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

拖***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89KB
约5页
文档ID:291801904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_第1页
1/5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德国柏林中央车站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分析 一、 德国柏林中央车站简介 2022年5月28日,德国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最大的建筑工程,历时十余年用心打造的柏林中央火车站正式建成并投人运营,德国总理亲自加入了开通仪式车站位于柏林市中心的施普雷河河畔,毗邻1994年德国重新定都柏林时新建的总理府和议会大厦建筑群,离出名的勃兰登堡门、帝国议会大厦和菩提树大街也都很近(见图一)可以看出该车站位于市中心,毗邻政治、经济、旅游中心 图一中央车站所在位置 车站占地1.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成17万平方米,是一个综合性的大型立体化换乘中心主体是一个上下5层贯串的换乘大厅,最上面一 层是东西方向的高架站台,最下面一层是南北方向的地下站台,中间三个换乘层(包括进出大厅的地面层)还分布着各类商铺和餐饮服务设施车站两侧那么有一对各12层、70米高的双塔楼,成为柏林市中心目前最高的建筑物目前该站已开通包括6股道的3个高架站台和包括8股道的4个地下站台从东西方向来的列车从地面以上12米处的高架线路进出,高架站台长450米,天棚长320米,宽27米;而从南北方向来的列车那么在地下15米深处通过,地下月台长度也为450米。

新建的9公里南北干线铁路包括3.5公里8线4洞隧道,一条2.4公里的双向4车道马路隧道也可直通地下车场 图2 中央车站立体剖面图 二、 中央车站车站布局 1、平面布局 整个枢纽由东西向的高架轨道交通线和南北向的地铁线构成,主要出入口布设在2条交通线交汇处,地面层为路面交通,港湾式停车场,在高架桥西侧设置地面、地下四层私家车停车场,供给便当的停车设施;在轨道桥东西两端建立办公楼,供给商业活动,吸引客流(见图3) 站台大厅为东西走向,长430m,为大尺度的轻型玻璃顶笼罩,大厅横穿两座长条形办公建筑两座办公楼在空间定位和方向上彰显了位于地下的南北向火车站在城市空间中的位置 图3 平面布局图 2、立面布局 该枢纽总共分为5 层(见图4) 图4 立面剖面图 (1) 地上一层:售票以及换乘大厅通过此换乘大厅,可以实现地上不同轨道方 式之间的便捷换乘;在东西两侧设置商业活动,吸引了片面乘客到此乘车 图5 地上一层 (2)地上二层:轨道交通站台层,位于地面以上10 m ,共有3个岛式站台其中2个为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站台,另1个为高速铁路站台。

(3)地面层:路面交通设置各种不同方式的路面交通方式,为短途公交客运交通、个人交通、自行车及步行交通、旅游业交通供给停靠点 (4) 地下一层:该层主要为服务中心,集中各种小吃店、水疗中心、购物中心,为往来的旅客供给休闲消遣放松的场所 图6 地下一层 (5)地下二层:轨道交通站台层,位于地面下15m ,共有5 个岛式站台,分别为普遍铁路、高速铁路及地铁线路服务 图7 地下二层 三、 中央车站交通一体化 柏林中央车站的换乘方式包括德国国铁的高速列车ICE、区域列车、城铁、地铁、电车、巴士、出租车、自行车等 1、换乘空间设计分析 在德国乘坐国铁、城铁和地铁不需要检票过程即可上车,因此整个车站内部是一个向全体人完全开放的城市公共空间空间设计中不需要考虑进出站管理的问题,使换乘功能运用更加自如,有利于乘客的便当换乘柏林中央车站交通功能分在三个层面: (1) 地下两层为南北向线路布置,包括高铁、区域铁路和地铁5号线的站台、 站厅功能空间; (2) 地面层是连接地下和高架铁路的换乘大厅,包括公交、电车、片面社会车 辆、自行车、旅游业交通的上下客等; (3) 高架层是城铁的站厅、站台层,各层之间的换乘流线通过54部电动扶梯、 43部电梯和6部通明升降梯完成,以实现任何两层之间的最简短和便当的连接(如图8)。

图8 几乎全体的换乘都在车站建筑内部完成,对车站周边城区的用地影响很小该车站采用以交错换乘为主的组合式换乘方式,国铁、城铁和地铁之间主要采用了交错式换乘方式,而它们与地下层的社会车辆和地面层的电车、巴士和自行车见的换乘属于“立体式”与“平面式”结合的方式 2、换乘方式设计分析 中央车站城际和城市双重换乘枢纽地位抉择了其换乘方式的多样性,并带动了整个城市圈进展由于车站南北向轨道同时布置了国铁和地铁站台,因此两种交通形式属于联合客运采用同站台换乘的方式地下二层的国铁与地上二层东西向轨道布置的城铁属于交错式换乘方式,通过竖向交通举行联系(图9) 图9 交错式换乘方式内景 — 5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