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3讲讲 国际法的研究方法〔国际法的研究方法〔2〕〕案例国际法的研究 •国际法院判例〔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decisions〕•?国际法院司法实践中的解释问题研究?• 宋杰• 出版社:武大• 出版时间:2021-4-1•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国 际 法 院 规 约•第一章•法院之组织•第二条• 法院以独立法官假设干人组织之此项法官应不管国籍,就品格高尚井在备本国具有最高司法职位之任命资格或公认为国际法之法学家中选举之• •第三条 一.法院以法官十五人组织之,其中不得有二人为同一国家之国民• 二.就充任法院法官而言,一人而可视力一个国家以上之国民者,应认为属于其通常行使公民及政治极利之国家或会员国之国民 •第十三条• 一.法官任期九年,并得连选,但第一次选举选出之法官中,五人任期应为三年,另五人为六年•第十五条•法官被选以接替任期未满之法官者,应任职至其前任法官任期届满时为止•第十六条•一.法官不得行使任何政治或行政职务,或执行任何其他职业性质之任务 •第十七条•一. 法官对于任何案件,不得充任代理人律师.或辅佐人。
•二.法官曾以当事国一造之代理人.律师或辅佐人.或以国内法院或国际法院或调查委员会委员.或以其他资格参加任何案件者,不得参与该案件之裁决 •第十八条•一.法官除由其余法官一致认为不复适合必要条件外,不得免职•第十九条•法官于执行法院职务时,应享受外交特权及豁兔 国际法院开庭情况•1946年当初成立的时候,第一任的中国籍的法官叫许默,他以后就是顾维均先生,顾维均先生到1967年为止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就没有中国籍的法官,因为历史的原因在1985年开始,才有我们新中国的法官原联合国国际法院法官倪征噢国际法院副院长史久镛大法官•史久镛,1926年10月出生于浙江,194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法硕士学位• 1951--195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国际法研究1956--1958年,任北京国际研究所国际法助理研究员1958--1964年,执教北京外交学院,先后担任国际法高级讲师、副教授1964--1973年,任北京国际法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员• •1980--1993年期间,先后担任中国司法部国际经济法培训中心法律教授,中国外交部法律参谋,关于香港问题的中英联合联络小组法律参谋,中国法律参谋中心法律参谋,中选过北京市政协常委,政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4年2月6日,任联合国国际法院大法官,2000年2月至今任国际法院副院长 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高票中中国资深女外交官薛捍勤高票中选国际法院法官选国际法院法官 • 国际法院中国籍法官史久镛于2021年5月28日辞职,法院席位出现空缺根据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于29日同时举行法官补缺选举,薛捍勤分别获安理会15票和联大150票支持,高票中选•薛捍勤是中国资深高级外交官和知名国际法学者,不仅具有丰富的外交和国际法实践经验,而且在学术上造诣深厚薛捍勤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国际法,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在外交部条约法律司的长期实际工作中,作为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过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主持过很多双边、多边国际谈判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分为对人管辖权和对物管辖权对人管辖权是指谁可以成为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方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只有主权国家才能成为诉讼当事国,具体有三种情况:1,联合国会员国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然当事国2,非联合国会员国可以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三条第二款成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3,既非联合国会员国亦非规约当事国,可以根据安理会的决定成为诉讼当事国。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以当事国的自愿接受为前提•国际法院的对物管辖权,是指什么事项可以成为国际法院管辖的对象国际法院的对物管辖权非常广泛,包括了当事国各方提交的一切案件及联合国宪章、双边条约和多边条约规定的一切事件它甚至超越了国际公法的范围,延伸到了国际私法的领域•国际法院适用的是国际法,?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对国际法的内涵作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即:1,国际条约或公约;2,国际习惯法;3,文明国家所成认的一般法律原那么;4,作为确定法律原那么补充资料的司法判例和权威国际公法学家的学说;5,公允及善良原那么•国际法院的程序国际法院的程序依以下步骤进行:1,起诉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提交请求书起诉,二是以提交特别协定起诉2,书面程序和口头程序书面程序进行四轮辩论口头程序进行两轮辩论3,评议及宣判此外,国际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还常常有以下特别程序:1,临时保全措施2,第三方参加3,反诉 •国际法院的管辖权问题• 国际法院虽然有“世界法院〞的美誉,但它并不是超越于国家之上的司法机构,因此并不像国内法院那样具有强制管辖权由于管辖权是国际法院审理案件的根底,而目前世界各国在接受国际法院管辖权的问题并未呈现积极的姿态,所以,国际法院多年来曾经屡次呼吁世界各国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权。
