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分为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 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搭配(二)、(设计校园)、总复习九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其中实验版教材中的“解 决问题”单元在本册教材中融入各个单元之中,没有形成独立单元;“制作活动 年历”和“我们的校园”作为综合与实践活动出现,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 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是本次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对于本册内容首先从下四个领域进行分类:(一)数与计算本册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这 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 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 经常遇到或用到的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 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 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 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二)空间与图形本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一)和面积两个单元这两个单元为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 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 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三)量的计算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 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 24 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 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四)统计知识安排了复式统计表,让学生在认识复式统计表的学习中,初步学会会数据- 1 - / 8的简单分析,体会数据所包含信息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广角——搭配(二),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并继续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二、各单元分析(一)位置与方向(一)本单元分 4 个例题进行教学.例 1:出示校园平面图,要求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能够根据 给定的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 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可以让孩子们亲身到操场上感受面朝东方,辨认其他的 三个方向例1的“做一做”教科书呈现了小组合作指方向的活动情境,使学生知道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进一步了解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例 2:出示平面图,让学生学习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了解平面图是按照上北、 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绘制做一做”要求根据已知物体的方位绘制平面图例 3:认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根据 P9 第 3 题的要求,也 需要知道其中的两组相对的方向例4:教科书呈现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并能描述行走 的路线生活中的数学”中体现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册教材删去了有关路线图的内容降低了要求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单元在二年级下册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 行教学分为12个例题依据“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按照“口算 —笔算—用估算解决问题”的顺序编排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次:口算除法(3个例题)例1、例2:会口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以及一位数 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的除法。
其基本方法为利用数的组成如例2中“可 以把120看成12个十”转化为可用表内乘法解决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对话给 出思考的过程,为后面教学笔算除法时,被除数最高位不够商1的计算做准备本册教材新增了例3让学生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且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 除法先一沓一沓分,分十位上的6个十,再一张一张的分,分个位上6个1,为- 2 - / 8理解笔算的顺序打基础与老版教材相比,本册教材更加注重通过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在 口算除法的教学中,创设了平均分彩色手工纸的情境,将手工纸设计为10张一 沓,给出直观图展示分的过程和结果,为学生理解算理提供直观支撑第二层次:笔算除法(7个例题)例1、例2:被除数是两位数,例1为首位能除尽,例2为首位不能除尽在 教授例2(52÷2)时,以对话形式引出验算,与老版教材将验算设计为单独的 例题有所不同,本册教材的编排更加有水到渠成的感觉较老版教材优化的方面体现在更直观、且重视沟通算理和算法的联系例1 中分步给出竖式的演算过程,并配合小棒图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尤其是将分“十 位上的4个十”和“个位上的2个一”区分开来,待平均分过后再合并,体现了 分的顺序,从高位开始。
并在竖式中标注了每一个结果的含义例2中通过小棒 图直观的呈现“余下1个十与2根合并,再分到2份中去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 理且同样分步给出竖式的验算过程,配合小棒图展示分的过程,并标注了的 计算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每一步的算理,实现了从算法到算理的自然 过渡例3、例4,:被除数是三位数,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研究学习,例4中教材 新增了三个步骤的引导与质疑,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算法,并以问题的形式融入 验算在新增的“小组讨论”环节通过合作学习总结计算法则,锻炼学生归纳 总结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 P18做一做,要求先判断商是几位数,一定要让孩 子们清晰的说出根据首位数字判断的方法四年级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也 常常要求判断商的位数例5、例6、例7:有关0的除法例5中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需要 渗透除数不能为0例6商中间有0,需要理解并掌握简便竖式的写法,常常有学 生忘记写商中间的0例7商末尾有0,值得注意的是(1)题简便写法中,15-15 的0需要写在十位上,而有很多孩子容易将其写在个位导致错误在学生积累了 大量计算“商中间有0”和“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经验后,增添“想一想:除 到被除数的某一位商不够商1,应该怎么办?”的总结环节,总结解决这一类问 题的一般方法:商0占位。
