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ReBAM理论下的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分析—学位学士毕业论文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7.52KB
约23页
文档ID:421591862
基于ReBAM理论下的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分析—学位学士毕业论文_第1页
1/23

2013届学士学位毕业论文基于ReBAM理论下的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分析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 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居民前往城市以及城郊游憩空间的休闲活动也日益增多,城市中的游憩空间也成为城市规划与开发的热点,但是城市中现有的游憩设施更多的还是在追求城市经济活动的效益,居民对游憩设施及体验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则主要以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为切入点,重点对长治市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进行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长治市城市游憩者游憩的需求和倾向进行了解,发现长治市城区目前现有城市游憩空间存在的问题以达到深入了解长治市城区及其郊区游憩空间分布现状和形态的目的,进而为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规划提供合理建议关键词:游憩;游憩活动;城市游憩空间;长治市目 录中文摘要引言 1一、游憩活动与城市游憩空间 1(一)游憩活动 1(二)城市游憩活动 2(三)城市游憩空间 2(四)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 2二、长治市城市游憩者的游憩行为特征分析 3(一)研究方法 3(二)长治市的城市游憩者背景分析 3(三)长治市城市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分析 3(四)长治市城市游憩者交通工具选择分析 5(五)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时间选择分析 6(六)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最佳距离分析 6(七)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可接受消费限额分析 7(八)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对游憩资源的偏好分析 7(九)长治市城市游憩者游憩特征总结 8三、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分布现状及其形态 8(一)长治市社区游憩圈层的游憩空间分析 8(二)长治市城区游憩圈层的游憩空间分析 9(三)长治市城郊游憩圈层分析 11(四)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规律总结 12四、结语 12(一)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存在的问题分析 12(二)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问题的解决对策 13参考文献 15英文摘要 16致 谢 17附 录 18III长治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基于ReBAM理论下的长治市城市游憩空间系统分析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李瑞泽 指导老师:李鹏学 引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休闲游憩活动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加之有些城市生活环境的恶化以及工作、生活和学习压力的增加,城市中居民对休闲游憩等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居民所处城市的城市游憩空间作为城市居民首选游憩空间的地位也逐渐显现。

西方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方面的原因,一直比较重视市民的游憩需求,在旅游研究和城市规划中都有涉及但是早期的研究都比较零散,主要散布于其他学科的研究之中,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了对城市游憩学科的系统研究与国外相比,国内的有关城市游憩研究和实践的起步都要晚在城市规划中,由于对于城市游憩在市民生活中和城市功能中的地位和认识不足,市民的游憩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古称上党,处于太行山南端,执中原之牛耳,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又被誉为神话之乡,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积淀同时也为长治市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本文则旨在以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为基础结合长治市居民的游憩行为,对长治市的城市游憩空间进行系统分析一、游憩活动与城市游憩空间(一)游憩活动游憩与旅游密不可分,但在实际中又存在着差别,游憩一般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而旅游是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旅游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要离开居住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地到一个目的地进行活动[1]与之相对应,旅游活动与游憩活动之间也存在着差别,游憩活动更多的是指不过夜且可恢复体力或者精力的娱乐活动,而旅游多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进行旅行且过夜的休闲游览活动。

然而,不论旅游活动还是游憩活动,其最主要的条件还是受旅游者的主客观条件所限制,即可支配收入,足够的闲暇时间以及旅游动机二)城市游憩活动城市作为人类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要,城市游憩空间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也变得愈加举足轻重,甚至世界上一些主要的城市已经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有学者认为城市旅游是指旅游者在城市中的旅游活动,及其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对于城市旅游和城市游憩概念,保继刚认为城市游憩者包括本地居民和外来开展游憩活动的旅游者,而城市旅游的主体是外来旅游者[1];吴必虎认为城市游憩在某种意义上和居民的近程旅游有着一致性,把城市旅游者和休闲者统称为城市游憩者[2]本文主要侧重于本地居民的城市旅游者和休闲者在城市游憩空间的游憩活动三)城市游憩空间城市游憩者游憩活动的主要游憩场所——城市游憩行为空间是一种无形但客观存在的形式,是游憩者凭借城市中的游憩设施和其他条件通过游憩活动在城市空间所留下的投影[3]主要由社区游憩空间、城市游憩商业区即RBD、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城市滨水区、专门的游憩场所和环城游憩带等组成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城市RBD是从城市CBD的功能中分化出来的,一般呈长条形,多是步行街或者商业街的形式出现,不仅需要满足游憩者的基本需要,还要满足本地及周边居民的需要。

