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学概论复习要点1,商品: 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为了交换或出卖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商品是具有价值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供别人消费即社会消费,而不是供生产者或经营者自己消费的劳动产品, 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且必须通过交换到达用户手中的劳动产品)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2,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可以定量表达自然属性 :商品的成分、结构、性质,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商品质量管理与质量监督,商品质量标准,商品检验、包装、贮藏; 社会属性:消费者需求规律,商品美学、商品文化,商品信息与商品预测,新产品开发,商品、资源与环境 )广义的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使用价值、消费使用价值3,以具体商品为例,试说明其功能(或效用) 、商品体、有形附加物和无形附加物,并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功能 / 效用:为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要所提供的可靠的、必需的只能或效用,如电冰箱的功能效用是冷藏食物;( 2)商品体:商品功能效用的载体(物质构成) ,是由多种不同层次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3)有形附加物:包括商品名称、商标及其注册标记或品牌、商品条码、商品包装及其标识、专利标记、商品原产地标志或证明、质量、安全及卫生标志、环境标志、商品使用说明标签或标识、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维修卡、购货发票等;整理文档.( 4)无形附加物:附加服务、利益,如送货上门与免费安装调试、技术培训、售后退换退赔以及一定期限的保修、 质量保证措施、 一定时期内的优惠折扣、 附加财产保险等。
一套住房作为商品的三个层次核心层次:(功能 / 效用) 居住功能:餐饮、睡觉、休息、工作遮风防晒、避雨、保温有形层次:(商品体、有形附加物)三室一厅一卫:客厅、卧室、书房、儿童室、厨房、卫生间、墙壁、空调、暧气延伸层次:(无形附加物)服务:商业、维修、保洁、安全、邮政、通讯、文化、小区环境4,为什么说“商品使用价值是相对的、动态的、发展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 要经历一个过程, 即由潜在的使用价值向现实的使用价值转换的过程,我们把该过程称为商品使用价值的动态系统 商品使用价值分两个阶段完成,一是在交换过程实现商品的交换使用价值, 二是最终在消费过程中实现商品的消费使用价值商品的动态系统包含三个要素:即需要、商品、使用价值需要经过使用价值, 选择与定向以及创造而转化为商品, 由此潜在的使用价值已经形成,商品通过交换、消费实践、转换为现实的交换,消费使用价值即实现了商品的使用价值,然后再过渡到新的需要,如此循环,形成螺旋1,商品分类 :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按照一定的标志,科学地、系统地将商品分成若干不同类别的过程商品分类的结果,一般可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类目、品种和细目等类目层次。
商品分类时主要采用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整理文档.两种方法线分类法又称层级分类法, 是将拟分类的商品集合总体, 按选定的属性或特征逐次地分成若干个层级类目, 并编制成一个有层级的、 逐级展开的分类体系2,线分类法及面分类法的图示法 (P17/18)3,层次编码法 :是按商品类目在分类体系中的层级顺序,依次赋予对应的数字代码的编码方法,主要用于线分类体系4,商品标识: 消费者区别商品、选择商品和享受某些权益的依据和标准5,商品条码 :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GP1)规定的,用于表示零售商品、非零售商品、物流单元、位置的标识代码的条码 (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组合及其对应的供人识别字符组成的标记,用于表示一定得信息 )6,商品分类的作用 :①商品分类有利于信息工作的开展 ②商品分类有助于商品经营管理与选购 ③商品分类有利于实现商品管理标准化和现代化 ④商品分类有助于商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7,以商品分类的一种方法,结合具体的商品实例用所学的分类标志和分类方法对其进行简单的分类 例如运用线分类法对家具进行分类:大类:家具中类:木制家具、金属家具、塑料家具、竹藤家具小类:床、桌、椅、凳、箱、架、笼、橱柜、其他8,常见的分类标志优缺点( 1) 以商品的用途作分类标志:便于分析和比较同一用途商品的质量和性能,有利于企业改进和提高商品质量, 开发商品新品种, 扩大品种规格, 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便于经营者和消费者按需要对口经营和选购; 但对多用途的商品, 一整理文档.般不宜采用此分类标志。