第三层次:用估算解决问题例8、例9:重点教学如何将估算作为一个有效策略来解决问题新版教材 调整了估算的编排,将估算问题集中在一起渗透进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进行 教学,例8、例9对于例题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并且两道例题均提供了“阅读与 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三个步骤,清晰的展示了解题的思考过程, 更好的帮助孩子们理解题意、解决问题及反思判断P33的整理与复习再一次回顾笔算除法的计算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 3 - / 8整体把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三)复式统计表本单元只有一个例题,编排了练习八进行配套练习新版教材中对于统计内容的编排变化最大,针对各个学段的要求有所降低, 在老版教材中,复式统计表是放在二年级下册进行教学的教材选取了贴近学 生生活的情境,不妨就让全班的学生参与投票,完成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填 写入已熟悉的单式统计表,再通过优化思想引入复式统计表,将两个或多个统 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上可清晰、明了的反应数据的情况这种处理、 呈现数据的方法,是学生以后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 (四)两位数乘两位数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在三年级上册乘 法学习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的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运用 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口算乘法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进位乘法),如 例1中15×3,呈现两种不同的口算思路,体现算法多样化,这里重点要让学生 掌握将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乘另一个因数的口算方法,教材新增了 利用小方块将抽象的算理直观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正确地理解口算算理,掌 握口算方法再通过想一想利用知识的迁移掌握几百几十乘一位数(进位)的 口算方法做一做”呈现了一组对比练习,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发现两位 数乘一位数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第二部分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例2的编排分两个层次,首先结合实物图 口算一位数乘10,利用现有知识表内乘法算出9盒的个数,再加上1盒的个数 第二个层次通过口算一位数、两位数乘10的练习,发现并体会最简便的口算方 法2、笔算乘法(4个例题)例1: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重点在于用十位上的数 去乘时,所得的积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14×12,并要求在电子图上表示出计算方法 电子图也是新版教材新引入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教材给出两种计算方法,体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并且均为“先分后 合”的解题思路,通过优化思想,第二种方法较简便,且与竖式的计算算理相 对应,通过“想一想”引出竖式计算方法,并强调每一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帮 助学生理解、掌握算法。
例2: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乘法48×37,此例题中引入估 算,以估算讨论乘积的大致范围,体现估算的作用与价值可用于对结果大致- 4 - / 8的验算在给出的不完全的竖式中探究笔算的方法例2与例1的算理相同,只 是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因此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尝试补充教材通过酸奶 箱的摆放体现算理,以助学生理解意义,掌握算理其后加入小组讨论,总结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这在老版教材中是没有的, 也是一个优化例3、例4:用连乘、连除解决问题例题同样分三个环节进行对例题的解 读我认为这是新版教材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解决两步计算的问题时必须弄清 “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可以让孩子们用语言表达,包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也 需要清晰理解两道题都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对于不同的解题方法第一 步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点需要孩子们理解例3中综合算式是教材给出的, 但是例4中就增添了难度,需要孩子们自己列出,尤其需要注意第二种方法中需 要用到小括号,难度比连除要大这就需要理解计算内容的先后性,需要先计 算将60人分成多少组,需要先计算(3×2),因此要添小括号,否则计算顺序会 发生改变练习十二是对解决问题的针对性练习。
会找信息、会分析P54、4,“每箱 24瓶”隐藏在图中;P55、5来回;P56、9昨天和今天共2天,图中显示每天3 场五)面积(8个例题)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分四个部分:面积与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 面积计算,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解决问题1、面积与面积单位例1主要阐述面积的概念,而新版教材更加注重学生对面积概念的真正理 解具体表现为去掉了面积的定义: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 的面积可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也避免了教师将功夫用在指导学生叙述面积 的定义上,而忽视了学生对面积含义的真正理解教材从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 的一些物体(黑板、国旗)的表面入手,明确“面”的概念;然后让学生通过 观察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进而形成对“面”的大小的直观感受采用描述的方 式,借助具体事例说明“面积”概念,并让学生说一说做一做中深化了并非只有向上摆放的“面”才有面积,字典的侧面的大小 就是侧面的面积,并结合练习十四 P64的1、2题体验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并且 体验周长和面积的不同,表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