城市RBD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第一,大型的购物中心型第二,特色购物步行街型第三,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第四,新城文化旅游区型四)环城游憩带(ReBAM)理论吴必虎认为,城市居民本身的游憩需求带来的密集、高频的出行机会和空间活动,除部分地发生于城市内部空间,更多地推向城市郊区,出现了环绕城市外围、处于近城乡镇景观之中、与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的土地利用构成的游憩活动空间称为环城游憩带(ReBAM,Recreational Belt Around Metropolis)[2]环城游憩地的产生和发展是为每一个需要享受生活、放松休闲、旅游体验的居民服务,大城市可以享有,中小城市也不能缺少[4]以居民外出游憩距离为基础,可以把城市游憩空间分成三个层次,包括:社区游憩圈层、城区游憩圈层和环城游憩圈层[5],呈近同心圆状向外部扩散形成城市游憩空间的圈层结构本文在环城游憩带理论视角下,对长治市的城市游憩空间进行系统分析,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发现长治市现有城市游憩空间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二、长治市城市游憩者的游憩行为特征分析(一)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法是对城市居民的游憩需求和反映进行调查的最为常用方法之一,以抽样调查问卷为工具,对游憩者的个人信息、游憩目的和对游憩服务的评价等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

此次问卷调查在2013年5月4日分别选取长治市的高校、区民小区和长治市运输公司进行发放问卷共发放150份,回收14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32份,男性占48.5%,女性占51.5%二)长治市的城市游憩者背景分析城市游憩者都具有一定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游憩需求,但由于每个人年龄、职业、学历等生活背景方面存在差异,因而每个人的个性特征也存在不同之处,进而导致个体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印象也存在差异,因此每个人对于不同的游憩空间存在游憩偏好如表1所示,在被试者中的长治市城市游憩者中女性多于男性,多为25岁以下年轻人,占被调查对象总数的72%;其次为50岁以下的成人,占总数的16%此外,另外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文化程度较高,以大专和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为主,其中专科学历占12%,大学学历占70%,大学以上学历占到了4%;职业多为学生,工人,教师和离退休人员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较大,主要是由于被调查者中学生群体占有很大比例,他们并没有固定收入,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所给予的生活费三)长治市城市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分析出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游憩活动的内在因素在丰富和复杂的出游动机中,问卷选取了9个常见的出游动机,并对不同的出游动机赋予1-5分不同的分值。

5分是最高分,代表最主要的出游动机;1分为最低分,代表影响最小的出游动机表1 长治市城市游憩者背景人 数百分比(%)性男6448.5别女6851.518岁以下1511年18-25岁816126-50岁2116龄51岁-60岁10861岁以上54文初中32化高中1612程专科1512度本科9370本科以上54学生9673职教师54工人1511公务人员43干部22业离退休人员53.5其他53.51000元以下9673月1000-2000元2519收2000-4000元118入4000元以上00将所有调查问卷的每个出游动机所得分数分别相加除以回收的问卷总数,求出每个出游动机得分的平均值后由低到高排序,如表2所示由表格可知,回归自然、休息放松和个人业余爱好的平均分值最高,说明这三个动机是长治市城市游憩者最主要的游憩动机;增进亲朋好友间的感情、锻炼身体、购物或娱乐则成为较为次要的游憩动机;而其他的游憩动机更多的是由主要的游憩行为所附带的效果由此可见,诸多的城市游憩活动中,城市游憩者游憩动机较为主要的是在城市繁忙的工作或者压力下选择回归自然、进行休息放松的游憩活动,所以在游憩空间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应更多的注重游憩空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游憩空间的舒适性。

表2 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出游动机外出游憩原因平均分外出游憩原因平均分回归自然3.75购物或者娱乐2.92休息放松3.56获得新的知识或者体验2.88个人业余爱好3.52品尝美食2.88增进与亲友间或者邻里间感情3.26无聊,没有事情可做2.05锻炼身体2.99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四)长治市城市游憩者交通工具选择分析一般来说,游憩目的地的可通达性以及交通工具的选择共同影响着城市游憩者对游憩目的地的感知距离由以下图1可知,在交通工具选择上公交车和步行是所占比图1 长治市居民交通工具选择重较大的交通方式,分别为53%和27%;此外,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的比重也达到了15%,说明了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在日常的城市游憩活动中所选择的游憩目的地距离较近或者公共交通线路覆盖较完善,可满足日常的出行需求;另各有8%的城市游憩者选择出租或者自驾车出游五)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城市游憩时间选择分析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是一个人实现其旅游需求所需具备的一个基本条件[6]特别是元旦、清明、端午等小长假的增加,带薪休假制度的逐步普及,城市游憩者在城市游憩空间的游憩机会也随之大大增加由图2可知,小长假、工作日中的闲暇时间和图2 长治市居民城市游憩出游时间周末双休日是城市游憩者选择在城市游憩空间中进行游憩活动最为集中的三个时间段,所占比例分别为46%、30%和20%,而黄金周时间则只占到了4%,这说明被调查的城市游憩者希望在日常生活中闲暇时间及较短的假期内在城市的游憩空间中进行游憩活动。

而黄金周等长时间的假期中城市游憩者则更希望到临近市或者更远地区进行旅行六)长治市城市游憩者城市游。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