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实施细则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82.50KB
约8页
文档ID:436137584
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实施细则_第1页
1/8

精品文档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实施细则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工程本部2017年2月、尸■ 、 ■前言国务院第 549 号令一一《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己 于 2009 年 1 月 14 日国务院第 46 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发布 .将自 2009 年 5 月 1 日起施 行新条例中第六十四条增加了“电梯轿厢滞留人员 2 小时以上的作为一般事故处理” 的内容 .并明确指出对此类“一般事故”在法律责任上的处理流程和相应罚则为应对这一新增条款 .严格规范目前在保养项目一旦发生电梯困人事件的救援响应管理 .在工程本部 2005 年编制的《电梯安装维修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 .依照相关管理程序及新增条例要求 .特编制本实施细则同时 .本应急管理细则将在电梯困人救 援的实践中不断地予以修订和完善本应急实施细则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应急机构 / 组织流程、信息收集及传递、应 急响应、事故后的处置、宣传 /培训 /演习等同时 .根据公司现有产品梯种完善并规范了 相关的电梯困人救援操作办法 .以供现场救援时参照采用1.总则1.1 目的为了科学应对电梯困人突发事件 .规范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建立和健 全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减小电梯困人突发事件 的损失 .保障员工和相关方生命财产安全 . 促进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 根据有关法律、法 规及公司安全、急修管理制度 .制订本应急实施细则。

1.2 原则1.2.1 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依靠公司己设立的维修网络、销售代理、协 作安装单位以及用户方等各方力量 .建立健全应对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有效机制在处置 困人电梯事件期间 .把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提高科学指挥的能力和水平 .最大限度地减少电梯困人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被困人员滞留时 间1.2.2 依法规范应急实施细则的制订、修订与实施 .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 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国务院第 549 号令)及新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为 依据 .同时兼顾与地方有关电梯安全监察管理政策相衔接1.2.3 属地管理坚持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实行应急工作责任制1.2.4 资源整合按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 .立足现有应急资源 .科学整合 1.2.5 预防为主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随时做好应对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各项预案准备和 措施保障1.3 编制依据1.3.1 电梯困人救援方面法律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009 年 1 月版)1.3.2 指导参考依据:《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工程本部 的电梯安装维修作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

1.4 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以上海三菱名义签订保养合同的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处置2 •组织机构与职责2.1 组织机构各直属分公司电梯困人应急小组由分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工程经理、维修部经理、专(兼)职安全员以及采取委托管理方式的辖区销售代理、委托安装单位相 关主管组成2.2 职责2.2.1 建立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信息收集、传递网络;2.2.2 组织实施电梯困人应急救援响应;2.2.3 协调电梯困人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置 .并组织有关专家及时进行评估分析 .提出纠正和 预防建议;2.2.4 组织对各相关方电梯困人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的宣传、培训、演习等工作2.3 电梯困人故障快速响应机制示意图(见:附件 1)2.4 预计无法满足 2 小时内完成电梯困人救援的预防措施 依据《关于严格控制电梯困人救援响应时间的通知》(工程 [本 ] 2009 年第( 001号)要求 .各分公司由于特殊原因预测无法在 2 小时以内赶到困人现场并实施救援的可事 先采取以下措施:2.4.1 接到偏远地区项目报修后必须详细了解报修信息涉及电梯困人的报修须立即落 实救援措施:2.4.2 偏远地区项目可就近临时性指派具有资质的委托安装单位、保养合作单位予以应 急响应支持;2.4.3 组织偏远地区项目用户方的设备管理人员至政府部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证(电梯 维修上岗证)后由我司对其进行困人应急救援操作的相关培训。

