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学期部编版教学计划

雨水
实名认证
店铺
PDF
100.96KB
约26页
文档ID:147385916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学期部编版教学计划_第1页
1/26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学期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 ,紧扣部编版新审定教材,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 念,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 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重视学生的思 想情感教育 ,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 学习,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 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历史与其他学科 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 , 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 ;实施综合性学习 , 提高学生的综合 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处于变化时期,面临中考的人生抉择,学习压 力大,其思想波动幅度也较大,对于世界历史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心理准备从 学生学习状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好,但不同班级的学生在个 性、学习风格等方面截然不同面对新学期学习方式的进一步改革、学习内容 的深入,学习任务的加重,加之有些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不够,教师应帮助他们 正确自身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分析其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 三、教材分析 1. 教材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 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建 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工 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个单元。

新教材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重新编排,使 世界历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文并茂,历史线索清晰,符合初三学生对于 知识的系统掌握 2、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 展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世界古代 史从古代亚非文明的起源展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2/5 页被阶 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 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世界近代史及16 世纪前后至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 史阶段中,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兴起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 互依赖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开 始于我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 生了剧烈变革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 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四、教学措施 1、讲授切合实际、 因材施教。

以 开放式、启发式 、探究式、讨论式 为 主采取先慢后快的进度:前三周较慢,待学生熟悉教材与教法、学法时按正 常进度上课 2、发扬九年级备课组的优良传统, 坚持集体备课、 有效教学和相互学习, 本学期相互听课不少于 18 节,并坚持记录教学反思,以提高教学水平 3、结合三年来我市中考题,精心编写具有针对性的内部练习题,交综合 教研组历史教师讨论通过年级统一测试题,由全组在集体备课时讨论校正, 通过后印刷,考试结束后由备课组做考试分析 4、根据学校要求,本学期重点抓好“三率”:优秀率、合格率、平均分; 先由各任课教师负责所任班级不及格学生的补差工作,以提升合格率为目标, 争取在期中和期末考试中优秀率、合格率和平均分有效提高 五、课后 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以学习上的优生和暂时的后进生为主, 神和各种能力 , 重视知识的查漏补缺和学法上的指导, 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学 习目的的教育及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意志、习惯和方法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 1 入学教育、摸底谈话、讲评试卷1 2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3 3 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3 4 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3 5 第十课、十一课、十二课3 6 复习、月考3 7 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第十五课3 8 第十六课、复习、单元检测3 9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第十九课3 10 复习、单元检测3 11 复习3 12 期中考试(可调整)3 13 第二十课、第二十一课3 14 第二十二课、第二十三棵3 15 复习3 16 复习3 17 复习3 18 期末考试3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计划 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通过学习,知道世界古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 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 势;感悟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 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

了解世界近代史的重要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 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 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形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 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共 63 人,是由思想性格好、学习习惯已基本形成、成绩底子较 好的学生组成的一个寄宿班,成绩相对其它三个班较好比如:上期期末统考 及格率为 100% ,优秀率为 90% 左右,大部分学生有好的学习方法,并且对历史 足够的重视,但也有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不透彻,不能对历史知识进行灵 活运用 三、教材分析 2. 教材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封建时代的欧洲”、 “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 、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制度的 初步确立”、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个单元新教材按照时间和空间 顺序重新编排,使世界历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文并茂,历史线索清晰, 符合初三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2、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 展。

教材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世界古代 史从古代亚非文明的起源展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 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 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世界近代史及16 世纪前 后至 20 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在这一历史阶段 中,马克思主义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兴起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的世界一体化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中国古代史开始于我 国境内人类产生,结束于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 会和封建社会三个发展阶段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 烈变革前 221 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得到初步巩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 出了伟大贡献 四、教学目标 1、深化对历史新课程标准及现行教材的理解, 提高教学质量 . 抓好课 堂 45分钟的效率 , 要做到精讲精练 , 概念清楚明白 , 条理清楚 , 重点突出 ,难点讲 清, 切实做到落实 三维目标 , 打好基础 , 发展学生智力 , 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 , 积极参与课堂的读 ,思, 练活动 , 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确保及格率的完成 3、深入研究和领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 加强对学生平时教学的指导和 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 如阅读材料分析题 , 采用近几年来的历史中考题进行练习,能够拥有一种独立思考问题, 独立分析 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主线索的横向、纵向的联系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 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4、加强教育科研 , 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注重教学方法 ,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积极运用幻灯 ,投影, 录音, 录像, 影片, 模型多媒体 ,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加大教学中的信息量,拓宽 知识面 五、潜能生安排 1、要求学生加强书写 2、重理解,多联系现实反思历史 3、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个别,重落实,作业注重文字批改,多进行过关检测 六、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关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尊师爱生、民主平等、 教学相长”的教学氛围 3、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切实改进教学方法。

4、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5、认真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6、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 7、 充分利用早晚自习 , 帮助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8、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9、开展好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我们和“学史用史”的能力 10、及时抓好单元复习,反馈教学信息,以便查漏补缺 十、进度安排 本期共 20 周,实际教学周 18 周 四、教学进度 周次教 学 内 容课时 1 入学教育、摸底谈话、讲评试卷1 2 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3 3 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3 4 第七课、第八课、第九课3 5 第十课、十一课、十二课3 6 复习、月考3 7 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第十五课3 8 第十六课、复习、单元检测3 9 第十七课、第十八课、第十九课3 10 复习、单元检测3 11 复习3 12 期中考试(可调整)3 13 第二十课、第二十一课3 14 第二十二课、第二十三棵3 15 复习3 16 复习3 17 复习3 18 期末考试3 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九年级四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

教学任务较重,所以 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上好每一课,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 都能有实际成效为此拟采取具体措施如下: 一、总体目标 以我校教学计划为指导,形成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注重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培养正确 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 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 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 ; 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包括:古代亚非文明、古代欧洲文明、封 建时代的欧洲、封建时代的亚非国家、步入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七个单元新教材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重新编排, 使世界历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图文并茂,历史线索清晰,符合初三学生对 于知识的系统掌握 三、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任老师的介绍来看,我所任课的班级学生整体素质较好,学习主动性 强本学期我将使学生认识到中考的重要性和树立迫在眉睫的紧张感,使学生 尽快进入状态在教学上, 我将重点注重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巩固,要求学 生反复记忆及训练,再此基础上,对部分学生进行拔高训练。

四、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首先是备好课, 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 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坚持因材施教,分类 指导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要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原则,准确传 授基础知识,切实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2、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只有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 效益,才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点,优 化课 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 律,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 在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教学坚持整体性原则,教学过程中始终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的全面整合,使学生全面发展,从实际出发,积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