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里约数博客【篇一:病句里 ,约数博客】??2017联系方式:【篇二:病句里 ,约数博客】在病句的辨析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与数字有关的题目,有时,只要我们辨析数字的使用情况,就可以找到病症所在一、不合事理一般来说,句子出现了 “减少、缩小、降低、下降或增加、增加了、增加到等词语时,就要考虑倍数、分数、百分比的运用与具体语境是否符合事理增加要用倍数,下降、减少要用分数,升幅、增长率要用百分比例 1.今年以来,全厂工人干劲十足,生产热情高涨,产量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提高到 ”表示增长后的总量,应改为“提高了”例 2.该企业狠抓技术革新,今年比去年产量翻了一番,成本却下降了一倍 “下降了一倍 ”则成本为零,这怎么可能?不符合事理例 3.这次物理考试,全班的平均分都达到 85 分以上一门学科,一次考试,一个班级的平均分只能有一个,后面不能跟 “都 ”二、使用赘余一些句子常常用 “左右 ”“前后 ”“上下 ”等词表示约数,这时也要特别注意,使用这样的词是否多余例 1.潘杰写了一封超过三千字以上的检举信可删“超过”或 “以上”大约”、 “超过”、 “将近 ”后面跟整数来表示约数,再跟约数只会造成表意赘余,因而 “大约(超过、将近) ⋯ ⋯ 左右(上下、多) ”这样的表述存在语病。
再如 “老赵大约七十岁上下,可身板很硬朗 ”一句可删“大约”或 “上下 ”例 2.他以 350 公里/小时的时速驶向终点,车子简直就要飞了起来时速 ”即每小时的行驶距离,与 “每小时”重复累赘与之类似的还有 “单位价格 ”、 “日均 ”、 “年均 ”等问题如: “这种型号电冰箱的单位价格是每台 3288 元 ”“参观展览的人数很多,日均每天将近 1500 人 ”“这里有我国南方重要的货物中转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到每年 5000 万吨 ”以上错误都属于重复累赘三、范围失当句中有 “至少 ”、 “最多 ”、 “最高 ”、 “最低 ”、 “近 ”、“约”、 “超过”这一类词语时,要注意它们后面搭配的应是确数,而不能是概数例 1.他的年龄不大,最多五十岁以下例 2.这个单位职工福利好,收入高,每月工资至少一千八百元以上最多 ”和 “至少 ”只能跟上下极限点,不能跟一个范围,而 “⋯ ⋯ 以上”、“⋯ ⋯ 以下 ”都表示范围,因而 “最多 ⋯ ⋯ 以下 ”和 “至少 ⋯ ⋯ 以上 ”的表述存在语病例 3.由田亮、吴敏霞、郭晶晶等优秀运动员组成的中国跳水队,在这次雅典奥运会上,囊括了八枚金牌中的五枚,充分显示了跳水强国的实力。
“囊括 ”即把全部包罗在内, “八枚 ”中获得 “五枚 ”,不能称 “囊括 ”四、形成歧义数量词作修饰成份时,容易出现歧义例 1.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数量词的限制出了问题,使之对句子的理解有了歧义,是 “几个学校”还是 “几个领导” )例 2.两个报社的记者昨天采访了局长五、数量词误用例 1.在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上 ,他们俩个人又在一起交流经验俩”应改为“两 ”例 2.他那身汗渍的劳动布单帽和半新的家做黄布褂都早已湿透了量词“身 ”可修饰“黄布褂 ”但, 不能修饰“单帽 ”应, 将 “身 ”改为“顶”并,在“半新 ”前加 “那件 ”例 3.据科学统计,蜜蜂每酿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50万朵”只能是花,而不能是花粉,因此去掉 “粉”即可,也可以在“花”与 “粉”之间加上 “的 ”,即为“50万朵花的粉 ”例 4.想起过去 500 多个岁月,我不禁流下了眼泪 “500多个 ”不能修饰集体概念的名词“岁月 ”,改为“日子 ”)此外, “八个星斗 ”、 “二十个青春 ”、 “三十个岁月 ”、 “四十本书籍 ”等都属于此类错误六、位置不当在复杂的定语成分中,弄错数量短语的修饰对象而造成位置不当。
例 1:考古科学工作者对两千多年前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新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两千多年前 ”是修饰名词 “文物 ”的,应放在 “文物 ”之前例 2.十一个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团的人员到该厂检查工作此句数量短语 “十一个 ”的位置不当,令人费解,应该为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团的十一位成员到该厂检查工作 ”辨析并修改病句几点具体的规律由考试情况看,为了省时高效地做题,可以采用快速搜寻相关的重点词语,因为这些词,可能就是语病的症结所在:(一)并列词如和、与、及、或、同、跟以及顿号所在的地方等,这类词表明了句子内部有一部分成分是并列关系1、病句把不该并列的成分并列了a、我们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高度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和儒家经典伦理的作用,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 ”和 “儒家经典伦理 ”是种属关系,不能并列)b、青藏铁路将青藏高原和一望无际的戈壁滩、皑皑的雪山、辽阔无边的草原等景观串联在一起分类不当,去掉 “和 ”)2、并列成分的先后顺序弄错了a、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要求全国各级法院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少年审判制度,充分发挥少年法庭的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应是 “改革和完善 ”)b、据调查,当今中国,数以亿计的青少年正在通过电视、电影以及网络游戏等来认识人生,在其中形成有关善恶对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认和思考自己与这个社会的关系。
