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石油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吉林省能源局2017年4月前 言石油与天然气是吉林省重要的一次能源加快石油、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石油与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对吉林省调整能源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为促进石油、天然气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吉林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吉林省石油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本规划以石油、天然气行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涵盖了油气生产、石油炼制、天然气利用和油页岩开发利用等内容,是“十三五”时期引导吉林省石油、天然气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补充目 录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1第一节“十二五”主要成绩 1第二节“十二五”主要问题 7第三节“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8第二章 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11第一节 发展思路 11第二节 基本原则 11第三节 发展目标 12第三章 重点任务 13第一节 保障油气田增储上产 13第二节 构建多元化气源 14第三节 加快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 14第四节 加快推进天然气下游市场发展 15第五节 推动炼油产业结构调整和油品质量升级 15第六节 稳步推进油页岩产业发展 16第七节 建立完善油气输送管道保护体系 16第四章 保障措施 17第一节 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 17第二节 政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18第三节 加强油气管道设施保护 18第四节 优化新建项目建设环境 19第五章 环境影响评价 19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 19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 19吉林省石油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十二五”主要成绩“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大力发展石油、天然气产业,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产业政策,积极发挥市场作用,实现了油气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油气资源保障能力增强(一)油气探明储量稳步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省原油探明储量累计达到16.38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累计达到4910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原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累计超过1.5亿吨,年均增长率2.4%;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累计超过4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6.7%二)油气产量基本保持平稳2015年全省原油产量481万吨;天然气产量19.7亿立方米十二五”期间,原油产量累计达到2740万吨,年均递减率3.9%;天然气产量累计达到107.2亿立方米,年均增长率0.9%三)油页岩勘探开发稳步推进全省油页岩资源探明储量约1086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80%以上,平均含油率5.53%左右全省油砂资源储量4.83亿吨十二五”期间,全省页岩油产量累计达到63.12万吨,2013年页岩油产量首次超过15万吨,近两年,由于受国际油价影响,产量逐年下降,2015年产量9.36万吨四)域外资源引进促进产业发展2015年,沈阳-长春天然气干线管道建成通气,当年累计向我省输送管道天然气近1亿立方米,改变了我省自产天然气资源不足而限制市场发展的局面同时,“十二五”期间,中俄双方签订了俄油、俄气供应协议,使我省进一步发展油气产业获得了更坚实的资源基础。
二、储运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一)油气骨干管网初步形成截至2015年底,我省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4710公里十二五”期间,陆续建成大庆-铁岭原油管道三线、大庆-铁岭原油管道四线、吉林-长春成品油管道、沈阳-长春天然气干线管道,以及四平-白山、八屋-四平、乌兰图噶-农安、长春-双阳等天然气支线管道,累计新建油气长输管道1848公里,初步形成了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连通关内、调度灵活的骨干管网格局二)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十二五”期间,全省已建在建LNG液化工厂14座,设计日供气总规模约550万立方米长春市建成两座5000立方米LNG调峰储罐项目,总储气能力600万立方米,重点城市应急调峰储气设施不断完善,供气保障能力逐渐增强启动了长春双阳气顶储气库和松原长岭双坨子储气库项目前期研究工作,项目工作气量9.5亿立方米,建成后将为全省天然气调峰奠定基础三)成品油库布局不断完善十二五”期间,我省共计新增成品油库容23.9万立方米,到2015年底我省成品油总库容约达51.8万立方米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要成品油销售企业不断完善全省成品油销售网络布局,优化一次物流配送格局,进一步提高油库利用效率三、气化吉林提升保供能力(一)“气化吉林”工程初见成效。
大力推进“气化吉林”工程,通过我省天然气管网与国家主干网连接,引进利用中石油管道天然气资源,沈-长线、平-山线等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运,全省管输天然气由4个地区增加到7个地区,县及县以上城市燃气管道覆盖率达到70%,城镇用气人口增加到1000万人,城镇人口气化率达到60%二)天然气利用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我省天然气利用保持平稳发展,以保障居民用气为基础,并适度发展大型工业用户2015年我省天然气消费量20.7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商业、工业、汽车用气分别占30.4%、9.2%、38.2%、22.2%十二五”期间累计消费量为109.5亿立方米,是“十一五”消费量的2.3倍,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0年的2.8%提高到2015年的3.4%三)强化天然气保供工作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推进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引进域外气源,全力争取气源企业增供指标,努力增加天然气供给同时,加强需求侧管理,强化供需协调衔接,制定保供应急预案,推进各级政府天然气保供监管责任和相关企业主体责任的落实按照“保民生、保重点、保稳定”的供气顺序和原则,优先保障全省民生和重点工业用气,极寒天气时执行应急处置“压非保民”等措施,保证民生用气调度执行到位。
