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内容:第一节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 第二节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第三节 食物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 第四节 食物成分数据库 第一节 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意义一、食物营养价值的评价及常用指标 (一)营养素的种类及含量 (二)营养素质量 食品的营养价值(nutritional value)n是指某种食物所含营养素和能量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食物营养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其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及相互比例是否适宜;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营养质量指数(INQ):即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能量密度(该食物所含能量占供给量的比)之比公式如下: (二)营养素质量n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与能量的供给能力平衡相当;nINQ1,表示该食物营养素的供给能力高于能量;nINQ1和INQ=1的食物营养价值高,INQ矿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物营营养素保留率 食物成分数据研究中最重视烹饪对维维生素影响:维生素保留因子(vitamin retention factor, VRF): 表观保留率(apparent retention, AR); 真实保留率(true retention, TR )AR%未计算烹饪后食物重量变化,一般来说AR%较TR%更易高估营养素保留情况。
重量变变化因子对食物“重量”估计影响食物营养素摄入量估计食物重量变化因子( weight change factor, WCF) 反映烹调过程中食物总重量变化,实际上WCF将直接影响VRF变化VRF和WCF研究意义义:为营养学研究、营养调查、营养素摄入量研究提供真实基础数据,特别对营 养调查、VRF数据库建立将可减少调查结 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出入,可更为科学反映膳食调查结 果;VRF和WCF作为参考数值,计算得到的各食物在烹调后维生素含量也更准确溶胀率反映干食物实际食用时重量变化的重要指标;准确提供食物状态(含水多少,鲜、干),并对食物计算溶胀率,才能进行食物重量转换;溶胀作用程度,与原料分子间内部结合强度、溶液pH和渗透压、原料浸泡时间、环境因素等条件有关 5.食物成分表出版和编辑编辑 研究食物成分表编辑出版是数据应用的重要内容;根据 FAO/INFOODS指导建议,一部国家食物成分表至少应包括使用说明、一般营养成分表、其他成分表和附录等几个部分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a.使用说说明:对全书数据的解释;b.食物成分表基本结结构 : 包括一般营养成分表、其他成分表(如氨基酸数据表、脂肪酸数据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数据表等);c. 食物分类和编码 :例:编码为“071005”食物(毛核桃)即 07 1 005 第7类食物 第1亚类 第005条食物d. 数值表达:分析数值;计算值;估计值;借用值;缺失值;零。
四、食物成分数据应用常见领域食谱设计膳食调查科学研究和教学公共政策促进食品加工和营养标签营养科普教育局限性及注意事项食物成分随地区、季节等有变异性,数据库中任何一个食物成分数据并不能被准确认为是当地同样食物的成分水平因此,尽管可利用食物成分表设计膳食或食物供应,但营养素含量仍是“估计”数值;对加工食品中食物成分数据的有效性也有限;已给定食物的成分也会随时间改变(如生产者配方改变),使食物成分数据库中包装食品数值可能无效因此使用食物成分数据时,一定要注意该食物的描述,选取最恰当、最准确的数据进行使用和替代Thank you !Thank yo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