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监测与脊髓灰质炎监测与高危高危AFP病例处理病例处理主要内容n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病例监测方案n高危高危AFP病例调查处理病例调查处理n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监测工作中常见的问题n1—7月全市月全市AFP监测情况监测情况 主要内容n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全国急性迟缓性麻痹(AFP)病例监测方案)病例监测方案n高危高危AFP病例调查处理病例调查处理n监测工作中应监测工作中应 背背 景景nAFPAFP监测系统发展史监测系统发展史 — 1988 1988年我国确定消灭脊灰目标;年我国确定消灭脊灰目标; — 1991 1991年我国就实现消灭脊灰目标做出承诺:年我国就实现消灭脊灰目标做出承诺: — 1991 1991年开始建立脊灰疫情专报系统;年开始建立脊灰疫情专报系统; — 1992 1992年制定脊灰疫情专门报告系统工作规范年制定脊灰疫情专门报告系统工作规范 ;; — 1994 1994年改为急性弛缓性麻痹(年改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AFP)监测系统)监测系统 ;; — 1995 1995年全国非脊灰年全国非脊灰AFPAFP报告率首次达到报告率首次达到1/101/10万;万; — 2000 2000年完成无脊灰证实;年完成无脊灰证实; — 2000 2000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年以来,我国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的AFPAFP监测监测 AFP监测方案介绍n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监测目的监测目的n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病例定义与分类病例定义与分类n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监测内容监测内容n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各级职责各级职责 监测目的n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及时发现输入性脊灰野病毒,采取措施防止病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
毒传播,保持无脊灰状态n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及时发现脊灰疫苗衍生病毒(以下简称VDPV)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及其循环,采取措施控制病毒进一步传播n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评价免疫工作质量,发现薄弱环节n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监测脊灰病毒变异情况,为调整疫苗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提供依据AFP监测方案介绍n第一部分: 监测目的n第二部分: 病例定义与分类n第三部分: 监测内容n第四部分: 各级职责病例定义病例定义AFP病例高危AFP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VDPV病例病例定义与分类-1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n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症状的病例;n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灰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n nAFP病例的诊断要点病例的诊断要点n n急性起病急性起病急性起病急性起病n n肌张力减弱肌张力减弱肌张力减弱肌张力减弱n n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力下降、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AFP报告报告 所有所有15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岁以下出现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症状的病例,和)症状的病例,和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的病例均作为AFP病例。
常见的病例常见的AFP病例包病例包括的疾病:括的疾病:((1))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2))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GBS););((3))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横贯性脊髓炎、脊髓炎、脑脊髓炎、急性神经根脊髓炎;;((4)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多神经病(药物性多神经病,有毒物质引起的多神经病、原因不明性多神经病);((5)神经根炎;)神经根炎;((6))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外伤性神经炎(包括臀肌药物注射后引发的神经炎);((7)单神经炎;)单神经炎;((8)神经丛炎;)神经丛炎;((9))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周期性麻痹(包括低钾性麻痹、高钾性麻痹、正常钾性麻痹);((10)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肌病(包括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中毒性、原因不明性肌病);((11))急性多发性肌炎;急性多发性肌炎;((12)肉毒中毒;)肉毒中毒;((13)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四肢瘫、截瘫和单瘫(原因不明);((14)短暂性肢体麻痹。