2) 以商品的原材料作分类标志:使分类清楚, 从本质上反映出每类商品的性能和质量特点、 品种特征及其使用保管要求的差异, 特别适用于原料性商品和原料对成品质量影响较大的商品; 对那些多种原料制成和成品质量及品种特征与原材料关系不大的商品则不宜采用 3) 以商品的生产加工方法为分类标志: 对那些可以选用多种加工工艺生产且性能和品种特征受其影响较大的商品更为适用, 能够直接反映商品品种特征及风格;对那些虽生产加工工艺不同,但成品性能特征不会产生实质性区别的商品,则不宜采用此种分类标志 4) 以商品的主要成分或特殊成分作为分类的标志: 对深入研究商品的性能和质量、储运条件以及使用方法等问题有重要意义, 化学成分已知且对商品特性影响较大的商品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进行分类; 但对于化学成分比较复杂或易发生变化及对商品特性影响不大的商品则不宜采用这种分类标志 5) 以商品的产地作为分类标志:适用于品质受产地影响较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制品、中药材、玉器、宝石与珍珠及其制品9,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生产的 “白云山” 牌风油精,其数字代码为 6902401002291,试解释它的代码构成及含义 690 为前缀码, 69024010是中国广州白云山制药厂的厂商识别代码, 0229是该种“白云山” 牌风油精的商品项目代码,最后一位 1 为校验码。
1,商品品种 :是指按某种相同特征划分的商品群体,或者是指具有某种(或某些)共同属性和特征的商品群体2,商品品种策略 :指零售商业部门根据消费需求的变化不断改变或调整商品品整理文档.种所采取的措施 常用措施:扩大商品品种、增加短缺商品品种、是商品品种系列化;压缩商品品种;调整或改变商品品种3,了解商品品种新陈代谢的规律: 随时代的变迁、科技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老的产品被淘汰, 新的产品不断涌现出来 但消费者的需求可能会循环再生, 以致旧产品再度被消费者青睐 (P70)4,商品品种的概念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①按照商品品种形成的领域, 可划分为生产品种和经营品种; ②按照商品品种的横向广度(具体商品类中的品种数目) 不同分类, 分为简单商品品种和复杂商品品种;③按行业划分:杂货、 食品、医药品,纺织品皮革制品, 五金交电,家具,文件,办公用品,首饰、钟表、乐器等;④按照消费者经济差别不同分类:高档商品品种、中档商品品种、低档商品品种;⑤按照消费者的某些需要不同分类:如卧室、办公、文化、厨房、野营、旅行、休闲用品等5,概述商品品种、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 UV 、商品品种 S、商品质量 Q UV=f (S,Q)质量、品种、效益三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商品品种已构成效益的基础, 商品质量已构成效益的关键, 效益只能带着这两个重负上升求效益,就必须抓质量, 上品种;上品种,不抓质量,品种自然被淘汰;抓质量,不抓品种,质量无法体现;抓质量、上品种而不求效益,生产就失去了目的,质量、品种自行消亡6,如何利用商品品种结构的合理性来指导商业企业品种计划的制定?商品品种计划是指商业企业计划或规划其经营品种的组合 商品品种构成是指商业企业所经营的各类商品之间及每类商品中不同品种规格商品的组合简单地整理文档.说,就是一种商品的结构情况影响商品品种构成的主要因素是:年龄、性别的组成;职业、居民的民族及地方风俗习惯 商品品种的结构应适应消费需求结构及其变化 具体商品品种的构成应考虑市场需要和消费需求 商品品种结构是否合理,实质上是商品能否满足广大消费者多样化、多层次、专业化、特殊化、个性化的消费需要的问题, 也是人们对商品的不同需要在质的方面满足的问题 商品品种结构的决策应考虑两个因素:市场吸引力(需求)和企业实力(供给)市场吸引力—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力;市场容量;利润率;销售率;增长率;消费需求、消费水平、消费者购买力、商品档次(质量和价格水平)品种范围、竞争状况、资本等。
是社会需要状况的反映) 企业实力—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等综合因素(是指企业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只有对市场吸引力和企业实力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老品种的改进和新品种的开发, 才能使生产的商品满足消费需求, 使商品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相符 商品品种结构合理化的总原则是,商品品种结构必须与人们的实际需要和消费结构及其变化相适应 首先,商品品种必须适应不同社会阶层、 不同社会集团、 不同人群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 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要和消费需求结构会不断发生变化, 商品品种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以保证商品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及其结构的相符程度达到最佳化 提高商品品种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相符程度, 对于全面满足消费需求, 加速商品使用价值的实现,保证企业计划的顺利完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1,商品质量: 指商品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明确规定的和通常隐含的需求和期望的程度明确规定的”: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合同、承诺、图样、使用说明标签整理文档.或标志、使用说明书等文件中明确提出的要求; “通常隐含的”:人们公认的、应该遵从的、不必明确的要求,如习惯要求或沿用惯例等; “固有特性”:商品一旦形成就客观存在的质量特性。
2,商品质量指标 :商品质量特性通常需要各种数量指标来表示,这些数量指标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