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观察图,跳绳的有 30 人,跑步的大约有( )人. A.60 B.90 C.120 D.160 2.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 4 个孩子读 了 4 本书,有 5 个孩子读了 5 本书.那么有( )个孩子读了 6 本书. A.1 B.2 C.3 D.6 3.如图是某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长度的统计图,下午一点半时这 个物体影子长度大约是( )厘米. A.80 B.135 C.160 4.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身高.图表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已知小刚 最高,小丽最矮,小明比小红高,请问小红的身高是( ) A.150 厘米 B.125 厘米 C.100 厘米 D.75 厘米 5.如图表示各种颜色气球的数目: 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气球总共有( )个. A.45 B.46 C.51 D.69 6.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 3 厘米的直条表示 60 人,用( )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400 人. A.10 B.15 C.20[ 7. 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下面 ( ) 的说法是错误的. A.一格表示 60 人 B.B 等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 C.A 等人数比 C 等人数少 30 人 8.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条形的( )看出数量的多和少. A.长短 B.宽窄 C.颜色 二、填空题。
9.小明在统计本校人数时,用长 3 厘米,宽 0.5 厘米长方形直条表 示三年级学生人数 60 人,那么六年级共 120 人,应画长 厘 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直条. 10.条形统计图用 2 格表示 20 人,平均每格表示 人,照这 样计算,6 格表示 人,要表示 120 人需要画 格. 11.看统计图填空 (1)纵坐标每格表示 元; (2)该村村民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 . 12.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 和 两种. 13.在一幅表示某学校学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中,纵轴“5 格”表示 一年级有 250 人,那么五年级有 300 人,在纵轴上应该用 格 表示. 三、操作题 14.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我国“五岳”的高度. ①南岳衡山高 1290 米,北岳恒山高 2016 米.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 出它们高度的直条 ②“五岳”中, 山最高,泰山和 山的高度比较接近 四.解答题 15.如图是晓华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四次平时检测和期中、期末检测 成绩统计图 (1) 晓华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多少? (2)数学期末总评分是这样计算的:平时均分×30%+期中成绩× 30%+期末成绩×40%=总评分.晓华上学期期末数学总评分是多 少? 16.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来源:Z§xx§k.Com] (1)男生合格人数最多的项目是 ;女生合格人数最少的项 目 。
(2)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 训练 (3)在 项目上,女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在 项目上, 男女生的表现平分秋色 (4)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至少有 人 17.根据条形统计图填空 ① 横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 人 ② 男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女生最喜欢的午餐是 ;女 生最不喜欢的午餐是 ,有 人 ③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18.看图回答: (1)喜欢拼图玩具的有 人 (2) 玩具最受男生欢迎 (3)男生较不喜欢的是 和 两种玩具,它们相差 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观察图,跳绳的有 30 人,跑步的大约有( )人. A.60 B.90 C.120 D.160 【分析】跳绳、跑步人数的直条图已给出,且跳绳人数也已知,表示 跑步人数的直条图是表示跳绳人数的直条图的几倍, 跑步人数就是跳 绳人数的几倍. 【解答】解:如图, 30×3=90(人) 即跑步的大约有 90 人. 故选:B. 2.如图是某班一些孩子上月的读书情况统计图.如果有 4 个孩子读 了 4 本书,有 5 个孩子读了 5 本书.那么有( )个孩子读了 6 本书. A.1 B.2 C.3 D.6 【分析】根据统计图可知:读 4~6 本的有 10 个孩子,其中有 4 个 孩子读了 4 本书,有 5 个孩子读了 5 本书,那么读 6 本书的孩子就 有 10﹣4﹣5=1 人,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10﹣4﹣5=1(人) , 故选:A. 3.如图是某一物体在不同时刻影子长度的统计图,下午一点半时这 个物体影子长度大约是( )厘米. A.80 B.135 C.160 【分析】根据条形统计图可知,下午一点物体影子的长度大约是 80 厘米,下午 2 点即 14 时物体影子的长度大约是 160 厘米,一个小时 的时间物体的影子长了(160﹣80)厘米,用一小时物体影子变长的 长度除以 2 就是物体的影子半个小时增长的长度,然后再加上 13 时 物体影子的长度即是下午一点半时物体影子的长度, 列式解答即可得 到答案. 【解答】解: (160﹣80)÷2+80 =80÷2+80, =40+80, =120(厘米) , 120 厘米接近 135 厘米, 答:下午一点半时这个物体影子长度大约是 135 厘米. 故答案为:B. [来源:Z_xx_k.Com] 4.如图显示了四个同学的身高.图表中没有学生的名字,已知小刚 最高,小丽最矮,小明比小红高,请问小红的身高是( ) A.150 厘米 B.125 厘米 C.100 厘米 D.75 厘米 【分析】运用排除法,去掉最高和最矮,再由小明比小红高判断余下 的两个. 