短暂性肢体麻痹常见常见AFPAFP病例病例病例定义与分类-2n高危高危AFP病例病例n年龄小于年龄小于5岁岁n接种接种OPV次数少于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详次或服苗史不详n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病例;n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n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n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同一县(区)或相邻县(区)n发现发现2例或例或2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例以上的临床符合病例,n发病时间间隔发病时间间隔2个月以内个月以内病例定义病例定义3 3——脊灰疫苗衍生病毒脊灰疫苗衍生病毒((Vaccine Derived Polio Virus, VDPVVaccine Derived Polio Virus, VDPV)) Structural RegionNon-structural RegionP1P2P33' NTR5' NTRAnVPg IRES2A2B2C3C3D3AVP1VP3VP2VP$VPgAACLOVER -LEAFu 在在在在VP1VP1VP1VP1段段段段(900-906(900-906(900-906(900-906个碱基个碱基个碱基个碱基) ) ) )的核苷酸与疫苗株差异的核苷酸与疫苗株差异的核苷酸与疫苗株差异的核苷酸与疫苗株差异1-15%1-15%1-15%1-15%;;;;uu 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致病性较强;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致病性较强;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致病性较强;能够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传播;致病性较强;uu 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在生物学性状上很难与脊灰野病毒区分;uu VDPVVDPVVDPVVDPV可在低可在低可在低可在低OPVOPVOPVOPV覆盖率地区长时间循环,引起脊灰暴发。
覆盖率地区长时间循环,引起脊灰暴发覆盖率地区长时间循环,引起脊灰暴发覆盖率地区长时间循环,引起脊灰暴发AFP病例分类病例分类脊灰野病毒脊灰野病毒确诊病例确诊病例VDPV病例病例脊灰脊灰排除病例排除病例临床临床符合病例符合病例AFP病例分类流程图 监测内容① AFPAFP病例报告病例报告②② 主动监测主动监测③③ 病例调查病例调查④④ AFPAFP病例随访病例随访⑤⑤ AFPAFP病例的专家诊断病例的专家诊断 ①①实验室监测实验室监测②② AFPAFP监测评价指标及资监测评价指标及资料分析料分析③③ 资料管理与信息反馈资料管理与信息反馈④④ 异地异地AFPAFP病例监测管理病例监测管理AFP病例报告n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人员发现AFPAFP病例后,城市在病例后,城市在1212小时、农村在小时、农村在2424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到当地县级疾控机构级疾控机构n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报告内容包括:发病地点、家长姓名、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麻痹日期、临床初步诊断等。
期、临床初步诊断等n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县级疾控机构应建立AFPAFP病例专报记病例专报记录本,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录本,登记接到报告时间、报告人、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报告单位、报告内容、记录人等内容主动监测-监测医院主动监测-监测医院n所有县级以上所有县级以上n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综合性医院、神经专科医院、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院、综合性中医医院等n每旬开展每旬开展AFPAFP病例主动搜索工作病例主动搜索工作n乡级医院乡级医院n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人口集中的乡级医院每旬开展AFPAFP病例主动搜索;病例主动搜索;n交通不便以及边远的乡级医院应定期开展主动搜索交通不便以及边远的乡级医院应定期开展主动搜索n各省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主动监测医院范围各省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主动监测医院范围主动监测-主动监测-监测内容监测内容AFPAFP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主动监测医院每旬开展本院的AFPAFP病例的病例的主动搜索;主动搜索;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县级疾控机构应每旬对辖区内AFPAFP主动监测主动监测医院开展主动搜索。
医院开展主动搜索报告时限:监测单位每旬逢2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上一旬监测报表表表3 3:: AFPAFP病例旬病例旬报汇总表表 ((县、市、市级通用)通用)填报单位(章) 200 年 月 报告单位*编号报告单位名称报告AFP病例数本年度累计AFP病例数报告状态**•报告单位: 县级报表填写所辖区的AFP监测医院; 市级报表填写所辖区的县级疾控机构和本级负责的监测医院 报告状态: 1-及时报告、2-迟报、3-缺报病例调查n个案调查个案调查 — 接到接到AFP病例报告后,县级疾控机构应在病例报告后,县级疾控机构应在48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小时内派专业人员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对病例开展个案调查,在临床医生配合下,详细填写“急性弛缓性麻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个案调查表痹病例个案调查表”n高危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的调查 — 详见详见《《高危高危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指南》》(卫疾(卫疾控免疫控免疫[1999]第第63号)。
