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师德篇:1、热爱幼儿,尊重幼儿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平等、刚正对待幼儿严禁体罚、变相体罚或讽刺漫骂挖苦幼儿,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地发展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要有一颗爱心,爱每一个孩子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要想毁掉一个人,每天就对他说, 你真笨”“要想成就一个人, 每天就对他说你真棒” 2、为人师表,堪为人师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作风正派,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3、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主动与幼儿家长联系, 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 取得支持和配合 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幼儿家长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4、团结协作,豁达大度谦虚谨慎、尊重同事,诚恳待人、豁达大度,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议论、不传播流言蜚语,说话要对人对己负责 (二) 敬业篇: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园, 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自觉遵守《教师法》 等法律法规, 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保持一致,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严谨治学、积极创新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教育观, 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刻苦钻研业务, 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 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育、 教学和科研水平 3、因材施教,注重实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重视发展幼儿的个性, 开发幼儿的潜能, 注重幼儿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4、终身学习,求善求真按照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精神,有意识地进行知识的更新和相应能力的提高 要以超前意识为基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主动发展,形成获取、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三)礼仪篇:1、仪表得体,举止端庄上班时,穿戴整洁、大方,姿态端庄,举止得体,不袒胸露背,浓妆艳抹,不戴过多的金银饰品 ,不涂指甲油鞋子以平底为主,要方便教师带队活动 2、说话有礼,行动文明使用礼貌用语,推广五大教育用语;园内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发言、交谈;接听要注意规范化的礼貌用语: “您好”、“您请”、“ 请稍后”、“需要我帮忙吗“需要我转告吗?”“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语言应运用得自然流利,要轻声、简短、语气亲切、温和,切忌生硬、粗俗或不耐烦,要充分体现幼儿园的形象。
与人发生争执时,要冷静有耐心,坚持以理服人,即使面对言语粗暴的人,也要表现出节制、有礼貌食堂用餐时不大声谈,餐毕,请妥善放好餐具和餐椅,创造一种文明的就餐气氛 3、学会微笑,以礼待人园内遇到同事, 应微笑点头示意, 遇到幼儿及家长要互致问候; 遇到参观视察来访等外来人员,要以礼相待, 正面相见时要微笑点头示意, 坐姿时如遇领导、 客人询问时要起立招呼,形成一种彬彬有礼、温馨和谐的氛围;接待家长和公事客人,要热情有礼,起立迎送,体现本园教职工应有的姿态 4、园内园外,注重修养参加会议、学习、讲座、活动时,不迟到早退缺席,不随意进出必须进出时,需与主持人或有关领导打招呼,动作要轻,开会、听讲座时,必须随带笔记本进行摘记,报告、讲座、发言或演出结束后, 要热情鼓掌 不准私自挪用公用物品和他人物品, 严禁故意毁坏或不负责任损坏公用物品和设备 借领财物要严格按规定办理手续 禁止以散漫的仪容仪表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和接待来园客人,自觉维护幼儿园民众形象第一章 教师礼仪概述一、礼仪概述礼仪是文明的象征,道德的范畴 “礼”是规,是天地自然之道,是德,也是治国之法规、律条;“仪”是矩,是准则,也是治国和做人的尺度。
人类社会要发展,要推进,就必须弘扬、推行礼仪没有礼仪的地方,是没有文化的地方;不懂礼仪的人,是不文明的人,也是没有道德的人 礼仪在本质上其实就是道德的规范, 包括礼节和仪式, 是社会、 道德、 习俗、宗教等方面对人们行为的规范, 是文明道德修养程度如何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礼节, 即社会公认的待人接物的方法和人与人相处的准则 例如, 初次见面该怎样互相介绍, 怎样互递名片,怎样待客,等等再如,人际交往中如何保持良好的仪态、仪表等仪式,是指正式场合用以表示礼节的一系列固定的程式,如欢迎仪式、签字仪式、开业典礼、婚礼仪式、葬礼等现代礼仪的社会效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在人际交往中, 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 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
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益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3、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创建良好的社交氛围运用礼仪, 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外, 还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 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 敬佩、友好与善意, 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4、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提倡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二、教师礼仪的内涵及其培养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 对于教师来说, 礼仪更有其特殊意义 所谓教师礼仪, 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遵循的尊敬他人、 讲究礼节的程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学生的关注, 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 教师礼仪不仅是教师个人的品质修养,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为学生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 