【解答】解:小刚最高,小丽最矮,那么小红就不是最高的 150 厘 米和 75 厘米; 还剩下 125 厘米和 100 厘米,由于小明比小红高,那么高的 125 厘 米就是小明的身高,较矮的 100 厘米就是小红的身高. 故选:C. 5.如图表示各种颜色气球的数目: 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气球总共有( )个. A.45 B.46 C.51 D.69 【分析】由统计图可知,每一格代表 2 个气球,可以看出红色、蓝色 和白色各有多少个,再根据加法的意义解答即可. 【解答】解:由每一格代表 2 个气球,所以红色有 12 个,蓝色有 18 个,白色有 15 个, 12+18+15 =30+15 =45(个) ; 答:红色、蓝色和白色的气球总共有 45 个. 故选:A. 6.在一个条形统计图里,用 3 厘米的直条表示 60 人,用( )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400 人. A.10 B.15 C.20 【分析】用 3 厘米的直条表示 60 人,1 厘米表示 60÷3=20(人) , 400 人里面有几个 20 人就用几厘米长的直条表示 400 人. 【解答】解:400÷(60÷3) =400÷20 =20(厘米) 即用 20 厘米表示 400 人. 故选:C. 7. 如图是某校四年级学生体育成绩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下面 ( ) 的说法是错误的. A.一格表示 60 人 B.B 等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一半 C.A 等人数比 C 等人数少 30 人 【分析】 观察图形可以发现: A 等的人数是 60 人, B 等的人数是 150 人,C 等的人数是 90 人,每一格表示 30 人,据此进行计算即可作 出正确判断. 【解答】解:A、因为一格表示 30 人,所以该选项错误; B、B 等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 150÷(60+150+90)=50%,所以 该选项正确; C、A 等人数比 C 等人数少 90﹣60=30 人,所以所以该选项正确. 故选:A. 8.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条形的( )看出数量的多和少. A.长短 B.宽窄 C.颜色 【分析】首先要清楚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条形长的 表示的数量就多,条形短的表示的数量就少,表示数量的多少和条形 的宽窄、颜色没有关系,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据分析可知: 条形统计图可以通过条形的长短看出数量的多和少. 故选:A. 二.填空题(共 5 小题) 9.小明在统计本校人数时,用长 3 厘米,宽 0.5 厘米长方形直条表 示三年级学生人数 60 人,那么六年级共 120 人,应画长 6 厘米, 宽 0.5 厘米的长方形直条. 【分析】人数多少直条的宽度是相同的,只是长度不同,60 人有 3 厘米长的直条表示,120 人是 60 人的 2 倍,表示 120 人的直条也是 表示 60 人直条长的 2 倍. 【解答】解:小明在统计本校人数时,用长 3 厘米,宽 0.5 厘米长方 形直条表示三年级学生人数 60 人,那么六年级共 120 人,应画长 6 厘米,宽 0.5 厘米的长方形直条. 故答案为:6,0.5. 10.条形统计图用 2 格表示 20 人,平均每格表示 10 人,照这样 计算,6 格表示 60 人,要表示 120 人需要画 12 格. 【分析】因为用 2 格表示 20 人,则平均每格表示 20÷2=10 人,用 每格表示的人数乘 6 即得 6 格表示多少人,用人数 120 除以每格表 示的人数即得需要的格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20÷2=10(人) 10×6=60(人) 120÷10=12(格) 答:平均每格表示 10 人,照这样计算,6 格表示 60 人,要表示 120 人需要画 12 格. 故答案为:10,60,12. 11.看统计图填空: (1)纵坐标每格表示 200 元; (2)该村村民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 增加 . 【分析】 (1)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纵轴数据表示金额,单位是元, 每格代表 200 元. (2)由统计图可以看出,从 2010 年到 2014 年表示该村人均水费 水平的直条逐渐升高,因此,该村村民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增加. 【解答】解: (1)纵坐标每格表示 200 元; (2)该村村民人均消费水平在逐年增加. 故答案为:200,增加. 12.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 竖式 和 横式 两种. 【分析】根据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种类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常用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竖式和横式两种. 故答案为:竖式,横式. 13.在一幅表示某学校学生人数的条形统计图中,纵轴“5 格”表示 一年级有 250 人, 那么五年级有 300 人, 在纵轴上应该用 6 格表 示. 【分析】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人数,再求出 300 里面有多少这样 的数量. 【解答】解:250÷5=50(人) ; 300÷50=6(格) ; 故答案为:6.[来源:学科网] 三.操作题(共 1 小题) 14.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我国“五岳”的高度. ①南岳衡山高 1290 米,北岳恒山高 2016 米.在条形统计图中表示 出它们高度的直条. ②“五岳”中, 华 山最高,泰山和 嵩 山的高度比较接近. 【分析】①根据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的高度,在图中绘制出两山高的 直条图,标上数据即可. ②通过五岳中各山的高度即可确定哪个山最高, 泰山和什么山比较接 近. 【解答】解:①南岳衡山高 1290 米,北岳恒山高 2016 米.在条形 统计图中表示出它们高度的直条: ②2155 米>2016 米>1533米>1512 米>1290 米 即西岳华山高于北岳恒山高于东岳泰山高于中岳嵩山高于南岳衡山 答:②“五岳”中,华山最高,泰山和嵩山的高度比较接近. 故答案为:华,嵩. 四.解答题(共 4 小题) 15.如图是晓华六年级上学期数学四次平时检测和期中、期末检测 成绩统计图. (1)晓华四次平时成绩的平均分是多少? (2)数学期末总评分是这样计算的:平时均分×30%+期中成绩× 30%+期末成绩×40%=总评分.晓华上学期期末数学总评分是多 少? 【分析】 (1)把四次的成绩相加再除以 4 即可; (2)根据平时均分×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总评 分,计算即可. 【解答】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