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是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关键期 随着大脑发育的成熟,思维发展水平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抽象逻辑思维逐渐成为一种重要思维形式,这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小学四年级是这个飞跃过程的关键时期四年级孩子注意力的目的性增强,注意力保持的时间更持久,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可以胜任更加复杂的学习任务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孩子各种活动的目的性增强,内在动机开始成为孩子的学习动力,但是外在激励仍然是孩子学习的重要动力 因此,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逻辑和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归类、对比、推理等能力开始增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年级是培养孩子情绪控制能力的关键期 情感发展由易变性向稳定性过渡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小学三年级(8~9岁)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四年级是培养孩子良好情感能力的关键,如果教育和引导得当,可以使得孩子的情感调控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随着学生情感生活的不断丰富,他们的道德感、理智感、友谊感、责任感、审美感、集体荣誉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孩子社会交往的重心由家庭逐渐转移到学校,同伴关系和友谊成为影响孩子的重要因素 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情绪控制能力还是很有限的,需要家长的悉心呵护和耐心引导正是由于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会随之而来,所以四年级孩子开始了不安的学习生活 情绪上的波动和不安很容易影响孩子的学业成绩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的困惑干扰了学习,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沦落为后进生或者“问题儿童”,但是,通过正确的教育,这种不安可以转化为对自然和社会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所以,四年级也是学业成绩开始分化的时期,家长一定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 四年级是良好学习习惯定型和培养的最后关键期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学习的“永动机”,是孩子学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习惯养成的特点来看,四年级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的培养越早越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如此日本的一项调查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因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
从孩子意志力的发展来看,四年级是孩子通过克己而主动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尽管孩子的意志力发展还只是初步的和不稳定的,但是,四年级孩子的意志发展正由弱到强、由他律向自律过渡孩子的行动从受外界(例如教师和家长)的权威约束、调节逐步发展到受内部自我认识的制约、调节孩子意志行动的动机增强,目的性显著提高,开始形成自觉克服困难的意志四年级孩子的学习动机从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开始转化,即使没有直接的奖励,为了得到老师、同学、家长和其他人的肯定性评价,他们也会努力达到较好的学习结果间接性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学习恒心的重要动力,而恒心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个关键因素 所以,四年级是养成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最后关键,如果教育得法,将会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会使孩子的学业取得成功 (三)四年级是培养优良品德和社会评价能力的重要期 小学低年级与高年级相比,孩子的品德发展将会发生如下一些变化:在品德认识方面由直观具体肤浅的认识向比较抽象本质的认识过渡;在品德评价方面,由只注意行为的效果向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过渡学生无论对自己评价还是对他人评价,都从情感评价、片面评价和效果评价逐步转向原则性评价、全面评价和行为动机评价。
在行为方面,知行脱节的行为明显增多,也就是说言行不一或者知而不行的现象开始增多 四年级孩子处在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品德发展处在重要的转折时期,一般来讲四年级儿童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认知能力,可以通过一定的道德原则分析和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开始具有一定的意志力控制自己的冲动,并懂得基于一定的道德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是往往言行不一致这个时期品德教育的关键是道德认知教育和行为教育的结合,尤其要注重孩子道德行为的教育,让孩子努力做到言行一致 四年级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一般来说书面言语落后于口头言语,约从二三年级起,书面言语逐步赶上口头言语,四年级起书面言语就超过口头言语,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快速发展根据这一变化,语文教学强化了阅读分析和写作的训练,数学开始接触分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社会课程则更加注重介绍更为复杂和间接的社会现象,科学课程则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开始探讨一些自然现象的奥秘学校教育的转变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
同样,家庭教育也要发生一定的变化,家长要更加注重引导孩子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维持孩子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的欲望,这些对孩子今后的学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四) 错过这个关键期的严重后果 孩子的成长不是匀速的,而是存在若干的关键期,四年级不仅是孩子学业成功的关键时期,还是其他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把握好这一教育契机对孩子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孩子自己不可能知道这个时期的重要性,告诉孩子四年级的重要性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此外,尽管四年级的学校教育将会发生一些显著的变化,但是学校教育毕竟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甚至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任何成功的孩子无一不是家庭教育的结果,所以,把握这个重要时期的关键是家长根据科学的方法管理自己的孩子,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是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错过四年级的教育时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会直接导致孩子未来的学业失败,原因其实很简单 首先,四年级是培养学习能力的关键一年,这一年的努力将会使培养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效果事半功倍,而错过这一年对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将是莫大的损失 其次,四年级是良好习惯培养和定型的时期,可以通过一定的努力改正以前的不良习惯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孩子在四年级尚未形成良好的习惯或者养成了不良习惯,则需要经过特殊的努力才能够改正过来。
