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号子(四年级)劳动号子课题第二课:劳动号子课时:3-1序号:5教学目标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劳动号子的特点二、通过欣赏《打夯歌》 ,感受劳动号子的音调和风格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同学对我国民歌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板书、图片、录音教学过程分步目标预设活动过程个性化考虑一、唱唱二、了解民歌三、欣赏《打夯歌》 1、教师出示 (略)2、听琴演奏旋律3、跟琴轻声唱4、指导运用气息,唱得有弹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提醒坐姿:坐前半张凳子上身挺起气息:运用小腹的力量支持声音轻,但不等于虚1、板书:民歌同学说说自身对民歌的了解,自身知道哪些民歌2、教师介绍:民歌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歌曲,它往往通过人们口头世代传唱而流传于某些地区,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3、板书民歌的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4、同学看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介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一种,发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曲调粗犷有力1、出示图片,了解什么叫打夯2、初听,感受3、讨论它的特点:(1) 、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有点类似与劳动的吆喝2) 、音调:粗犷有力,起到一个“发力”的作用3)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4、复听,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以上特点和着音乐做一做打夯的动作5、跟录音学唱比比谁学得最好 (有没有把打夯的力度与节奏表示出来,教师对感受得到位的同学予以褒扬) 四、口琴练习6、扮演1) 、众人按“领、和的形式演唱2)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扮演1、练习 1-5 音阶2、重点指导音的准确干净3、练习曲课后小结课题第二课:劳动号子课时:3-1序号:5教学目标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劳动号子的特点二、通过欣赏《打夯歌》 ,感受劳动号子的音调和风格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同学对我国民歌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板书、图片、录音教学过程分步目标预设活动过程个性化考虑一、唱唱二、了解民歌三、欣赏《打夯歌》 1、教师出示 (略)2、听琴演奏旋律3、跟琴轻声唱4、指导运用气息,唱得有弹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提醒坐姿:坐前半张凳子上身挺起气息:运用小腹的力量支持声音轻,但不等于虚1、板书:民歌同学说说自身对民歌的了解,自身知道哪些民歌2、教师介绍:民歌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歌曲,它往往通过人们口头世代传唱而流传于某些地区,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3、板书民歌的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4、同学看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介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一种,发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曲调粗犷有力。
1、出示图片,了解什么叫打夯2、初听,感受3、讨论它的特点:(1) 、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有点类似与劳动的吆喝2) 、音调:粗犷有力,起到一个“发力”的作用3)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4、复听,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以上特点和着音乐做一做打夯的动作5、跟录音学唱比比谁学得最好 (有没有把打夯的力度与节奏表示出来,教师对感受得到位的同学予以褒扬) 四、口琴练习6、扮演1) 、众人按“领、和的形式演唱2)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扮演1、练习 1-5 音阶2、重点指导音的准确干净3、练习曲课后小结课题第二课:劳动号子课时:3-1序号:5教学目标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和劳动号子的特点二、通过欣赏《打夯歌》 ,感受劳动号子的音调和风格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激发同学对我国民歌的喜爱之情教学准备板书、图片、录音教学过程分步目标预设活动过程个性化考虑一、唱唱二、了解民歌三、欣赏《打夯歌》 1、教师出示 (略)2、听琴演奏旋律3、跟琴轻声唱4、指导运用气息,唱得有弹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提醒坐姿:坐前半张凳子上身挺起气息:运用小腹的力量支持声音轻,但不等于虚1、板书:民歌同学说说自身对民歌的了解,自身知道哪些民歌2、教师介绍:民歌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歌曲,它往往通过人们口头世代传唱而流传于某些地区,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3、板书民歌的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4、同学看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介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一种,发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曲调粗犷有力1、出示图片,了解什么叫打夯2、初听,感受3、讨论它的特点:(1) 、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有点类似与劳动的吆喝2) 、音调:粗犷有力,起到一个“发力”的作用3) 、演唱形式:一领众和4、复听,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以上特点和着音乐做一做打夯的动作5、跟录音学唱比比谁学得最好 (有没有把打夯的力度与节奏表示出来,教师对感受得到位的同学予以褒扬) 四、口琴练习6、扮演1) 、众人按“领、和的形式演唱2)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扮演1、练习 1-5 音阶2、重点指导音的准确干净3、练习曲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