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教学课件作者2版朱华第五章分拣管理

w****i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94MB
约84页
文档ID:91796835
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教学课件作者2版朱华第五章分拣管理_第1页
1/84

第五章 分拣管理,第一节 商品分类,一、商品分类的作用和原则 (一)商品分类的作用 1.有利于收集商品信息 2.有助于配送中心管理 3.有助于实现管理现代化,(二)商品分类原则 1.明确分类商品集合体所包含的范围 采用适合本类商品的方法进行分类 2.提出商品分类的明确目的 尽量与客户所在行业的分类体系相一致,避免在处理订单时发生由于商品种类不同而引发的矛盾 3.选择适当的商品分类标志 选择最稳定的本质特征作为分类标志商品的自然属性特征和社会属性特征都可作为商品分类标志二、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一)线分类法 1.含义: 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是指将分类对象按所选定的若干分类标志,逐次的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类目,并排列成一个有层次的、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 2.表现形式: 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目等3.基本原则: 分类中,由某一上位类类目划分出的下位类类目的总范围应与上位类类目范围相同 当一个上位类类目划分成若干个下位类类目时,应选择一个划分标志 同位类类目之间不交叉、不重复,并只对应于一个上位类 分类要依次进行,不应有空层和加层优点: 具有良好的层次性, 能较好地反映类目之间的逻辑关系, 符合手工处理信息的传统习惯, 便于计算机对信息的处理。

缺点: 结构弹性差,必须考虑到有足够的后备容量二)面分类法 1.含义: 面分类法又称平行分类法,是指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标志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划分为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排列成一个由若干个面构成的平行分类体系 2.形式: 所选用的标志之间没有隶属关系,每个标志层面都包含着一组类目3.基本原则: 根据需要,选择分类对象的本质属性作为分类对象的标志 不同类面的类目之间不能相互交叉,也不能重复出现 每个面有严格的固定位置 面的选择以及位置的确定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优点: 分类结构具有较大柔性,便于填加新的面或删去原有的面 有较强的适用性,可实现按任何面的信息进行检索 缺点: 不能充分利用容量因为在实践中许多可组配的类目无实用价值,传统上无使用习惯,难以手工处理信息三、商品的分类标志与体系,(一)商品分类标志 商品分类标志在商品分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将商品进行科学系统地进行分类,决定商品分类体系结构,以及编制商品目录、商品代码的前提和基础基本原则: 必须满足分类的目的和要求; 能从本质上反应出每类商品的特性; 包括分类的全部商品,并有不断补充新商品的余地; 保证每种商品只能出现在一个类别里; 使商品分类建立在一个并列从属关系的基础上; 使商品分类科学实用。

1.普通适用的分类标志 含义: 普通适用的分类标志,是指所有商品共存的特征 适用范围: 商品大类、中类、小类、品类等高层级类目的划分1)商品的用途 标志 生活资料商品 食品 日用工业品 生产资料商品 作用: ①便于对同一用途商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比较; ②便于商品经营者对商品的经营管理和消费者对商品的选购 对具有多种用途的商品不适用2)商品的原材料 标志:按商品的原材料的商品特征分类 纺织品 天然纤维植物 化学纤维植物 作用:①分类的结果比较清楚, ②能从本质上反应出各类商品的性能特征,以及对不同类别商品在使用、保管、包装和养护方面的不同要求 适用于原材料来源较多,且对成品的质量和品种有较大影响的商品3)商品的生产方法 标志茶叶 红茶(全发酵) 绿茶(不经发酵) 乌龙茶(经半发酵) 作用:能直接说明商品质量和商品品种的特征 适用于可以选择多种生产方法制造的商品,,(4)商品的产地 标志:稻米 北方稻米 南方籼米 作用:能反映出不同产地同类商品的质量, 适用于农副产品和土特产品的分类,一般不适宜工业产品2.局部适用的分类标志,含义: 局部适用的分类标志,是指部分商品共有的特征。

