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阅读易犯错误总结(有答案)

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7.53KB
约9页
文档ID:23108878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阅读易犯错误总结(有答案)_第1页
1/9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阅读易犯错误总结(有答案) 六年级阅读易犯错误总结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阅读速度快,阅读能力强,读过的文章很快就能捕捉到文章的中心,领悟力很强,而有一些孩子同样是读文章,为什么总是不容易找到文章的关键,理解上有偏差呢?或者是理解不到位甚至不能理解呢?这和孩子们的阅读习惯及其阅读能力、阅读数量有很大的关系由此,我根据平时教学中对六年级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观察,对六年级孩子阅读中存在的错误做以总结 一、题目文章没读懂 就像我们做英语阅读一样,如果一篇文章里生词很多,估计读下来也不会明白文章说了些什么这种情况存在,但是所占比例不大,只是个别孩子 二、文章意思看明白,题目所问的内容不明白 比如说,题目问文章中的某句话,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者描写手法,用这些表现手法的目的是什么,或者说明了什么问题遇到这种题目,孩子首先是懵圈因为脑子里一时反应不过来,什么叫表现手法,什么叫描写手法,甚至有时候什么是修辞手法也背不全 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心理和行动 1)肖像描写(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在人物描写中有重要地位 3)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4)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5)神态描写:是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描写,可以侧面表现人物的心理,从而突出人物性格 侧面描写: 从对其他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中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 1)环境描写 A、自然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某某气氛;引出下文或为后文做铺垫埋 伏笔;点明时令、地点、人物;表现人物关系;表现人物性格;承上启下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通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 B、社会环境描写:从狭义上讲,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处所、背景、氛围等;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2)周围人物的反应、评价等 细节描写: 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作用是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描写有血有肉有灵魂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

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细描:使用大量生动、贴切的比喻,绚丽的文字,斑斓的色彩,进行浓笔涂抹白描: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形象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 静态描写:平面地、静止地对人物或景物进行描写 动态描写:以动写静,或把物用拟人化的手法进行描写 感官角度:从触觉,味觉,听觉,视觉,嗅觉五个角度来进行描写,考试多在诗歌赏析中出题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描写时要用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 我相信如果把这些作为选择项问孩子,大多数孩子是能够选择出正确的描写手法的但是如果作为问答题,可能很多孩子就未必能把常用的描写手法都背出来 三、文章能看懂,题目要求也明白,就是答不到点子上 语文老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回答没到点子上这样的扣分可以说是大部分孩子都会遇到的,这实际上反映的是孩子的概括归纳的能力 很多孩子都会说,我知道是这个意思,但是我就是不知道怎么表达好要么就是概括的过于简练,以至于漏了某些意思要么就是大段大段的抄原文,却漏掉了最关键的概述句这个其实就是以前我们小时候做过的,分段写段落大意,概括中心思想等等题型。

因此,看上去是阅读理解的失分,其实是概括能力,归纳能力的失分而孩子的语文课上只教他们这篇文章的段落大意是什么,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 么,基本上很少去教怎么概括和归纳出这些内容的能力所以只能费力的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让孩子自己揣摩怎么去归纳和概括甚至只能让孩子通过背题目答案而应付考试 作为家长、老师,如果要真的提高孩子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话,建议要把一些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给孩子归纳一下,让孩子至少知道一下答题的范围,大致上是答什么先解决答什么,再解决怎么答 阅读训练 (一)梦想背后的故事 王老师没想到一向很听话的燕红,突然变得这么倔强 进入高二,学校对学生进行分流所谓分流,就是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以及文化课基础,把爱好相同的学生分到同一个教学班,这样便于管理与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发展 燕红的文化课基础很好,老师希望燕红专心学习文化课,想不到燕红坚持学习美术实事求是地说,学美术的学生文化课基础多数较差,文化课基础这样好的一个学生,学习了美术,王老师觉得非常可惜 王老师做了很多工作,想不到燕红却毫不动摇,他异常生气。

他想跟燕红的父母交流一下情况,让她的父母劝说她,偏偏他们都在外地打工,通过联系上后,他们都表示孩子学什么由她自己决定既然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阻止她,干脆先让她学习一段时间,如果她觉得不合适,再让她回到普通班级学习也未尝不可,王老师有些无可奈何地想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期末考试,燕红的文化课考得很好让王老师想不到的是,她的绘画也几乎是最优秀的王老师询问美术老师燕红今后发展潜力如何,老师赞扬燕红说,她对色彩和线条非常敏感王老师感到高兴的同时,也有些莫名的失望 高三下学期,市电视台组织一次以“我的梦”为主题的中学生绘画大赛大赛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初赛,学生自由创作第二个阶段是决赛,学生现场作画学校很多学生都参加了比赛,但是进入决赛阶段的只有燕红一个人 这次比赛除了看学生的绘画基础,还委比学生的想象力不用说,凡是参加比赛的,绘画基础都不错,谁的想象力更强,谁肯定会胜出 通过前几轮的比赛来看,燕红的想象力非常强;几乎每一张画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最后一次比赛的题目是《梦中的家乡》,只要胜出,燕红就会获得冠军,大家对燕红也非常期待然而那幅画燕红却画得非常普通甚至连一点想象的成分都没有:弯曲的柏油马路、低矮的远山、清清的小溪、几块石板搭成的小桥,还有低低的石头房子…… 当然,燕红与冠军失之交臂了,大家都为燕红感到惋惜。