在国际司法实践中,国际法院允许当事国通过多种方式灵活地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种方式:1,通过发表声明接受国际法院的任意强制管辖权所谓任意强制管辖权是指当事国可以决定是否发表声明决定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权,但一经声明接受,法院便有强制管辖权目前世界上已经有60多个国家接受了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权2,当事国双方向国际法院提交特别协定,从而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3,通过多边国际公约中关于接受国际法院管辖权的条款,从而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4,当事国以默示同意的方式允许国际法院行使管辖权 中国以前一直没有接受国际法院的强制管辖权,也没有将任何争端提交国际法院,并且对于多边国际公约中关于选择国际法院作为争端解决机构的条款采取了保存的态度但是,在中国最近参加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中,中国同意了该条约中关于选择国际法院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机构•欧盟法院判例(EC court decisions)•国际刑法法院判例(international criminal tribunal decisions)•1998年6月16日至7月18日,联合国设立国际刑事法院外交全权代表会议在罗马举行,会议通过了?国际刑事法院规约?〔又称?罗马规约?〕。
建立国际刑事法院是国际社会由来已久的理想和目标,是国际社会进一步加强合作以惩治种族灭绝罪、战争罪、反人类罪和侵略罪等最严重的国际罪行的新尝试国际刑事法院将设在荷兰的海牙,由18名法官组成,并拥有一名独立的检察官•世界贸易组织判例怎样研读和查找美国法院判例报告一、美国法院系统和遵循先例原那么 美国联邦地区法院联邦法院分成三级第一级称为初审法院trial court,即美国联邦地区法院united states district courts第二级为联邦中级上诉法院federal intermediate appellate courts,称为美国上诉法院U.S. courts of appeals美国有13个上诉法院 上诉法院所管辖的地域称为巡回区Circuit 〔又称美国巡回法院 第三级是终审上诉法院the final appellate court,即美国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遵守先例原那么•“维持先例(Stare decisis,即to stand by that which is decided) •The principal that the precedent decisions are to be followed by the courts. To abide or adhere to decided cases. •纵向原那么vertical stare decisis:下级法院的判决不能和上级法院的判例相抵触•横向原那么horizontal stare decisis: 一个法院应遵从自己的先例.• certainty, predictability and stability •事实相同不等于完全一样,是根本一致。
•Precedent on All Fours 先例完全适用•法庭自由裁量决定•Rule in a predictable and non-chaotic manner•强制性先例: mandatory precedent=binding authority•非强制性先例: persuasive precedent=advisory precedent=no binding•司法互惠原那么judicial comity•无先例可循的新案〔 a case of first impression〕美国法院判例在中国法院的适用•适用外国法是否包括法院先例?外国法查明制度中国立法与实践〔一〕司法解释第193条规定5种查明途径1 由当事人提供2 由我国驻该国使领馆提供3 由该国驻我国使领馆提供4 由中外法律专家提供5 由与我国订立司法协助协定的缔约对方的中央机关提供〔二〕无法查明时适用中国法律;但〈示范法〉还增加了适用“与该外国法律类似的法律〞〔三〕实践:案例1 江苏省轻工业品公司案〔武汉海事法院〔1999〕武海法宁商字第80号民事裁判书〕;案例2 美国总统轮船案•Up to now, there is no case to be reported to apply foreign precedent by the Chinese courts. Four reasons can be summed up for this view. •First, under Chinese legal system, precedents are not the source of law. Precedents play only persuasive role, but are not binding authority in Chines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lthough