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洲原油罐区扩容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中海石油环保效劳〔 天津〕 China Offshore Environmental Services LTD国环评证甲字第 1109 号2023年十月目 录1 建设工程根本状况 11.1 工程概况 11.2 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的符合性 32 工程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52.1 环境保护目标 52.2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63 环境影响分析 8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83.2 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84 环境影响推想与评价 94.1 水文动力影响推想与评价 94.2 施工期悬浮物影响推想与评价 94.3 工程施工对海疆生态的影响推想与评价 94.4 环境空气影响推想与评价 94.5 水环境影响评价 104.6 声环境影响推想与评价 104.7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104.8 环境风险推想与评价 105 环境保护措施 15.1 生态影响消减措施 115.2 生态影响的修复 115.3 污染防治措施 126 清洁生产水平 137 评价结论 141 建设工程根本状况1.1 工程概况马鞭洲原油库区位于大亚湾马鞭洲岛〔地理位置图见图1.1-1〕,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惠州炼油工程的厂外配套工程。
马鞭洲油库储存马鞭洲码头接卸油轮来的原油,然后通过马鞭洲油库的原油管输泵输转,经过海底管道输送至炼厂原油罐中中海油 1200 万吨/年炼油工程建设时,马鞭洲已建成30 万方原油库 1 个〔6 个 5 万方浮顶罐〕、30 万吨级原油码头 1 座、从马鞭洲岛至陆上炼油厂 8.95km 输油管线 1 根以及其它配套设施此外,中海壳牌在马鞭洲港区已建有 8 万吨级原油码头 1 座中海油 1200 万吨/年炼油工程建设时,马鞭洲原油库区及原油码头已完成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如下: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争论所编制完成了《中国海油惠州炼油工程码头库区及海底管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23 年 4 月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对该工程环评报告书的批复中海石油环保效劳编制完成了《中国海油惠州炼油工程码头库区及海底管道工程工程环境影响补充报告书》,2023 年 1 月获得国家环境保护部对该补充报告书的批复依据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进展打算,中海炼化惠州炼油分公司炼油力气要到达2200 万吨/年,现有的马鞭洲原油码头接卸原油力气不能满足其炼油需求经核算将中海壳牌 8 万吨级码头升级改造为 15 万吨级码头后,中海油马鞭洲原油码头〔30 万吨级〕和中海壳牌码头〔改造成 15 万吨级码头后〕的总年通过力气为 2800 万吨,除中海壳牌每年接卸 220 万吨的凝析油和 40 万吨石瑙油外,尚有年 2540 万吨的充裕接卸力气,可满足总卸船量 2200 万吨的要求。
无需建原油码头,即只需将中海壳牌马鞭洲 8 万吨级原料油码头升级改造为 15 万吨级码头即可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对壳牌码头泊位进展疏竣以使其能停靠 15 万吨级油船,再建设引桥一座,并在上面敷设输油管线连接壳牌码头和马鞭洲库区中海油马鞭洲油库现有库容为 30×104m3,当原油码头接卸量为 2200 万吨/ 年时,所需缓冲罐的油库容量应为 70.6×104m3,现有库容不能满足需求,因此拟在马鞭洲增罐容 45×104 m3,即马鞭洲油库扩容后使其总库容为 75×104 m3,10以满足原油码头 2200 万吨/年接卸力气的要求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将中海油马鞭洲油库南侧的山体进开放山爆破,并用开山土石方向东西两侧填海,形成 10.41 万 m2 的陆域面积,在形成陆域上建总容量 45×104 m3 的储油罐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的规定,本工程应进展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托付中海石油环保效劳进展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工作,依据国家和广东省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要求,环评单位编写了《马鞭洲原油罐区扩容及配套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
本次评价的内容包括:中海油马鞭洲油库南侧的山体进展爆破开挖、对壳牌码头泊位进展疏竣、连接壳牌码头和马鞭洲库区的引桥与输油管线建设,总容量45×104 m3 的储油罐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等内容马鞭洲填海造陆工程另做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不属于本次评价内容图 1.1-1 建设工程地理位置1.2 产业政策、规划布局的符合性1.2.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40 号《产业构造调整指导名目〔2023 年本〕》和广东省产业构造调整指导名目〔2023 年本〕中,“深水泊位〔沿海万吨级、内河千吨级〕建设”,“原油、成品油、自然气船舶运输”为鼓舞类工程,“原油、自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建设”为鼓舞类工程因此,本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产业构造调整指导名目》〔05 年本〕和广东省产业构造调整指导名目〔2023 年本〕等相关国家和地方政策的要求1.2.2 工程选址的合理性分析大亚湾属沉降山地溺谷湾,具有建深水泊位码头的良好条件,水深 10m 水域面积占湾内近半大亚湾是广东省进展临海工业不行多得的海湾,在大亚湾海区发生船舶事故的概率远低于其他相邻海区工程选址位于规划的东马港区,规模也符合惠州港规划要求。
