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奇异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9.20MB
约96页
文档ID:366550917
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1/96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备课一、教材特点;1、以小学生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以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辅线进行构建,使整套教科书形成综合化、立体化和序列化的结构体系2、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结构模块化,过程活动化,更具整体性、结构性和探究性3、目标弹性化,内容综合化,评价多元化4、以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落 实“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力求使教科书成为“学材”5、突出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6、背景和空间广阔,教科书更具开放性和发展性7、科学、技术与社会有机结合,教科书更具人文性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每个单元围绕主题安排了 46课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和不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生物与环境及其适应性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 行 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内容结构框图微 小的生物物质的变 化物 体的运动太阳、地 球 和月亮生物与环 境研 究与实践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一根据已有知识做出猜想与假设-根据假象答案,制订科学探究活动计划一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一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得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一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参与评议探究结果-产生新问题生活经验(引领)探 究 活 动(提问、猜想、假设、预测、搜集、整理信息、观察、测量、实验、设计、制作、记录、表达、交流、质疑、解释、评价)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常见的动植物及其共同特征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 病毒、细菌、馒头发霉了和 食用菌四篇课文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前三节课是并列关系,每一节课都探究一类生物体病毒着重通过搜集和整理有关病毒的资料使学生认识病毒,了解病毒对人类的影响;细菌借助显微镜的观察认识细菌,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馒头发霉了通过对物质发霉条件的探究认识真菌,了解真菌与人类生活的联系结合以前的学习,学生认识到多彩的生命世界由五大类组成,分别是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

在前三课学习的基础上,食用菌着重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帮助学生识别真菌中的食用菌,以拓展他们的视野二、单元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2、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3、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4、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5、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6、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7、认识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正反两方面的作用8、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类9、知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二)过程与方法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2、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3、能够用图表现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4、能够通过显微镜自己研究牙缝里的微生物5、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体上的霉6、能够设计控制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7、能够用图和文字表达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8、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9、能够通过收集资料,与同学交流研讨等方式了解细菌、病毒的有关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2、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3、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4、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

5、意识到要关注与科学和人类有关的社会问题6、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7、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第 一 课 病 毒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提出与病毒相关的问题;2、会查阅与病毒相关的书刊和其信息源3、能制作有关病毒的剪贴报.4、会用多种形式表达、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2、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科学知识:1、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种类 主要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了解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教学重难点:重点:病毒的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病毒的种类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病毒的资料学生准备:了解有关病毒的有关知识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提问:关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预防呢?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二)、新授1、流感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2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3.教师讲解.4 .狂犬病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5 .脊髓灰质炎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6 .麻疹的症状有哪些?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如何预防?7 .病毒是一类什么样的生物?8 .学生讨论后,教师讲解.(三)、拓展延伸(网上学习)1、教师讲述:关于病毒,你还知道些什么?请回去以后在网上或查资料自主学习。

2、学生交流学习收获和体会3、课后作业:(1)回去查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2)利用作文、图画或小报的形式,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板书设计:1、病毒病毒的危害一、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的利用极其微小二、病毒的特征寄生在活细胞内能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由遗传物质和蛋白质组成动物病毒三、病毒的种类 植物病毒细菌病毒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与交流研究结果;能积极地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愿意参与和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讨论与活动;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愿意合作与交流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第 二 课 细 菌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以观察促思考,总结细菌的形态结构2、设疑促理解,探究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3、以知识促应用,了解细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主动交流自己的资料和观点2、关心生活中的科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科学知识:1、学生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特点2、使学生了解细菌对自然界的意义和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细诵形态结构的特点和生命活动的特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难点:细菌在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教学方法:观察、讲述与谈话相结合教具准备:显微镜,三种类型的细菌的永久涂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老师课前布置你们搜集有关细菌的文字或图片资料,现在你对细菌有了哪些认识教师出示搜集的有关细菌的图片、视频资料学生观看教师边讲解边演示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注重及时指导学生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观察真菌涂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已了解的细菌描述、汇报、交流教师总结:细菌有球形、杆形、螺旋形三种基本形状三)认识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谈话:你们认为细菌是人类的朋友还是敌人?学生讨论,交流搜集到的有关细菌的资料现在同学们对细菌有了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细菌不只是人类的敌人,更多的是人类的朋友,它可以说无处不在人的肠道内也充满了细菌一些是有意菌,它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一些能合成身体所需的维生素;还有一些则与致病的微生物搏斗,使有害细菌不能附着在肠道上,保持肠道健康谈话:细菌的作用还远不止这些呢!请看资料卡四)自由活动: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有关细菌的知识。

怎样做好宣传,防止病菌入侵呢?(五)拓展知识:同学们,假如没有细菌,我们的自然界将会是怎样的?板书设计:2、细菌球菌细 菌 的 形 状 杆 菌螺旋菌有益菌:生物制药细菌与人类的关系有害菌:世人患病教学反思:学生利用显微镜初步认识了生命世界的另一大类一一微生物世界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学习通过显微镜发现水中有微生物在一滴水中,能够找到几十个微生物,学生对水中微生物进行描述和画图,从而认识几种常见的水中微生物,体验生命体的奇特激发学生探索生命世界的欲望第三课馒头发霉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2、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3、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4、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2、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3、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4、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2、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会捻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难点: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准备实验材料:发霉的食物、显微镜、霉菌切片、白纸、铅笔、实物投影仪、镶子。

也可由教师课前准备好几片发霉的面包,供课上学生观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和观察馒头或其他物体上的霉及其形态1、学生用眼去观察馒头上的霉,观察没是什么样子2、引导学生回忆以前见过的霉3、知道学生用显微镜观察霉的形态4、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话好图,并对颜色进行描述二、了解霉的功与过1、让学生了解人类对霉的利用,然后指出没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2、描述抗生素的诞生情况三、探究合适霉生长的环境条件1、根据生活中物体发霉的事例,推测物体在什么条件下会发霉2、交代实验的方法,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的条件进行对比实验四、了解防止事物发霉和物体发霉的办法几依据1、夏天食物最容易发霉,大人们一般怎么做防止事物的发霉2、指导学生认识真空包装防止事物发霉3、指导学生认识太阳晒防止物品发霉4、指导学生认识利用干燥剂方式食品的发霉五、巩固学习:1、电冰箱能保鲜食物,是什么原因?2、物体在什么环境下容易发霉板书设计:3、馒头发霉了温度影响食物发霉的原因 水分空气真菌对人类的危害真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为人类提供的便利教学反思:教材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发霉的面包”作探究材料,意在激发学生对霉菌的探究兴趣,并以此为探究课题,引导学生走进并了解霉菌家族。

学生会通过显微镜观察物品上的霉能够设计有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研究物体发霉的条件能够用图和文字表示显微镜下霉菌的特点能够调查生活中的食用菌种类知道霉菌是一种真菌知道真菌是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种生物知道食物和物品发霉的原因了解防止食物、物品发霉的方法体验到人类对霉菌的研究和利用第四课食用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知道单细胞真菌的结构3.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4.了解识别有毒蘑菇的有关知识.5.了解蘑菇生长需要的条件.科学探究1、亲身经历科学调查、观察、查阅和整理资料的科学探究的过程2、能够利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所观察的事物形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从事科学探究活动2、体会与人合作的愉快,学会分享、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教学重难点:重点:知港真菌的结构,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难点:蘑菇的生长环境和结构教学方法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让学生思考:蘑菇是在什么样的环境里生活?(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二.蘑菇分为哪几部分?(地下菌丝,菌丝,柄,菌褶,菌盖.)是怎样吸收营养的?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四.如何识别有毒蘑菇?(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抱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

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