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清单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825.55KB
约37页
文档ID:402187709
新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清单_第1页
1/37

冀少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问点2.1 合理膳食与平衡养分2.1.1 食物一、食物中含有多种养分成分食物中的养分成分主要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六大类其中水和无机盐为无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为有机物第七类养分素是膳食纤维〔它不能被人体消化吸取,但作用很大〕糖类:主要的供能物质,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淀粉等;如:谷物、薯类食物 供能物质脂肪:主要的贮存能源的物质,如:肥肉、大豆、花生等中的 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根本物质,主要为人体生长发育、受损细胞修复和更供给原料,如:奶、蛋、鱼、肉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养分成分 水:是细胞的主要成分,参与各项生理活动,约占体重的无机盐钙铁碘锌维生素缺乏时的病症 儿:佝偻病、成:骨质疏松症缺铁性贫血地方性甲状腺肿生长发育不良缺乏时的病症食物来源牛奶、虾皮、鱼、骨头汤、蛋黄动物肝脏、肉类、蛋类、豆类 海带、紫菜及适量碘盐海鲜、动物肝脏食物来源维生素 A 夜盲症;干眼症;皮肤粗糙维生素 B 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消化不良1瘦肉、肝、胡萝卜、玉米、牛奶糙米、瘦肉、麦麸〔fū〕维生素 C 皮下和牙龈易出血,严峻时患坏血病;抵 山楂、橘子、枣、辣椒60%~70%。

1抗力降低,易患感冒维生素 D 儿:佝偻病、成:骨质疏松症肝、鸡蛋、牛奶非供能物质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参与体内代谢活动, 含量少维生素会引发疾病维生素:含量少,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格外重要,缺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消化可以直接被人体吸取利用简记:夜 A ;脚B ;坏C ;佝D青少年应多吃含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维生素 C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维生素 D 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取,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二、怎样实现合理膳食1. 热价:1g 养分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所释放出的能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糖和蛋白质为 17.15 千焦,脂肪热价为 38.91 千焦,故一样质量的的脂肪释放的能量比糖和蛋白质要多一些2.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是要保持各种养分成分的比例平衡和食物种类的多样化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 3:4:32.1.2 食物的消化一、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1. 消化:食物在消化道里被分解的过程称为消化食物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头的2. 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试验小辞典:淀粉是馒头的主要成分,没有甜味,淀粉遇碘会变蓝 淀粉在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 37℃〕的作用下分解成有甜味的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

试管 参与物质A 淀粉糊+2mL 唾液B 淀粉糊+2mL 清水温度37℃37℃现象 不变蓝变蓝结论淀粉被消化分解 淀粉没有被消化分解唾液是由口腔中的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又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3. 模拟牙齿咀嚼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试验试管 参与物质 温度 现象 结论2A馒头块+2mL 唾液37℃变蓝淀粉未被消化分解B馒头渣+2mL 唾液37℃不变蓝淀粉被消化分解牙齿的咀嚼,能将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增大了食物与唾液接触的面积舌的搅拌,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4. 消化的方式:① 物理消化: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②化学消化:由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和淀粉等构造简洁、不能被吸取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构造简洁、易被吸取的小分子二、食物在胃肠中的消化1. 食物的消化是由消化系统完成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口腔:牙齿的咀嚼磨碎食物,舌的搅拌使食物和唾液混合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没有消化吸取作用消胃:临时贮存和磨碎食物,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化小肠:消化和吸取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道大肠:形成粪便的场所消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系唾液腺〔口腔〕:分泌唾液,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麦芽糖〕系消胃 腺〔胃〕:分泌胃液,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统化胰 腺〔胰〕:分泌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腺 肠腺〔小肠〕:分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滴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也是唯一一类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

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2. 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化学性消化过程物质 消化部位 消化酶 消化最终产物淀粉 口腔〔初步〕、小肠 唾液淀粉酶、胰肠淀粉酶等蛋白质 胃〔初步〕、小肠 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肠肽酶脂肪 小肠 胰、肠脂肪酶2.1.3 养分物质的吸取和利用淀粉→麦芽糖→葡萄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脂肪酸1. 吸取:食物的养分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取2.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取功能表消化道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吸取功能根本没有吸取功能吸取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吸取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及大局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吸取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局部维生素33. 小肠适于消化、吸取养分物质的特点:〔1〕小肠长,且有多种消化液〔长〕;〔2〕小肠有很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面积大〕;〔3〕毛细淋巴管和毛细血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薄〕4. 三种养分物质的利用:〔1〕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供给能量,多余局部转化成多糖和脂肪贮存备用;〔2〕氨基酸:在细胞内重被合成蛋白质, 作为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的原料;〔3〕甘油和脂肪酸:到体内合成脂肪2.1.4 食品安全 1.“QS”是指食品生产许可标识,是食品市场准入标识。

