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交通考察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1.50KB
约15页
文档ID:52593914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交通考察_第1页
1/1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交通考察团赴日、韩考察报告2007年10月15日至26日,应日本国际建设技术协会邀请,以上海巴士四汽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徐卫斌为团长的ITS城市交通管理考察团一行4人赴日本和韩国学习考察访日期间,主要由日本社团法人国际建设技术协会的总务部长川村三郎先生接待和陪同考察团拜会了日本国土交通省,访问和观看了东京、京都、大阪、神户等城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现状、停车场,实地乘坐了轻轨交通和大巴,听取了“国际建设技术协会”、“东日本高速道路(株)”等机构和企业的情况介绍,并进行了有关行业交流访韩期间,在韩国釜山交通局的安排下参观了铁路交通枢纽和公共交通枢纽现就在日韩、尤其是在日本城市交通管理方面的见闻,报告如下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日本是个岛国,在狭长的国土上,人口1亿2千万,机动车约7900万辆由于人口密度大,机动车辆多,全日本每年有110万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交通堵塞给国民带来约11兆日元的损失,所有这些,都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了保证畅通,减少事故,方便出行,日本在道路建设、改善交通环境、研究和利用新技术、发展智能化交通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目前的日本,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手段先进。

  1、道路交通信息提供方面在日本,我们参观了财团法人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中心VICS即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能及时、准确地传送各种各样的交通信息一是收集道路管理者及都道府县警察提供的各种道路交通信息二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和编辑三是将处理和编辑的信息通过VICS中心系统向电波信标、光信标、现有广播设施进行传播四是驾驶员能够根据电波信标、光信标、调频多种广播及时获得高速公路各出入口及附近一般道路的交通堵塞信息和道路分流指南、交通事故信息、车道限制信息、停车区域和停车场车位空置状况等信息,并加以利用,从而为加大道路通行能力、节省乘客时间、提高交通客货运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据财团法人道路交通信息通讯系统中心的越元良武先生介绍,在日本,道路交通情报系统已覆盖全国80%的地区,所有高速公路及主干道均能收到VICS信息报道2、车载设备应用方面新型ITS车载设备的运用,对解决交通堵塞、预防事故、保护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在首都高速道路株式会社了解到,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运用最先进的情报通信技术,把道路和车辆间的通讯系统、各种感应装置、光电缆统合在一起,人们根据VICS提供的情报,作出正确决策。

驾驶员不熟悉路线时,无论在哪儿,只要输入目的地名称,就能在地图上迅速地显示出推荐路线、迂回路线、最短路线供驾驶者自由选择如果不清楚地址,只知道号码,也可以迅速找到目的地在途中遇到纵横交错的立交桥、高速公路出入口时,ITS会自动显示立交桥的立体图,快速指示正确的行车路线在高速公路收费口前300米左右,又会告知收费数目据介绍,在以前,首都高速道路年发生事故13000起,阪神高速道路7000起而这些事故,由于驾驶员未及时反应的要占47%也就是说,驾驶员反应及时,首都高速道路每年可避免事故6110起,阪神高速道路可避免3290起新型ITS车载设备应用后,大大增加了驾驶员的反应率因为,驾驶员对于传统的信息牌的反应率只有50%,而对汽车导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的反应率达到90%VICS也是支持ITS的一项重要技术,特别是当系统接收到VICS信息报告预定线路上有堵车或事故发生时,车载机更会迅速告知驾驶者并及时再选择其他路线并且停车的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3、道口电子收费系统方面日本建立了机动车信息和通信系统的网络,主要是解决道路建设和道路交通事故有关的设施,其中也包括机动车导航系统,还有运用收费道路自动支付的ETS电子收费系统,可以在不停车的情况下进行实时收费。

