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结婚风俗(一):东北的结婚风俗有哪些一、东北结婚习俗:出发前准备1、四彩礼:离娘肉,鱼 2 条,大葱 4 棵,粉条 4 把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5、接亲车队总数应为双二、东北结婚习俗:到娘家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7、换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1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三、东北结婚习俗:新房1、认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绍,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负责招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2、新娘改口:新郎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娘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娘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娘改口 Z钱,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娘向公公婆婆保证夫妻和睦相处,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3、挂钟:一般由新娘弟弟完成,挂钟后新郎赏弟弟挂钟钱,钟盒由弟弟负责带回娘家4、装箱:一般由新娘哥哥完成,准备一元、五角硬币若干,由主持人安排怎样装箱5、叠被:一般由双方嫂子完成,男方被口朝外,女方被口朝里,交替叠好,叠完被双方嫂子握手合影留念6、坐福:准备坐福垫或红布一块,放在床中间由主持人安排怎样坐福7、合影:新郎新娘同双方亲属在新房合影留念四、东北结婚习俗:结婚典礼1、主持人开场白,奏婚礼进行曲,新郎新娘入场2、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3、拜父母,拜来宾,夫妻对拜4、男方主婚人讲话5、交杯酒6、娘家贵宾代表讲话。
7、交换信物28、来宾代表讲话9、新郎新娘代表讲话10、结束语五、东北结婚习俗:宴席1、新人拜席:新郎新娘首先给娘家贵宾敬酒敬烟,娘家亲属由新娘递烟新郎点烟,男方亲属由新郎递烟新娘点烟,拜席结束娘家亲属赏一对新人拜席钱,随后新郎父母给娘家贵宾敬酒,及酒店给娘家亲属加菜2、给其他亲属点烟敬酒,顺序根据自家状况而定3、送娘家亲属:新郎新娘同所有娘家贵宾在酒店门前合影留念双方亲友握手告别4、团圆饭:父母及亲属每人送新郎新娘几句祝福,新娘为父母亲属倒酒夹菜,全家举杯合影二):东北的结婚风俗讲究1、择正日在东北黑龙江结婚当天的好日子被叫做“正日子”, 正日子一般都是由新郎家选取,而非正日子也叫“待客日”则是由新娘家定,一般待客日要比 正日子早三至四天待客日当天准新郎官要在新娘家呆上一整天,招待女方 家的亲朋好友女方家长要在当天婚宴酒店大摆宴席,招待所有来宾新郎 新娘穿上礼服,主持人司仪嘉宾代表上台发表讲话,也算是先行嫁了一把, 新人还需要给每位来宾敬酒并收女方亲朋好友的礼钱 散席后新郎就要回到自己的家中,等到结婚那天才能够见新娘2、迎亲按照东北人的习结婚习俗,结婚当天迎亲越早越好,因为有“抢头”一说,新郎迎亲的时间也是找人占卜给指定的好时辰,一般会有 8 和 9 这 2 个数字,寓意着发财和长久之意。
而新郎来接亲的人也务必是单数,因为娶回老婆就凑成了双数,而人数最好是控制在十几人,当中务必有一对小男娃小女娃新郎迎亲时需要带上里脊肉给丈母娘吃,寓意为“离娘肉”,还要带上红线捆着的大葱(寓意生活充实)和“聚宝盆”(其实就是一个装满生活用3品的红脸盆)新娘在娘家要坐在一张新被子上,俗称“坐福”,而新郎到 达新娘家时会有女方的家属来堵门, 等到给了红包改口叫了“爸妈开门”后才给进来依照东北人的结婚习俗,手捧花的数目务必有九,寓意着长长久久,新 郎把手捧花献给新娘后,要比一比谁先和对方讲话,先讲话的那一方在婚后 生活中就要受到对方的管制了 因此,对方都会耍些小聪明让对方先开口啦, 十分搞笑哦然后新郎会把带来的金盆给新娘子洗脸,并在里面铺上厚厚的 硬币,新娘洗完脸后就会由娘家人中的小男孩端着泼出去,寓意着嫁出去的 女人泼出去的水,从此,女儿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之后一对新人要开始吃新 娘家煮好的长寿面了,吃的时候务必是互喂,如果新娘家有亲弟弟的话,就 会去抢长寿面吃,这样就能借到新人的喜庆和福气了吃完面后新郎需要给 新娘的父母行点烟礼,而新娘的父母会给女婿封个大红包,然后再群众照相 合影。
