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Regulation of cardiovascular activity 生理学:P113-P125,2,教学目的,掌握:心脏的神经支配;窦弓反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兔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的直接测量方法 熟悉: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升压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通过实验观察:神经、体液 (neural and humoral)因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作用3,一、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双重神经支配,1.心交感N ⑴ 起源与分布 脊髓T1~T5→节前纤维→N节换元→ 节后纤维,窦房结 房室交界 房室束 房、室肌,左交感N右交感N,,4,⑵ 作用及机制,心交感N(+)→节后纤维→NE→心肌细 胞膜1受体→胞内cAMP↑→激活Ca2+通道 →Ca2+内流↑,心率↑ ( 正性变时 ) 收缩力↑ ( 正性变力 ) 房室传导↑( 正性变传导),,,,6,⑵ 作用及机制,心迷走N(+)→节后纤维→ACh→心肌细 胞膜M受体→K+通透性↑→K+外流↑,心率↓ (负性变时) 收缩力↓ (负性变力) 房室传导↓ (负性变传导),,,7,心交感神经 心迷走神经 分 布 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 心室肌较少(余同 界、房室束、心室肌 交感神经) 递 质 去甲肾上腺素 (NE) 乙酰胆碱(ACh) 受 体 心肌1受体 心肌M受体 作 用 Ca2+内流 正三变 K+外流 负三变 心率、心缩力、传导 心率、心缩力、传导,,,,心脏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都有一定的紧张性,分别称为心交感紧张和心迷走紧张,8,(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血管平滑肌特点: 除毛细血管外,其它所有血管都有平滑肌分布。
同行的动静脉相比,动脉平滑肌多于静脉 同类血管相比,小动脉平滑肌相对多于大动脉 有些器官血管平滑肌有肌源性活动,而有些则无 绝大多数血管平滑肌都接受自主神经的支配 支配血管平滑肌神经纤维 -----血管运动神经纤维,缩血管神经纤维 舒血管神经纤维,,9,1.(交感)缩血管N纤维 ⑴起源与作用,脊髓胸、腰段→节后纤维→NE →,受体→血管收缩 2受体→血管舒张(较弱),,血管平滑肌,10,⑵ 特点,1.几乎所有的血管受其支配,不同的血管分布密度不同,皮肤血管>骨骼肌和内脏>冠脉和脑血管 2. A分布密度>V,小A分布密度>中、大A 3. 调节血压作用大 4.持续发放紧张性冲动:紧张性↑ →缩血管,紧张性↓→舒张血管,11,2.舒血管N纤维,⑴交感舒血管N纤维:骨骼肌血管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 特点:①不参与血压调节 ②平时无紧张性活动 ③与情绪、运动有关,交感舒血管神经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 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12,⑵副交感舒血管N纤维,主要分布:软脑膜、唾液腺、胃肠的外分泌腺 和外生殖器等器官的血管 N末梢→ACh→血管M受体→血管舒张,特点: ① 不参与血压调节 ② 参与调节局部血流,13,交感缩血管N 交感舒血管N 副交感舒血管N 分布 绝大多数血管 骨骼肌血管 脑、消化腺、外生殖器 递质 NE ACh ACh 受体 2 作用 —血管收缩(强) 血管舒张 血管舒张 2—血管舒张(弱),,,,血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14,(三)心血管中枢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与调节心血管活动有关的神经元集中的部位。
1. 延髓心血管中枢——基本中枢 心迷走中枢、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的神经元平时都有紧张性活动,分别称为心迷走紧张、心交感紧张和交感缩血管紧张 15,延髓心血管中枢部位:,◇缩血管区:心交感中枢 缩血管中枢 ◇心抑制区:心迷走中枢 ◇舒血管区:(-)缩血管区 N 元的活动,心迷走和心交感中枢对心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安静下心率75次/min是二者综合的作用16,2. 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下丘脑 大脑 边缘系统 小脑,17,适宜刺激:压力对管壁的牵张 特点:对快变化敏感,对慢变化不敏感 B. 传入神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 C. 神经中枢:延髓心血管中枢 D. 传出神经:心迷走N、心交感N、交感缩血管N E. 效应器:心脏和血管,(四)心血管反射( Cardiovascular reflex ) 1.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baroreceptor reflex)或称减压反射(depressor reflex) (1)反射弧 A. 感受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18,19,(2)反射过程,,(—),(—),(+),(+),,,,,20,(4)生理意义: 快速调节动脉血压,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⑶反射特点,双向调节 适宜刺激是机械牵张 对正常范围内阶梯突变的血压敏感 在BP长期调节中不起重要作用,21,正常BP在70~140mmHg范围内变化,敏感性高,22,2.