it may constitute binding source of law in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Second, a precedent is only a judicial decision for individual case, can not be regarded as a rule of law which has binding force for other cases. The Chinese judge may use a precedent for reference, but do not cite judicial precedent as authority. So the Supreme Court of PRC requires the Chinese courts to cite the statutory provisions sullying the legal authority for their judgments. •Third, the onus of proving foreign law is on the persons and the court. Where the referred foreign law is only precedent, it may be considered as ―no pertinent rule‖ or ―failing to prove foreign law‖, and as a result of applying Chinese law. •Fourth, from practical background, most Chinese judges, being untrained in common law, cannot correctly determine and apply foreign precedent.•The first explanation is that the issue whether precedent is the source of law in Chinese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is separate from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Chinese courts should apply the precedents of common law jurisdictions. •As the decisive issue for answering this question is whether precedent is the source of law in the foreign legal system, not in Chinese legal system. 二、美国法院判例报告的根本结构•美国法院判例报告〔court report〕 •判例报告由几大要素组成:•〔1〕描述案情事实〔facts〕 ;key fact•〔2〕陈述需解决的法律问题〔legal issues〕 ;•〔3〕涉及的法律规定;•〔4〕判决〔holding,opinion,decision〕 〔将法律规那么适用于特定的案情〕;Affirmed, Reversed, Remanded•〔5〕判决的理由或推理。
〔reasoning〕•言之有“理〞〔reason〕•言之有“据〞〔authority〕:法律依据;事实依据•一级依据primary authority:对主审法院有约束力的法律依据,如:法条〔statutes〕;判例〔precedents〕•二级依据secondary authority:对主审法院无约束力但可能有说服力的法律依据如:其他法律辖区的判例,学术论著〔treatises〕,法学评论〔law review articles〕,法律重述〔restatements of the law〕,法律知识全书〔legal encyclopedia〕•推理局部 •待判案件与既判案件进行比较,然后分析既判案件判决的理由和这样判的政策倾向 •判例报告中的政策是指对法律规那么的宗旨解释法院是否严格限于既定判例立下的规那么,反映出法院所持政策的立场 •区分:•判决的核心理论〔ratio decidendi〕= the reason for the decision•法官附带意见〔obiter dictum): 法官断案时提出的和该案无直接关联的法律意见,属于法官的个人感言或对法律的突然领悟,所以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法院理由范围要比政策窄理由是法庭作出判决的逻辑过程 判例辨析技术〔distinguishing technique〕•To distinguish one case from another•Essentially different•可以躲避“先案原那么〞案例摘要 case briefing•学会制作英文案例摘要是一个涉外法律工作者必备的职业技能!•简洁•疏而不漏•1. Title and Citation•The title of the case shows who is opposing whom. The name of the person who initiated legal action in that particular court will always appear first. Since the losers often appeal to a higher court, this can get confusing. The first section of this guide shows you how to identify the players without a scorecard.•The citation tells how to locate the reporter of the case in the appropriate case reporter. If you know only the title of the case, the citation to it can be found using the case digest covering that court, or one of the computer-assisted legal research tools (Westlaw or LEXIS-NEXIS).