这个技术在日本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已经建立了1700万个ETS的收费点,截至目前,几乎在所有的收费站得到了普及通过使用电子收费系统,在收费站出现拥堵的状况已经得到解决全国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万吨因此,ETS的推广和使用,既避免了收费站的堵塞,节省了交通出行人的时间,又减少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4、停车场建设和运营方面日本的城市硬件建设到位,基础设施完善,无任何动态占道现象主要体现在车辆停放场(点)满足需要日本的汽车数量很多,摩托车、自行车却非常少由于土地资源严重匮乏,所以日本的道路与我国相比较,要窄得多,而且城市道路没有慢车道,但却较好的解决了车辆停放问题主要是:驻车场整备推进机构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在东京的财团法人驻车场整备推进机构了解到,他们从都市停车场整合计划的设定到具体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提供着广泛的支持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如赤坂公共驻车场,该处在官府集中地霞关、繁华街六本木、青山附近,周边有赤坂皇家酒店、Capital东急酒店、大谷酒店、迎宾馆等当时由于见附路口周围区域停车场不足,为了防止路面停车引起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故在赤坂见附路口的一般国道的246号的地下建造了赤坂公共驻车场。

又如银座停车场,昭和39(1964)年,为举办东京奥运会,同时缓解银座地区停车难问题,于1960年作为国策的一环,和新干线、首都高速道路一并进行投资建设,于奥运会开幕前的1个月落成这个停车场全部建在地下,4层全为钢筋水泥结构,每层的面积有10758㎡,通道一层、贮水槽一层、车库两层,车辆入口3个、出口2个,里面休息室6间、厕所8间、洗车场1个,另外中央办公室设在地下一层的中心,并24小时值班停车场自动化程度高要将车辆停到停车场,驾驶员只要把ETC卡插入ETC车载器,车库的门就会自动打开,车开到指定的传板上,车辆就能乘升降装置,降入地下停车场取车时,驾驶员可以选择停车场提供的EMAIL服务车辆入库、进库非常方便5、道路管理方面以首都高速为例,它全长286.8公里,以东京为中心,延伸至神奈川县、千叶县、埼玉县的高速公路,交通流量日均115万辆,为确保安全、畅通,管理方面多管齐下,效果明显建立全天候的监视体系交通管制系统主要由情报的收集、处理和提供三方面组成,能在1分钟内处理所收集到的情报全段分为三个管辖区,即西东京管理局、东东京管理局、神奈川管理局3个管理局的情报系统之间经常进行情报交换,客观上形成了一体化的交通管制系统,为提供服务、及时处置各种情况提供交通情报。

果断处理各种事故根据交通管制系统的情报,派出首都高速巡回车,通知交警、消防、修理公司,急速赶到现场,配合交警、消防进行事故处理,排除故障、回收落下物,进行交通整理,确保高速道路畅通依法取缔违章车辆对于超长、超高、超宽、超重和禁止或限制载运危险品在隧道内通行的车辆,从保全道路的结构、预防事故出发,则以道路法为基准,配合交警,进行取缔视情及时调整有时,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交通段,则进行适当的交通调整,进行道路改良,封闭入口,以达到利用有限的空间、高效率的利用首都高速道路此外,他们还通过定期道路巡回(24小时巡回12次),及时发现情况,现场处理各种问题6、道路、交通枢纽站建设方面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作为群岛之国的日本,全境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大主岛及3900多个小岛组成,沟通四大主岛间的交通联系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前提之一1988年开通的濑户中央自动车道,是本州联络四国的交通要道,它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汽车、下层铁路,全长37.3公里,铁道为32.4公里,横跨海峡部9.4公里的6座桥梁全称濑户大桥,其中有吊桥、斜张桥、Truss桥等濑户中央自动车道建成通车,结束了本州四国之间千百年来靠船摆渡的历史。