3 •信息的收集、传递和跟踪3.1 信息收集分公司急召中心人员接到客户困人报修后 .应做好下列工作:3.1.1 在《 24 小时急修登记表》上详细记录受信内容:用户名称、地址、联系电 话、报修人、客户报修时间、电梯故障内容等信息3.1.2 把报修客户信息创建到 SAP 数据库中 注意:所有 SMEC 保养合同项目 .必须向用户提供分公司急召中心急修联系 .不允许仅提供保养作业人员联系方式3.2 信息传递动.以确定盘车方向(轿厢处于底层或顶层时分别向上或向下移动轿厢);如轿厢静止不动 .表明轿厢、对重处于平衡状态救援人员 B 装上盘车手轮 .双手紧握盘车手轮 .利用指令信号法通知救援人员 A 打开并以人力保持抱闸松开 .救援人员 B 利用盘车手轮使轿厢 缓慢移动至平层位置具体松闸方法请参见现场抱闸扳手使用说明)4.6 注意观察曳引钢丝绳上的平层位置标识 .当电梯移动到平层区域时 .释放并取下松闸扳 手.然后再取下盘车手轮4.7 维修人员到达轿厢所在楼层 .利用三角钥匙开启层门门锁 .在开启层门时 .务必再次确认 轿厢位置 .并确认乘客在进出时是否存在坠落危险4.8 在确认安全后 .打开层门和轿门 .放出被困的乘客。

5 电梯困人事故的善后处理5.1 善后处置5.1.1 电梯困人造成人员轿厢滞留 2 小时以上的 .分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迅速采取措施 .尽 快恢复受困电梯用户方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5.1.2 电梯困人事故处置完毕后 .分公司应按照相关规定 .及时组织调查 .重点查明导致电梯 困人事件未能适时解决的原因 .并形成调查报告 .报公司工程本部5.1.3 对应急工作进行总结 .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逐步完善应急机制5.2 媒体报道5.2.1 电梯困人事件发展为一般事故 .在媒体报道的内容上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在事实调查清楚之前 .严禁向媒体发布推断或个人观点的文稿或谈话5.2.2 分公司向新闻媒体提供的报道内容必须经总经理的审批并报公司相关部门备案6 宣传、培训和演习分公司应加强电梯困人救援应急工作的宣传、培训和应急工作演习 .提高全员应急工作意识和基本技能 .对于做好应急工作具有重要作用7 附件附件 1: 电梯困人故障快速响应机制示意图附件 2 一 1:紧急状态下救援乘客说明(齿轮箱式曳引机)3.2.1 分公司急召中心人员应根据电梯困人故障现场地理位置 .把报修用户详细信息 2 分 钟内通知相应的区域维修单元 .或在尚未设立维修单元的地区 .直接通知到就近的销售代 理、委托安装单位。

3.2.2 区域维修单元或销售代理、委托安装单位根据所掌握的急修信息 2 分钟内合理调 派维修人员赶赴现场 .排除电梯故障3.3 信息反馈和跟踪3.3.1 维修人员到达现场完成电梯困人救援后 .应先把现场情况反馈区域维修单元后再实 施电梯修理3.3.2 区域维修单元应在收到分公司急召中心传递急修信息 2 小时内向急召中心反馈信 息 .若区域维修单元未反馈信息 .分公司急召中心人员应主动询问、了解维修状况3.4 急修信息汇总分公司急召中心人员从区域维修单元获取电梯维修完工信息后 .应在《 24 小时急修登记表上》注明电梯修理完工时间 .并定期收取电梯急修任务单4 •应急响应(以升降电梯应急救援为例)4.1 必须由持有政府主管部门颁发的电梯维修上岗证的专业人员进行困人救援操作 4.2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需与大楼管理人员取得联系 .了解困人的具体情况 . 与被困人员建立有 效的沟通 .并在大楼管理人员陪同下实施困人救援工作4.3 救援人员应确认被困轿厢的实际位置:4.3.1 轿厢处于平层位置或平层附近区域 .人员能够安全进出4.3.2 轿厢处于二层之间 .人员无法安全进出4.4 切断电梯动力电源 .设置断电警示牌 .建立必要的监护 .确保不会因他人误操作而合闸。

保留轿厢照明电源 .确保轿厢的正常照明4.5 如轿厢位置处于“ 4.3.1 " 状态则4执.6行条第及后续各步骤;如轿厢位置处于“ 4.3.2 " 状态则需执行手动松闸盘车操作(必需二人协同操作):4.5.1 确认层、轿门都处于关闭状太4.5.2 告知轿厢内乘客电梯将上下移动 .请勿靠近轿门或试图扒开轿门4.5.3 救援人员 A 利用手动松闸扳手点动松一下抱闸 .观察轿厢是否在重力作用下移Wft 1;电ti用人檢冷幘速力空裁费倉阳; 函人故歸快連•应帆制禾适團1 I —f ~L——* ]JH-r-.d 半*址tll**■ CESEKS' 用户琼目香二一耄V笔■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