•2. Facts of the Case•A good student brief will include a summary of the pertinent facts and legal points raised in the case. It will show the nature of the litigation, who sued whom, based on what occurrences, and what happened in the lower court/s.•The facts are often conveniently summariz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urt’s published opinion. •Sometimes, the best statement of the facts will be found in a dissenting or concurring opinion. •WARNING! Judges are not above being selective about the facts they emphasize. This can become of crucial importance when you try to reconcile apparently inconsistent cases, because the way a judge chooses to characterize and “edit〞 the facts often determines which way he or she will vote and, as a result, which rule of law will be applied.•The fact section of a good student brief wi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elements:•A one-sentence description of the nature of the case, to serve as an introduction.•A statement of the relevant law, with quotation marks or underlining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key words or phrases that are in dispute.•A summary of the complaint (in a civil case) or the indictment (in a criminal case) plus relevant evidence and arguments presented in court to explain who •did what to whom and why the case was thought to involve illegal •conduct.•A summary of actions taken by the lower courts, for example: defendant•convicted; conviction upheld by appellate court; Supreme Court granted •certiorari. •3. Issues •The issues or questions of law raised by the facts peculiar to the case are often stated explicitly by the court. •Again, watch out for the occasional judge who misstates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the lower court’s opinion, by the parties on appeal, or by the nature of the case.•4. Decisions•The decision, or holding, is the court’s answer to a question presented to it for answer by the parties involved or raised by the court itself in its own reading of the case. There are narrow procedural holdings, for example, “case reversed and remanded,〞 broader substantive holdings which deal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statutes, or judicial doctrines. If the issues have been drawn precisely, the holdings can be stated in simple “yes〞 or “no〞 answers or in short statements taken from the language used by the court.•5. Reasoning•The reasoning, or rationale, is the chain of argument which led the judges in either a majority or a dissenting opinion to rule as they did. This should be outlined point by point in numbered sentences or paragraphs.