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十三蟾蜍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431.04KB
约23页
文档ID:577174047
动物生物学实验课件实验十三蟾蜍_第1页
1/23

蟾蜍的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 锋、董赛红 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v通过对蟾蜍外形、运动方式及内部结构的解剖,认识两栖类动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v学习蟾蜍的双毁髓处死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二、实验材料和用具v活蟾蜍v蟾蜍整体和散装的骨骼标本v解剖盘、解剖器 三三 实验内容:外形观察实验内容:外形观察 将活蟾蜍静伏于解剖盘内,观察其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四肢3部分 1.头部:蟾蜍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口宽大,横裂,由上下颌组成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观察鼻瓣如何运动,思考鼻瓣的运动与口腔底部的动作有何关系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轻触眼睑,观察上、下眼睑和瞬膜是否活动,怎样活动?当眼睑闭合时,眼球位置有何变动?两眼后各有一圆形鼓膜(蟾蜍的鼓膜较小在眼和鼓膜的后上方有1对椭圆形隆起称耳后腺,即毒腺) 三三 实验内容:外形观察实验内容:外形观察2.躯干部:鼓膜之后为躯干部蟾蜍的躯干部短而宽,躯干后端两腿之间,偏背侧有一小孔,为泄殖腔孔3.四肢:前肢短小,由上臂、前臂、腕、掌、指5部组成4指,指间无蹼。

生殖季节雄蟾蜍第一指基部内侧有一膨大突起,称婚瘤,为抱对之用后肢长而发达,分为股、胫、跗、跖、趾5部5趾,趾间有蹼在第一趾内侧有一较硬的角质化的距 (二)内部结构观察(二)内部结构观察v1 解剖方法: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蟾蜍 左手握蛙,使其背部向上用食指按压其头部前端,拇指按其背部,使头前俯右手持解剖针自两眼之间沿中线向后端触划,当触到一凹陷处即枕骨大孔所在部位,将针垂直刺入枕骨大孔然后将针尖向前刺入颅腔,在颅腔内搅动毁脑如针确在颅腔内,则可感到针触及颅骨再将针退至枕骨大孔,针尖转向后方,与脊柱平行刺入椎管,一边伸入,一边旋转毁髓,直到蛙后肢及腹部肌肉完全松弛 (二)内部结构观察(二)内部结构观察v1 解剖方法:用双毁髓法处死活蟾蜍 操作中应注意不宜近距离注视,不要挤压其耳后腺,防止耳后腺分泌物射入实验者眼内; 如被射入,则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 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心脏及其周围血管:心脏位于体腔前端胸骨背面,被包在围心腔内,其后是红褐色的肝脏在心脏腹面用镊子夹起半透明的围心膜并剪开,心脏便暴露出来从腹面观察心脏的外形及其周围血管:v1.心房:为心脏前部的2个薄壁有皱襞的囊状体,左右各一。

v2.心室:1个,连于心房之后的厚壁部分,圆锥形,心室尖向后处有明显的冠状沟,紧贴冠状沟有黄色脂肪体 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 v3.动脉圆锥:由心室腹面右上方发出的1条较粗的肌质管,色淡其前端分为两支,即左右动脉干v用镊子轻轻提起心尖,将心脏翻向前方,观察心脏背面,可见在两心房和心室交界其后端稍膨大,v4.静脉窦:在心脏背面,为一暗红色三角形的薄壁囊其左右两个前角分别连接左右前大静脉,后角连接后大静脉静脉窦开口于右心房在静脉窦的前缘左侧,有很细的肺静脉注入左心房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v1.肝脏:红褐色,位于体腔前端,心脏的后方,由较大的左右两叶和较小的中叶组成在中叶背面,左右两叶之间有一绿色圆形小体,即胆囊用镊子夹起胆囊,轻轻向后牵拉,可见胆囊前缘向外发出两根胆囊管,一根与肝管连接,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一根与总输胆管相接胆汁经总输胆管进入十二指肠提起十二指肠,用手指挤压胆囊,可见有暗绿色胆汁经总输胆管而入十二指肠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v2.食管:将心脏和左叶肝脏推向右侧,可见心脏背方有一乳白色短管与胃相连,此管即食管v3.胃:为食管下端所连的一个弯曲的膨大囊状体,部分被肝脏遮盖胃与食管相连处称贲门;胃与小肠交接处明显紧缩,变窄,为幽门。

