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历史高考总复习:传统力量的应对与新生力量的出现(一)知识讲解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22.35KB
约5页
文档ID:150637704
历史高考总复习:传统力量的应对与新生力量的出现(一)知识讲解_第1页
1/5

1 高考总复习:传统力量的应对与新生力量的出现(一) 太平天国运动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太平天国运动 复习建议 列强侵略带来的社会危机是当时中国各阶层面对的共同问题,出于各自目的,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和代表资产 阶级的早期维新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主张结合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把这些纲领主张放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进行理 解、认识,是掌握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状况的关键此外,在复习中要注意体用、近代化、现代化、近代工业、民族 工业等概念的内涵及其关系 知识清单 太平天国运动重大历史事件 1.第一阶段:太平天国的初期斗争(18511853) 金田起义(1851 年初) :太平天国运动开始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 攻占南京(1853) :改名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同清朝对峙的农民政权 2.第二阶段: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18531856) 颁布等一系列法令政策 北伐和西征 3.第三阶段:太平天国后期斗争(防御战18561864) 天京变乱(1856) 原因:领导者进取心减退,腐朽思想增长,内部矛盾尖锐 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颁布后期革命纲领 (1859) 天京陷落(1864) 参考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考点聚焦 2 考点一、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 (1)根本原因:鸦片走私严重,白银外流,战争耗费、赔款,官吏搜刮,造成农民实际负担加重,社会矛盾 激化 (2)外部原因:鸦片战争后,列强的商品倾销使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手工业者破产,激化了阶级矛盾 (3)直接原因:广西灾荒,人民起义不断 (二)过程 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以发动民众1851 年,金田起义爆发,洪秀全建号太平天国 1853 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国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力图通过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法,建立“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定都天京后,太平军进行北伐、西 征(与曾国藩组建的湘军作战),达到全盛时期 1856 年,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发生天京内讧,太平天国由盛转衰为挽救危局,洪秀全起用陈玉成、李 秀成和洪仁玕等人,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有效法西方,奖励发明,兴办学校等这是近代以来, 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迫于形势,该方案并未实施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在英、法军队配合下,湘军围攻天京1864 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

(三)纲领 1前期纲领: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绝对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建立“人间天国” 评价: 突出反映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绝对平均无法实现;剥夺农民对剩余产品支配权,无法调动生产积极性;巩固小农经济,排斥商品经济 未能实行的原因:没有安定环境;空想性 2后期纲领: 资政新篇 (1859) 特点: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内容: 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开设新式学堂 3 意义: 是最早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反映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愿望和最高水平 未能实行的原因:超前性 缺乏相应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不反映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下面列表以示区别: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 颁布时间1853 年1859 年 经济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 以绝对平均主义为 分配原则(消灭私有) 学习西方, 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发 展私有) 性质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 群众基础拥有群众基础缺乏群众基础 特点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绝对平均主 义思想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 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 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四)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动摇了清朝政治基础。

它具有反侵略和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新的时代特点其失败反映出农民运动 的局限性 (五)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及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1新特点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的同时反侵略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剿杀 所属范畴新 旧民主主义革命 国际背景新 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2与民主革命的关系 民主革命是指资产阶级革命,中国的民主革命肩负着双重使命,即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推翻本国的封建统治 从这一意义上说,农民起义不应归属民主革命的范畴但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40 年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之后, 不可避免地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 (六)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作用: 主力军;打击旧王朝和旧制度;迫使统治者调整政策;肩负反侵略的使命 2局限性: 思想上没有科学理论指导 政治上不能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如天朝田亩制度 4 组织上不能克服宗派主义,不能始终保持内部团结,如天京变乱 结论: 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典型例题】 1、太平天国运动之初,曾国藩指出:“今春以来,粤盗益复猖獗,西尽泗镇,东侵平梧,二千里中,几无一尺净土。

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 一朝夕之故矣 ”据此可知,曾国藩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频仍 B社会治安混乱 C土地兼并严重 D官吏贪暴腐败 解析: 自然灾害频仍材料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官吏本身的不作为造成民众参加太平天国运动,社会治 安混乱是其表现,故B 项错误;土地兼并严重材料无从体现,故C 项错误;“推寻本原,何尝不以有司虐用其民, 鱼肉日久,激而不复反顾? 盖大吏之泄泄(闲谈)于上,而一切废置不问者非一朝夕之故矣可知曾国藩认为农 民起义是因官吏长时间鱼肉百姓,不作为激起民愤所致,故D项正确 答案: D 2、 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 的悲剧 “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的根本原因是() A定都天京的战略失误 B “人间小天堂”的腐朽享乐 C绝对平均的社会纲领 D “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 解析: “长歌涌入金陵” ,定都天京后孤军北伐,是失败的主观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 项错误;“腐朽享乐” 导致内部矛盾尖锐,以致发生内讧,这是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进取心逐渐衰退的表现,但不是根本原因,故B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在当时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但这是农民阶级的局限性的表现之一, 故 C项错误;“农民造反者的社会角色”,说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故D项正确。

答案: D 3、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 年,席卷大半个中国,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船只无 5 论大小,人民无论贫富,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自唐虞三代以来,历世圣人扶持名教,敦叙人伦,君臣、 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粤匪皆以兄弟称之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旦 扫荡殆尽此岂独吾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 摘自曾国藩讨粤匪檄 (1)材料客观上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什么作用?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务使天下共享天父皇上帝大福,有田同 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2)根据材料指出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分析指出它不能实行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资政新篇提出,要效法西方,兴建铁路、公路,仿制火车、轮船;兴办邮政、银行,推广保险;奖励 发明,实行专利制度 (3)根据材料指出资政新篇的性质一种观点认为,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农民阶级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 胜利,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 第( 1)问分析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 第( 2)问根据材料二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这一做法在当时不能实行的 根本原因是: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小农经济要求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第( 3)问根据所学, 资政新篇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近代农民阶级由于阶级局限性,不可能领 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所以资政新篇的提出说明农民阶级能够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原因是新政新篇只说明农民阶级能够学习先进阶级的革命纲领,但其本身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不能领导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 答案: (1)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冲击了旧的纲常名教 (2)内容:平均分配土地,平均分配产品 原因:所要建立的小农经济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平均分配产品,不能调动生产积极性 (3)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不同意理由: 新政新篇只说明农民阶级能够学习先进阶级的革命纲领,农民阶级本身提不出先进的革命纲领,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