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郭正权:如何理解和执行地理教学大纲.doc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8页
文档ID:537357153
郭正权:如何理解和执行地理教学大纲.doc_第1页
1/8

如何理解和执行地理教学大纲北京市教育局教研部:郭正权1986 年底,国家教委颁布了建国以来第四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教学大纲较 1978 年的第三部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无论从大纲的指导思想,到教学内容的安排,还是从教学目的任务的制订,直到各部分的教学要求,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这部教学大纲实施几年以来,有力地推动了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1990 年初,国家教委总结了几年来的经验,又对这部大纲进行了某些必要的修订与调整,制订了修订本另外,1983 年国家教委还制订和颁布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为今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中地理教学作好了准备由此可见,近几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地理教学大纲的建设,把教学大纲的制订看作是普教战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中学地理教师应该认真学习和理解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在教学中坚决贯彻落实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不断改进地理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下面,仅就这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和看法一、制定地理教学大纲的重要意义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由国家教委根据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的要求制订的,是中学地理教学的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它规定了地理学科总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对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也作了具体安排,同时还对中学地理课的教学原则、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等也提出了基本要求。

因此,地理教学大纲是编写中学地理教材的依据,是中学地理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地理教师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依据,还是学校对地理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的依据建国以来,我国制订和颁布执行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共有六部(1956年、1963 年,1978 年、1986 年、1988 年和 1990 年),一般都包括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教学内容及其安排、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 1956 年大纲中把前三部分合起来作为大纲的“说明”)、各年级教学内容要点等四个部分一)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教学目的任务是对中学地理教学总的使命所作的具体规定它是各年级地理教学连续奋斗的总目标,因而最具有法定性从建国以来的前三部教学大纲来看,一般都强调两大任务,即传授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有 1986 年后的后三部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地理知识教育、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项职能这体现出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中学地理教学目的任务这一基础理论问题的认识有了重大发展教学要求是在中学地理教学总的目的任务下面,对各年级的地理教学提出的具有阶段性的任务和要求这些教学要求只有在本阶段的教学中去完成,而不能留到下一个阶段。

因为各年级和各阶段的课程安排都有一定的联系,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如果初中阶段的区域地理教学要求没有完成,将造成以后不易弥补的知识缺陷,并给高中阶段系统地理的教学带来困难所以,各年级的教学要求,分工负责是严肃的,只能互相补充提高,而不能互相“甩包袱”二)教学内容及其安排教学内容及其安排这部分,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原则这部分包括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和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安排两部分是根据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现代地理科学知识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历史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它们是确定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依据以 1986 年大纲提出的原则为例,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和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两条原则,是从培养目标和地理学科特点的需要考虑确定的,而根据教学计划的要求、安排,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则是从可能性的角度考虑而确定的这些原则一方面作为教材编写中处理各种矛盾关系的准则,另一方面也是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掌握教材重点、难点和深度、广度要求的依据至于各年级、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安排,更是科学编排教材体系和教师系统掌握教材体系的重要依据三)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主要是从地理学科的特点出发,同时吸取前一时期地理教学中的经验教训,针对地理教学中涉及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的。

例如,注意地理知识教育、智力和能力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三项任务的关系及它们之间有机结合的问题;注意地理学综合性与区域性两大特点的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问题,指导学生经常运用地图的问题;以及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积极开展地理课外活动等问题,都是当前地理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大纲对此都作了深刻而中肯的分析,给我们的地理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四)教学内容要点教学内容要点,就是一般所说的大纲正文它是根据确定教学内容的原则和教学内容安排的要求,系统地安排各年级教学内容和章、节、课题及要点,实际上就是对地理知识教育内容所作的具体安排1986 年地理教学大纲同前三部大纲比较,不同之点就是除了教学内容要点之外,还增加了“基本训练要求”一项内容,这实际上是结合地理知识教育的系统安排,对能力培养也做了系统安排这些安排正是教师制订每堂课的授课计划,安排教学内容及重点,设计课堂类型与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布置作业、练习和进行效果检测的主要依据二、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是在 1986 年制订的,它是在总结 1978 年以来普教战线教育改革和地理教学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以 1978 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为基础修订出来的。

