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缆有限公司操作文件文件编号:16 锭编织机生产操作规程编 制:会 签:批 准:版 本: A/0 受控状态:发 放 号:209 年 11 月 30 日公布2023 年 12 月 1 日实施XX电缆公布文件分类类别代码操作类文件03XX 电缆16 锭编织机生产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版本编号页码范围生效日期■签收部 门■生产部●生产部■设备科■质检部■技术部□签阅签 字●张贴日 期*****修订履历*****NO 修订内容 页次 修订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批准日期文 件 编 号 文 件 名 称 文件类别 文件版次 页码范围16 锭编织机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类文件A/0 2/6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指导编织前外径不超过φ14mm 的编织屏蔽型电线电缆〔如RVVP、KVVP、KVVRP〕编织工序的生产本操作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②设备主要技术参数③生产前的预备工作④生产过程操作及其相关留意事项⑤停机后的工作⑥过程常见质量问题缘由分析及其解决方法⑦安全生产须知⑧交接班内容和规定⑨设备定期维护留意事项2 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该编织设备主要由编织头、引取、排线、卷取四大局部组成。
该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1,设备节距配齿参照表 2表 1 KM16-150QHD 型 16 锭高速编织机主要技术参数NO 参数名称 单 位 数 据1编织前电缆(电线)外径mm不超过φ14mm2锭子数—16 锭(立式)3主电机功率kW0.75kW〔Y90S-6 型 380V50HZ〕4主电机调速方式—变频调速5编织节距调整方式—变换节距齿轮6节距范围mm9.9~39.67上(下)转盘的最大转速rpm1508 最大出线速度9 丝管规格10 收放线线盘规格m/h mm mm517直径×长度:φ66×82.5 φ630×4703 生产前的预备工作3.1 操作者应首先检查设备机械和电气局部是否完好,检查机器全部旋转部位的润滑状况,配换齿轮的安装是否正确, 机器一切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3.2 开车前检查设备润滑状况:自动加油容器(上盘)注入优质防爬导轨油,适当调整限流阀,润滑大盘外表,顶盖注油孔注入 46 号机械油,润滑离合轴芯A 点、B 点,对各加油点加油润滑传动链、链条、齿轮、轴芯加油脂润滑3.3 依据工艺要求预备并丝用铜丝、包带材料等,备有肯定数量够本班使用预备好所需专用工具、模具、量具等。
3.4 开车前在并丝机上按工艺规定的铜丝根数、铜丝直径进展并丝,并丝排线应平坦,张力均匀,不得有压线、断线等缺陷3.5 依据生产任务单核对上工序半制品型号、规格、外径等,半制品必需有中间检查员的合格签章,上车前进展检查确认合格前方可使用3.6 在编织机上、下转盘锭子中装好丝管,装好安全插销,调整锭子的张力弹簧,以到达张力适度文 件 编 号 文 件 名 称 文件类别 文件版次 页码范围16 锭编织机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类文件A/0 3/64 生产过程操作及其相关留意事项4.1 启动前翻开围板前门,机器处于点动状态,点按启动按钮,检查传动皮带轮是否按箭头指示方向旋转留意:◆皮带罩上的箭头表示正确旋转的方向;◆关上围板前门,放能正常工作,否则处于点动状态;◆假设需要更换变频器、主机马达,必需在重启动前,先卸掉主机三角带,检查马达运转方向是否正确,确认正确后才可装上主机三角皮带启动机器4.2 操作前预备4.2.1 每个上、下锭的张力座及张力把均需处在中间位置4.2.2 在机器尚未正式工作前,上、下锭缚着的绳索不行松除,否则机器不能正常运转4.3 上锭骨仔的放入4.3.1 将上锭绳子拆去,将骨仔放入,同时将张力把调至适当位置。
4.3.2 骨仔放置时必需使线头方向向左4.3.3 放入骨仔后应检查给线盖是否转动自如4.3.4 将线头按顺时针方向绕经上锭导线杆、上锭张力座瓷钩、上锭导线轮、穿过编织点眼模,系在引取轮上4.3.5 每一锭均需按以上步骤操作4.4 下锭骨仔的放入4.4.1 拆去绳子,取出安全插销及骨仔胶垫片4.4.2 放入骨仔,线头必需按顺时针方向摆置4.4.3 装入骨仔胶垫片,插上安全插销4.4.4 将线头按顺时针方向拉出,绕过下锭导杆、下锭导线架管,穿过导线轮在绕经下锭右侧的导管,再穿过编织点眼模, 将线系在牵引轮上4.4.5 重复上述 4.1~4.4 操作步骤,装下锭的每个骨仔4.5 将待编织线芯的放线盘及配套的收线盘相应放入配套的放、收线架上后,线芯经主机底部,穿过进线装置中心至编织点,预备开头编织4.6 将速度调整旋钮调整至“0”位置,然后按“启动”按钮,再渐渐调整速度旋钮,使主机速度到达正常工作状态4.7 编织:除以上所述 1-6 项编织前的贮备工作外,还应特别留意以下几点:4.7.1 全部骨仔均需放入固定位置4.7.2 给线盖确定已固定且转动自如4.7.3 下锭骨仔放入后须装上安全插销,以防跳出。