神户淡路鸣门自动车道,全长89公里,是横跨两大海峡、连接四国与关西地区的大动脉,这里有两座吊桥1998年4月5日建成的世界最长的悬索桥“明石海峡大桥”连接着神户与淡路岛,过了桥就是淡路岛沿着美丽的海岸线来到淡路岛的另一端,跨越“大鸣门桥”即可到达四国地区德岛县的鸣门东京湾横断道路总长15.1公里,横穿东京湾的中部,从东京湾的东部到西部,连接千叶县的木更津市和神奈川县的工业城市川崎东京湾横断道路的建成,大大缩短了东京湾东西部的交通里程和时间过去,川崎到木更津为110公里,而现在只有30公里,行车时间只需要原来的1\4东京湾横断道路的建成舒缓了大东京圈逐年增长的交通压力,完善了3条环状线、9条放射线的公路网的构架它与东京湾环路、首都高速、东京外环路以及其他一些道路构成了东京圈重要的交通通道,起到了通向全国干线道路的中枢作用新宿,素有东京副都心之称,随着东京都厅(政府)的迁入,已成为东京的重要商业和办公中心位于新宿中心的新宿车站,是汇集了JR(旧国铁)电车、地铁(营团)、私铁共十数条电车的日本最大的枢纽站,每天集散客流量多达320万人次,超过池袋、涉谷、横滨、关西的梅田站,成为全国第一站內进出口非常多,与地上商业设施结为一体。

庞大的客流量,促进了新宿交通、商业、金融、文化等产业的发展,造就了商业日营业额1兆日元的繁荣二、学习考察的体会在日本学习考察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感受到的,使我们眼界大开,思路大开,收获很多,体会也很深1、国民素质较好在道路上,行人、机动车辆严守交通规则,几乎看不到人车混行、互相抢道现象尤其是东京等大城市,整洁、有序、高效更体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节奏 2、公共交通便捷东京轨道交通为主,地面公交、出租为辅,公交车、出租车、轻轨、地铁、新干线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立体公共交通网络比如乘客在东京成田机场下飞机,要去往日本各地都有不同的交通工具选择去大阪,坐城市地铁(新干线)可直达;去东京新宿,可乘市区地铁;如果到市区没有地铁直达的地方,可到机场公交停车场坐公交车,如果赶时间,也可到机场的士停车场坐的士3、政府舍得投入如东京湾横断道路,于1997年12月8日通车,花费1兆4千4百亿日币,连接工商业发达的川崎、橫滨及房总半岛,全长15.1公里中包括10公里海底隧道和5公里海上公路在日本参观考察的日子里,我们有这样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日本重视规划,从方便人们出行入手,舍得在交通方面的硬件投入。

4、智能化程度高日本城市的市政设施和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城市化程度相当高,在道路交通方面科技含量大有条不紊,繁而不乱”是日本交通状况的写照,这要归功于日本高度智能化的交通体系它利用尖端科技将经过电脑处理的数据“武装”百万辆汽车,使之拥有最智能的驾驶方式高度智能化的交通体系,保证了日本的交通畅通,并提供最省时省力的捷径  三、学习考察的建议就全国而言,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城市交通在规模上、现代技术应用上,应该说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交通拥挤、道路堵塞、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在日本的学习考察,结合上海交通现状,提如下建议:1、规划要有前瞻性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在城乡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有时只是考虑到城市原住民,而没有考虑到会有大量的流动人口的涌入,所以会导致我们在初期的预计跟后来的实际情况会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对于上海、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那么多的外来人口涌入就要求有更多的道路资源人越来越多的涌入,平均下来道路资源就越来越少,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有更多人拥有了私家车,这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道路资源交通问题具有复杂性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交通也一样,规划需要作前瞻性研究、审慎全面、三思而后定,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当然,随着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我们许多道路都在日趋向规划、建造的合理性方面靠拢如杭州湾大桥,使上海到舟山、慈溪、宁波的距离缩短了一半还有上海的桥隧工程、虹桥站枢纽工程都显示了城市交通的前瞻性和目前的适应性2、提升智能化程度智能交通,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现行交通的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