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1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50KB
约7页
文档ID:480094156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1_第1页
1/7

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三(课外文言文)金钩桂饵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则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为在辩言——《阙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①鲁人有好钓者( ) ②以桂为饵( )③其持竿处位则是( ) ④故曰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然其得鱼不几矣 3.说说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适友人家,与主人共食嫌淡而无味主人既闻,乃益盐。

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缘有盐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曰:“有盐乎?有盐乎?”母出盐而怪之,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选自《百喻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⑴昔有愚人( ⑵乃益盐( ) ⑶薄暮至家( )2.选出下列加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食 与主人共食 母已具食 B、之 食之,甚美 其虫旧曾有之C、但 但见儿惟食盐不食菜 但逐层布板讫D、遂 遂自念曰 遂不得履3.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两处)天 下 之 事 皆 然 过 则 非 惟 无 益 反 害 之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吾知天下之美味咸在盐中 5.这则短文给你怎样的启示?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智犬破案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①,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②货而亡翌日③,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④,见五六酒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 注释:①刹(chà):寺庙②觉:醒来③越:抢劫④翌(yì)日:指第二天⑤肆:店铺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含义 (1)去杭州百里许( ) (2)遂越货而亡( ) (3)其犬亦从 ( ) (4)盖犬有智也( ) (5)啮一徒不置 ( ) (6)吏审之,果然( )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 (2)犬伫足不前,僧怪之 3.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依据是什么? 5.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 齐人攫(jué)①金昔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②衣冠而之市,适③鬻(yù)④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其金而去。

吏捕而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对曰:“取金之时,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战国·郑·列御寇的《列子·说符》 【注释】①攫(jué):原指鸟用爪抓取,这里指引申为夺取②清旦: 清早③适:往,到④鬻:卖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昔齐人有欲得金者( )(2)见人操金( )(3)吏捕而束缚之( )(4)徒见金耳2.写出下列“之”的用法和意思 (1)清旦衣冠而之市 (2)吏捕而束缚之 (3)子攫人之金 (4)取金之时 3.翻译句子: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 4.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这篇短文主要讽刺了社会中的哪一类人? 狼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①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②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③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注释:①伏焉:躲藏在那里②顾:然而,可是③以吹豕之法吹之:用吹猪的办法吹它吹豕:屠夫将猪杀死后,为了便于褪毛,在后腿下端皮上斜割一口,用力吹,使膨胀如球这里是活吹1.解释加点的词 (1)令不可去 (2)狼自苫中探爪入 (3)惟有小刀不盈寸 (4)股直不能屈 2.翻译 (1)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虹   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熙宁①中,予使契丹②,至其极北黑水境永安山下卓帐③是时新雨霁,见虹下帐前涧中予与同职扣涧观之,虹两头皆垂涧中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④自西望东则见,盖夕虹也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久之,稍稍正东,逾山而去次日行一程,又复见之孙彦先⑤云: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注释:①熙宁:宋神宗赵顼年号,公元1068—1077年②契丹:宋时北部少数民族政权③黑水:今辽宁昭乌达盟林西县和克什克腾旗境内卓帐:竖立帐篷卓,直立④绡縠;绡,薄纱縠,绉纱都是丝织品⑤孙彦先:与沈括同时的科学家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隔虹对立,相去数丈    (2)久之,稍稍正东 (3)扣涧观之     (4)都无所睹 二、翻译 1.世传虹能入溪涧饮水,信然 2.立涧之东西望,则为日所铄,都无所睹 三、找出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 四、《虹》涉及的是 方面的知识,选自 的《梦溪笔谈》。

五、本文说明了虹的变化和 ,作者认为虹形成的原理是 用文中原话回答)石油鄜、延①境内有石油,旧说“高奴县出脂水”,即此也生于水际②,沙石与泉水相杂,惘惘③而出,土人以雉尾挹④之,乃采入缶⑤中颇似淳⑥漆,然之如麻⑦,但烟甚浓,所沾帷幕皆黑余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⑧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⑨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余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造煤人盖知石烟之利也石炭烟亦大,墨人衣余戏为《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未老,石烟多似洛阳尘 (沈括《梦溪笔谈》) 【注释】①鄜、延:鄜州、延州,在今陕西延安一带②水际:水边③惘惘:涌流缓慢的样子④土人以雉尾挹之:土人,即当地人;雉,野鸡;挹,原指舀水,此处指沾取全句即当地人用野鸡尾沾取它⑤缶:陶瓷罐子⑥淳:同“纯”⑦麻:此处指麻杆⑧松墨:我国名墨之一,用松烟制成,故称“松烟墨”⑨识文:标上名称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此 物 必 大 行 于 世 (2)盖 石 油 之 多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 然之如麻:_______________ (2) 试扫其煤以为墨:_______________ (3) 不若松木有时而竭:___________ (4) 墨人衣:_______________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