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大全(按章节排序)完全

woxinch****an201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7页
文档ID:39303748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大全(按章节排序)完全_第1页
1/7

社会学概论名词解释大全(按章节排序)完全免费导论导论1.社会学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的社会生活中的各 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范 2.社会静学社会静学 研究社会和部分(团体和制度)的建构方式、部分的功能,以及部分之间的关 系 3.社会动学社会动学 研究世界上各种社会模式如何产生及如何改变第一章第一章 文化文化1.文化文化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现象与产品 2.文化结构文化结构 指许多文化特质的一种聚合,它通常是一某种特质为中心,在其功能上与其它 的特质发生连带关系或构成一系列活动 3.文化特质文化特质 指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者最小的单位 4.文化结丛文化结丛 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二组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5.文化模式文化模式 相关文化结丛的总称 6.主文化主文化 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7.亚文化亚文化 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8.反文化反文化 指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范上相对立的文化 9.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 亦称种族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本群体的文化模式当做中心和标准,以此 衡量和评价其它文化,常常敌视或怀疑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 认为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不能评价和比较 “好的文化就是适合当地环境 的文化 ” 11.文化震惊文化震惊 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它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 1 所产生的思想 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12.边际文化边际文化 指文化边缘地带,或两种文化的交界地带 13.文化规范文化规范 即社会规范,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 14.习俗习俗 人类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是人们在日常活动中时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 式 15.宗教宗教 恩格斯:“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 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力量的形式 ” 16.道德道德 是以善恶和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17.法规法规 是社会管理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并以强制力保证其施行的、调整社会和人们相互 关系的行为准则第二章第二章 互动互动1.社会互动社会互动 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 2.冲突冲突 (科塞)是指不涉及双方关系的基础、不冲击核心价值的对抗,是系统内不同部分 之间的对抗,是社会系统可容忍的对抗3.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 着眼于人么能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交往关系,认为社会互动的实质是人么 你叫唤酬赏和惩罚的过程。

4.符号互动理论符号互动理论 (乔治米德)认为人类互动是基于有意义的符号之上的一种行动过程 5.拟剧论拟剧论 (戈夫曼)认为生活就是演戏,表演者最关心的是给观众留下什么印象,个人行 为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自己留给互动另一方的印象 6.共享定义共享定义 (托马斯)如果人们将某种情景定义为真实的,那么这种情景就会造成真实的 影响 7.本土方法论本土方法论 (哈罗德 加芬克尔)人们在其行为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和认 识,它是某种简化程序,它使人们在彼此不认识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得沟通与互动8.““蓝图蓝图””论论 人们在互动中一般形成了比较固定的反应模式,这是由文化规范所决定的, 所以有秩序的社会互动的构架事先便已建成,大量的互动是以这类准则来指导的 9.顺从型互动顺从型互动 行动者之间发生性质相同或方向一致的行动过程包括暗示(有意无意地向 他人发出刺激并能引起他人反应行为的方式) ,模仿(按照他人的行动方式去行动,对某种 行为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 ,从众(行动者在他人的压力下接受他人行动方式的过程, 也即按照一定群体中多数人的样子去行动) 10.社会交换社会交换 即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别人不做出报答性行为就停止的行动。

基 于互惠原则之上,彼此互助,一方赠予或服务,另一方报以仁慈或感激,这是社会交换的 最高理想 11.援助行为援助行为 行动者向他人提供社会资源的行动过程其出发点是行动者以外的他人的需 要和利益与其相反的有“集体性坐视不救”或“旁观者的冷漠” 12.冲突型互动冲突型互动 包括竞争(人们为了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力图超越对手的活动或过程) ,斗争 (个人或群体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互反对的一种行为方式) ,战争(社会集团之间使用武器技 术会面对方物质设施与成员肉体的一种行为方式) ,恐怖主义(个人或团体通过恐吓、强迫、 威胁和暴力进攻的手段达到目的的破坏行为) 13.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 (林南)社会网络分析的常用方法强关系指来往频率大、投入时间 多、亲密感强,可以分享资源,提供互惠服务的关系弱关系相反第三章第三章 社会化社会化1.社会化社会化 从个人角度来讲即将社会的文化规范内化的过程,并形成独特的个性的过程从 社会来说,就是将一个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教化、培养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过程 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也称初级社会化,指儿童在进入成人前,为承担正式的社会角色做准备时期 的社会化。

