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机械基础课程设计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0803班姓名:学号:规格:40液氯储罐指导教师:目录一、 课程设计任务书…………………………………………………………1二、 设计说明书正文…………………………………………………………12.1.物料的性质………………………………………………………….12.1.1物料的物理及化学性质……………………………………...12.1.2物料的储存形式………………………………………………12.2压力容器类别的确定…………………………………………………12.3液氯储罐构形的设计计算……………………………………………22.3.1储罐筒体公称直径和筒体长度的设计………………………22.3.2封头结构型式尺寸的确定……………………………………22.4壳体厚度设计及其校核………………………………………………22.4.1 设计温度T和设计压力P的确定…………………………..22.4.2 壳体材料的选择……………………………………………..22.4.3壳体A/B类焊接接头的设计……………………………… ..22.4.4壳体厚度设计及其校核………………………………………22.4.5封头厚度设计及其校核………………………………………22.4.6 压力试验种类和试验压力的确定…………………………...3 2.4.7 压力试验校核……………………………………………… ..42.4.8 卧式容器的应力校核………………………………………...52.5零部件设计……………………………………………………………72.5.1 支座的设计……………………………………………………72.5.2 人孔的设计及补强圈的计算…………………………………82.5.3接口管的设计.....................................112.5.4. 液位计的设计……………………………………………… .112.5.5. C/D类焊接接头设计…………………………………………11三、参考文献……………………………………………………………………..11四、结束语…………………………………………………………………………………… 12一、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40 液氯储罐设计设计条件表序号项目数值单位备注1最高工作压力1.5MPa由介质温度确定2工作温度-20-50℃ 3公称容积()40 4装量系数()0.9 5工作介质液氯6使用地点太原市,室外管口条件:液氯入口DN50;液氯出口D50;空气出口DN40;空气进口DN50;安全阀接口DN50;压力表接口DN25; 液位计接口和人孔按需设置。
二、设计计算说明书正文2.1. 储存物料性质2.1.1物料的物理及化学特性液氯的主要组成是,在主要温度下,其液化气饱和蒸汽压和饱和密度如下表:温度 ℃-20204050饱和蒸汽压 MPa0.0820.5651.0271.303饱和液密度 kg/1528140613421307液氨是有毒液体,属高度危害介质2.1.2 物料储存方式本储罐的使用条件在室外,介质在储存过程中对温度没有严格要求,故本次设计可选用液氯的常温常压的储存形式2.2. 压力容器类别的确定液氯是有毒液体,属于高度危害介质,结合后面,其工作压力为1.303MPa,故液氯储罐属中压容器,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该液氯储罐为第三类容器2.3.液氯储罐构形的设计计算2.3.1储罐筒体公称直径和筒体长度的设计由设计要求知公称容积=40,假使筒体公称直径与筒体长之比为=3.则由L=40计算得=2571mm.可向上圆整至=2600mm,查表3-1,可知封头的公称直径为DN=2600mm,此时封头体积为=22.5131=5.0262则筒体所占容积为=40-5.0262=34.9738计算得L=6591mm, 可取L=6000mm则储罐实际体积为V==22.5131+6.6=40.04976 误差分析100%﹦0.13%所以可确定筒体公称直径为DN=2600 mm,筒体长度为L=6600mm;2.3.2封头结构型式尺寸的确定由上边计算知筒体公称直径DN=2600 mm,而封头的公称直径必须与筒体的公称直径相一致,且中低压容器经常采用的封头型式是标准椭圆形封头。
故根据JB/T4746-2002,可选用标准椭圆封头的公称直径DN=2600mm,总深度H=690mm,内表面积=7.6545,容积V=2.5131,结合后面的计算,其标记为:EHA 260014—Q345 JB/T4746—20022.3.3 物料进出口管及人孔等各种管口的布置结合设计要求知,所需管口有:液氯进口管、液氯出口管、安全阀接口、液位计接口2个、空气进口管、空气出口管、人孔根据实际,除液位计接口外可将管口布置在筒体上方,从左到右依次为:液氯进口管、液氯出口管、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管口、空气进口管、空气出口管;液位计接口设在左侧 封头上2.4.壳体厚度设计及其校核2.4.1 设计温度T和设计压力P的确定设计温度不得低于远近金属在工作状态可能达到的最高温度,由于液氯储罐常置于室外,罐内液氯温度和压力直接受大气温度的影响,通过查阅太原地区一些气象资料知,该地区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45℃,冬天最低气温一般不超过-20℃,则取其工作温度为-20~50℃压力为=1.303MPa,考虑到有安全故取储罐设计温度为50℃,在50℃下,液氯的饱和蒸汽压为=1.303MPa,所以其工作阀,取安全阀开启压力=1.1=1.11.303=1.433MPa.设计压力P不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故取设计压力为P=1.5MPa2.4.2 壳体材料的选择 故壳体材料选择16MnR钢。