•6. Separate Opinions•Both concurring and dissenting opinions should be subjected to the same depth of analysis to bring out the major points of agreement or disagreement with the majority opinion. Make a note of how each justice voted and how they lined up. Knowledge of how judges of a particular court normally line up on particular issues is esssential to anticipating how they will vote in future cases involving similar issues.•7. Analysis•Here the student should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ase, its relationship to other cases, its place in history, and what is shows about the Court, its members, its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or the impact it has on litigants, government, or society. It is here that the implicit assumptions and values of the Justices should be probed, the “rightness〞 of the decision debated, and the logic of the reasoning considered.•?判例摘要?(Case digests)把法律问题分成七大类: •〔1〕人;persons•〔2〕财产;property• (3)合同;contracts• (4)侵权;torts• (5)犯罪;crimes• (6)司法救济;remedies• (7)政府。
government 法律概念点points of law•Class法律类别•Subclass亚类别•Topics分类标题-------legal concept法律概念•Subdivisions亚标题----West key number西方钥匙序号三、查找美国法院有关判例•美国大约有500万个出版的法院案例报告,每年将从600多个法院产生14万个新的案例 •美国最高法院的判例收集在?美国判例报告集?〔United States Reports〕中,英语简称为U.S.这是政府允许的官方出版物•此还,还有两种非官方出版的判例集:西方出版公司出版的?最高法院判例报告集?(Supreme Court Reports: S.Ct)和律师合作出版公司出版的?美国最高法院判例报告,律师篇?(United States Supreme Court Reports, Lawyer’s Edition: L.Ed)和L.Ed.2d) •美国上诉法院的判决都收集在美国西方出版公司出版的?联邦判例报告?中,该书分三大系列•第一系列收集了1880年至1924年的判例报告,简称F;•第二系列收集了1924年至1993年的判例报告,简称F.2d;•第三系列是1993年以后的判例报告。
•美国地区法院的判例,在1932年前是载于?联邦判例报告?中1932年后,那么收集于?联邦补编?(Federal Supplement: F.Supp)中•现有F.Supp. 2d F.Supp. 3d • 美国州法院的判例收集于各州的判例报告中每州至少有一种官方判例报告•在一本通行的参考书?统一法律引证制度?中,记载了每州的判例报告名称西方出版公司出版的?地区判例报告?,收集了大多数州法院的判例这些地区判例报告分别为:?大西洋州判例报告?、?东北各州判例报告?、?西北各州判例报告?、?太平洋各州判例报告?、?东南各州判例报告?、?东南各州判例报告?、?西南各州判例报告?、?南部各州判例报告? •查找某个判例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按关键词查找 •第二,按判例名称查找 •第三,按主题查找 •事实上,判例查找工作是通过电进行的在美国用途最广的电脑效劳是LEXIS系统和WESTLAW系统,系统中含有联邦和州判例全文、法规、行政规章和其它有关的法律信息 • westlaw •Westlaw 是由汤姆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旗下美国West 出版公司于1975 年开发的综合性法律、法规、新闻和公司信息平台。
Westlaw 现已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多的法律检索数据库在美国法学院、律师事务所中的覆盖率几乎高达100%,并广泛地被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地区的大学、政府机构、律师事务所和企业所采用•以汤姆森路透法律信息集团旗下的包括West 、Sweet & Maxwell、RIA、Carswell、Australian Tax Practice〔ATP〕等•28 家出版公司作为后盾,Westlaw 法律数据库内容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香港地区的成文法、判例法、国际条约,美国法院卷宗〔Dockets〕,1000 余种法学期刊,1000 余种法学专著、教材、字典和百科全书、法律格式文书范本和实务指南,覆盖几乎所有的法律学科数据库内容的更新速度最快可达每10 分钟一次• Westlaw International数据库中包括6000个Thomson Legal & Regulatory主要的法律数据库以及约7000个来自Dow Jones Interactive的新闻及商业信息数据库数据库内容涵盖法律、商业及新闻资料等方面特别是法律资料库中包括全部英国和欧盟主要法律资料、最重要的美国专题法律、加拿大和香港的判例法,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法律报刊、文献及国际条约资料。
