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十章崔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第十章崔新书新书第十章第十章 景观与环境景观与环境10.1 一 般 规 定10.2 景 观 距 离 10.3 噪 声 要 求10.4 绿化设计要求及标准10.2 10.2 景观距离景观距离10.2.110.2.1 城市快速路沿车站、港区等大型公共建筑物或沿水面及滨海岸修建时,应保持25~50m的绿化距离,必要时应增设辅路10.2.2 10.2.2 通过名胜古迹、风景区的城市快速路,其平纵线形应充分与环境相协调,应保护原有的自然状态和重要历史文化遗址,并应保持不小于20m的景观距离1、大型公共建筑物、水面、滨海岸2、名胜古迹,包括风景名胜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 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学价值,自然景物、人文景物比较集中,环境优雅、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区文物古迹: 指与名人事迹、历史大事有关而值得后人登临凭吊的胜地、建筑物以及文物保护单位重要地点:•国外从60年代开始对工程项目进行景观影响评价,•美国1965年的《公路美化法》,要求政府政策中考虑“风景的价值”,1969年的《国家环境政策法》要求联邦机构决策时,运用适当的衡量美学价值的技术。
•我国从90年代开始对景观影响评价进行研究敏感度:影响人口、视频、醒目程度、相对距离和相对坡度五个影响因子用于描述工程项目对景观的影响程度的量度,敏感度因子之积量化敏感度:•SI=Sa×Sc×Sd×Sp×St协调度:即工程项目的视觉特征是否与临近区域协调,主要体现在项目类型、设计风格、尺寸、色调、建筑材料等方面 l线路尽量利用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协调配合,少占耕地、少拆迁,高填地段采用保护与环境美化相结合的措施l设计风格、尺寸、色调、建筑材料等方面进行调整,以及利用建筑学方法,使道路与周边景观的反差度降低、布局优化;l通过隔离带、绿化带的建设以美化沿线环境,同时遮蔽周围部分景观;l缓解负面影响,积极美化环境、改善景观措 施 10.1 一 般 规 定10.2 景 观 距 离 10.3 噪 声 要 求10.4 绿化设计要求及标准 景观影响 视觉影响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道路对环境的影响: 1.全国环境监测结果表明,道路交通噪声中约有17%的城市属中度污染,49%的城市属轻度污染。
2007)2. 按国家环境噪声四类标准,(70dB,55dB)晚上超标严重,夜间交通噪声有增强趋势 北京市夜间普遍超标10dB以上,并且昼夜变化不明显,投诉强烈3. 噪声标准有提高的趋势交通噪声现状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5570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45565工业区35060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24555居住、文教机关区14050特殊安静区(疗养院、高级别墅区等)0夜间昼间适用区域类别北京市二环、三环、长安街沥青路面北京市二环、三环、长安街沥青路面北京市二环、三环、长安街沥青路面北京市二环、三环、长安街沥青路面/ / / /轮胎噪音频谱采集轮胎噪音频谱采集轮胎噪音频谱采集轮胎噪音频谱采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居住区与室内噪声环境噪声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不同轮胎类型(不同轮胎类型(A、、B、、C型)的轮胎型)的轮胎/路面噪音声级测定路面噪音声级测定•北京二环外环 车速80km/h•二环外环 车速50km/h•《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36 条“建设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的高速公路和城市高架、轻轨道路,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应当设置声屏障或者采取其他有效的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
•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指城镇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学校、医院及旅馆等四类建筑中的主要用房•10.3 噪音要求噪音要求•10.3.110.3.1 城市高架快速路(含匝道)横断面的外缘距两侧建筑物应符合本规程第8.3.2条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城市环境评价指标要求当超过城市噪音规定指标时,应按环保标准要求设置声屏障8.3.2 高架快速路与相邻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1 维修高架桥或建筑物所需空间;2 防止洒盐、洒水损害所需空间;3 预防火灾所需防护区;4 消防车辆通行及架梯所需空间;5 曲线段视距运行要求空间;6 环境保护所需空间 环保的、与环境协调的隔声墙形式多样的隔声墙声屏障设计程序1 确定噪声防护对象,一个区域、一个或一群建筑物 2 位置的确定 靠近声源、受声点,可利用土坡、堤坝等障碍物,力求以较少的工程量达到设计目标所需的声衰减3 几何尺寸的确定 4 声屏障绕射声衰减△Ld 的计算5 声屏障的隔声要求 6 道路声屏障吸声结构的设计7 声屏障形状的选择基于现有噪声的被动设计新建路设置范围?新建路的基础预埋?风荷载、自重高层建筑?降噪绿化林带•大孔隙沥青混凝土路面•橡胶沥青路面•横断面:高架 地平 隧道??? 控制噪声 任重而道远!10.1 一 般 规 定10.2 景 观 距 离 10.3 噪 声 要 求10.4 绿化设计要求及标准•编写原则:与道路专业相关的绿化标准•10.1.1~3 布置原则•10.4.4 快速路的绿化率宜为25%~30%。
•绿化率是指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2.0.1 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2.0.2 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2.0.6 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2.0.11 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3.1.2.2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3.1.2.3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0.4.5 快速路中央分隔带与两侧带上的树枝叶不得侵入道路的限界弯道内侧及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的范围内宜种植矮树,保证行车视距弯道外侧可适当加密种植城市快速路的中间分隔带上不宜种植乔木•《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7.1.2 防护设施不得进入车道的限界,且不应进入停车视距范围内诱导树矮树主树视距三角形区原则: 立交的每一点上,都要满足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视距要求10.4.6 植树的分隔带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5m较宽的分隔带可考虑树木、草皮、花卉等综合布置。
在填方或挖方地段,应在路堤或路堑边坡上种植草皮,在不影响视线的地段上可种植灌木10.4.7 在道路平面、纵断面与横断面设计时,应保护古树名木 10.4.10 快速路上种植的树冠与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的最小垂直距离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道路景观绿化的“设计新理念”•交通工程交通工程•生态学生态学•运输与城市规划运输与城市规划•景观建筑学景观建筑学•建筑学建筑学•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历史学历史学•生物学生物学•考古学考古学•地质学地质学•美学美学设计创作!!桥墩台的装饰桥墩台的装饰展示地域文化展示地域文化道路桥梁中的“脸谱” 成都的竹子防眩板西安的铲币防眩板修建高架桥,保护植被以桥代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合理确定桥梁标高,减少路基开挖桥梁护栏的绿化遮挡桥梁护栏的绿化遮挡布设棚洞保护环境布设棚洞保护环境隧道洞口设计简洁、轻盈隧道洞口设计简洁、轻盈挡墙绿化挡墙绿化木木 立立 柱柱 护护 栏栏16/22边坡修饰边坡修饰北京市高级法院北京市高级法院+0.7m道路工程项目是带状人工构造物,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地质条件等各异,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个项目。
所以,工程项目的惟一性决定其必须创造性地进行设计标准、规范是长期实践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必须认识到标准的法规性和严肃性但是,规范是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纲领性法规,它必须也只能是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的指导意义仅满足规范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全面系统地理解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根据个性环境,灵活运用指标,尽心创作,争取工程项目最合理、最优化分享结束,多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