适用范围: 某些商品种类、品种、规格、花色、质量等级和型号等细目的划分1)商品的化学成分 标志:化肥 氮肥 磷肥 钾肥 作用:便于研究某类商品的特征及其储存和使用方法 适用于化学成分对商品性能影响较大的商品2)商品的加工程度 标志: 全部商品 原料 半成品 成品 作用:对于研究商品质量和商品新品种有重要意义 适用于加工过程对其有明显影响的商品3)商品的外观形态 标志:钢材 型钢 钢板 钢管 作用:可以反映出各类商品在质量特征、性能和用途等方面的差别 适用于商品形态与商品质量特征、性能、用途等密切相关的商品4)商品的生产季节 标志:茶叶 春茶 夏茶 秋茶 冬茶 作用:按生产季节分类,可以反映出商品质量上的差别 适用生产季节与质量密切相关的农产品和畜产品二)商品分类体系,含义: 商品分类体系是指在商品分类工作中,先确定一个主要标志,将商品分成大类,然后再依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标志,将商品依次分为中类、小类以至细目等,从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整体 原则: 科学性 系统性 可延性 兼容性 实用性,分类体系,1.国家标准商品分类体系 含义:国家标准商品分类体系,是指以国家标准形式对商品、产品及物资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所建立起来的商品分类体系。

作用: ①便于国民经济计划、统计及各项业务活动的进行; ②利于实行商品分类编码标准化; ③有助于建立统一的、现代化的商品信息系统 标志:《GB7635-87》 99大类、1000多个中类、7000多个小类、20000多个细目 其中12 个大类留空,供增补用2.行业商品分类体系 含义:行业商品分类体系,是指某行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科学系统地分类所建立起来的商品分类体系 作用: 便于本行业计划、统计和各种业务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本行业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标志:《SB/T10135-92》 99个大类,500多个中类、3000多个小类、20000多个品种3.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 含义: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是为满足国际贸易的要求,对其商品集合体进行分类所建立起来的商品分类体系 作用: ①有助于国际贸易中的海关管理、征收关税、商情研究及进出口贸易等工作; ②有利于我国企业熟悉国际市场规则,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标志:《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 《国际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第二节 商品代码和条码,一、商品代码 含义: 商品代码又称商品代号、商品编号,它是赋予某种或某类商品的一个或一组有序的符号排列,是便于人或计算机识别商品与处理商品的代表符号。

9787887003126,作用: ①区别不同产地、不同原料、不同色泽、不同型号的商品品种, ②便于企业经营管理、计划、统计、物价和核算等工作的开展, ③有助于避免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④为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创造了前提条件,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一)商品代码的种类,1.数字型代码 棉布婴儿服装的代码是“21011007” 2.字母型代码 Xsdf 3.混合型代码 浙江产杭罗的代码是“H1226” 4.条码,(二)商品代码的编制,含义: A.商品代码是通过商品编码形成的 B.商品编码,是指将商品用一种易于被人和计算机识别的符号体系表现出来的过程 商品编码的直接产物就是商品代码 C.商品编码与商品分类密切相关 D.从某种意义上讲,商品代码就是商品分类的代号作用:方便使用 原则:唯一性、可扩性、简明性、统一性、稳定性、可操作性1.顺序编码法 ——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出现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以顺序代码的一种编码方法 Ⅰ.配… Ⅱ.朱… Ⅲ.物流常用于容量不大的编码对象集合体 2.层次编码法 ——以分类对象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而编制代码的一种方法 ×× ×× ×× ×× 大 中 小 细 常用于线分类体系,3.平行编码法 ——将分类对象按其特征分成若干个面,再把每个面内的类目排列的顺序代码加以组合而形成代码的一种方法。