由于纯液氯的腐蚀性小,壳体材料可选用一般钢材,但压力较大,使用温度又在50℃以下.根据《过程装备基础》中附录2钢板许用应力表的使用条件,应可以考虑Q245、Q345这两种钢种,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看,建议选用Q245的低碳钢板,Q345的钢材价格虽比Q245贵,但在制造方面,可以显著减小设备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同时给设备的运输和安装也有很大的方便,两者相比,Q345钢板较为经济,所以在此选择Q345钢板作为制造筒体和封头材料2.4.3壳体A/B类焊接接头的设计 封头与圆筒连接属A类焊缝,采用双面对接焊焊接接头形式接头坡口设计形式为X形,100%无损检测2.4.4壳体厚度设计及其校核计算压力包括设计压力和液柱静压力,但对于卧式容器,液柱静压力一般小于5%设计压力,故可不予考虑液柱静压力,可取计算压力=P=1.5MPa假设筒体设计选用6~16 mm厚度的Q345查《过程装备基础》附录2知,在50℃下其许用应力=170 MPa计算厚度 式中, ――计算压力,MPa;――圆筒内直径,mm;――壳体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1.0故设计壳体的计算厚度 ==11.52mm,上述假设成立根据GB3531,负偏差=0.3mm,腐蚀裕量=1.5mm,厚度附加量=1.8mm,故名义厚度 取14mm,有效厚度 ==12.2mm2.4.5封头厚度设计及其校核本设计选用标准椭圆形封头,其计算厚度公式为 式中, ――计算压力,MPa;――封头公称直径,mm;――封头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封头的焊接接头系数,=1.0。
故设计封头的计算厚度 ==11.50mm,上述假设成立根GB3531,负偏差=0.3mm,腐蚀裕量=1.5mm,厚度附加量=1.8mm,故名义厚度 取14mm,有效厚度 ==12.2mm2.4.6 压力试验种类和试验压力的确定 由于液氯属于高度危害介质,对储罐的密封性有严格要求,故压力试验除了采用以水为试验介质的液压试验外,还要进行气压实验取试验温度为20 ℃水压试验压力为气压试验压力为式中,——壳体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 ――壳体材料在设计温度下的许用应力,MPa故本次水压试验压力 1.251.5=1.875MPa =1.151.5=1.725 MPa2.4.7 压力试验校核压力试验前,校核圆筒应力 式中 ――试验压力下圆筒的应力,MPa; ――圆筒内直径,mm; ――圆筒的有效厚度,mm; ――圆筒材料在试验温度下的屈服点,MPa; ――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所以==166.75MPa<=310.5 MPa ,故水压校核符合要求153.41 MPa<=276 MPa,,故气压校核符合要求。
2.4.8 卧式容器的应力校核2.4.8.1液氯储罐的质量计算筒体质量:==7850(6.68-20.04)[-]=2969kg 封头质量:= =27.65470.0147850=1682.5kg 充液氯的质量=V0.9=1528400.9=55008kg 充水的质量 =0.9=1000400.9=36000kg结合后面的计算知,支座质量:由《课程设计指导书》表3-2知本次设计支座的总质量为=2298=596 kg接管质量:液氯进口管的质量:=1.77850(-)=12.835kg液氯出口管的质量:=2.757.55=26.8kg安全阀接管的质量:=0.177.55=1.3kg压力表接管的质量:=0.177850(-)=0.53kg空气进口管的质量:=0.177.55=1.3kg空气出口管的质量:=0.177.55=1.3kg液位计接管的质量:=20.467850(-)=2.2kg接管总质量为=++++++=46.5kg管法兰总质量:=18.5kg人孔质量:由《回转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尺寸表》本次设计人孔总质量为=475kg补强圈质量:由《JB/T 4736—2002规定的补强圈尺寸系列表(部分)》知本次设计加强圈的总质量为=55.1kg液位计质量、预焊件、梯子平台等的质量本次设计假设为m=50kg故本次设计空容器的总质量为=5893kg ,经查太原地区的重力加速度g=9.79m/正常操作下储罐总重为=(5893+55008) 9.79=596221N液压试验下储罐总重为=(5893+36000) 9.79=410132.5N2.4.8.2正常操作和液压试验时跨中截面处的弯矩建立力学模型,把上述计算所得的质量产生的重力,B简化为沿容器轴线作用的均匀分布载荷,即下图.先求出A、B两点的支反力由次可画出对应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即下图将容器重量简化为沿容器轴线作用的均布载荷,则力学模型为以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外伸梁。
合理布置支座且考虑容器稳定性,取支座作用点距同侧梁端距离a=800mm梁总长L=66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