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国鲁尔区蜕变.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58MB
约24页
文档ID:547009527
德国鲁尔区蜕变.doc_第1页
1/24

德国鲁尔区蜕变苍穹之下,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蜕变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前“工业地景在欧洲已经不再是国力的象征,尤其是重工业的景观知识经济的盛行,使得重工业成为没有竞争力,污染的象征时代变迁,过去的德国鲁尔工业区在窘境中华美转身,从头投入了知识经济的怀抱,如今仓穹之下的中国制造转型又该何去何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面积近4600平方公里,区内城镇密集,人口达570万,5万人以上的城镇就有24个,其中埃森、多特蒙德和杜伊斯堡三大城市人口均在50万-100万之间,采矿、炼焦、炼钢、机械制造、能源、纺织和化工业极为发达,直接参加工业生产的人口多达200余万,形成了一条沿着莱茵河和利珀河布局的世界少有的工业城市带这些重工业区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污染1958年,德国作家波尔曾这样形容鲁尔区:“有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俯拾皆是的焦炭厂冒着黑烟,铸造厂排出红褐色的滔滔污水,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令人呛鼻,户外的一切都被蒙上一层黑灰衣着洁白衣物出门,半天便成为灰色绿草如茵的家园,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他笔下的鲁尔区几乎就是“工业毒都”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和环保时代,新型的生产技术和方式不断涌现,全球的工业布局出现巨大转变,往昔那些显赫的传统工业之都,再也不能成为国力的象征,均面临着较严重的功能衰退和竞争优势丧失的窘境。

修旧如初”是改造的灵魂鲁尔工业区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除了著名的莱茵河和利珀河流经其间,区内森林、湖泊、山峦、峡谷、沼泽、运河应有尽有,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叉随地是厂房、高炉、烟囱、矿井、铁路、电塔、桥梁、油罐、涵洞、水塔、水坝、灯塔等工业古迹,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多样化的工业古迹为欧洲乃至世界所稀有最终,德国人确定了鲁尔工业区的改造思路首先,他们明确提出,对这活生生的史迹,今世人谁也没资格在“除锈”的口号下将其推倒其次,要以创意性的手法,使这份不可多得的人类历史遗产华美转身并重放异彩改造后的鲁尔新区,将是一个在完好保存原有景观的前提下,发展为融古迹赏析、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科学展览、体育锻炼、培训教育、商贸购物和市民宜居等于一体的地区鲁尔区的变革经历了一个波折而漫长的过程,其转型大概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世纪60年代采取的主要举措有:制订调整产业构造的指导方案,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并投入大量资本来改良当地的交通基础设备、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顿土地,为下一步的发展确立基础第二阶段为70年代在持续加大第一阶段改良基础设备和矿冶工业现代化的同时,重点通过提供经济和技术方面的援助,逐步在当地发展新兴产业,以掌握构造调整的主动权。

第三阶段为80年代至今德国联邦和各级地方政府充散发挥鲁尔区内不同地域的地区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实现产业构造的多样化调整产业构造对老公司的改造先从调整产业构造下手,逐步完善基础设备的建设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开端于1968年,他们首先从调整产业构造下手,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对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公司进行关、停、并、转,并将采煤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公司中去,调整产品构造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对其他大型公司改革也采取了基本稳定的政策,尽量推行渐进的方式关于大公司的破产相当慎重,免得引起社会震荡其次,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本和技术,在加快老公司改造的同时,鼎力扶助新兴产业这样做起码能够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新兴产业(主假如指以电子计算机为首的信息技术产业和以遗传工程为首的生物技术产业)能够快速的积累资本,为老工业改造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本援助;第二能够带动其余有关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时机为此,鲁尔工业区所在地的北威斯特法伦州还拟订了特殊的政策吸引外来资本筑起“社会保障”的大堤鲁尔区的“拱形走廊”鲁尔工业区另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经验是政府为每一个公民都筑起了堤,使得生活在那里的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社会保障”的大鲁尔工业区由于资源枯竭使得相当一大批工人失业,为了保障失业者能够安定地生活,德国政府为他们建起了必要的“社会保障”在这里,完善的保险制度起到了重点的作用再就业时机经过艺术家装点的高炉实施矿区生态恢复建设与环境保护,为失业员工创造再就业时机由于历史上的原因,鲁尔工业区的资源型城市在采矿开发过程中,对城市的地形、地貌、植被和大气环境的损坏比较严重,地质环境损坏诱发的各类问题日渐突出,因此一些矿区的环境修复已成为该地域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首要任务鲁尔工业区在办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时十分重视矿区的环境修复把煤炭转型同领土整顿结合起来,列入整个地域发展规划,并为此特意建立整顿部门,负责办理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损坏和环境污染问题当一个公司封闭后,他们快速组织人力物力对封闭后的公司进行科学的环境评估,拟订出周祥的整改规划,科学地对环境进行整体改造,以期快速抹掉老矿区的印迹,并在企业原址上建设城市居民住宅小区、娱乐中心、栽树种草等今天的鲁尔已成为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域,同时大量增加了就业工业遗物——万吨轮螺旋浆“修旧如初”是鲁尔工业区改造的灵魂区内的一切均被规划者列入保护范围,大至桥梁、水坝、高炉、厂房,小如一个斜坡、一个小丘、一丛杂草和一棵小树,都尽可能原汁原味原地保存。

在一些需补栽树木或引进鸟雀的地方,也采用本区原有品种,不引入外来物种,免得损坏本地特色生物链在改造过程中,被拆掉的大量废旧设备材料也尽量利用,以减少现代建材的使用集装箱旅店经过综合整顿,鲁尔区经济构造趋于协调,工业布局趋于合理,经济由衰落转向繁华,改变了重工业区环境污染严重的场面,成为环境优美地域鲁尔工业区的复兴计划为全世界的旧工业区改造提供了范本经过多年的不断调整与改造,鲁尔区早已不是一个衰落的工业区,而恰好相反正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也是资源型城市成功改造转型的经典案例到2000年,200多个改造项目全部竣工因为策划精心,施工稳重,保证了改造一个成功一个凤凰涅槃如今的鲁尔区已经换骨脱胎,凤凰涅槃改造后的鲁尔新区包括8个主题公园,有艾姆舍尔公园、科学公园、杜伊斯堡公园、水上公园、娱乐体育公园、雕塑公园等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杜伊斯堡景观公园是一个新观点公园,是在一个封闭的钢铁厂建成的它保存了原厂的厂房、设备、工业设备,能够说保存了整个冶炼过程,供人们参观它是一座工业文化纪念碑,也是一个大众公园,成为民众休闲、散步的去向耸立河畔的旧瓦斯罐,变成潜水训练塔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内的一座荒弃的瓦斯罐,经过改造,变成一个潜水训练基地,这个直径45米,深13米的圆桶,注满了水之后,里面放了一艘沉船与一部汽车,作为救难训练的道具。

而一些高大的混凝土建筑外墙,则被改造成了攀岩场所攀岩协会在水泥岩壁上,依据难易程度,设计出适合不同技术水平的攀岩者路径,结果广受欢迎,带起了一股不分老小的攀岩风潮鲁尔工业区没有一座山,可是德国攀岩协会的鲁尔分会,竟然因为这个场所而拥有全国最多的会员,一个小创意却创造出了如此高的附加值,这不能不让人敬佩,也自然成了各地效仿的对象公园内的很多旧厂房出租给了电影制片厂当场景,每日都有摄制组在此拍摄,这又进一步提升了该地域的文化价值和著名度。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