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公开课获奖教案0

人***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4.50KB
约6页
文档ID:484564828
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公开课获奖教案0_第1页
1/6

第 3 课 古代印度【教材依据】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三课是并列的 关系,分别展现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辉煌灿烂的农耕文明本课共有三个 子目录:“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森严的种姓制度”、“释迦摩尼创立佛教”第一 部分与第二、第三部分是包含关系,第二、第三部分是因果关系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 的出现,直到公元 15 世纪末期,期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原始社会这 一部分的内容已经从部编人教版中取消,开篇从大河文明说起,本课的古印度是四大文明 古国之一,其发展阶段属于奴隶社会,是大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理念】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这节课要求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 度社会根据《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本课的设计理念课程环节的设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 程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在教学 过程中,贯穿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时空观念;培养历史情境想象和推理能力;树立 正确对待文化的正确态度使学生阅读、识图、分析、比较、整合知识等能力在教学中不 断提高。

学情分析】 古埃及、古巴比伦的的文明发展历程及文明成果在前面的教学中已经学习了,本课利用 学生在学习古埃及、古巴比伦时建立的模式进行学习,所以相对容易初三的学生逻辑推 理能力、比较分析能力、读图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 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2. 过程与方法:①展示古代印度与现代印度的地图,比较古印度和现代印度的差别; 展示现代印度的经纬度地图,分析推导古印度的自然地理条件;阅读课本画时间轴思维导 图展现古印度文明的出现、国家的建立、国家的统一与鼎盛;展示中国和古印度地图,探 究古印度屡次遭到外族入侵,文化被严重破坏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②阅读教材了 解种姓制度,课堂剧 《猜猜我是谁》 加深对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及贱民生活状态的认识,并通 过课堂剧了解种姓制度的特点,分析种姓制度下的各种矛盾;通过对矛盾的理解和学生自 主阅读课本《人物扫描》 ,了解佛教创立的背景;看课本最后一目的内容,找出佛教创立的 时间、人物、教义,讲解教义的含义并结合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加深对教义的 理解,得出佛教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讲解阿育王对佛教的影响;通过识读地图和展示图片 了解佛教的传播路径及对世界的影响。

③通过读图思考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完成 课后活动 1 回顾文明成果的不同,得出每个文明都是独特的,最后讨论:对待不同文化的 态度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类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宝贵的,必须十 分珍视通过读图思考,得出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比较四大文明古国 的同和异,让学生知道文化之间有共同的,同时各有特色,有糟粕,也有精华,培养学生对 待文明的正确态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古印度早期文明的代表;了解古印度的种姓制度,佛教的产生、教义、传播及 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难点:体会印度河和恒河在古代印度文明中的重要作用,认识自然环境与人类文明的 相互关系教学方法】讲授法、图片分析法,地图分析法、比较法,总结归纳法、思维导图法、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猜看,图片展示的是哪些电影?学生:说出电影的名字教师:这四部电影是哪个国家拍的?学生:印度教师:对,这是印度给我们带来的视觉盛宴和心灵震撼,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张图片, 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教师:这部电影叫做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很多同学没有看过,估计猜不到简单介绍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剧情及反应的种族歧视问题,进而说明它和 《小萝莉的猴神大叔》 反应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一一种姓制度。

教师:现实是历史的重演,种姓制度是怎样产生的?又有什么影响?我们一起来学习 第3课古代的印度二、正课(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 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 教师:比较这两幅地图,说说古印度和印度的范围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2. 古代印度的自然地理条件教师:看地图分析古代印度的自然地理条件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学生回答,说明是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3.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教师:在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孕育出辉煌灿烂的古印度文明, 使古印度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看课本第10-11页,用3分钟时间画时间轴, 展示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 程,我找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画学生:画时间轴教师:来回走动看学生画的情况学生画完后,一起检查是否有错1) 古印度文明的出现教师:我们来看地图了解早期文明的代表哈拉帕、摩亨佐达罗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 再来看几张考古发掘遗址照片,有人对哈拉帕遗址做了动画复原,我们通过视频感知哈拉 帕高超的建筑水平,并找出视频中的一处错误学生:看视频找出错误,并感知哈拉帕的建筑水平教师:讲解摩亨佐达罗文明消失之谜学生:猜消失的多种原因教师:不能无凭无据,要有考古资料或者文献资料的证据。

2) 国家的出现教师:板书写得很正确,雅利安人的入侵是在公元前 1500年左右,他们来到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古印度北部由此出现了许多小国3) 统一与繁华教师:孔雀王朝时统一全国,农业和商业比较繁荣,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 市之一,孔雀王朝时期进入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展示地图标明华氏城的地理位置,展示孔雀王朝的建筑图片)(4) 文明的衰亡教师:孔雀王朝灭亡以后,不断有外族入侵先是中亚的巴克特里亚、希腊人,接着 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的入侵,使得古印度文明几近衰亡看看自己画的时间 轴,如有画错的地方,抓紧时间修改 (停顿大约1分钟),在黑板上画的同学的时间轴画得非常正确,大家掌声响起来大家想过古印度为什么会屡次遭到外族的入侵吗?有人把古 印度比喻成一位漂亮的豁牙姑娘为什么会这样比喻呢?我们从地理的角度探究古印度屡 次遭到外族入侵,导致文化衰亡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探究一:依据地图分析古印度屡次遭到外族入侵,导致文化衰亡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的原因:学生:说答案,完成探究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古印度开伯尔山口是两山中间平缓的地带,这些外族就是从 这里进入古印度的;而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西南是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上还有无法翻 越的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面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面是地广人稀的内蒙古高原,内蒙古高 原的再北面就是杳无人烟的苦寒之地一一西伯利亚,东北面是大兴安岭等原始森林,东面 是大海,在古代用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方式是很难让大规模的军队飘洋过海的,南面在当时 是茫茫原始森林。