“黄铜1.5方形头镀铬螺钉”的代码组合为“2342” 常用于面分类体系 4.混合编码法 ——由层次编码法和平行编码法组合而成的一种编码方法二、商品条码,商品条码是由一组粗细不同,黑白或彩色相间条空组成的用于表示商品代码的图形 (一)商品条码的基本结构 商品条码由条码符号、字符代码和空白区三部分组成,条码符号又由安全区、起始区、终止区、信息段和检验区构成二)商品条码的种类,1.EAN条码 (1)EAN-13条码 EAN-13条码由13位数字的字符代码组成,也称EAN标准版条码这种条码既可用于销售包装,又可用于储运包装 (2)EAN-8条码 EAN-8条码只用于商品销售包装当商品包装上没有足够的面积印刷标准版条码时,可将商品信息变成8位数字代码,这种条码也称缩短版条码3)店内条码 店内条码,是指鲜肉、蔬菜、水果等以随机重量销售或自行分装出售的商品由商店自己完成编制、打印,并在自己商店内部使用的条码 店内条码也分为标准版和缩短版两种2.UPC条码 (1)UPC-A条码 UPC-A条码,可用于商品销售和商品储运两种包装,由12位数字的字符代码组成,称为标准版UPC条码 (2)UPC-E条码 UPC-E条码是缩短版UPC条码,用于商品销售包装,由8位数字的字符代码组成。

3.ITF条码 ITF条码又称交叉二五条码,主要用于运输包装,是印刷条件较差、不允许使用EAN-13和UPC-A条码时应选用的一种条码它由14位数字组成三)商品条码编制的基本过程,理论: 赋予编码对象一个代码; 将字符代码转换为二进制代码; 将二进制代码转换为条码符号; 条码符号形成不同的码制 实际: 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只要把所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在分好类的基础上,编制出科学的商品代码,就基本上完成了编制条码的任务四)商品条码识别的特点,1.准确率高 2.采集信息速度高 3.成本低、经济性好 4.采集信息方法简单,易于实现机械化操作 5.灵活性高 6.具有防止误读的功能第三节 商品拣选,一、拣货作业 拣货作业是指按订单拣选客户所需商品的业务活动一)拣货策略,1.分区 ——将拣货作业场地作区域划分 (1)按拣货单位分区 (2)按拣货方式分区 (3)工作分区2.订单分割,将订单切分成若干个子订单,交由不同的拣货人员同时进行拣货作业,以加速拣货的完成 订单分割策略必须与分区策略配合运用,才能有效地发挥其优势3.订单分批,——为了提高拣货作业效率而把多张订单集合成一批,进行批次拣取的作业 (1)总合计量分批。

(2)定时分批 (3)固定订单量分批 (4)智慧型分批4.分类,(1)拣货时分类 在拣取的同时将货物分类到各订单中,这种分类方式常与固定量分批或智慧型分批方式配合,因此要使用电脑辅助台车作为拣货设备,以加快拣货速度采用这种方式时,每批次的客户订单量不宜过大 (2)拣取后集中分类 即分批按合计总量拣取后,再进行集中分类二)拣货作业的方法,1.按一次作业的订单数量划分: (1)单一拣选法: 每次作业只拣选一张订单所需货物 (2)批量拣选法: 先将要进行拣选商品的客户订单汇总,然后按各种拣选商品的总量实施拣选,之后再按不同的客户进行分货,直至配齐所有客户的订货 (3)混合拣选法: 将单一拣选和批量拣选搭配使用2.按配货人员的作业方法划分: (1)人工拣选法: 配货作业人员亲自到货架上将订单上的商品取出运到配货场地 (2)机械拣选法: 配货人员利用回转货架或自动分拣机等机械设备将货物取出运到指定地点3.按拣选商品时的作业程序划分 (1)一人拣选法: 一个人按照一张订单的要求,进行拣货、配货 (2)分程传递法: 数人分拣首先决定个人所分担的货物种类和货架范围,然后拣选货单中仅是自己所承担的货物品种,拣选完毕后,将货单依次转交下一个配货人员。

3)分类拣选法: 先将不同形状、不同尺寸、不同重量的货物分类保管,然后按商品类别进行拣选、配货 (4)区间拣选法: 先确定个人所分担的。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