“自从参加比赛以来,你的每一幅画都是充满想象力的,为什么最关键时候的这幅画却这么普通?”主持人问她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燕红说这话时,眼里已经充满了泪水 “为什么不是更美好一些的呢?”主持人感到奇怪 “我梦中的家乡就是这样的!” 燕红再次强调说 “作为这太比赛的亚军,电视台会帮你实现一个梦想,您的梦想是什么呢?”主持人问 “我想找到一个和我画上一模一样的地方,哪怕哪怕十几年前曾经这样也行 “能告诉大家为什么吗?”主持人问 燕红说这是她的一个秘密,她非常希望找到这样一个地方,主持人只得答应想尽一切办法帮她寻找 也视台通过多种方式,最终还是找到了那个地方那是几千里路外的一个小山村,而燕红的秘密也随之揭开,原来她是一个被拐卖的孩子被拐卖的时候,因为年龄太小,根本不知道家乡是哪里,只是隐约记得自己家乡是这样的,而家乡的样子也曾一次次闯进她的梦乡,于是她发誓学习绘画,画出家乡的样子并找到家乡这个秘密,此前,她没告诉过任何人 知道实情后,王老师感慨无限,他不禁暗暗告诚自己,今后一定要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

因为,有时,你不可能知道学生有怎样的梦想,也不知道这个梦想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1.文题为“梦想背后的故事”,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仔细品味文中画“”句,王老师因为什么而高兴?又为什么有些莫名的失望? 3.文章主要写了王老师和燕红两个人物请分析一下这两个人物的形象特点 4.文中画横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5.最后一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二)老常的铃声 ①老常一定是全校最守时的人,因为他的工作与时间有关 ②老常生得黑,整张面皮犹如锅烟抹过,凭借与校长的故旧关系,在镇中学谋到了一份打铃的职事当最早的一道铃声响起时,我们揉着惺忪的睡眼,望着黑乎乎的天空,会将每天的第一句话送给老常:真是个催命不休的黑无常啊! ③老常并不受我们爱戴,除了其所干的工作总是扰人清梦外,还因为他没老婆娶不到老婆的男人被称为“打寡汉”,被视为这个乡村社会的底层老常并不顾忌这些,只将一挂铃铛敲得有声有色 ④胆大的孩子从值班室门前走过时,会高声问一句:老常,你是不是北京大学打铃系毕业的?老常翻翻眼皮,恶狠狠地回着嘴,脸色也更加阴暗。

调皮的孩子会趁晚自习时将铃绳扯断或打成死结系在树干上,为老常制造许多的麻烦因此,就算深更半夜,也依然能看到老常抱着树身折腾的情景 ⑤老常从不会离开我们,就算看不到他的影子,也能从那富有节奏的铃声中,感知到他的存在可是有一天,熟悉的铃声突然中断了 ⑥老常被派出所抓啦!有人放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传话的人只说了结果,没给出原因,我们议论纷纷,一致归结为男女之事镇子是个大天地,老常连几个毛头学生的嘴巴都堵不住,更管不住镇上的风言风语政教处的马主任负 责处理老常的事,走得急匆匆宛如火燎一般 ⑦当我是个乡下人吗,老子是镇中学的职工,别人存车一毛五,凭啥收我两毛钱?蹲在派出所里的老常,理直气壮地辩解道就算你是个大人物,也不能当场给人家两拳头吧?打了人就得出点钱,不然难平和!所长摊着巴掌反驳道老常不认罚,存车员不妥协,双方从下午三点一直僵持到晚上八点,最后,所长只好打到镇中学于是,马主任奉命去领人,钱一缴认了罚,连拖带拽地把老常扯了回来老常心里不痛快,一路走一路骂,直到进了校门还在朝派出所方向张望呢不过,在经过那挂铃铛时,老常忽然闭上了嘴巴,望着飘动的铃绳摇了摇头 ⑧老常不在,当晚的铃没人打,老校长只好亲自出马。

他在各个班巡视时,不停地看着表,不知是怕错过时间,还是在为老常担忧时间一到,老校长赶紧去打铃,一下一下地拽着,铃声单调而断续,完全失去了以往的飘逸和自信,就连老师们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⑨幸好,学校的铃声只断了一天,就恢复了昔日的风采预备铃自然轻快,两响一停;上课铃短暂急促,三响一停;放学铃舒缓自由,一响一停;每种铃声都带着明快的节奏感,没有一丝一毫的慌乱 ⑩无所事事时,老常就坐在门槛上嘀咕:马主任老实,白给了人家两张“大团结”,要是按我的性格;他连个屁渣子都讹不到,不就是一存车员吗,呸……嘀咕完毕,老常阴沉的脸色开朗了许多,甚至还露出了胜利般的笑容我们只是听,不愿接他的话,听得烦了,岔开话去询问他打铃手艺的事,老常嘴一咧,朝北指了指北京大学真有个打铃系?我们诧异地瞪大了眼睛老常嘿嘿地笑着,一张黑脸皱成了橘皮 ⑾人们倾尽一生所追求的,无非出人头地对于老常来说,他想要的也只不过是一个不被蔑视与轻贱的“大我”而已打铃,打出个说道来;做人,做出个说道来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爱戴——()顾忌——() 依然——()宛如——() 2.根据所给的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关词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