这部教学大纲一开头就明确指出:“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学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在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还指出:“地理课是中学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学好地理课,可为进一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这两段文字叙述不仅阐明了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在中学教育中所处的地位,而且充分体现出了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那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公民1986 年地理教学大纲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第一,大纲反映了四化建设的需要和现代地理学的内容教学大纲所确定的中学地理教学内容,是否能够满足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是否能培养出“四有”、“三热爱”的合格公民,这是衡量一部教学大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1978 年地理教学大纲由于受到当时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将传统的区域地理知识(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知识),作为中学地理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且特别提出了“以自然地理知识为重点“,这样就使我们中学地理的教学内容,不能充分反映出当代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途径。

因此,1978 年大纲就不能充分体现出时代的特点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不能全面反映出现代地理学的内容1986 年地理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正确阐明人地关系”和贯彻“三个面向”的精神作为确定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不仅规定高中地理要以人地关系为基本线索,阐明地球的宇宙环境,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以及人类应如何合理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等问题;而且明确了初中区域地理也要着重阐述不同地域中的人地关系,以及在这种关系影响下形成的区域地理特征这样就使大纲进一步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反映了现代地理学最重要的内容第二,大纲反映了近年来地理教学改革的成果,大大加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和思想教育要求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是否能够切合当前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实际,这是衡量一部教学大纲质量高低的又一重要标志1978年大纲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把传授地理基本知识作为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虽然在教学目的中也规定了培养地图能力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但是缺乏落实的具体要求和措施1978 年以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深入发展,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反映到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任务及其落实的措施方面,也越来越明确了;中学地理教学担负着传授地理基本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三项职能,已经为广大中学地理教师所接受;实现三者的统一,全面完成三项任务,已经成为广大地理教师的努力方向1986 年大纲反映了近年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这一成果,不仅在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中,率先提出这个问题,对三项任务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也作了比较明确的阐述;而且在大纲的第四部分,配合各年级、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要点,系统安排了基本训练要求(共117 项),从而使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任务,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因此,1986 年大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知识教学大纲,而且也是一个智能训练大纲,这一变化较之 1978 年大纲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无疑将大大促进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第三,大纲初步体现了减轻学生负担和少而精的教学要求1978 年以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实践证明,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负担过重,而教材内容“多、难、深”,同授课时数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经过几年实践,教材也几经删减,虽然教材难度也有所降低,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

这反映出,1978 年大纲从指导思想方面还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没有把从学生实际出发、减轻学生负担和少而精的原则,作为制订大纲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针对这种情况,1986 年大纲将“根据教学计划对地理学科的要求和安排,以及地理学科的性质、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精选教材内容”,作为确定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时,本着少而精的精神,在具体安排教学内容方面,朝着减轻学生负担方面迈出了较大的步子例如,针对初中一年级中国地理分区部分内容较多的问题,决定除首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区和学校所在地的区域作为必授内容外,其他区域供教师选授和学生自学这样安排是否意味着降低了程度和要求呢?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分区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讲授具体的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自学区域地理、分析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必须讲授的区域少了,但教会学习方法的这一要求并没有减少,相对来说这一任务更重了,对地理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四,大纲为了充分发挥“四个依据”的作用,尽量将要求提得明确具体,便于教师使用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在发挥“四个依据”的作用方面,最关键的是指导教学的依据为了更好地发挥“四个依据”的作用,特别是指导教学这个依据作用,1986 年大纲采取了方便教师使用的办法,将教学要求提得比较明确和具体。

首先,在中学地理的教学目的任务中,明确指出了传授地理基本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以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总目标,这是教学要求的第一个层次其次,在各年级的教学要求中,分别规定了初、高中不同年级所承担的三项职能的具体任务,这是教学要求的第二个层次最后,在各个不同年级的各部分教学内容中(大体上以教材中的章为单位),具体编排了教学内容要点和基本训练要求,从而使知识要求和智能要求进一步具体化,这是教学要求的第三个层次这样安排,可以使教学大纲各项要求的实现有了可靠的保证综上所述,1986 年地理教学大纲是在原有基础上作了较大改进与提高的一部大纲,尽管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但还是初步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精神,可以称得上是建国以来编制得较好的一部大纲三、1990 年国家教委对地理教学大纲所作的调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自 1986 年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三年实践,在1990 年初,国家教委又对这部大纲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制订了《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为什么要对 1986 年大纲进行调整呢?在全国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学大纲之前,为了在中学地理课中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适当降低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有。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