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医政管理医政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一、医政管理的概念一、医政管理的概念指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指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二、医政管理的对象与任务二、医政管理的对象与任务医政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各级各类医医政管理的直接对象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及疗机构、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及其执业活动其执业活动主要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主要任务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预防保量优良、价格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活动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三、医政管理的主要职能三、医政管理的主要职能1.1.拟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拟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规和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2.2.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并监督实施并监督实施3.3.负责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负责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新技术的准入审批和监督人员、医疗新技术的准入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管理工作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4.4.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监督管理医疗机构服务质量5.5.依法管理采血机构的采供血及临床依法管理采血机构的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用血质量6.6.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重大人员伤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实施紧急救助亡事件实施紧急救助7.7.负责其他相关医疗政务的综合管理负责其他相关医疗政务的综合管理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8.8.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行查处9.9.负责医疗事故争议的受理和处置负责医疗事故争议的受理和处置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四、医政管理的性质四、医政管理的性质1.1.法律强制性法律强制性2.2.社会公益性社会公益性3.3.职业人道性职业人道性4.4.时效性时效性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五、医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五、医政管理的基本原则1.1.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原则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的原则2.2.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原则系原则3.3.公平性原则公平性原则第一节第一节 医政管理概述医政管理概述4.4.可及性原则可及性原则5.5.分级原则分级原则6.6.中西医并重原则中西医并重原则7.7.整体效益原则整体效益原则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一、医疗机构准入管理一、医疗机构准入管理1.1.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根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以卫生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以卫生区域内居民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及为依据,以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及公平地向全体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公平地向全体公民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医疗服务为目的,将各级各类、不同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隶属关系、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医疗机构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
构统一规划设置和布局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2.2.医疗机构的分类医疗机构的分类我国的医疗机构分为我国的医疗机构分为1212个类别个类别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3.3.医疗机构准入程序医疗机构准入程序首先由单位或者个人提出申请,管理部首先由单位或者个人提出申请,管理部门根据当地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门根据当地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进行审批,同意则发给《设置医疗机进行审批,同意则发给《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申请者据此进行建设,构批准书》,申请者据此进行建设,然后提出执业登记注册申请,卫生部然后提出执业登记注册申请,卫生部门根据《医疗机构挂了条例》进行审门根据《医疗机构挂了条例》进行审批,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批,合格的发给《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4.4.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分为三级十医疗机构分级管理:分为三级十等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二、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1.1.医师准入管理医师准入管理我国医师资格准入实行考试制度。
我国医师资格准入实行考试制度医师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分为报名资格医师行业准入制度的实施分为报名资格审定、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执审定、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执业注册三个环节注册后才能在规定业注册三个环节注册后才能在规定的医疗机构、规定的诊疗范围内开展的医疗机构、规定的诊疗范围内开展相应的诊疗活动相应的诊疗活动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2.2.护士准入管理护士准入管理我国对护士实行执业考试注册制度,我国对护士实行执业考试注册制度,申请注册的护士必须通过卫生部组申请注册的护士必须通过卫生部组织的执业资格考试织的执业资格考试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三、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三、医疗技术的准入管理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制度是指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制定有一定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制定有一定强制性、规范性的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制性、规范性的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准入和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准入和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主要包括应用循证医学原理和方法主要包括应用循证医学原理和方法 ,对医疗卫生技术的安全性、有效,对医疗卫生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适应性方面性、经济性和社会伦理适应性方面进行系统评估,提出医疗技术的应进行系统评估,提出医疗技术的应用、推广或淘汰的决定。
