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安徽省农机局 机构沿革情况,一、管理机构 省级农机管理机构 建国前,安徽农机没有专业管理机构 1955年,毛主席在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中深刻地指出:“我们现在不但正在进行关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进行技术方面的由手工业生产到大规模现代化机器生产的革命,而这两种革命是结合在一起的在农业方面,在我国的条件下(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是使农业资本主义化),则必须先有合作化,然后才能使用大机器毛主席亲自主持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又明确指出,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我们党在农业问题上的根本路线是:第一步实现农业集体化,第二步在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的机械化和电气化 1959年,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 ,毛主席于4月29日在党内通讯中提出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农业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和机械化的一系列指示,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7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基层普遍成立农机站各地运用集体力量,有计划地改变生产条件,开始对部分耕地进行平整改造,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创造基础条件 1959 年 12 月成立省农业机械厅,负责全省农机行业的归口管理,厅长田世五,人员编制 172 人,下辖 123 个县级以上的农机企业,其中,直属企业 5 个。
1961 年10 月,省农机厅与省机械厅合并1966 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机关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68 年,成立省机械厅革命领导小组厅机关人员多数下放农村安家落户,仅留下 16 人组成临时业务组,继而转为机械管理站和农机管理站,厅直属企业全部下放地、市管理 1970 年 5 月,省机械管理站和农机管理站合并,成立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机械工业局,在省人民政府内办公,人员编制 80 人下辖一机和农机系统的 190 个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 6 万多人直属单位有省机械和农机两个省级研究所,芜湖电校和合肥农机校两所中专学校,省农机和省汽车配件两个公司历经多次撤并1975年8月,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农业机械管理局成立,内设农机管理处、农机修造处、计划财务处、科技办公室(后改为科技处)1978年,更名为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为一级厅局,内设机构不变 1983年7月机构改革时,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和省农机公司合并,成立隶属于安徽省农牧渔业厅的农业机械管理局,内设农机管理处、农机经销处,级别由正厅级降为处级1983年底,又升为副厅级1985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将安徽省农牧渔业厅农业机械管理局更名为安徽省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局(副厅级),编制54名。
同时撤销经销处,恢复省农机公司内设政秘处、综合处、农机管理处,均为副处级农机局分党组设立纪律检查组 1990年内设机构调整为科技处、农机管理处、综合处、办公室、人事教育处省农机管理机构所属单位 1986年初,所辖的事业单位有:安徽省合肥农业机械化学校(正县级,全额拨款)安徽省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正县级,全额拨款)、安徽省阜阳农机技工学校(正县级,全额拨款)、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正县级,全额拨款)所辖的企业单位有安徽省农机公司(含蚌埠农机分公司)、安徽省农机物资材料公司 安徽省农机安全监理总站 1990年10月成立,正县级差额预算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3名2009年10月,经费预算形式由差额预算改为全额拨款 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 1986年11月,省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安徽省农机化技术服务推广总站,副处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3名1991年7月,该站预算形式由自收自支改为差额预算1996年9月,该站预算形式由差额预算改为全额拨款1995年2月该站更名为安徽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总站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安徽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1976年2月,省编办批准成立安徽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 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编制45名,1982年7月经省编制委员会批准将合肥市农机化研究所划归省农机局领导,与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站合并为一个机构,1984年2月省编委批准同意省农机试验鉴定站与省农机化研究所一套机构,两块牌子。
1996年9月,由全额预算向差额预算事业单位过渡,过渡期3年(1995年至1997年底) 安徽电气工程学校,1956年7月,经原省计委批准成立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编制206名后改为安徽省合肥农业机械化学校,1999年7月更名为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学校,2002年9月,安徽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为安徽电气工程学校 安徽机电工程学校,1961年8月经省委农村工作部批准成立安徽省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编制101名2003年7月,安徽省凤阳农业机械化学校更名为安徽机电工程学校安徽省阜阳农机技工学校 正县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事业编制99名1996年9月,由全额预算向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过渡,过渡期3年(1995年至1997年底)2002年4月,省政府同意安徽省阜阳农机技工学校下放阜阳市管理 安徽省农业机械公司(含蚌埠农机分公司) 1995年11月,安徽省农业机械公司更名为“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公司” 2005年12月,安徽省农业机械总公司改制 安徽省农机物资材料公司 2003年7月改制完毕 1997年11月经省编办同意成立安徽省农业机械管理局机关服务中心,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定机构级别,编制5名。
市、县农机管理机构 安徽省地(市)、县农业机械管理机构的设置,是从1954年开始的当年各地(市)、县相继成立农林科,内设1人分管或兼管新式农具和小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管理等工作20世纪70年代起,各地农业机械管理局相继成立到1976年,全省共有8个地区成立农机管理局,7个市有农机管理机构,35个县成立农机管理局1983年机构改革时,地(市)、县农机管理局改为农机管理站,仅有繁昌县保留农机管理局当时,全省有县以上农机管理机构90个 1989年,全省县以上农机管理机构99个(其中已恢复农机局的51个),职工总数1635人此后历经多次机构撤并、升降,以及区划调整,到2008年,全省17个地级市,均设有农机管理机构其中阜阳、宿州、滁州3个市为一级事业局(正处级),亳州、淮南、蚌埠、合肥、六安、巢湖、安庆、芜湖、宣城、池州、黄山等11个市为副处级事业局,淮北、铜陵、马鞍山3个市为正科级事业站全省3/4的农业县(市、区)农机管理部门为正科级,约1/4为副科级地(市)、县(区)农机推广、监理、培训机构基本健全全省农机化系统机构人员共有7499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