2. 购物时留意事项:看包装上是否有“QS”;是否有厂名、厂址、 、生产日期、保质期、是否超过保质期;查看食品颜色是否正常,不应被过于明媚、迷人的颜色所迷惑;购置肉制品最好到标准的市场,要买盖有检疫印章的肉;慎重购置小商小贩、路边小摊销售的食品3. 绿色食品:是指产自优良环境,依据规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把握,无污染、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识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分为A 级和AA 级A 级绿色食品:指在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AA 级绿色食品:指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2.2 疼惜心脏 确保运输2.2.1 物质运输的载体一、血液1. 血液的成分:由血浆(55%)和血细胞(45%)组成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 血液的特点和功能⑴血浆:主要成分是水,是物质运输的载体,不仅运输血细胞,还运输人体吸取的养分物质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血浆是血液中参与抗凝剂后析出的液体,呈淡黄色〕⑵红细胞:内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氧低时与氧分别依靠血红蛋白特性为全身细胞输送氧〔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表现为贫血,需补铁和蛋白质〕⑶白细胞:可吞噬侵入体内病菌,对机体起防范和保护作用。

〔白细胞过少时身体抵抗力差简洁消灭炎症;白细胞过多时代表身体已经消灭炎症〕⑷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过少伤口难愈合〕血液不仅有运输、防范和保护的作用,还有参与体液调整和调整体温等多种功能4二、输血和血型1. 人类的血液分成多种血型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是 ABO 血型系统,包括 A 型、B 型、AB 型和 O 型四种血型2. 血型不合的人输血,可能会消灭红细胞凝集现象输血原则:输同型血为原则〔即使是同型血,输血前也必需做穿插配血试验〕;O 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三种血型的人;AB 型血原则上可以承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O 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 型血是“万能受血者”〕成分输血的原则:缺什么补什么3.血量占体重的重量:大约 7﹪~8﹪一次失血﹥30%〔1200~1500 毫升〕, 会有生命危急4.我国提倡 18~55 周岁的安康公民自愿献血安康成年人每次献血 200~300 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安康2.2.2 运输物质的器官 一、血液流淌的管道---血管1. 人体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2. 毛细血管的五最:管壁最薄;血流最慢;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管腔最小3. 三种血管的比较动脉(鲜红色)静脉(暗红色)毛细血管(红色)功能 将血液从心脏输将血液从身体各个局部送回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充分地进送到身体各处 心脏 行物质交换特点 管壁厚、弹性大、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小、血流速度最快流速度较慢,大中型静脉内有 管径极细〔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半月形的静脉瓣,能防止血液 度最慢〔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分布 身体较深处出血状态 呈喷射状止血方法 近心端止血倒流身体深处或浅处安静缓流远心端止血换〕,连接小静脉与小动脉全身各处渐渐渗出 消毒后包扎5血流方向 主干→分支 分支→主干 最小动脉→最小静脉★医生把的脉是动脉;看到的青筋〔或护士给病人打的吊针〕为静脉。

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心脏1.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收缩和舒张,像“泵”一样使血液在全身血管里循环流淌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2. 心脏四个腔左心房 、右心房 、右心室、左心室 中,壁最兴盛,收缩力最强的是左心室 〔上房下室〕心脏的四个腔分别连通的血管:左心室—— 主动脉,左心房——肺静脉,右心室——肺动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房静室动〕将血液由心脏运送到身体各处的血管是主动脉 3. 在心脏内,血液的流淌方向:静脉→心房→心室→动脉〔静房室动〕4.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能防止血液从心室倒流回心房;左心室和主动脉、右心室和肺动脉之间有动脉瓣,能防止血液从动脉倒流回心室心室收缩时, 房室瓣关闭,动脉瓣开放;心室舒张时,房室瓣开放,动脉瓣关闭5.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心脏每次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叫做每分输出量,又满足输出量,它是衡量心脏工作能量的一项指标2.2.3 物质运输的路线1. 动脉血:含氧量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量较少,颜色暗红2. 体内物质的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来完成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3. 体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全身各组织器官之间的循环。

体循环的途径: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部及内脏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此时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物质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64. 肺循环是血液在心脏与肺之间的循环肺循环的途径:右心室→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此时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5. 体循环和肺循环沿各自路线同时进展,在心脏外又连通在一起,构成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保证了体内的物质运输和交换,使。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