应是先 “思考 ”后“确认 ”)3、并列成分中的一些词语与其他的词语搭配不当a、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可以说“增加石油储备 ”、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但不可以说 “建立石油储备”)b、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有关部门对“事件 ”进行 “严肃处理 ”是通顺的,但如果说对 “事件 ”进行 “批评教育”就不通了c、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只能“加快速度 “,不能 ”加快规模 “)d、这次在西安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通过的《西安宣言》,是在我国直接推动下产生的,它总结和凝聚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智慧 “总结”和“智慧 ”搭配不当)e、在相当长一个时期里,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这成了一个焦点问题越来越激烈 ”与“课业负担 ”搭配不当, “生活空间”和 “活动范围”意思有交叉)(二)关联词这种词很多,毛病主要出在关联词的搭配和跟关联词相关的主语应该处在什么位置,以及关联词所体现的关系在句子内容中有没有得到正确显现。
1、 关联词残缺a、他虽然没有上过学,爱学习,现在已经能写文章了应在 “爱学习”前加 “但是”,和“虽然”呼应)2、 关联词搭配不当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了顶峰把转折关系误解为条件关系,应将 “不管 ”改为“尽管 ”)b、如关联词为“不但 ⋯ ⋯ 而且⋯ ⋯ ”、“虽然⋯ ⋯ 但是⋯ ⋯ ”是正确的,如果写成了 “不但 ⋯ ⋯ 但是⋯ ⋯ ”、“虽然⋯ ⋯ 而且⋯ ⋯ ”就错了3、关联词所体现的关系在句子内容中有没有得到正确显现a、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历史文化、风俗文化息息相关,而这种对建筑的照抄照搬,不仅庸俗可笑,而且丧失了原有风格 “不仅⋯ ⋯ 而且⋯ ⋯ ”是个递进关系的关联词, “而且 ”后的内容应比 “不但 ”后的更进一层,所以二者后面的内容应该调换)4、关联词位置不当,导致句子主语出现错误关联词中,前一个关联词所在句子的主语,如果同时是第二个关联词所在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主语应该放在前一个关联词的前面;如果不是(第二个关联词所在句子另有主语),这个主语就应该放在前一个关联词的后面如: “我们不但⋯ ⋯ 而且⋯ ⋯ ”,那么 “我们”就是分句 的主语。
“不但我们⋯ ⋯ 而且⋯ ⋯ ”,这时候的 “我们”只是分句 的主语a、傅雷先生谈到自己十三岁开始学习法文的经历时说,老师既有教的方法问题,也有自己念得不用功的原因,因此成绩很糟,十分之九已忘记 “老师”只是 “既有 ”分句的主语,应放在 “既有 ”的后面)b、现在,有些网站可以提供免费的个人主页,你只要将想公布于众的个人信息放在指定的位置上,网民们就可以从中了解你的个人情况 “你只要 ”改成 “只要你 ”)c、有些炎症,西药中药都能治不但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用小,成本低关联词连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一致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所以 “中药”应放在 “不但 ”之前)(三)介词依照一般的说法,介词往往跟名词性词组构成状语,修饰、限制谓语,然而在使用时容易犯毛病,最常见的是缺少主语,即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这时的介词通常放在句首,所以一看到句首有介词,就可以对照有没有因此而缺少主语)常见的介词有:在、当、从、使、对于、为了、通过、经过、由于,在⋯ ⋯ 里、在 ⋯ ⋯ 下、从 ⋯ ⋯ 中等a、由于一至六号 “神舟 ”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缺少主语,可去掉句首的 “由于 ”)b、在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去掉 “在⋯ ⋯ 里”)c、在建设事业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对建筑材料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去掉 “在⋯ ⋯ 下”)d、这个工作对他是完全陌生的,决心从头学起按照常理,只能是人对物,或主观对客观;颠倒过来是背理的,因此要改为“他对这个工作 ”)小技巧:句首滥用介词会造成主语残缺,那么,在中途易辙(头一句话还未说完就去说第二句,这种语病叫 “中途易辙”)这一块的病句,我们就可以添加介词或改变介词所在位置来消除毛病如:a、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 ”怎么样?作者还未把这句话说我按就说了第二句 “中国革命⋯ ⋯ 大大改了样子 ”,可以把 “自从 ”提到句首,整个句子就只有一个主语“中国革命 ”,前面一个分句则成了状语)b、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根据未来五年的市场开发计划,上海将逐年遴选 “世博会形象大使 ”暗换主语,可将 “根据 ”移至句首)(四)两面词如“能否”、“是否 ”、“好坏”、“有无 ”、“有没有 ”、“成败 ”“高低”、“多少 ”等词,凡是这种词出现,一般是前后两句,前面讲了,后面要有所呼应(即或两面对两面、或一面对一面),否则会犯判断不够严密的毛病,即犯一面对两面的错误。
因此看到这类两面词时,要尽其可能在后面寻找相应的词,如果没有,这个句子有语病a、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 “做好 ”是一面性的, “是否深入 ”是两面性的,一面对两面,有语病可以有两种改法: 一面对一面, “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生产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两面对两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