3.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也称次级社会化、成人社会化,指个人在初级社会化基础上继续深入社会化 的过程 4.再社会化再社会化 个体在社会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情况而在生活习惯、行 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做出重大调整和进行重新学习的过程 5.价值体系价值体系 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较为持久的信念 6.同龄群体同龄群体 一种参照群体,是青少年加以模仿和效仿的群体参照群体不是个人所加入的 群体,二是个人心中向往,希望加入的群体,参照群体的价值或规范体系是个人行为的标 准或目标 7.职业团体职业团体 是人们工作的组织,这是一种建立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以职称联系为纽带的有 正式酬劳的组织,是成人进行社会化的一种主要场所 8.库利的镜中自我库利的镜中自我 即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这是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应包括三种过程:表现,辨认,主管解释 9.米德的自我概念米德的自我概念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群人对他的评估有影响力称为“重要他人” 重要他人是重要的角色模特,儿童在扮演重要他人的行为中,逐渐把双亲和老师的标准、 态度和信仰融入自己的人格,称为“内化” 。

这些人可以成为他的参照群体,足以影响一个 人评估自己的形象或行为米德用“概化他人”来指称对一个社会角色作出评价的社会大 众人在行为时必须知道“概化他人”对自己有什么期望,以及自己在整个事情上所占的 位置 10.代差代差 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11.虚拟社会化虚拟社会化 通过网络进行的社会化,作为一种与真实社会化相并列的社会化机制对青 年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了作用虚拟社会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正 在消解着传统的社会化模式第四章第四章 社会结构社会结构1.社会结构社会结构 指社会关系的各组成部分(地位和角色)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 未定的相互联系模式,这种关系使社会系统具有形态特征可以划分为关系性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的,这种相互关系使社会结构的本质, 其中地位和角色是社会结构的基础) ,实体性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 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 ,规范性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中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 在)三个层面 2.地位和角色地位和角色 地位是人们在群体或社会中占据的位置。

角色是地位的外显,是根据个人的 地位对个人应该做的事情的社会期望与行为模式地位侧重反映行动者在社会系统中所处 的位置;角色侧重反映在社会系统中行动者的行动过程 3.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 不管这种位置是高是低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 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 织的基础 4.社会社会 社会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 动为基础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第五章第五章 群体群体1.群体群体 具有共同评价与情感、持续地进行相互作用与共同活动的个人有机集合体按照结 构性程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正式群体,即组织;二、非正式群体,即初级群体;三、 准群体,即没有组织结构的,仅有某种松散联系的人群 2.准群体准群体 指人与人之间已有某种联系,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关心点,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形成 集团,但目前还没有组织起来的人群横向划分为群众,大众,公众三种类型,纵向划分 为种姓,阶级(在经济结构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利益的集团) ,阶层(具有许多 相似性的社会地位群体)三种类型。

3.群众群众 面对面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映为纽带的临时聚集的人们又称人群赫 伯特·布鲁默把人群分为四种类型:偶集人群,常规人群,表现人群,行动人群 4.大众大众 基于间接地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人们5.公众公众 基于间接地相互接触,以理性判断为纽带的人们 6.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前者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加入的群体,由库利提出并定义为少 数人之间有亲密持久关系特征的群体后者指非个人性的、规模较大的、成员很少直接接 触的功利性的群体 7.内群体和外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 前者指成员之间具有共同归属感,相互团结与合作的群体, “我们的群 体” 后者是与内群体相对应的概念, “他们的群体” 内外群体的划分是以群体成员主观态 度为依据,是一种准群体的划分方式 8.参照群体参照群体 亦称标准群体,一种实际存在或者想象存在的,可以作为个体判断事物的依据 或作为行为楷模的群体 9.小群体小群体 人数在 2~10 人的群体米尔斯认为,小群体是更一般的社会系统,它不仅是微 观系统,而且基本是大社会的缩影第六章第六章 家庭家庭1.家庭家庭 两个以上的人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并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进行自 身再生产的单位。

2.核心家庭核心家庭 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核心家庭一个人出身的核心家庭称 为出身家庭,通过结婚和生育子女二建立起来的家庭称为生育家庭 3.扩大家庭扩大家庭 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夫妇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扩大家庭是在核心家庭基础上 演化而来的,核心家庭异代、纵向扩大的结果,产生主干家庭,是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 代的夫妇与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核心家庭同代、横向扩大产生联合家庭,指至少两对 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第七章第七章 组织组织 1.组织组织 指有特定目标、有稳定成员、有明确的章程、有清晰地管理结构与协调机制的一种 社会群体 2.科层制科层制 社会学者将适应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各种正式组织统称为科层制韦伯认为科层制 是协调许多个体的工作区完成大规模任务的组织 3.官僚主义官僚主义 在科层制的负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 离目标或组织功能失调的现象反映在思想观念上,就是“官本位” ,即以政府或军队官员 的行政级别作为衡量一切单位和个人的社会地位的高低和价值大小的尺度 4.社会团体社会团体 指公民广泛享有集会、结社等自由的情况下,通过合法程序而组织起来的社会 团体。

,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拥有社会资源、提供公共产品的群众组织 5.志愿者协会志愿者协会 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 精神的人 第八章第八章 社区社区1.社区社区 指居住于一定地域的、具有共同联系、彼此交往和归属感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及其活 动区域主要的两种社区是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 2.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