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 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近年来, 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师德建设, 教师的礼仪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与教师礼仪相悖,乃至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的现象在教师队伍中仍然存在,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比如大众场合语言粗俗不文明;不尊重学生,时常挖苦讽刺或冷漠疏远; 对学生的提问、 问候随便应付或干脆臵若罔闻;上课时接听、拨打;在教室内吸烟、随地吐痰;形象举止过于随意或浓妆艳抹、过于修饰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礼仪教育教师礼仪教育的途径 1、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指通过自励、自省、慎独,培养自觉的礼仪意识,达到为人师表的道德境界同时,要学习教师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师德对陶冶教师情操, 转变教师礼仪, 提高教师素质,激发教师的积极性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礼仪教育 (1)重视教师礼仪的传承在老教师与新教师结对帮教中, 要求老教师在传授教学知识、 管理经验的同时, 也要传授教师礼仪知识促使新教师在提高教育教学经验的同时,也提高自己的教师礼仪修养2)加强对教师礼仪的规范①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真正把学生摆在教育教学的中心, 平等地对待学生,热情地关爱学生,真诚地为学生服务。
②要求教师举止得体,语言文明,注意坐、立、行的姿势和手势,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教师应有的文明礼貌③要求教师加强与家长和同事的交流、 配合特别是对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 不能居高临下,而要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分忧,应争取其理解、支持和配合在与同事的交往中,应以和为贵,尊重同事④要求教师服饰得体, 仪表端庄 服饰得体、 仪表端庄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3、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加强实践,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行动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的意愿和主动性是最重要的 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礼仪在教学活动和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时时刻刻谨记、笃行,在实践中增强礼仪意识,提高实践教师礼仪的能力三、当前教师礼仪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1、教师在礼仪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缺少应有的热情 (2)对学生关心不够 (3)对学生缺乏尊重( 4)形象和举止过于随意(5)大众场合不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2、对教师礼仪的建议(1)增强自身的礼仪榜样意识 (2)多给学生一份热情和微笑(3)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 (4)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交流 (5)举止得体,言语生动 (6)服饰得体,仪表端庄3、教师礼仪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1)传承传统美德,扩充学校德育内容教师的言行,特别是教师的礼仪表现,肩负着选择、传递、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崇高使命,它一方面要把优秀的中华民族美德转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素质结构; 另一方面, 又要在此基础上, 形成崭新的时代美德。
通过教师示范作用, 让传统美德在中小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发扬如拳拳报国心,热爱祖国、忠于祖国,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热爱人民、关心人、理解人、同情人、孜孜上进、奋发图强、正直诚实、勤劳节俭、见义勇为等良好意志和品德, 都值得配合弘扬 学生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又是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对广大中小学教师进行礼仪教育, 对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意义2)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三点: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非常强调学生的发展发展心理学认为, 儿童时期是人的社会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 因此, 在中小学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是十分关键和必要的, 是当前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通过教师礼仪教育活动的开展和推广,带动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礼仪的风气,帮助学生培养高尚的品德,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价值观,健全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心理素质,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方式,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3)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有效载体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 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 学过之后, 迫于原有的教学惯性和传统教学评价的压力, 日常的教学行为丝毫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而对教师礼仪的强调,从教师的最基本的行为出发, 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举止, 使得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能够贯穿于他们的教学行为中, 为新课程改革打下了行为基础, 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载体第二章 教师礼仪“五要素”教师礼仪的五要素是:教师的语言、教师的服饰、教师的举止、教师的形象和教师的情绪一、教师的语言教师的语言礼仪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语言礼仪的具体要求 (1)熟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