1.2.3 相关海疆规划相符性分析(1) 与《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全都性分析本评价工程位于北部试验区,为生态类的建设工程,且不在保护区内排污, 符合该规划关于可适度开发的原则,且已经自然保护区主管部门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批准,本工程的建设符合《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要求2) 与《广东省近岸海疆环境功能区划》全都性依据《广东省近岸海疆环境功能区划》,马鞭洲原油码头位于马鞭洲混合功能区,其主要功能为接卸原油等油品,符合近岸海疆本环境功能区划中工业、市政污水排放功能要求本工程的海疆使用符合《广东省近岸海疆环境功能区划》要求3) 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惠州市海洋功能区划》全都性依据《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23 年〕和《惠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23 年〕,马鞭洲岛邻近海疆的海洋功能区为马鞭洲港区、大亚湾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北部试验区和中部缓冲区〕、中心列岛水产资源增殖区和马鞭洲港区、中心列岛水产资源增殖区因此,本工程符合《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 2023 年〕 和《惠州市海洋功能区划》〔2023 年〕的要求4) 与《惠州港总体规划》的全都性《惠州港总体规划》3 大港区之一的东马港区包括装卸原油、化工原料的马鞭洲作业区,主要担当大亚湾石化区内生产企业的原材料装卸和广石化中转大宗原油效劳,同时也为惠州市周边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我国沿海及东南亚供给石化工业货物的海运效劳,是惠州港大型石化专用港区。
本工程马鞭洲库区位于东马港区,符合《惠州港总体规划》的功能安排1.2.4 与《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23-2023〕》相符性分析建设工程运营过程中的原油接卸功能与《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大亚湾物流效劳功能相符,有利于促进大亚湾地区石化产业的进展因此,建设工程符合《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交通规划的整体安排2 工程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2.1 环境保护目标2.1.1 环境空气本工程四周无居民点2.1.2 海疆本工程涉及到的环境敏感和保护目标如表 2.1-2 所示:类别保护目标名称最小距离(km)方位敏感时间主要功能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区中部核心区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1.0W全年全年自然保护区区西北部核心区大亚湾水产资源保护9.3W省级水产资源自然保护区14.9SW全年旅游区增殖、养殖区蓝圆鲹、金色小沙丁鱼幼鱼保护区0—每年4.15-7.15表 2.1-2 海疆环境保护目标区西南部核心区海龟自然保护区13.7SE全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霞涌旅游区9.4N全年亚婆角旅游区13.7NE全年旅游区巽寮旅游区9.4ENE全年鹅州贝类增养殖区2.5N全年澳头湾养殖区10.0W全年养殖区大鹏湾养殖区15.0SW全年渔业资源保省级水产资源自然护区幼鱼、幼虾保护区0—每年 3.1-5.31保护区大辣甲人工鱼礁6.8S全年特别保护区核电站10.0SW全年工业及核电站用水2.1.3 声环境保护目标本工程四周 100 米内无噪声敏感点。
2.2 周边环境质量现状2.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马鞭洲壳牌码头四周监测点环境空气质量的各项监测因子小时浓度和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85-1996〕及其 2023 年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或《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说明马鞭洲海疆四周的环境空气质量良好2.2.2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说明,马鞭洲岛四周区域四周区域声环境质量到达《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23〕中的 3 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良好2.2.3 海洋环境质量现状(1) 海水水质环境质量现状各监测点中超标因子主要为磷酸盐和重金属〔Cu、Pb、Hg 和 Zn〕,超标水域主要为一类和二类海水水质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为三类的功能区均未消灭超标因子毒性较大的污染物〔挥发酚和氰化物〕以及特征污染物〔苯、甲苯和二甲苯〕在各监测点均未检出,常规监测因子〔 COD、BOD、石油类等〕均可到达相应海疆功能区划的水质要求2) 海底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沉积物中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砷、总汞等含量很低,污染物含量绝大局部都没有超出《海洋沉积物质量》(GBl8668—2023)中相应的标准,说明底质未受到污染。
3) 海洋生态生物资源①叶绿素 a 和初级生产力叶绿素平均含量为 2.063mg/m3,变幅在 0.781~7.718mg/m3 之间初级生产力平均为 354.959mgC/(m2.d),范围在 107.84~848.11 mgC/(m2.d)之间初级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与历史资料水平相当②浮游植物整个海疆浮游植物密度为 680.83×104cells/m3,调查种数为 90 种,其数量以硅藻类占确定优势多样性指数为3.69,均匀度为0.74浮游植物密度、种数属中等水平,物种多样性指数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水域生态环境良好③浮游动物经鉴定分析,2023 年采集到浮游动物其中,调查区内共鉴定浮游动物 5 大类 46 种(含少数未鉴定到种的属),其中以桡足类的种数最多,有 17 种;其次是水母类,有 9 种各测站浮游动物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 181.8-11893.8ind/m3 ,平均 4774.91ind/m3 ;总生物量变化范围为43.6-2889.1mg/m3,平均 1272.6mg/m3调查区内浮游动物平均多样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 0.6 和 0.2本次调查的大亚湾海疆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属较高水平,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相对不高,可能和调查时各站的光照、水温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