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1 概 述1.1 概述汪清至延吉段高速公路建设项目GSZ03合同段由长春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其桩号范围为K36+000~K55+741,路线总长度为19.741KmATB-25柔性基层施工面积为423790m2设计文件给定沥青标号为AH-70A石油沥青,沥青产地盘锦,碎石产地凉水石场,矿粉产地磐石,消石灰产地图们,经自检及总监办验证,原材料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可以用于ATB-25沥青稳定碎石施工1.2 设计依据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现行规范规定的马歇尔法进行设计,设计采用的有关技术规程和依据有:(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工程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6)《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1.3 原材料来源本项目上基层ATB-25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试验所采用的集料为凉水石场生产的玄武岩,集料粒径规格分别为 19.0-26.5mm、9.5-19.0mm、4.75-9.5mm、2.36-4.75mm和S16(0-2.36mm);矿粉为磐石石粉厂生产;消石灰产地图们;沥青采用延边路兴沥青储运站提供的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
2 原材料试验2.1 沥青沥青试验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的要求和方法进行,沥青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见表2-1所列 70号沥青试验结果 表2-1项 目试验结果设计要求试验依据针入度(25℃,100g, 5s,0.1mm)6760~80T0604-2000延度(5cm/min,15℃,cm)≥100≥100T0605-1993软化点(℃)7445T0606-2000密度(25℃)1.03实测T0603-1993试验结果表明:盘锦产70号道路石油沥青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2.2 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采用按T0616-1993中规定的水煮法,其试验结果如表2-2所列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结果 表2-2沥青与集料粘附性试验后石料表面上沥青膜剥落情况粘附性等级沥青膜有少部分为水所移动42.3 集料集料试验严格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方法进行,粗、细集料试验结果和设计要求分别见表2-3、2-4所列。
粗集料试验结果 表2-3试验项目单位试验结果设计要求试验依据洛杉矶磨耗损失%合格≯30T0317-2005压碎值%15.2≯28T0316-2005表观相对密度19-26.5mm碎石-2.887≮2.50T0304-20059.5-19mm碎石2.8804.75-9.5mm碎石2.8892.36-4.75mm碎石2.890毛体积相对密度19-26.5mm碎石-2.792-T0304-20059.5-19mm碎石2.7884.75-9.5mm碎石2.8002.36-4.75mm碎石2.787吸水率19-26.5mm碎石%1.2≯3.0T0307-20059.5-19mm碎石1.24.75-9.5mm碎石1.12.36-4.75mm碎石1.2软石含量%-≯5T0320-2000针片状颗粒含量19-26.5mm碎石%1.2≯18T0312-20059.5-19mm碎石2.04.75-9.5mm碎石0.9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19-26.5mm碎石%0.3≯1T0310-20059.5-19mm碎石0.34.75-9.5mm碎石0.62.36-4.75mm碎石0.7 细集料试验结果 表2-4试验项目单位试验结果设计要求试验依据表观相对密度--≮2.50T0330-2005毛体积相对密度-2.728-砂当量%67≮60T0334-2005坚固性%-≯12T0340-2005亚甲蓝值g/cm31.0≯25T0349-2005由表2-3和表2-4试验结果可见:粗、细集料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
2.4 矿粉及消石灰试验矿粉及水泥试验项目按《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其结果见表2-5所列矿粉及消石灰技术指标 表2-5试验项目单位试验结果设计要求试验依据表观相对密度矿粉-2.689≮2.50T0352-2000消石灰2.721\矿粉亲水系数--<1T0353-2000含水量%0.36≯1T0332-2005塑性指数-1.2<4T0354-2000粒度范围<0.6mm矿粉%100100T0351-2000消石灰100<0.15mm矿粉95.790~100消石灰95.1<0.075mm矿粉83.675~100消石灰83.3 由表2-5试验结果可见:矿粉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本项目技术要求3 ATB-25型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和工期安排,本合同段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采用马歇尔试验法根据本合同使用的矿料和沥青实际情况,以及其他项目的成功经验,拟定三个矿料级配进行试验,以确定各种材料的最佳组成,使之既能满足路面性能要求,又能符合经济性3.1 方案Ⅰ1、原材料筛分及合成级配 各种矿料级配和方案I合成矿料级配如表3-1所列。
ATB-25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级配组成(方案Ⅰ) 表3-12、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方案Ⅰ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图3-1所示图3-1 ATB-25 上基层(方案Ⅰ)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3、马歇尔试验结果及最佳沥青用量确定①ATB-25(方案Ⅰ)马歇尔试验方案I各油石比马歇尔结果见表3-2 ATB-25 (方案Ⅰ)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3-2试件组号油石比(%)试件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01mm)实际理论13.02.4252.6598.815.141.74.9526.823.42.4502.6316.914.552.66.8329.033.82.4662.6085.514.462.18.6634.144.22.4612.5894.914.866.67.4240.854.62.4562.5704.415.371.17.1444.9技术要求---3~6≥1355~70≥7.515~40注:1)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上下浮动±5℃;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55℃,上下浮动±5℃;击实温度为145~15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2)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测出。
②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由表3-2得出的油石比与各项测定指标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图3-2 ATB-25 上基层目标配合比(方案Ⅰ)确定沥青用量图根据曲线图,得出油石比OAC:OAC1= (a1+a2+a3+a4)/4=(3.8+3.8+4.5+3.9)/4=4.0OAC2=(OACmin+ OACmax)/2=(3.6+4.1)/2=3.85根据OAC1和OAC2,结合实践经验和本项目交通量、气候条件,综合确定ATB-25目标配合比(方案Ⅰ)的最佳油石比为:OAC=3.93%4、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对其进行相关试验,其试验结果如表3-3所列ATB-25 (方案Ⅰ)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 表3-3指标油石比(%)试件相对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稳定度(kN)流值(0.01mm)实际理论结果3.92.4742.6075.114.063.98.4936.4技术要求---3~6≥1355~70≥7.515~40注:1)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160℃,上下浮动±5℃;矿料加热温度为170~180℃;混合料拌和温度为155℃,上下浮动±5℃;击实温度为145~150℃;混合料废弃温度195℃;2) 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测出。
由表3-3可见,最佳油石比马歇尔试验结果的各项体积指标均符合设计技术要求5、浸水马歇尔试验根据确定的各种矿料比例、级配和最佳油石比进行了马歇尔试件制作,并进行残留稳定度试验,以判断目标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试验结果如表3-4所列 ATB-25 (方案Ⅰ)残留稳定度试验结果 表3-4油石比(%)浸水时间稳定度(kN)残留稳定度(%)设计要求(%)试验结果平均值3.930min9.038.4988.7≥808.268.677.9948h7.927.536.997.617.58由表3-4可见,ATB-25(方案I)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满足设计要求3.2 方案Ⅱ1、原材料筛分及合成级配 各种矿料级配和方案II合成矿料级配如表3-6所列ATB-25型沥青混合料合成矿料级配组成(方案Ⅱ) 表3-62、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方案II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如图3-3所示图3-3 ATB-25型(方案Ⅱ)矿料合成级配曲线图3、马歇尔试验结果及最佳沥青用量确定①ATB-25(方案II)马歇尔试验方案II各油石比马歇尔结果见表3-7。
ATB-25 (方案Ⅱ)马歇尔试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