所以,中国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使得文明源远流长而其他三个文明古国 不断遭到外族入侵;另外中国文明有强大的吸引力,即使遭到外族的入侵,其他民族被中 原文明吸引,出现不同程度的文明交融二)森严的种姓制度教师:过渡:我们再回过头接着讲古印度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下孕育出了独特的 古印度文明,你知道有哪些吗?学生回答:阿拉伯数字和佛教教师:阿拉伯数字是古印度人发明的,后来经过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所以被称 为阿拉伯数字,佛教与上课时给各位同学提到的种姓制度密切相关,是佛教创立的背景, 那佛教的基本教义又是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分为几等?身份分别是 什么?分别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学生:看书了解种姓制度,并回答问题很多学生会说是五等,纠正是四等,贱民没有等级,不被看作是人教师:展示梵天创立种姓制度图片,总结学生的回答教师:种姓制度是什么人创立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讲解种姓制度创立的原因教师:为了让各位同学深入了解种姓制度,我们的同学准备了课堂剧 《猜猜我是谁》 , 大家掌声有请我们的小演员学生:边看表演,边猜身份 教师:从刚才我们的课本剧中可以看出,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世代相袭、等级森严。

教师:刚才看到的课本剧中,不同等级之间有矛盾吗?学生分析得出:矛盾尖锐教师:过渡:这就是佛教创立的背景三)释迦摩尼创立佛教1. 创立教师:当时有一位王子,他决心缓和这种矛盾我们读课本 《人物扫描》 了解这位王子 的简单经历学生:读课本《人物扫描》 教师:可见佛教的创立与他非常同情这些苦难的百姓密切相关那这位王子是谁?创 立佛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佛教的教义是什么?请同学们快速看书回答这三个问题学生:看书回答问题2. 教义教师:众生平等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但凡有生命的人和动物都是平等的,这 种观点表明释迦摩尼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忍耐顺从的意思是说,人的生、老、 病、死都是苦的,比如: 出生的时候是哇哇大哭来到了这个世界,老的时候各种身体机能退 化,行动不方便,经常生病这也是苦的,那你们感觉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哪些是苦的?学生:学习、考试成绩不好、亲人离别等都是苦的教师:佛说学习苦是因为你的学业不精,如果你学精了,就不会感觉苦了;佛还说 了,不要对结果有过多的欲望,只要你平时精于学业了,结果并不那么重要了同学们, 按照佛的观点,知道该怎么做了吗?另外各种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过多,过于苛求结果,因 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你看佛教主要注重的是过 程,而不是结果同时佛还说了你这一辈子苦是因为你上辈子作恶多端,现在你只有积德 行善才能在来世有美好的生活同学们,你们想想这种观点会得到哪些人的支持?学生:富人和国王师:因为这样社会就稳定了,佛教的创立是释迦摩尼,佛教的传播与孔雀王朝的第三 代国王——阿育王有密切的关系,阿育王东征西伐,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做了佛教 信徒以后,为弘扬佛法,派遣大量使者、僧人到邻国和其它地区去传教,还修建医院、水 利等使得他威望很高,把孔雀王朝建设为印度史上第一个强大的统一帝国3. 传播教师:展示地图,提问佛教传播的路线是什么? 学生:看地图回答问题教师:展示图片说明佛教的影响,并用中国佛教的名窟和名山说明对中国的影响 教师:那西安有哪些佛教的建筑呢?学生:说出西安的佛教建筑 教师:古印度文化除了刚才说到的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还有很多,比如现在 风靡世界的瑜伽就起源于古印度教师:古印度人将他们的文明记载在什么上面呢?他们的书写工具有:桦树皮、贝 叶、多罗叶、棕榈叶,我们校园里在 2 号教学楼前也有棕榈树,下课后,大家可以去看 看,长长的,宽宽的叶子确实利于书写而中国就不能了,因为很多地方没有这样的叶 子。

因为古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很多常绿阔叶,古印度人将它们加工后作为书写的 工具所以有人说:古印度人一手执叶,一手执笔知识总结 :我们再一次审视刚才绘制的时间轴,公元前 23 世纪到公元前 18世纪,出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但是后来消失,至今原因不明;公元前 1500 年左右雅利 安人侵入古印度,建立了一些小国,并创立了种姓制度,到公元前 6 世纪释迦摩尼创立了 佛教;从公元前 324 年到公元前 187 年,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在此 期间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到公元前 1 世纪,向北向南传播,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古印度 人创立了种姓制度和佛教, 但是本课的重点知识没有在时间轴上得以很好体现,请在你们画 好的时间轴上补充本课的种姓制度和佛教这两部分重点内容,完成本课的思维导图课堂练习教师:过渡:现在我们把四大文明古国讲完了,我们来读图思考:找出亚非四大。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