定向直线可以看作斜率一定的直线,实质上这些问题是轨迹问题 2. 几何极值问题:最常见的几何极值问题大体包括:有关线段的最大最小问题;三角形面积的最大最小问题;角的最大最小问题等例题分析】 例1. 已知的两边的中点分别为M、N,P为MN上的任一点,BP、CP的延长线分别交AC、AB于D、E,求证:为定值 分析:用运动法探求定值,先考虑特殊情况,令P在MN上向M运动,此时D点向A运动,P点运动到M时,D点将与A点重合,而AM=MB,于是,于是转入一般证明 证明:连结AP 例2. 两圆相交于P、Q两点,过点P任作两直线与交一圆于A、B,交另一圆于、,AB与交于点C,求证:为定值 分析:设两圆为⊙O、⊙,现从运动极端分析,因为直线与都是以P为固定点运动的当与重合时,便成了左图的情况,而AC和分别成了两圆的切线。

且,QA、分别为直径 容易求得 这就是所求的定值 证明:如右图,连结PQ、BQ、则有 例3. 在定角XOY的角平分线上,任取一点P,以P为圆心,任作一圆与OX相交,靠近O点的交点为A,与OY相交,远离O点的交点为B,则为定角 分析:先探求定值,根据特殊化求定值,一般证明的原则,先看图(2),如果以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P为圆心,以OP为半径作圆,此时,A点与O点重合, 证明:如图(1),作 例4. 已知E、F分别是四边形ABCD的AB、CD边上的中点 求证: 分析:本题即证EF的最大值为,因此可先考虑特殊情况,以找出等号成立的条件,再证一般情况 证明:(1)当四边形中AD//BC时,如左图 EF是梯形ABCD的中位线 (2)当AD不平行BC时,如右图 连结AC,取AC的中点G,再连结EG、FG 在中, 在中, 又中, 综合(1) (2),得【考点解析】 例1. 如图,AD是⊙O的直径,B是AD延长线上一点,BE切⊙O于点E,交BE延长线于点C,若,弦EG交AD于点F。

求证: 证明:连结AE、ED 点评:本题用到了垂径定理的推论,圆周角、弦切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角平分线的性质等知识 例2. 如图,在中,,O是AB上一点,以O为圆心,OB为半径的半圆与AC切于点D,与AB交于点E,若AD=2,AE=1,求的值和四边形BCDE的面积 分析:求的值,需要用转化的思想,因为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要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解决问题因为,所以可以把问题转化到中解决问题求四边形可以用割补的方法,把四边形分割成和等腰两个三角形分别求解 解:连结BD,过D点作于点F 点评:本题主要运用了转化的思想,把求转化到了中来解决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弦切角、圆周角、勾股定理等知识模拟试题】一. 几何定值问题 1. 求证:正三角形内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为定值 2. 在正方形ABCD的外接圆的AD上任取一点P,则(PC+PA):PB为定值 3. 在正方形ABCD内,以A点为顶点作且,设这个角的两边分别交正方形的边BC、CD于E、F,自E、F分别作正方形对角线AC的垂线,垂足为P、Q。

求证:过B、P、Q所作圆的圆心在BC上 4. 已知CD是半径为R的⊙O的直径,AB是动弦,AB与CD相交于E,且成角,求证:为定值二. 几何极值问题 5. 在中,D是AB的中点,E、F分别是AC、BC上的点,试证明的面积不超过的面积之和 6. 如图,中,D、E分别是BC、AB上的点,且,如果的周长依次是m、,证明: 7. 已知P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AB边上的一个动点,DP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相交于Q,问P点在什么位置时,使得的值最小? 8. 设AB是⊙O的动切线,与通过圆心O而互相垂直的两直线相交于A 、B,⊙O的半径为r,求OA+OB的最小值疑难解答】 A.教师自己设计问题: 1 . 本周的模拟试题为什么没有选择题和填空题? 2 . 解答题的8个题各属于几何定值和极值的哪种类型?它们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B. 对问题的解答: 1. 本周的几何定值和极值问题综合性较强,而且一般都在解答题中出现,选择题和填空题出现极少,因此本周的模拟试题都是解答题 2. 答:解答题的第1题、第2题和第4题是几何定值中的定量问题;第3题是几何定值中的定形问题;第5到第8题是几何极值问题。

下面就这8个题的解题思路分别作以下的说明 第1题:已知P为正内任意一点,它到BC、CA、AB的距离分别为PE、PF、PD,求证:PD+PE+PF为定值 分析:点P可以在三角形内任意运动,当P点运动到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时,显然就是正三角形的高,因此,PD+PE+PF必取定值,这个定值,就是的高h 证明:连结PA、PB、PC显然有: 第2题:分析:用运动法令P与D重合,则(PC+PA): PB变为(DA+ DC):DB,显然其定值为 由于图中直角比较多,所以可做垂线构造相似形证明 证明:由A引 第3题:本题属于定形问题,要证B、P、Q三点所确定的圆的圆心在BC上,若命题正确,则B点就是半径的端点,且,AB就是圆的切线, APQ是割线,那么必有,证明即可 证明:如图, 得 AB是过B、P、Q三点所作圆的切线,BC过切点B垂直于AB,它必通过圆心,也就是过B、P、Q所作圆的圆心在BC边上 第4题:这是定值问题,既然AB是⊙O的动弦,而且与⊙O的定直径CD保持夹角为,则可把这些动弦视为一组平行移动的弦,显然,做一条过圆心且平行于AB的弦,则E点与O点重合,这时,于是探求到定值为,这里的是特殊位置,一般情况就比较好证了。

第5题: 分析:因为DA=DB,所以就可以拼合成一个四边形,然后再去与比较面积的大小 证明:(1)如图(1),以D为对称中心,把旋转,易知四边形是凸四边形,连结,而且 (2)当E运动到与A重合时,如图(2) (3)当F运动到与B重合时,如图(3) 综合(1)、(2)、(3) 总能成立 第6题:分析:初看本题不好下手,但仔细想来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把分别用同一个三角形的边长的代数式表示,将转化为二次函数求极值;另一是将的和,分别求其代数式再求极值 证明:设BC=a,AC=b,AB=c,则m=a+b+c 第7题:分析:P是AB边上的一个动点,Q点随P的运动而动,题中涉及两个未知量的和BQ随AP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可用AP的代数式来表示这样,我们设所求两线段之和为线段AP的函数,即可用代数法求解 解:设AP=x,AB=m,AD=n,AP+BQ=y,易证 把(1)式变形为 即y的最小值是,用代入(2)式 解得,当AP的长为平行四边形ABCD的比例中项式,AP+BQ的值最小 第8题:分析:设OA=x,OB=y观察图形可看出中,斜边AB上的高OP=r为定值,则AB越小,其面积越小,当OA=OB时,面积最小,此时,也最小,的最小值为。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