4.7.4 下锭导线管必需转动自如4.7.5 每一锭的张力均需依照编织规格的不同而调整,而且下锭的张力应比上锭略微大些4.7.5.1 上锭每锭的张力应一样,下锭每锭的张力也应一样4.7.5.2 依据编织规格的不同,更换适当的上、下锭的张力弹簧4.8 引线4.8.1 在编织中,将已编织的线引拉到牵引轮,绕上适当的圈数〔避开滑动,一般不少于 3 圈〕4.8.2 将已编织好的线放入排线导轮中,调整排线导轮至适当位置4.8.3 将线绕至收线盘上4.9 编织眼模的调整4.9.1 拧松模眼夹拉钉螺母4.9.2 装上适宜模眼,调整模眼高度至适当位置〔以线能自由落下至上锭下方 7-10mm 为宜〕4.10 在编织出几米后停车测量编织节距,检查编织密度,如有问题准时解决编织成品在牵引轮上至少绕 3 圈,防止打滑文 件 编 号 文 件 名 称 文件类别 文件版次 页码范围16 锭编织机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类文件A/0 4/65 停车后的工作5.1 操作者应标准地填写本班次的生产质量记录,注明本班生产产品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状况、原材料用量、日期、班次、生产者姓名等信息,以便于实现追溯5.2 将用后的模具作好标识准时归还至模具库。
5.3 将废线头、过程中修剪掉的铜丝等集中清理干净并填写好《废线废料进仓单》交至废线仓库5.4 将专用工具、量具等清理后放回工具箱内5.5 关掉机台电源,清扫机台四周,整理工作场地5.6 填写生产记录单,在编织完成后的半制品线盘上填挂流转卡,依据车间定置治理的要求整齐地摆放在规定的区域6 常见质量问题缘由分析及其解决方法NO 质量问题1 节距不均匀缘由分析●牵引圈数少,打滑●锭子转速与牵引速度不匹配解决方法◆牵引圈数严格按工艺要求至,少为3 圈◆调整锭子转速与牵引速度使之相匹配编织密度2 不符合要求●并丝构造不符合工艺〔根数偏少〕 ◆并丝构造严格依据工艺卡的规定●配齿节距不符合工艺〔偏大〕 ◆按工艺规定重进展节距配齿●锭子总数不符合工艺规定〔偏少〕 ◆锭子总数的使用严格按工艺要求3 编织层有毛刺、破洞●断线造成,并丝张力不均匀●收线积压●锭子张力不均匀●断线时修理不当◆并丝过程中留意张力的调整◆留意收排线质量,不得压线◆调整线锭张力使之均匀◆断线后毛刺应修剪平坦7 安全生产须知7.1 本机台操作者必需经过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教育,上机前要生疏本机的操作规程当班的操作者上班时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
7.2 开车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局部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觉察担忧全因素要准时去除或报告专业人员处理防护装置不得随便拆卸7.3 在日常编织过程中,每次启动电机前,先按复位按钮〔黄色〕,再按启动按钮〔绿色〕启动电机7.4 设备运转时,觉察问题要停车检查去除严禁设备运转时进展修理或处理任何人不得随便靠近高速旋转部位7.5 操作过程中,应留意检查电气局部,防止接触不良或触电7.6 修理设备时,断开电源电气开关并由专人看管,任何人不得擅自送电7.7 更换变频器或主电机时,先卸主三角带,检查电机运转方向是否正确7.8 正常开车时应关好挡板,设备运转中不准伸手到转盘断线或有问题时,必需停车处理7.9 正常开车时机箱中除少量备换的丝管外,其它物品应去除机身其它部位也不准放别的物品,避开掉入旋转盘内7.10 操作过程中应坚守岗位,思想集中,设备运转过程中操作者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文 件 编 号 文 件 名 称 文件类别 文件版次 页码范围16 锭编织机生产操作规程操作类文件A/0 5/68 交接班内容和规定8.1 本编织设备实行定人定岗,由特地操作人员进展交接8.2 接班人应提前 10 分钟到岗,做好一切接班预备工作。
8.3 当班交接事项:生产任务要求、生产进度状况、工艺卡及工艺掌握参数、设备运转状况、产品质量状况等8.4 交接的工装、量具、专用工具等应确认完好8.5 上一班次的半制品状况、领料状况以及材料质量状况应交接清楚8.6 交班人在下班前须填好质量记录报表,将本班生产的产品型号、规格、数量、质量状况、材料用量、半制品用量、废品量、日期、班次、生产者姓名等各种事项记录清楚,以便于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8.7 每班均应做到设备本体、设备四周、收线处等不得有废线头等杂物,交班要做到现场整齐清洁9 设备定期维护保养留意事项9.1 润滑油:承受 46 号机械油或优质防爬导轨油9.2.零件润滑:保证润滑油到达在油标刻度水平线处9.2.1 由顶盖上的油孔注入 46 号机械油,直至到达底座油表刻度线9.2.2 在上锭传动把运动位置注入适量的 46 号机械油9.2.3 油脂润滑局部:a.引取传动链、链轮、引取轮轴承b.卷取传动小齿轮及小齿轴芯9.3. 日常润滑9.3.1 在自动加油容器内注入 4/5 容量的优质防爬导轨油,调整加油装置限流阀,适度润滑上锭与大盘 V 形槽内接触的外表〔留意:停机后,手感润滑面稍有湿感为宜;润滑油太多会导致油分溅到成品线上。
〕9.3.2 由油顶的注油孔注入 46 号机械油,使油流至底座,到达指定油标刻度9.3.3 润滑离合器轴芯的A 点及B 点9.4 周期性润滑9.4.1 全部机架上的零件应每星期润滑一次9.4.2 留意润滑油保持在油标刻度线,假设油太多则拧开油塞排放9.4.3 离合器轴芯必需保持每小时加油一次以上9.5 编织机头维护保养:编织机头除日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