用、推广或淘汰的决定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四、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管理四、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审批大型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审批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调整现有设备的分布,设备的配置,调整现有设备的分布,提高使用效率所以必须严格执行提高使用效率所以必须严格执行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原则避免盲大型医疗设备的准入原则避免盲目引进,要及时进行设备使用的监目引进,要及时进行设备使用的监测和更新,淘汰不适用设备测和更新,淘汰不适用设备第二节第二节 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五、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五、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要行使对医院药品准卫生行政部门要行使对医院药品准入控制监督管理职能入控制监督管理职能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含义分为医疗质量和工作质量分为医疗质量和工作质量医疗质量:医疗的安全性,诊断的医疗质量:医疗的安全性,诊断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治疗的合理性,正确性和及时性,治疗的合理性,护理的周密性,患者的心理满足度,护理的周密性,患者的心理满足度,医疗工作效率和效益性医疗工作效率和效益性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n工作质量分为基础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质量分为基础管理工作质量和医疗过程工作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过程工作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必须靠工作质量来保证。
质量必须靠工作质量来保证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二、医疗质量管理二、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分为基础质量的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分为基础质量的前馈控制,环节质量的实时控制和前馈控制,环节质量的实时控制和终末质量的反馈控制终末质量的反馈控制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n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常医疗质量控制管理常用方法:用方法:n1.1.质控网络质控网络n2.2.质量考评质量考评n3.3.单病种质量控制单病种质量控制n4.4.行政督查行政督查n5.5.行政处罚行政处罚n6.6.质量评价质量评价n7.7.社会公示社会公示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三、护理质量管理三、护理质量管理1.1.护理质量的特性:护理质量的特性:功能性、技术性、整体性、安全性、功能性、技术性、整体性、安全性、时间性、精确性、圆满性、伦理时间性、精确性、圆满性、伦理性性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n2.2.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n对护理组织结构的评价对护理组织结构的评价n对护理过程的评价对护理过程的评价n对护理结果的评价对护理结果的评价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四、医院感染管理四、医院感染管理1.1.医院感染管理指各级卫生行政部医院感染管理指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疗过程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的预性感染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防、诊断和控制活动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n医院感染指的是病人和医护人员在医院感染指的是病人和医护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医院获得的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n2.2.医院感染的控制医院感染的控制n((1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建立三级监控体系n((2 2)建立健全各级各项制度并组)建立健全各级各项制度并组织实施织实施n((3 3)医院建筑布局合理,各项设)医院建筑布局合理,各项设施应有利于消毒隔离施应有利于消毒隔离第三节第三节 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n((4 4)人员控制)人员控制n((5 5)合理适用抗生素)合理适用抗生素n((6 6)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一、医疗事故的概念一、医疗事故的概念 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伤害规范、常规、造成患者人身伤害的事故。
的事故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二、医疗事故的特性:二、医疗事故的特性:1.1.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行为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员2.2.发生在医疗活动中争议的事件发生在医疗活动中争议的事件3.3.违法性行为是过失违法性行为是过失4.4.造成患者人身伤害造成患者人身伤害5.5.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系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三、医疗事故的分级三、医疗事故的分级n分为四级分为四级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四、医疗事故的鉴定四、医疗事故的鉴定n1.1.鉴定组织:由医学会主持鉴定组织:由医学会主持n2.2.鉴定程序:有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程序:有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进行,专家由医、患双方在医学会组织下从专家库中抽取会组织下从专家库中抽取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五、医疗事故的处理五、医疗事故的处理n处理办法: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处理办法: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节,向人民法院提出生行政部门调节,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诉讼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n医疗事故的赔偿要根据医疗事故医疗事故的赔偿要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等级、医疗过失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度和医疗事故后果后果中的责任度和医疗事故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之间的关系确定与患者原有疾病之间的关系确定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n六、医疗事故的防范六、医疗事故的防范n1.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自觉依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自觉依法执业意识法执业意识n2.2.加强质量管理意识,设置医疗服加强质量管理意识,设置医疗服务质量监控部门务质量监控部门n3.3.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防范医疗事故的责任感防范医疗事故的责任感第六节第六节 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医疗事故处理与防范n4.4.制定预案,完善制度,提高诊疗制定预案,完善制度,提高诊疗水平水平n5.5.加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加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