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适宜刺激:血管壁的机械牵张 化学物质(前列腺素、缓激肽) 反射过程 血压降低,生理意义:调节血量、体液量及成分,心肺感受器:房、室及肺循环大血管壁上,,23,3.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24,25,二、体液调节 (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1.血管紧张素的生成,26,2.血管紧张素Ⅱ的功能:,(1) 收缩血管平滑肌(微A),,,血压,(3) 使交感紧张性,,,血压,,(4)作用中枢→交感缩血管紧张性↑,,,血压,27,(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E) 去甲肾上腺素(NE) 来源 肾上腺髓质 肾上腺髓质 交感神经末梢(少) 受体 , β (强), β(弱) 作用 E+β1—正性作用 NE+β1—正性作用 E+ — 缩血管 NE+ —缩血管(强) E+β2— 舒血管 NE+ 2—血管舒张(弱) 总结果 强 心 增加阻力—升压,,,,(20%),(80%),28,下丘脑垂体束,收缩血管(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 抗利尿作用,(三)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下丘脑视上核 室旁核分泌,,垂体后叶储存,释放入血,,作用:,29,(一)代谢性自身调节机制,三、自身调节,局部供血、供氧不足,局部代谢旺盛时:,局部血管扩张,(二)肌原性自身调节机制,在脑血管、肾血管多见,30,实验,31,实验动物:家兔 实验器材 1.兔手术器械一套; 2.血压换能器、动脉插管、三通管、保护电极等; 3.BL-410/420E+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实验药品 1.5%戊巴比妥钠、0.5%肝素生理盐水、1:10000肾上腺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32,实验步骤,一、麻醉与手术 1、动物捉拿 方法: 右手捉拿兔颈背部皮肤,左手托住其臀部 注意事项:单手提耳是错误的捉拿方法33,2、称重麻醉: (1)麻醉部位:耳缘静脉 (2)剂量:1.5%戊巴比妥钠2ml/kg (3)肌张力、角膜反射和疼痛反应消失 (4)注意事项: ①注射前一定要排气泡 ②注射麻醉剂要缓慢,并注意观察 ③保护耳缘静脉 ④取出针头时,用干棉球压迫止血34,3 气管插管 (1)仰卧位固定动物 (2)颈部正中切开皮肤5-7cm (3)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肌肉,暴露出气管 (4)做“倒T”形气管切开,插入、结扎固定气管插管 注意事项:插管前要清理创面,插入不宜过深35,4. 分离颈总动脉和神经 (1)双侧颈总动脉 (2)左减压神经(最细) (3)左迷走神经(最粗) 注意事项:分离神经时应特别仔细,操作要轻,勿过度牵拉,勿用金属器械分离,以免损伤神经36,37,5. 动脉插管 (1)动脉插管内灌满0.5%肝素生理盐水 (2)穿线结扎颈总动脉远心端 (3)用动脉夹在近心端夹闭动脉。
(4)用眼科剪向心剪一“V”斜口、然后向心脏端插入动脉插管并结扎固定牢固38,注意事项,(1)动脉插管内先灌满0.5%肝素生理盐水抗凝 (2)保持动脉插管与动脉方向一致,换能器与心脏同高 (3)注意三通管的方向 (4)结扎固定牢固39,二、仪器调试 1、进入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2、选择实验项目中的血压调节实验进入实验系统或选择“输入信号”→选择通道 →“压力”→点击“开始”实验按钮,即可在屏幕上观察到正常的血压曲线40,三、观察项目,1、观察记录正常血压曲线41,2、夹闭左侧颈总动脉10秒左右, 观察记录 3、刺激左侧减压神经中枢端,观察血压变化 4、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外周端,观察血压变化 5、静脉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0.3ml血压和心率的变化 6、静脉注射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血压和心率变化42,注意事项 1.在每项处理之前,均要有正常对照曲线 2.实验结束时,先结扎颈总动脉再取出动脉插管以防大出血43,实验小结,2 夹闭左侧颈总动脉10秒左右 结果:BP↑ 分析:夹闭一侧颈总动脉→ 颈A窦压力感受器牵拉↓ → 窦N、舌咽N传入冲动频率↓ →心血管中枢(延髓):,44,心迷走中枢-→心迷走N传出冲动频率↓ 心率↑ 心输出量↑ 心交感中枢+→心交感N传出冲动频率↑ 心肌收缩力↑ → BP↑ 缩血管中枢+→缩血管N传冲动频率↑→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45,3 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 结果:BP ↓ 分析:刺激减压神经中枢端→减压神经传入冲动频率↑→心血管中枢: 4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 结果:BP ↓ 分析: 心率↓ 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心迷走神经 +→心肌收缩力→↓ →BP↓ 心输出量↓,46,5、静脉注射1:10 000肾上腺素0.3ml。
结果:BP ↑ 分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adr) →,心率 β1受体 心肌收缩力 CO adr + α受体:血管收缩 β2受体:血管舒张,BP,,,,,,,,,,,对外周阻力影响小,47,6、静脉注射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0.3ml 结果:BP ↑,分析:,NA,→BP↑↑→窦弓反射→心率↓,α受体→血管收缩 →外周阻力↑↑,β1受体→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