四、稳步推进炼油产业优化升级(一)推进炼油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通过实施产能结构升级改造工程,使原油加工能力由2010年底的750万吨/年增加到980万吨/年,使我省拥有了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有效解决了炼化不匹配问题,整体创效能力有所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省原油加工能力1290万吨/年,原油加工量901万吨,成品油产量达到510.5万吨,保障了成品油市场的稳定供应二)全力推进油品质量升级工程制定全省炼油产业升级改造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炼油企业实施成品油质量升级改造,确保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节点全面完成油品质量升级,保障清洁油品市场供应截至2015年底,全省4户炼油企业中,吉林石化公司完成国V标准柴油质量升级,农安新大石化公司完成国Ⅴ标准汽、柴油质量升级计划2016年底,各企业可完成现有产能的国V标准汽、柴油质量升级任务五、油气管道保护工作取得成效(一)全面开展油气管道安全隐患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战专项行动,省政府成立了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全省油气管道安全整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力推进油气输送管道安全隐患整治工作截止2015年底,全省排查出的683处油气管道隐患已完成整治609处,整改率89.2%,74处未完成整改的隐患2016年底前可完成整治,全省管道隐患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有效地预防和遏制了油气输送管道安全事故发生。
二)推进吉林省油气管道保护法实施细则立法进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全省输油气管道建设和保护工作实际,研究起草的《吉林省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和保护实施细则(草案)》已列入省政府立法计划六、科技和装备水平取得突破进展(一)页岩油原位开采技术取得较大进展众诚油页岩公司和吉林大学成立了吉林省页岩油地下原位裂解实验研究中心,联合研究开发的“原位压裂化学干馏提取页岩油气试验工程项目”被列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该项目于2014年第一次点火并成功出油,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地下原位裂解油页岩的大规模商业化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二)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取得成果吉林油田通过多年技术攻关,针对致密碎屑岩地质特点形成了致密砂岩气藏水平井多段大规模压裂配套工艺技术,实现我国陆上第一个集大型集裂缝性火山岩与致密砂岩于一体的构造岩性复合气藏的高效快速建产,规模实施50口水平井,整体新建产能15.0亿立方米三)新技术推广应用得到加强吉林油田践行勘探开发一体化,高效开发特低渗透隐蔽油藏攻关致密气开发技术和钻井提速技术,进一步提速降成本,保障气田上产需求。
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通过精细油藏描述,规模井网调整,精心搞好分注,精细注采调控,强化有效注水,提高油田开发水平中石油吉化公司采用先进技术实施油品质量升级,大幅增加加氢能力占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比例和轻油收率,显著降低新鲜水耗、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等指标,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七、油气行业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天然气的推广及应用,有效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减轻了环境污染,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十二五”期间,我省天然气商品气量累计消费88.9亿立方米,实现替代煤炭2258万吨标煤,减排CO24064万吨,减排SO227.6万吨2015年我省单位GDP能耗为0.90吨标煤/万元,比2010年的1.15吨标煤/万元下降了21.7%第二节“十二五”主要问题一、油气增储、上产难度加大我省油气田生产已进入稳产阶段,从剩余资源分布看,特低渗和复杂储层占主流,资源劣质化趋势难以改变随着勘探开发对象日渐“低、深、难”,油气增储、上产难度大,成本高,勘探开发投入不足二、油气长输管道建设协调难度加大管道项目工程属临时用地,对于地上附着物没有统一补偿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常常需要穿越公路、铁路、河流、林地等施工,涉及问题矛盾较多,且长输管道项目需跨地区办理的手续较多,协调难度大,办理周期长。
三、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我省冬季严寒,居民、公服、采暖等用户都有较大的季节调峰需求,天然气季节性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应急调峰储气能力严重不足,没有大型天然气储气设施,给天然气调峰和保障稳定供应带来较大压力四、油页岩规模开发尚存在制约因素 油页岩资源评价和勘探还停留在常规油气资源的技术手段上,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技术还处于实验室和先导试验阶段,诸多工程化的关键技术难题还需进一步攻关;油页岩开采方式、地面干馏技术、废渣处理技术等急待改进,资源综合利用程度较低五、管道保护体系尚不完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2010年颁布,之前设定的能源主管部门“三定方案”中没有“油气管道保护与安全管理”岗位职责、内设机构、人员编制目前,许多地区管道保护部门既无人员、编制和经费,又无专业执法队伍,缺乏有力的组织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撑而且各级政府油气管道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职责也不够清晰理顺,还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上下衔接的油气管道安全管理体系,油气管道保护体系亟待完善第三节“十三五”面临的形势一、国际油气发展形势(一)油气资源储量丰富,开发潜力仍然巨大目前全球油气资源采出率仅为17.4%,剩余探明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818亿吨,天然气为187万亿立方米,油气储采比维持在60左右,全球丰富的油气资源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能源保障。
二)油气消费需求平稳,天然气消费比重逐年增加十三五”期间,预计全球油气消费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始终维持在60%左右,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三次能源变革实现以前,以油气等为主的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