3、送亲在东北黑龙江送亲的人数是不讲究的,但是新娘的弟弟务必要去,并且要坐在婚车上叫“压车”,并且新人还要给一个大红包哦按照东北的结婚风俗,妈妈是不能送嫁出去的女儿的,新娘的爸爸就能够去,而妈妈在送女儿时要哭嫁,如果女儿也哭了,那就会让娘家人富裕起来,这叫做“洒金豆子”接下来就要准备把新娘子娶回家了,新郎务必给新娘穿上红鞋子,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哦,因为伴娘会把红鞋子给藏起来,要是新郎自己找不到的话,就要给大红包伴娘才会告诉你红鞋子在哪了4、结婚按照东北黑龙江的结婚习俗,新娘务必给婆婆头上戴花并改口叫爸妈, 当然改口费是有个大红包的, 一般是封 1001 元,寓意着新娘是“千里挑一” 的,进了新房,新娘就要开始吃花生和红枣寓意着早生贵子而新房内的所 有箱子和柜子都会堆上硬币,寓意着富贵接下来就会在婚房中调戏下新人 同时照相合影留下完美回忆,然后按照预定的时间去酒店举行婚礼酒店婚礼的举行跟全国各地大同小异,主持人司仪主持完婚礼,新人轮 番敬酒、送客按照东北黑龙江的习俗送亲的人务必要在 12 点之前离开晚上新人务必要家里一齐吃团圆饭5、回门和全部各地的风俗一样,东北的结婚习俗也是三天后新郎陪新娘回娘家,但务必在太阳下山之前回男方家,如果新娘家是外地的很远,那就得九天后才能回门了。
4(三):东北婚礼风俗1、相亲子女尚未成年,父母即命媒说亲一经中意,双方登门相亲、看厝其间,相亲者吃下对方煮的鸡蛋、线面,就算婚事说成了之后,双方商量聘金、嫁妆、彩礼等条件2、断八字男女双方经媒婆说中撮合后,由媒婆从中传递双方的出生年、月、日、时的生辰贴,请算命先生决断吉凶3、定聘在双方谈妥条件后,由男方选取吉日,备办金戒指、首饰、部分聘金等礼物及糖果、香烟等礼品,送到女方家女方父母收下礼物,并将礼品分赠亲友、邻居,表示女儿已经许配人家4、择日男方把择定的婚期写在红纸帖上送到女方家,男女双方开始择吉裁衣5、送嫁姑娘出嫁时,亲友为其赠送一批衣料或生活用品表示祝贺,俗称“送嫁”姑娘理解礼物后,则应将夫家定亲时所送之“石榴”面包、白糕、红、猪肉等分赠亲友,以表谢意6、催嫁俗称“起轿脚”,即在婚期前两天,男方应按商定的礼品项目和数量,全数送至女方家,礼盘多至八个7、迎亲迎亲前夕,新郎新娘都要“绱头”、沐浴斋戒新娘的绱头是 开脸、梳妆、缚高髻 ; 新郎只剪发、剃脸、戴礼帽,并在帽上扎一圈红髻线,插上两朵红玫瑰花, 身穿长衫马褂 迎亲的早上, 男方用红轿或花轿、 彩旗,请十音八乐队迎亲8、拜堂新娘轿到新郎家门首时,除新郎外,其他家庭成员都要回避, 并熄灭灶堂里的柴火,寓意“新娘入门无火气,亲人不犯轿头冲”,以后全家就会和睦相处。
新娘下轿后,由媒婆和两个小孩引至厅堂拜堂9、出厅拜堂后,新娘由新郎、“花女”和媒婆引进洞房新郎在媒婆的导演下用扇子把新娘的“幔罩”向上搅三下,新娘才卸下幔罩,并脱去外衣罩之后梳妆,涂脂搽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然后在媒婆的陪同下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新郎、新娘由媒婆引去拜见翁姑和前来贺喜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要回敬红土封,俗称“压拜”压拜后,新娘回洞房,至次日方能出房婚后第三天,女方备办“换花盘”,由小舅子送到男方家,看望才出嫁的亲人510、回车俗称“转马”有名气的人家,在结婚的第三天中午,新郎伴 新娘由八乐彩旗鼓队陪送, 坐绿轿回娘家 至傍晚时, 新婚夫妇需回到家中四):东北的结婚习俗1、东北人是要坐车的自己没有车,租车,租轿车,一长溜的,从街这头排到街那头,以此来纪念古代的轿子2、千年的唢呐还在吹,现代的音响也隆隆地播放,不放秧歌调,放婚礼进行曲,放得次数多了,已经听不出洋味了3、吃福寿面,这似乎该是满人的习俗 ; 穿婚纱,这又该是西风东渐了满族人入主中原,满族人的习俗也漫延开来,久而久之,汉族人把这些习俗 当成了自己的婚纱,不明白在西方是不是只有白色一种,在我们那里却是 已经有红色的了。
许多年间,新娘子常穿一种大红的结婚礼服,再戴一脑袋 碎花,抹了红脸蛋儿,很像要去扭秧歌这种打扮已越来越让之后的青年所 厌烦,有勇敢的女孩子,敢于穿婚纱,而且是白的婚纱这东西怪,竟有皮 夹克的效果,胖人穿了更胖,瘦人穿了更瘦4、双方的家长是都要讲话的有的家长这一辈子可能是头一回站在麦克风后面,应对着这么多人讲话,紧张,却又兴奋,生怕讲得不透彻,便要多说一些下面的人正襟危坐听上半天,听出大部分都是一些完美的幸福吉祥的祝福话,祝福小两口恩恩爱爱,白头偕老但细一听,其中也有针尖儿对着麦芒儿男方家长祝愿儿子勤奋体贴,善待妻子,孝敬岳父岳母,女方家长也期望女儿能够妥善处理家庭关系,得到男方家长的喜欢,其实这话也是说给对方听的,不外乎双方老人都对这个新成立的家庭是否结实深怀忧虑台上的人哲学家般满怀忧患, 忧患之余也不忘了对所有的来宾表示感谢当然是就应的,台下每个人都是带着钱来的,再说,在天寒地冻或暑热难耐的季节,大家远远近近赶来,实在都是很不容易的在一次婚礼上就听有人夸张地说:“我是从加拿大来的又有一个人说:“我大清早就往这赶, 都冻哆嗦了5、证婚人是要有的这是从民国继承下来的惯例正像梁实秋所说, 证婚人“多半是一个机关首长什么的”。
除了标点符号,那个由机关首长扮演的证婚人把两张结婚证书一字不落地读上一遍这是就应的,这证明这对新人的婚姻关系是经过有关部门允许了的6、结婚礼物是要交换的新郎留意翼翼地从一只小盒子里拿出来,新 娘也留意翼翼地从另一只小盒子里拿出来, 拿出来的是什么呢是两个金属的小圈,黄澄澄,或是白亮亮的,彼此套在对方的手指头上7、交杯酒也是要喝的酒是红的,红色和这喜庆气氛相配杯粗如碗,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