胃内侧的小弯曲,称胃小弯;外侧的弯曲称胃大弯;胃中间部称胃底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v2.食管:将心脏和左叶肝脏推向右侧,可见心脏背方有一乳白色短管与胃相连,此管即食管v3.胃:为食管下端所连的一个弯曲的膨大囊状体,部分被肝脏遮盖胃与食管相连处称贲门;胃与小肠交接处明显紧缩,变窄,为幽门胃内侧的小弯曲,称胃小弯;外侧的弯曲称胃大弯;胃中间部称胃底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v4.肠:可分小肠和大肠两部小肠自幽门后开始,向右前方伸出的一段为十二指肠;其后向右后方弯转并继而盘曲在体腔右下部,为回肠大肠接于回肠,膨大而陡直,又称直肠;直肠向后通泄殖腔,以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 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v5.胰脏:为一条淡红色或黄白色的腺体,位于胃和十二指肠间的弯曲处将肝、胃和十二指肠翻折向前方,即可看到胰脏的背面总输胆管穿过胰脏,并接受胰管通入但胰管细小,一般不易看到v6.脾:在直肠前端的肠系膜上,有一红褐色球状物,即脾它是一淋巴器官,与消化无关 3 3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 v蛙为肺皮呼吸皮肤适应于呼吸的形态结构特点已在实验19中了解到;肺呼吸的器官有鼻腔、口腔、喉气管室和肺其中鼻腔和口腔已于口咽腔处观察过v1.喉气管室:左手持镊轻轻将心脏后移,右手用钝头镊子自咽部喉门处通入,可见心脏背方一短粗略透明的管子,即喉气管室,其后端通入肺。

v2.肺:为位于心脏两侧的1对粉红色、近椭圆形的薄壁囊状物剪开肺壁可见其内表面呈蜂窝状,密布微血管联系外、内鼻孔的位置,鼻瓣的开闭和口咽腔底壁的升降动作,想想蛙(或蟾蜍)是怎样进行咽式肺呼吸的 4 4 泄殖系统泄殖系统 将消化管移向一侧,仔细观察以下结构蛙(或蟾蜍)为雌雄异体,观察时可互换不同性别的标本1.泌尿器官:v(1) 肾脏:1对红褐色长而扁平的器官,位于体腔后部,紧贴背壁脊柱的两侧将其表的腹腔膜剥离开,即清楚可见肾的腹缘有1条橙黄色的肾上腺,为内分泌腺体v(2) 输尿管:由两肾的外缘近后端发出的1对壁很薄的细管,它向后伸延,分别通入泄腔背壁(蟾蜍的左右输尿管末端合并成一总管后通入泄殖腔背壁) 4 4 泄殖系统泄殖系统 (3) 膀胱:位于体腔后端腹面中央,连附于泄殖腔腹壁的1个两叶状薄壁囊膀胱被尿充盈时,其形状明显可见,当膀胱空虚时,用镊子将它放平展开,也可看到其形状v(4) 泄殖腔:为粪、尿和生殖细胞共同排出的通道,以单一的泄殖腔孔开口于体外沿中线剪开耻骨,进一步暴露泄殖腔剪开泄殖腔的侧壁并展开腔壁,用放大镜观察腔壁上尿管、膀胱,以及雌蛙输卵管通人泄殖腔的位置。

2.雄性:v(1) 精巢:l对,位于肾脏腹面内侧,近白色,卵圆形(蟾蜍的精巢常为长柱形),小随个体和季节的不同而有差异v(2) 输精小管和输精管:用镊子轻轻提起精巢,可见由精巢内侧发出的许多细管即输精管,它们通入肾脏前端所以雄蛙(或蟾蜍)的输尿管兼输精v(3) 脂肪体:位于精巢前端的黄色指状体,其体积大小在不同季节里变化很大它有何用?雄蟾蜍精巢前方,有1对扁圆形的毕氏器,为退化的卵巢在肾脏外侧各有l条细长管为退化的输卵管,其前端渐细而封闭,后端左右合一,开口于泄殖腔 3.雌性:v(1) 卵巢:1对,位于肾脏前端腹面,形状大小因季节不同而变化很大在生殖季节极度膨大,内有大量黑色卵,未成熟时淡黄色v(2) 输卵管:为1对长而迂曲的管子,乳白色,位于输尿管外侧以喇叭状开口于体腔后端在接近泄殖腔处膨大成囊状,称为“子宫”子宫”开口于泄殖腔背壁(蟾蜍的左右“子宫”合并后,通入泄殖腔)v(3) 脂肪体:1对,与雄性的相似,黄色,指状,临近冬眠季节时体积很大雌蟾蜍的卵巢和脂肪体之间有橙色球形的毕氏器,为退化的精巢 5 5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 主要观察腹壁表层主要肌肉(1)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幅度较宽的肌肉,肌纤信维纵行,起于耻骨联合,止于胸骨。

该肌被其中央纵行的结缔组织白线(腹白线)分为左右两半,每半又被横行的4~5条腱划分为几节2)腹斜肌:位于腹直肌两侧的薄片肌肉,分内外两层腹外斜肌纤维由前背方向腹后方斜行轻轻划开腹外斜肌可见到其内层的腹内斜肌,腹内斜肌纤维走向与腹外斜肌相反3)胸肌:位于腹直肌前方,呈扇形起于胸骨和腹直肌外侧的腱膜,止于肱骨 四四 作业作业v(一)绘图:v1.绘出蟾蜍循环系统的简图并注明各部名称 v2.根据解剖观察,绘制蟾蜍泄殖系统结构图,注明各器官的名称v(二)思考题:两栖动物的消化、呼吸系统及感觉器官的哪些方面表现出生脊椎动物的特征?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