号)nVDPV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等的调查病例、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等的调查 — 对于对于VDPV病例、病例、VDPV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循环病例和输入性脊灰野病毒病例,除进行个案调查外,还应到病例居住地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当地除进行个案调查外,还应到病例居住地进行现场调查,了解当地OPV接种情况,并结合其年龄、临床表现等特征,判定其危险性,决定其接种情况,并结合其年龄、临床表现等特征,判定其危险性,决定其后续关注程度后续关注程度个案调查步骤个案调查步骤n了解发病过程:n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应了解麻痹发生时间、是否有发热/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腹泻、麻痹部位是否对称、是否疼痛是否疼痛n有无外伤或注射史、就诊过程有无外伤或注射史、就诊过程nOPV服苗史等服苗史等n进行神经学检查进行神经学检查n重点检查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重点检查肌力、肌张力、腱反射、肌萎缩和肢体活动情况n填写个案调查表n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要求完整、准确填写,避免缺项和漏项如有调查表中未包括的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
症状或体征可用文字说明;调查时力求明确临床诊断AFP病例随访n在麻痹发生在麻痹发生6060天天后,要对所报告的后,要对所报告的AFPAFP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病例进行随访随访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成,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建由县或市级疾控机构完成,随访必须要见到病例本人,建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议随访者为对该病例进行过调查的人员n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随访表填写完成后要及时(麻痹7575天内天内)上报市、省级疾)上报市、省级疾控机构n在病例首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在病例首次进行个案调查时没有明确临床诊断的病例,力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求在随访时能够得出明确诊断,以补充个案资料n必要时组织省级专家组专家进行访视必要时组织省级专家组专家进行访视AFP病例的专家诊断n各省应成立由具有各省应成立由具有AFP诊断经验的流行病学、诊断经验的流行病学、病毒学、临床医学(神经内科、儿科、传染病病毒学、临床医学(神经内科、儿科、传染病学)等方面专家组成学)等方面专家组成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定期开展诊断工作组,定期开展诊断工作。
n《《省级省级AFP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工作规范病例分类专家诊断小组工作规范》》(卫疾控免疫(卫疾控免疫[1999]第第63号)AFP 病 例 标 本 采 集 要 求麻痹后14天内采集双分便标本两份标本采集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每份标本重量≥5克,成人拇指大小采集后7天内冷藏包装完整运送省级脊灰实验室填写AFP病例标本送检表和标本标签AFP AFP 病病 例例 实实 验验 室室 监监 测测麻痹麻痹采集采集粪便粪便标本送至标本送至省实验室省实验室报告细胞报告细胞培养结果培养结果报告型内报告型内鉴定结果鉴定结果14 天天7天天28天天7天天阳性标本送至阳性标本送至 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14天天AFP监测评价指标n监测的敏感性监测的敏感性 — 1515岁以下儿童非脊灰岁以下儿童非脊灰AFPAFP病例报告发病病例报告发病率率≥≥1/101/10万万n监测的完整性监测的完整性 — 省级对高危省级对高危AFPAFP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和聚集性临床符合病例调查率达到病例调查率达到100%100% — 旬报完整性旬报完整性 — 主动监测报表完整性主动监测报表完整性n监测的及时性监测的及时性— AFPAFP病例监测报告(包括病例监测报告(包括“零零”病例报告)及时率病例报告)及时率≥≥80%80% — AFP AFP病例报告后病例报告后4848小时内调查及时率小时内调查及时率≥≥80%80% — AFP AFP病例病例1414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天内双份合格大便标本采集率≥≥80%80% — AFP AFP病例标本病例标本7 7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天内送达省级脊灰实验室及时率≥≥80%80% — AFP AFP病例麻痹病例麻痹7575天内随访及时率天内随访及时率≥≥80%80%异地AFP病例监测管理n异地异地AFPAFP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居住病例是指非本地户籍、居住<35<35天的天的AFPAFP病例。
分病例分为跨省异地为跨省异地AFPAFP病例和本省异地病例和本省异地AFPAFP病例(跨县或跨市)病例(跨县或跨市)n异地异地AFPAFP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病例归属原居住地县级以上疾控机构管理n病例的报告、调查、采样送检、随访等工作,由病例暂病例的报告、调查、采样送检、随访等工作,由病例暂住地的县级以上疾控机构负责完成住地的县级以上疾控机构负责完成标本检测由采样送标本检测由采样送检单位所在的省级脊灰实验室负责检单位所在的省级脊灰实验室负责AFP监测资料分析nAFP病例流行病学分布 nAFP病例免疫史nAFP病例大便标本采集及检测结果 nAFP监测系统及时性、完整性 高危AFP病例的调查与处理n1、高危AFP病例的定义 年龄小于5岁,接种OPV次数少于3次或服苗史不祥、未采或未采集到合格大便标本的AFP病例;或临床怀疑为脊灰的病例处理原则n1、成立调查小组成立调查小组: 组员应包括:儿科医生或神经内科医生、流行病学专家组员应包括:儿科医生或神经内科医生、流行病学专家n2、采集密切接触者标本、采集密切接触者标本 采集采集5--10名名5岁岁以下儿童近期无服苗的病例接触者单份以下儿童近期无服苗的病例接触者单份标本标本n3、居住地常规接种率快速评价、居住地常规接种率快速评价 调查范围:发病乡及比邻乡的调查范围:发病乡及比邻乡的5岁岁以下儿童。
