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二)(时间:60分钟 分数:70分)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每小题1分,共10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T)2.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F) 提示:物质不依赖意识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T)4.静止是物质的固有属性F) 提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5.意识是人脑的机能T)6.意识能改造客观世界F) 提示: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7.实践不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T)8.大猩猩打开水管灭火是实践活动F) 提示: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9.真理是永恒不变的F) 提示:真理属于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10.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T)二、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6分) 11.物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下列对物质认识正确的有( ) 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物质是对一切现象共性的反映 ③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是对万事万物的概括与总结,②③错误。
故选C 答案 C12.目前人们已经知道,太阳约在50亿年前形成,地球的诞生距今也有46亿年之久,由此可见,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居住的天国,所有天体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可见( )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解析 材料涉及自然界的客观性A、C、D三项均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13.某校中学生开展了“珍惜水、保护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签名活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 ) 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人类的破坏活动使自然界失去了客观性 C.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解析 B项说法错误,自然界是客观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自然界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D两项与题干的要求无关 答案 A14.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宇宙间许多的物质新形态,如暗物质、暗能量,但没有发现宇宙间存在所谓的“上帝”和诸神的活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③物质的客观实在性进一步得到科学的证明 ④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④错误。
故选D 答案 D15.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诗中有“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后人评说其意境全在“挂”字上,因为一个“挂”字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 )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C.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D.方静方动,方动方静 解析 瀑布是动的,一个挂字体现出动静的统一,A符合题意 答案 A16.传统的电影放映是播放电影拷贝胶片上的画面,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包含的哲理是( )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静止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解析 银幕上人物几秒钟的静止实际是由放映机播放的数十张胶片上相同的画面形成的该现象说明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未体现;D项说法错误,运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存在方式 答案 A17.近两年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中央气象台将大雾蓝色预警升级到黄色强雾霾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规律的客观性的知识。
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创造规律,②说法错误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故①③④符合题意 答案 C18.《荀子·王制》指出: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这启示我们( ) A.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B.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规律 C.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D.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忽视客观规律 解析 材料中的意思是遵循事物发展的自身规律从事生产活动,才能获得粮食丰收,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我们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规律是客观的,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前提,B、D两项都是错误的故选C项 答案 C19.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由此可见( )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解析 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态的反映,C项说法正确;A、B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说法错误 答案 C20.南京青奥会的吉祥物名为“砳砳”,吉祥物“砳砳”的创意源自南京雨花石,用动感现代的方式对雨花石进行艺术抽象处理而名字中的“砳”字指敲击石头发出的声音,象征着劈山开路这一设计说明( )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解析 A、B、C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D21.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内容角度看的是( ) 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解析 A、B、C分别从意识的形式、生理基础、产生谈对意识的认识,不符合题意 答案 D22.看起来,图1是5个凸起的按钮、1个凹陷的按钮;图2是1个凸起的按钮、5个凹陷的按钮其实这是同一张图片,图1旋转180°就得到了图2原来在漫长的进化岁月里,大脑被深深地刻下了“光源来自上方”(想一想太阳)这样一个强大的假设。
这表明( ) 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④意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觉选择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故①②符合题意;③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 答案 A23.漫画《鸭子?兔子?》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认识主体反映具有差异性 ④认识客体具有复杂多变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漫画《鸭子?兔子?》反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主体差异性,①③正确;②④与漫画寓意不符 答案 B24.筷子的使用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筷子谜语,如“姐妹两人一样长,厨房进出总成双;千般苦辣酸甜味,总让她们第一尝这说明了( ) ①意识活动是一种能动性活动和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意识源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A.②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解析 ①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中的东西只有经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的存在;②错误,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不一定是正确的反映;我国关于筷子的谜语等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③④说法正确。
故选D 答案 D25.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让无数听众落泪听过“记忆中的小脚丫,肉嘟嘟的小嘴巴,一生把爱交给他,只为那一声爸妈许多在外的子女回到了父母身边或送来了对父母的问候这佐证了( ) A.音乐是人脑加工改造的产物,其本质是大脑的机能 B.意识在特定条件下能决定和控制客观对象 C.意识因为具有主动创造性,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解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不是大脑的机能,A项错误;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但不起决定作用,B项错误;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特征,C项错误 答案 D26.漫画《画饼充饥》主要讽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 ) A.不坚持从实际出发 B.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因循守旧,观念落后 D.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解析 本题以我国当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为背景,以漫画形式考查学生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解,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面对住房难这一客观存在的情况,某些人视群众利益于不顾,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人忽视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题意不符 答案 A27.“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航天器传回的图片可以清晰地感受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主要说明( ) 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能动性 D.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 解析 材料既说明了每一个时代人类的实践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受着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制约;也说明了人类的实践是历史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实践不具有客观实在性这一特征,故D项不能入选 答案 A28.我省一位中学生发明了“纱线强度和伸长量测量器”,既能满足纺织企业容易携带、生产成本低的要求,又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得到增长这一事例蕴含的哲理是(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B.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发展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解析 该中学生把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又促进了自己专业知识的增长,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项符合题意,A、D两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C29.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 A.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B.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 C.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解析 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它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C正确;其余选项与材料无关。
答案 C30.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这是因为(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