美国著名教育家曼恩有句名言“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可见改正不良习惯的艰难事实上很多孩子的不良学习习惯直到高中以后也未能改正过来,成为孩子学习中看不见的拦路虎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坏习惯是人一生需要偿还的“债务”,需要人一辈子不断地无偿付出以偿还这种债务的利息,直到人们一无所有而破产坏习惯会折磨人,使得人们丧失所有的创造力相反,乌申斯基认为好习惯则是不断增值的“资本”,可以使人们终生受益 再次,四年级是孩子形成内在学习动机的开端,如果引导得当可以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学习目标在小学低年级援用的外在激励模式的惯性作用下,孩子很难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缺乏学习动力此外,基于这种外在的学习激励模式,孩子往往将学习失败的原因片面地归结为自身以外的因素或者自身难以改变的性格或个性因素,也就是说,孩子总是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为一定的“借口”,被人们称为“借口症”尤其是一些学业成绩不好的孩子常常抱怨老师不好、同桌不好或者父母管教不好,或者埋怨自己脑子笨(而脑子笨的原因主要在于父母比较笨),埋怨自己脾气急躁(脾气急躁的原因在于爸爸或妈妈脾气不好)等,并不认为学业差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的。
借口症”实质上是不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外在学习动机的重要表现,时间久了,借口就会成为一种潜意识,一旦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就会为自己找借口错过四年级教育的后果的一个方面就是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错过关键时期的引导,孩子不能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而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将注定造成学业失败.(十) 欣赏自己的孩子 研究证明,对孩子的肯定和赏识是使孩子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宝,获得赏识是孩子心灵深处的最强烈的要求,赏识的本质是对孩子的爱,爱可以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证明,赏识可以激励孩子改正不足,鼓励孩子去实现更高的目标,而且孩子年龄越小就越需要赏识和激励 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没有形成自我评价的认识,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就是父母和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赏识可以让孩子树立自信,形成积极的心态,有利于学习进步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 有些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年龄小,仍然像对待幼儿一样呵护,不敢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事情,这种做法不是欣赏而是溺爱教育学认为,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如果给个体发展的环境,他们都有能力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和教育。
其实,家长能够做到恰到好处地欣赏自己的孩子而又不溺爱并不是很容易的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家长表达欣赏和赏识的方式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既容易接受又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坚信孩子是优秀的 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优秀的,承认孩子的优点,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给他积极的暗示如果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在某一方面相比成绩平平,甚至远不如别的孩子,也要坚信自己的孩子在另外一些方面是优秀的,只是现在还没有表现的机会要仔细观察孩子闪光的一面,肯定孩子的这些优点 将缺点改造成优点 将孩子的缺点改造成优点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领路人的父母采取错误的态度和教育方法只要引导得当,孩子的缺点可以改变,甚至可以改造成优点找到孩子的缺点后要制定改掉缺点的行动计划,通过对孩子微小进步的鼓励和表扬,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培养优良习惯 为孩子创造机会 为孩子创造发挥才智和显示优点的机会为孩子创造机会发挥聪明才智并获取成功是对孩子最好的奖赏,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还可以锻炼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在生活中或在公共场合中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优点和潜在长处进行精心的安排,提升孩子的能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能行。
善于夸奖孩子 任何成功孩子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恰到好处地夸奖孩子恰到好处是指父母的夸奖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还能够起到警示的作用小卡尔·威特在《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中认为家长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是“鼓励孩子去相信自己”,“只有孩子对自己充满了信心,父母才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而孩子对自己的信心来源于“父母有效的夸奖”这种有效的夸奖就是恰到好处的夸奖,是能够给孩子带来自信但又不至于造成自傲的夸奖 十一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 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作为家长,父母不应该凡事像要求成人那样要求孩子,而应该是孩子最知心的朋友,把孩子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个体来对待父母要想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就应该与孩子交朋友,了解孩子的需要和想法,只有在平等的交流中才能实现与孩子真正的沟通,减少孩子对父母要求的抵触情绪,使得孩子将父母的指导和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标准 尊重孩子的兴趣是尊重孩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孩子刚刚进入学校,就开始筹划特长学习,为了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报名参加各种特长班,有的家长将孩子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日都安排了各种特长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