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26 实验与探究〖2023年高考真题〗 1〖2022年高考真题〗 9〖2021年高考真题〗 15〖2020年高考真题〗 20〖2019年高考真题〗 24〖2018年高考真题〗 26〖2017年高考真题〗 28〖2016年高考真题〗 30〖2015年高考真题〗 31〖2014年高考真题〗 32〖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研究者检测了长期注射吗啡的小鼠和注射生理盐水的小鼠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如图由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吗啡减缓伤口愈合 B.阿片受体促进伤口愈合C.生理条件下体内也有吗啡产生 D.阿片受体与吗啡成瘾有关2.(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下列关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实验叙述合理的是( )A.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类胡萝卜素被破坏B.若连续多次重复画滤液细线可累积更多的色素,但易出现色素带重叠C.该实验提取和分离色素的方法可用于测定绿叶中各种色素含量D.用红色苋菜叶进行实验可得到5条色素带,花青素位于叶绿素a、b之间3.(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L)和生长素(IAA)对植物侧根形成是否有协同效应,研究者进行了如下实验:在不含BL、含有1nmol/L BL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IAA,培养拟南芥8天,统计侧根数目,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1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无影响B.1~2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对侧根形成的协同作用显著C.20~5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对侧根形成影响更显著D.0~50nmol/L IAA浓度范围内,BL与IAA协同作用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4.(2023·海南·高考真题)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糊粉层细胞合成蛋白酶以降解其自身贮藏蛋白质,为幼苗生长提供营养为探究赤霉素在某种禾谷类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团队设计并实施了A、B、C三组实验,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只有A组是对照组B.赤霉素导致糊粉层细胞中贮藏蛋白质的降解速率下降C.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D.三组实验中,蛋白酶活性由高到低依次为B组、A组、C组5.(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6.(2023·天津·统考高考真题)下列生物实验探究中运用的原理,前后不一致的是( )A.建立物理模型研究DNA结构- 研究减数分裂染色体变化B.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卡尔文循环- 研究酵母菌呼吸方式C.运用减法原理研究遗传物质- 研究抗生素对细菌选择作用D.孟德尔用假说演绎法验证分离定律- 摩尔根研究伴性遗传7.(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高中生物学实验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成所述目标的是( )A.用高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成熟植物细胞观察质壁分离B.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形成内部无菌环境C.在目标个体集中分布的区域划定样方调查种群密度D.对外植体进行消毒以杜绝接种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8.(2023·山东·高考真题)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
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分组处理生长情况弯曲情况甲不切断正常弯曲乙在①处切断慢弯曲丙在②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丁在③处切断不生长不弯曲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9.(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为探究环境污染物A对斑马鱼生理的影响,研究者用不同浓度的污染物A溶液处理斑马鱼,实验结果如下表据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浓度(μg·L-1)指标01050100①肝脏糖原含量(mg·g-1)25.0±0.612.1±0.712.0±0.711.1±0.2②肝脏丙酮酸含量(nmol·g-1)23.6±0.717.5±0.215.7±0.28.8±0.4③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mIU·mg·prot-1)43.6±1.787.2±1.8109.1±3.0120.0±2.1A.由②可知机体无氧呼吸减慢,有氧呼吸加快B.由①可知机体内葡萄糖转化为糖原的速率加快C.①②表明肝脏没有足够的丙酮酸来转化成葡萄糖D.③表明机体生成的葡萄糖增多,血糖浓度持续升高10.(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甲中溶液(0.2mL)乙中溶液(2mL)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0s50s100s150s200s250sI肝脏提取液H2O2溶液09.09.69.810.010.0IIFeCl3H2O2溶液000.10.30.50.9III蒸馏水H2O2溶液00000.10.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2O2分解生成O2导致压强改变B.从甲中溶液与乙中溶液混合时开始计时C.250s时I组和Ⅲ组反应已结束而Ⅱ组仍在进行D.实验结果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11.(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A. B. C. D. 12.(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某同学研究某因素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己糖激酶溶液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丧失50%;己糖激酶溶液中加入过量底物后置于45℃水浴12min,酶活性仅丧失3%。
该同学研究的因素是( )A.温度 B.底物 C.反应时间 D.酶量13.(2023·江苏·统考高考真题·多选)下列中学实验需要使用显微镜观察,相关叙述错误的有( )A.观察细胞中脂肪时,脂肪颗粒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B.观察酵母菌时,细胞核、液泡和核糖体清晰可见C.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黑藻叶肉细胞呈正方形,叶绿体围绕细胞核运动D.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在低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1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为了研究城市人工光照对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研究者在城市森林边缘进行了延长光照时间的实验(此实验中人工光源对植物的影响可以忽略;实验期间,天气等环境因素基本稳定)实验持续15天:1~5天,无人工光照;6~10天,每日黄昏后和次日太阳升起前人为增加光照时间;11~15天,无人工光照在此期间,每日黄昏前特定时间段,通过多个调查点的装置捕获节肢动物,按食性将其归入三种生态功能团,即植食动物(如蛾类幼虫)、肉食动物(如蜘蛛)和腐食动物(如蚂蚁),结果如图 (1) 动物捕获量直接反映动物的活跃程度本研究说明人为增加光照时间会影响节肢动物的活跃程度,依据是:与1~5、11~15天相比, 。
2)光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在本研究中,人工光照最可能作为 对节肢动物产生影响,从而在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3)增加人工光照会对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肉食动物在黄昏前活动加强,有限的食物资源导致 加剧;群落空间结构在 两个维度发生改变4)有人认为本实验只需进行10天研究即可,没有必要收集11~15天的数据相比于10天方案,15天方案除了增加对照组数量以降低随机因素影响外,另一个主要优点是 5)城市是人类构筑的大型聚集地,在进行城市小型绿地生态景观设计时应__________A.不仅满足市民的审美需求,还需考虑对其他生物的影响B.设置严密围栏,防止动物进入和植物扩散C.以整体和平衡的观点进行设计,追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D.选择长时间景观照明光源时,以有利于植物生长作为唯一标准15.(2023·海南·高考真题)海南是我国火龙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由于火龙果是长日照植物,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导致其不能正常开花,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夜间补光,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
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时,火龙果植株能同时吸收红光和蓝光的光合色素是 ;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获得的4条色素带中,以滤液细线为基准,按照自下而上的次序,该光合色素的色素带位于第 条2)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 ,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 小时/天,判断该光源是最佳补光光源的依据是 3)现有可促进火龙果增产的三种不同光照强度的白色光源,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成花诱导完成后提高火龙果产量的最适光照强度(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