通过Westlaw International可获得主要西方国家的案例、法律法规、条约、商业资料等信息 •1.进入点击.进入点击WestLaw链接地址链接地址 ://,会出现,会出现“ Westlaw International Academic User Agreement〞页面,选中〞页面,选中“I Agree〞后,点击〞后,点击“GO〞〞 即可进入即可进入•2. 主界面介绍主界面介绍•进入进入Westlaw之后的界面可以分为三大局部,之后的界面可以分为三大局部,页面上部为导航栏,页面左侧为快速检索区,页面上部为导航栏,页面左侧为快速检索区,页面右侧为检索输入区页面右侧为检索输入区 • 2.1 上方导航栏 上方导航栏共有六个标签,分别是:World Journals〔期刊〕、Federal〔美国法律〕、WLI General Subscription〔所有内容〕、Westlaw UK〔英国法律〕、Westlaw Australia〔澳大利亚法律〕、LawSource〔加拿大法律〕 • 2.2 快速检索区 •快速检索区有两个检索项,即Find by citation和Search these databases。
如果知道文献的引用信息〔citation〕,比方案例文献编号、法律条例编号等,可直接通过Find by citation查询•不同类型的文献,其引用格式也不同,引称一般以该文献的出版物名称、卷、页码或年份、卷、出版物名称、页码的格式,如294 F SUPP 2D 132 、1999 1 AC 197•对各种类型文献的citation格式,系统提供查询,另外系统还可限定文献的出版国•上述功能也可通过首页工具栏的“FIND〞实现 • 2.3检索输入区 系统提供两种检索方式,即“字词及连接符〞 〔Terms and Connectors〕和“自然语言〞〔Natural Language〕 使用“字词及连接符〞进行检索时,可同时限定文献的出版日期字词之间的连接符包括逻辑算符和位置算符•逻辑算符有AND、OR、BUT NOT•位置算符可限定检索词之间的位置关系,如A /p B,表示检索词A和B须在同一个段落中,A /s B,表示检索词A和B须在同一个句子中•“Add Connectors or Expanders〞的“Help〞,可显示所有算符的代码及含义,方便用户选择使用 •使用“自然语言〞检索时,只须用简单的英语描述您的问题,系统会分析该描述,忽略无关字词,选取检索词并作出适当的检索。
如输入“must a manufacturer disclose the side effects of a drug〞 检索输入栏下是Westlaw预设的数据库列表, 最多可选择在10个数据库同时检索 北大法宝• :// .chinalawinfo /四、阅读美国法院判例报告四、阅读美国法院判例报告 • 一般阅读一个例报告需从两个角度审读 :•首先是内在角度,即看找到的判例同你所要分析的问题案情是否一致 •其次,要从外在角度着,即该案是否仍有效,是否被修改正 案例追踪系统Shepard’s Citations•该资料会告诉你两方面的信息:•(1)本案后的情况History of the case•Quoted or cited•如上诉法院维持原那么(a);主题相关的案件(cc);驳回上诉(D);上诉后修正(m);上诉后改判(r);同案引用(s);代替以前的判决(S);撤销该案(V);最高法院否认复审(US certden);最高法院驳回复审(US cert dis)•(2)其它法院对该案的看法•如:对判决推理进行批评(c);案情不同(D);强调该案(e);该案有约束力(f);无不一致(h),分歧意见(j);限于该问题(L);推翻该案(O);案情类同(P);对推理质疑(Q)。
四、美国法院判例报告中的引证•?统一引证制度?〔A Uniform System of Citation〕的工具书,俗称“蓝皮书〞(the Bluebook) 一典型的判例引证包括这几个内容:(1)案名〔caption〕 ;(2)出版源;(3)判决年份和法院名称;(4)前后案史 •Jackson.V.Metropolitan Edison Co., 348F,Supp.954(M.DPa1972),affd,483F.2d754(3dCir.1973),affd,419U.S.345(1974). •杰可逊诉爱迪生市政公司一案的判决,记录在?联邦判例引证?第348卷第954页该案是由宾州中区地方法院于1972年作出判决的美国第三巡回上诉法院复审后维持地方法院判决第三巡回法院判决发布于1973年,发表在?联邦判例报告,第二编?第483卷第754页.美国最高法院复审并维持了第三巡回法院的判决,其判决于1974年作出并收于?美国判例报告?第419卷第345页 •Petitioner 上诉人•Respondent 被上诉人•Versus ( v.) 诉• 在判例报告中会常常使用一些“信号语〞,以说明某一原那么同引证原那么、判例之间的关系。
表示赞同的信号语如E.g,说明还有其它判例可以引证,但为了防止重复不再详述这类词还有Accord,Sec,See also, Cf,表示尽管另一案件不完全相同,但有很大的类比性表示相反的词,如Contra,表示所引证的判例与某一观点相矛盾类似的词述有Bur see, But of,表示背景材料的词如See generally •?美国法典?中(U.S.C.) •(1)总论;(2)国会;(3)总统;(4)旗帜、印章,政府和各州所在地;(5)政府组织和雇员;(6)担保;(7)农业;(8)外国人和国籍;(9)仲裁;(10)军队;(11)破产;(12)银行;(13)统计;(14)海岸防卫;(15)商贸;(16)保护;(17)版权;(18)犯罪和刑事诉讼;(19)关税;(20)教育;(21)食品和药品;(22)对外关系和交往;(23)公路;(24)医院和救难;(25)印弟安人;(26)税收;(27)含酒精饮料;(28)司法及司法程序;(29)劳工;•(30)矿和开矿;(31)货币与金融;(32)国家防卫;(33)海运和海上通道;(34)海军;(35)专利;(36)爱国社团和习俗;(37)穿制服效劳者的支付和津贴;(38)老人福利;(39)邮政;(40)公共建筑物、财产和土地;(41)公共合同;(42)公共健康和福利;(43)公共土地;(44)公共印刷和文件;(45)铁路;(46)航运;(47)电报、电传和无线电报;(48)领土和半岛属地;(49)交通;(50)战争和国防,索引•钥匙码检索法〔Key Number〕•钥匙码系统是美国法院系统和West 公司共同研发的一套法律分类系统,将所有的法律分为400 个法律主题〔legal Topics〕,再逐级细分,到最底层有10 万多个法律内容〔Legal Concept〕,每个法律内容都有一个钥匙码对应,如bankruptcy 对应钥匙码51,avoided transfers 是bankrupty 的一个下级内容,对应钥匙码51k2782。
