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散文——《玫瑰与刺》、《凋零之美》【名家经典】 玫瑰与刺 在为玫瑰剪枝的时候,不小心被刺刺到,一滴血珠渗出拇指,鲜红的血,颜色和盛放的红玫瑰一模一样 玫瑰为什么要有刺呢?我在心里疑惑着 我一边吸着手指渗出的血珠,一边想着,这作为情侣们爱情象征的玫瑰,有刺,是不是也是一种象征呢?象征美好的爱情总要付出刺伤的代价 把玫瑰插在花瓶,我本想将所有的刺刮去,但是并没有这样做,我想到,那流入玫瑰花的汁液,也同样流入它的刺,花与刺的本质原是一样的;就好像流入毛虫的血液与流入蝴蝶的血液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只欣赏蝴蝶,不包容毛虫 流在爱情里的血液也是一样呀!滋润了温柔的玫瑰花,也滋润了尖锐的棘刺流出了欢喜与幸福的,也流出了忧伤与悲痛在闪动爱的泪光中,也闪动仇恨的绿光 但是我始终相信,真正圆满纯粹的爱情,是没有任何怨恨的,就像我们爱玫瑰花,也可以承受它的刺,以及偶然的刺伤凋零之美 坐在仁爱路一家楼上咖啡屋,看着路上的菩提树叶子,一片一片地辞别枝极,飘落下来,有时一阵风来,菩提叶竟是满天翻飞旋舞,在凋零中,有一种自在之美。
有几株落得早的菩提树已经增生新叶,菩提树的嫩叶介于鹅黄与粉红之间,在阳光下,美丽如水月,透明似琉璃在晶明的落地窗前,看见菩提树的调零与新叶,使我想起憨山大师的一首诗: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见冰消涧底,不知春上花枝 这凋零与新生,原是同一个世界,涧底的冰雪融化了,与春景里枝头的花开,原是同样的美或者,溪涧中的雪是滋润过花的雨水与露珠;也或者,那灿烂的花颜是吸了冰雪的乳汁而辉煌的吧! 一切因缘的雪融冰消或抽芽开花都是自然的,我们尽一切的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开花时看花开,凋谢时就欣赏花的飘零吧!我们尽一切努力,也不能使落下来的任何一片叶子回到枝头,因此要存着敬重与深情的心,对待大地这种无言的呈现呀!【读后感】 读过很多散文,我最心仪的,是林清玄先生的 最早读过林先生的“菩提系列”,那时就被林先生的清新淡雅的文风,深厚的底蕴,以及对人生、对世界的参悟深深地吸引了最近,我又特地购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集》,本书是从林清玄这位多产的台湾作家数百万字的作品中,遴选出的二十余万字的散文精华,是沙海中淘出的金子,令人百看不厌。
过后,许多片段泊在记忆中,不时地熠熠闪光对这本书,我更是爱不释手,常置于桌边案头,不时拿来欣赏 林先生的散文,最适合在平静的夜晚,冲上一杯淡淡的香茗,独坐在发出温和的光的台灯下,静静地欣赏,享受散文带给人的平和与智慧曾经多少次,在自己心情烦乱的时候,《林清玄散文集》陪在我身边,安抚我的心灵,让我一次次平静下来这些文章,犹如一道道山泉,带着它的淙淙流水声缓缓地走到我们心中,让我们去慢慢品味生活的甘辛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哲学的意味和一点“禅”的味道读他的散文犹如一次心灵的洗礼,总能给人深深的启迪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让生活在纷繁世界中的我们看到,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还存有一些纯净他的散文是唯美的,淡淡地道来,慢慢地述说,绝少雕饰,犹如“清水出芙蓉”;而他的故事也是很平民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写的就是我,就是你,就是他。
这些个文章,初读自是清新异常,再品更是心开意解他的文字每每读后都会让我们的内心充满宁静与关爱文如其人,没有高雅的品味和水晶般纯净的心,怎能写出美得沁入人心的文章?一双筷子何以毁掉一个国家(人民论坛)秦 强《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5日 04 版) 《韩非子喻老》中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贵为一国之君的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就让身为三贤之一的太师箕子感到恐怖,原因在于,箕子害怕的不是象牙筷子本身,而是由象牙筷子引发的一系列后果 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瓷瓦器,要配犀碗玉杯;犀碗玉杯肯定不能盛粗茶淡饭,要配山珍海味吃山珍海味就不能粗布葛衣、茅草陋屋,而要锦衣华车、琼楼玉宇……箕子“畏其卒,怖其始”,从一双象牙筷子身上看到了纣王的欲望难平,为殷商王朝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果然,“居五年,纣为肉圃,设炮烙,登糟丘,临酒池,纣遂以亡 一双小小的象牙筷子何以能够毁掉一个泱泱大国?显然,毁掉殷商王朝的是筷子背后的奢靡享乐纣王制作使用象牙筷子,就意味着他抛弃勤俭节约,选择奢靡享乐。
历史和现实莫不证明,勤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同时还是基本道德底线奢华的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欲望的多米诺效应就会立刻显现:一个欲望推动着另一个欲望,一种贪婪紧随着另一种贪婪,各种贪欲接踵而至,永无尽头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当无限膨胀的贪婪欲望遇到了不受节制的恣意权力,结局就是意料中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对个人来说,德为立身之本,俭为养德之道勤俭节约可以降低人的物质欲望,减少外物的刺激需求,通过清心寡欲来修身养性,提升内在的道德修养而奢靡享乐则是欲望膨胀的开始,是走向腐化堕落的第一步一旦迈开这一步,就会利欲熏心,最后欲壑难填而自取灭亡历史上,富甲天下的邓通饿死街头,富可敌国的石崇收监问斩,贪恋专权的刘瑾招致凌迟,国之巨贪的和珅狱中自缢……这些生前锦衣玉食、不可一世之人,最后结局无一不是财尽人亡、身死名灭 