以下儿童 若若OPV调查接种率调查接种率<<85%,%,应开展应开展OPV查漏补种查漏补种需要注意:需要注意:患儿基本情况患儿基本情况麻痹日期麻痹日期病史病史主要症状与体征主要症状与体征就诊主要经过就诊主要经过病例转归病例转归出院的诊断出院的诊断采便情况及病毒分离结果采便情况及病毒分离结果 调查组诊断及诊断依据调查组诊断及诊断依据 病例影像资料病例影像资料 儿童居住环境描述儿童居住环境描述 对病例发病所在县县及以上对病例发病所在县县及以上医院医院AFP病例主动搜索结果病例主动搜索结果 常规接种率调查结果常规接种率调查结果 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1、调查报告应包括:、调查报告应包括:n2、县级CDC应在第一时间内开展调查n3、了解周围儿童AFP病例的发生情况n4、及时随访,尽可收集详细完整资料脊灰突发事件应对脊灰突发事件应对发现发现VDPVVDPV病例病例广西广西中国最中国最后一例后一例脊灰野脊灰野病毒引病毒引起病例起病例发现脊灰野病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毒引起的输入性病例性病例1 1例云南例云南 1995199519951995年年年年 1994199419941994年年年年发现脊灰野病毒发现脊灰野病毒引起的输入性病引起的输入性病例例3 3例云南例云南 1996199619961996年年年年 1999199919991999年年年年 2002200220022002年年年年 2004200420042004年年年年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发现输入脊灰野病毒引起的病例引起的病例1 1例青海例青海发现聚集脊灰疫发现聚集脊灰疫苗重组株病毒引苗重组株病毒引起的病例四川起的病例四川发现聚集发现聚集cVDPVcVDPV病例贵州病例贵州 2005200520052005年年年年发现发现iVDPViVDPV病例病例安徽安徽 2006200620062006年年年年 2007200720072007年年年年2 2例例VDPVVDPV我国脊灰突发事件应对6月31日 17时30分通知上级单位及病例所在辖区6月31日20时发现病例并开展简单调查7月1日省级调查小组赴现场现场调查及采样 6月31日17时 接新疆CDC2009年我省1例疑似输入脊灰事件应对7月1日16时医院主动搜索、入户搜索及接种率调查完成调查报告并解除隔离观察7月1日14时7月2日收到国家反馈结果调查思路调查思路 Ø多部门合作,查找病例多部门合作,查找病例Ø病例居住地现场调查病例居住地现场调查 -个案调查-个案调查 -核实病例-核实病例 -了解当地-了解当地OPV接种情况接种情况 -入户、入院病例主动搜索-入户、入院病例主动搜索 -高危和残留麻痹病例分析-高危和残留麻痹病例分析 -接触者采便-接触者采便 -(后续采便)-(后续采便) -实验室筛检-实验室筛检 结合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病例临床表现、病例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等,实验室结果等,判定其危险性判定其危险性决定其后续行动。
决定其后续行动AFP病例监测工作中常见问题个案调查表格的填写应注意1、准确填写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准确填写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2、肌力应符合临床分级、肌力应符合临床分级3、应尽量明确最后一次服苗时间、应尽量明确最后一次服苗时间4、就诊医院的填写、就诊医院的填写调查报告n内容应包括内容应包括n1、患儿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免疫史等、患儿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免疫史等n2、病史,若治疗中有肌肉注射史,应明确注射部位病史,若治疗中有肌肉注射史,应明确注射部位n3、体症:重点描述肌力、神经反射、辅助检查结果体症:重点描述肌力、神经反射、辅助检查结果n4、采便情况,若采集接触者,应明确接触者基本情况、采便情况,若采集接触者,应明确接触者基本情况60天后随访个案调查表天后随访个案调查表n1、、强调一定要见到患儿本人强调一定要见到患儿本人n2、准确描述肌力、神经反射,若存在肌肉、准确描述肌力、神经反射,若存在肌肉萎缩现象,应明确部位萎缩现象,应明确部位n3、若为住院病例,明确最终出院诊断若为住院病例,明确最终出院诊断临床资料的补充n1、住院病例、病程记录、住院病例、病程记录n2、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肌、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生化、脑脊液、肌电图、电图、X线片结果、线片结果、CT结果等结果等n3、出院小结、出院小结培培 训训n应加强对县以下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应加强对县以下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n各级相关科室医生,尤其是乡村级医务人员,以及各各级相关科室医生,尤其是乡村级医务人员,以及各级级CDC相关业务人员,均应掌握相关业务人员,均应掌握AFP病例诊断要点。
病例诊断要点n不能出现不能出现“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或或“类脊髓灰质炎类脊髓灰质炎”的诊断的诊断1—7月全市月全市AFP监测情况监测情况1、地区分布 1—7月全市报告AFP9例,与去年同期比增加了6例,小于15岁儿童AFP病例报告发病率为3.55∕10万,其中合水县3例,西峰区2例,镇原县、庆城县、华池县、宁县各1例,除华池县、合水县、宁县各1例为市人民医院报告外,其他病例均为外地报至本地病例环县、正宁县无本地AFP病例报告AFP病例监测 2、时间分布 2月份2例,4月份、5月份各1例,6月份2例,7月份3例AFP病例监测3、年龄及免疫史 报告的病例中,5岁及以下病例6例,占病例总数的66.7%,6-10岁2例,占病例总数的33.3%,12岁1例,占病例总数的11.1%脊灰苗接种史均大于3次AFP病例监测 全市AFP病例48小时内调查率均为100%AFP病例麻痹后14天内双份便标本采集合格率55.6%,其中庆城县、镇原县、合水县各1例未采集便标本(外地报至本地病例),但从AFP监测系统反映出3例病例在县级医疗机构初诊时均诊断为非AFP病例。
60天随访率100%庆阳市2013年1-7月AFP监测系统评价指标完成情况地区地区AFP病病例总数例总数AFP报报告发病告发病率率48小时小时调查率调查率庆阳市西峰区庆城县环县华池县合水县正宁县宁县镇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