这些不同层级的钥匙码构成了钥匙码大纲〔Key Number Outline〕•Westlaw 的编辑将所有收录在Westlaw 数据库中的判例中每一个法律问题〔Legal Issue〕都提炼出来做成眉批〔Headnote〕,每一个眉批都对应一个或多个法律内容〔Legal Concept〕的钥匙码,因此,钥匙码大纲〔Key Number Outline〕可以看作是眉批的分类系统钥匙码大纲〔Key Number Outline〕本身再加上眉批就构成了钥匙码文摘系统 〔Key Number Digest System〕•钥匙码检索法可以帮助您通过钥匙码快速获取某一法律内容的判例,或者其他法律参考资料下一次:案例分析•张梦发原为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张梦发原为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专业研究生,对国际公法非常感兴趣,后移民美国,参加美对国际公法非常感兴趣,后移民美国,参加美国国籍最近他在美国文物市场购置了国国籍最近他在美国文物市场购置了1913年年中国袁世凯政府在英国证券市场出售的中国袁世凯政府在英国证券市场出售的“善后善后大借债券〞该债券目的在于筹款用于清朝结大借债券〞该债券目的在于筹款用于清朝结束后国家经济的重建。
这种债券的年利息是百束后国家经济的重建这种债券的年利息是百分之五,每年支付两次,分之五,每年支付两次,47年后,也就是年后,也就是1960年到期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年到期但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中国政府从中国政府从1939年开始就停止对这笔债券支付年开始就停止对这笔债券支付任何款项任何款项•最近,张梦发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最近,张梦发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美国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该债券还本付提起诉讼,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该债券还本付息〔息〔4141万美元〕美国法院受理此案,并将传票发万美元〕美国法院受理此案,并将传票发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要求在送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要求在30天内作出天内作出辩论并出庭辩论并出庭•现我国外交部急电征求你的法律意见:现我国外交部急电征求你的法律意见:•1 我国政府是否应该作出辩论及出庭?我国政府是否应该作出辩论及出庭?•2如果辩论及出庭,后果会如何?如果辩论及出庭,后果会如何?•3如果不辩论及出庭,理由如何?后果如何?如果不辩论及出庭,理由如何?后果如何?•4根据国际法,中国是否要为该债券承担还本付息的义根据国际法,中国是否要为该债券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务?•查找最新的涉及中国及主权豁免问题的案子作业•通过WESTLAW〔或LEXIS〕查找一个案子:•1 在2021-2021年中发生的;•2 美国联邦法院受理的:•3 涉及中国政府、或中国企业的•4 国际法的、民、商事案子〔移民案子不要〕•做案子摘要〔不超过一页纸〕60年前存入巨款年前存入巨款 九旬老太今向九旬老太今向花旗追讨花旗追讨12亿美元亿美元 •九旬老太金娣委托代理人赴美追讨47年前存在花旗银行巨额存款。
• 引发此事的是4张纯金及数张纯银铸成的存单,签发日期是1941年4月7日,金额为2.5亿美元存单上刻有花旗银行总裁和存款人的头像,存款人为金娣女士,存款地点是新加坡金城道分行转存纽约总行存单用中英文标注:该存单为“特别发行、不可撤销、无时间限制〞、“在世界分支提取均有效〞 •这笔存款发生在1941年,至今已有60年的时间,本息已累计达12亿美元金质凭证与金质图章 美元存款凭证 •这笔巨额存款的主人金娣,曾是上个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贵州省军阀、贵州省主席周西成的机要秘书当年,周西成将自己的黄金、现金、实物等价值3亿美元的财产,以18个人的名义分别存入美国花旗银行在新加坡的金城道分行,金娣为18人之一1941年日本占领新加坡前夕,周西成将其存款剩余的2.5亿美元的继承权交给了金娣,移交手续在花旗银行办理,花旗银行向金娣开具了存款、取款及有关凭证其后,由于当时中国战乱频繁,金娣作为这笔巨款的惟一主人辗转藏匿,最终隐居于中国南方的小山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冻结了中国在美国的全部资产,金娣老人的这笔数亿元存款也被冻结在美国•1979年中美两国达成解冻中国在美资产的协议,金娣这时才有了取回存款的条件,但因其隐居与世隔绝,直到1990年她才知道存款可以取回。
金娣老人委托他人两次去新加坡代办此事,但得到当地花旗银行的答复是,需向纽约总行请示 •金娣找到复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或民商法的研究生,提出咨询:•这起案子如何打?可能有什么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