对国家来说,勤俭节约是立国之本,也是治国之道俭可以养廉,廉可以治国即使是处在繁荣盛世的贞观之治时期,魏征仍不断谏劝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历史表明,勤俭和廉洁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克勤克俭往往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今天,对于各级干部来说,勤俭廉洁是为官从政的最低要求和道德底线勤俭节约所要求的清静寡欲、淡泊节制,可以消解和克制人内心的贪婪和欲望,有效防止国家公权力的腐败滥用和官吏的贪污腐化,实现廉洁自律的内在要求在这个意义上,勤俭节约不仅是敦风化俗的重要手段,也是防腐倡廉的重要途径 勤俭不兴,贪欲不止;节约不行,欲壑难平考究不少落马的豪贪巨蠹,其贪污腐化的直接起因,往往是一包名烟、一瓶美酒、一顿大餐、一块好表,之后就慢慢放弃了勤俭节约底线,渐渐养成了奢靡享乐恶习,最后走上了违法犯罪的不归路最近爆出的一些触目惊心的“老虎案”,无一不是背弃了节俭节约原则,走上了奢靡享乐歧途,在贪腐堕落的泥坑中越陷越深,最终沦为国家的罪人各级干部应当懂得,惟有把勤俭作为一种境界去修养、作为一种品格去恪守,才能自由行走在清正的大道上牢记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写在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本报记者 吕岩松 吴绮敏 赵 成 胡泽曦《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25日 03 版) 1894年的今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是一场日本蓄意发动的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甲午,中国近代史上意味深长的纪年;7月25日,中华民族情感日历特别标注的一天 非同寻常的时间节点,整整两个甲子的时空穿越 历史没有丝毫褪色炮声隆隆,硝烟弥漫在巨浪滔天的黄海战场,北洋水师官兵和来犯倭寇厮杀声中,两个东方国家关系格局易位,东亚秩序按照丛林法则重塑 无以复加的屈辱,刺痛心灵的拷问,沸腾奔涌的热血 这一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访问欧洲时的一段演讲在我们耳畔回响: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甲午战争是一本沉甸甸的历史教科书,让我们在深刻的反思中始终保持清醒,凝聚信心和力量,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 一切都没有忘记,一切都不能够忘记 水陆并进,攻城略地旅顺城内,日军四天三夜虐杀清军战俘和手无寸铁的男女老幼两万余人偌大旅顺城,只是因为遍布街巷的尸体需要掩埋,才有36个苦力活了下来。
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 二万万两库平银,“赔偿”日军抢占中国领土、的军费强盗也知道,如此庞大数额的赔款,清朝政府无力一次交出于是乎,第一次赔款交清后,余款要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 对领土的侵占,对财富的掠夺,更有对精神意志的摧残 想议和?清朝政府代表谁来出任,要日本指定马关“会商”,中国人只有一件事可做,那就是捧起日本人摔过来的条款,数日内作出“明确答复” 定远号是北洋水师引以为傲的主舰?击毁还不算完,碎片也要运到和中国隔海相望的福冈,建起“定远馆”炫耀日军武功,弹痕累累的甲板被改造成门板…… “幢幢华裔,将即为奴;寂寂江山,日变其色”;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吾民精华已竭,膏血俱尽,坐而垂毙” …… 甲午战争的重压以及这场战争引发的列强瓜分狂潮下,东方文明古国尊严扫地笼罩神州大地的悲伤、愤懑、压抑氛围中,整个民族的精气神犹如微弱烛光风中摇曳 甲午战争,不仅仅是清朝苦心经营的一支舰队在实力相当的对手面前输得精光的军耻,也不仅仅是昔日文明导师被后起岛国打败的国耻。
甲午战争之于中国究竟意味着什么?恩格斯站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历史高度,给出自己的答案:“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中国进行的战争给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 (二) 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毛泽东曾说过,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是一件坏事,但它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中国人民觉醒了,掀起了抗日运动,进行了抗日战争,一盘散沙团结起来了,睡狮觉醒了 同伟大的抗日战争结局截然相反的甲午战争,给中国人上了怎样一课?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再到中法战争,清朝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敲打得一蹶不振然而,清朝政府并未痛定思痛,走出自我蒙蔽的怪圈 英国人赫德主持清朝海关近半个世纪这位零距离旁观者有过这样一段形象的描述:“恐怕中国今日离真正的改革还很远这个硕大无朋的巨人,有时忽然跳起,呵欠伸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作一番伟大事业但是过了一阵,却看见他又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