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换热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6.21KB
约10页
文档ID:404380156
换热器检修作业指导书_第1页
1/10

换热器检修技术指导书一、换热器检修质量标准1、换热板片应无裂纹、划痕、变形等缺陷板厚不均匀偏差不超过 板厚的 5%, 平板板片翘曲变形量不得大于 0.5 mm伞板换热器螺栓 孔距偏差小于±0. 3mm伞板的锥形板面应平坦光滑、翘曲变形量不 得大于 1 mmo 板片周边与平面应光滑平坦,不允许有锤击伤痕、折皱 和其它机械伤痕2、密封垫片技术标准D 石棉橡胶密封垫片必需承受存放期不超过一年的石棉橡胶原料加工制作承受石棉 橡胶板, 其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 XB200 〔JC125〕规定密封垫片材质必需符合设计要求, 尺寸正确,厚度均匀,外表光滑无划痕,起皱等缺陷不允许有搭接、 对接等接缝痕迹允许压缩变形为 7-12%2) 橡胶密封垫片工作介质温度 W140°C 时,一般承受乙丙橡胶WIO〔TC 的油类介 质, 则承受丁月青橡胶必需保证外表光滑,厚度均匀,不得有横向〔与板片沟槽 相垂直方向〕裂纹纵向〔与板片沟槽相平行方向〕裂纹深 度在 0.2~0.3mm 以内,可连续使用不得有裂纹气泡、缺肉、老化、局部过硬和扭曲变形等缺陷 不允许有搭接、对接的接缝痕迹3) 整体组装技术标准组装后的板束长度尺寸不得小于计算值。

组装时必需依据拆卸顺 序编号进展,不得颠倒错位认真复查核对无误板片组装压紧后, 上下左右的不平行度不得超过 InlnI / ∏b否则易位封头〔头盖〕与 上下导杆相协作的半圆缺口的中心距比导杆中心距小 20 mm, 半圆缺 口的直径宽度应比导杆直径大 4 mm4) 封头〔头盖〕技术标准封头上螺栓孔直径〔缺口〕应较螺栓直径大 0.3 0. 5 mm否则换 热板片易错位封头、挂架一般不易损坏,应定期防腐刷油,不应有腐蚀现象封 头与板片接触的端面其加工精度不得低于 465) 夹紧螺栓技术标准换热器放置在室内时,夹紧螺栓一般选用碳素钢假设在露天放置, 则应选用不锈钢暴露外面的螺纹局部应涂上油脂〔钙基干油脂〕或用塑料管套上螺 栓长度应为板式换热器板束自由状态加上固定与活 动封头的厚度,再留出 20mm 左右二、安装技术标准1、换热器安装前,首先进展水压试验,其试验压力为生产操作压力 的 L 25倍试压时保压 30 分钟,视其压力不降即为合格做气密性试验时,其试验压力为最大工作压力的 L 05 倍,涂肥皂 溶液检查不冒气泡为合格2、全部仪表按要求预备并校核好3、全部阀门检查试压,按要求备齐4、全部管道应检查并试压,去除管道内氧化皮等杂物,如属腐蚀性介质,则需实行防腐蚀措施。

管道阀门试压按其操作压力的 L5 倍进 行试压5、地脚螺栓应在换热器安放到根底之后,再进展灌浆6、换热器的根底载荷, 以布满液体的总重量为计算依据7、介质中含有固体颗粒,纤维状物质或杂质多,浊度大时,应当在换热器前面安装过滤器每种介质安装 2 台过滤器,交换使用,滤网 的开孔率不小于 80%8、换热器的接收,应避开承受管道传来的拉力、振动力和冲击力等9、换热器外廓离墙壁尺寸,一般应不小于 80Onm110、设备以安装在室内为宜,这样既清洁又便利拆洗、装配与修理 三、换热设备常发生的故障及故障处理〔表 IT〕故障现象法兰泄漏故障缘由法兰泄漏常发生于螺栓紧固 部位和旋入处,螺栓随着温 度上升而伸长,紧固部位发 生松动处理方法(1) 尽量削减联接法兰(2) 紧固作业要便利(3) 承受自紧式构造螺栓污垢导致热效率降低 流体中含有固体物、悬浮物; 〔1〕充分把握易污部位、致污物质、冷却水中的藻类、细菌、泥 砂 污垢程度,定期进展检查都会导致严峻结垢管子的腐 蚀、磨耗 〔1〕污垢腐蚀〔2〕流体为腐蚀性介质〔2〕当流体很简洁形成结垢时,必 须承受简洁检查、拆卸、清理的设 备构造(1) 定期进展清洗(2) 提高管材质量,假设缺乏适宜 的(3) 管内壁有异物积存,发 生 材料•,要增加管壁厚度或者在流体局部腐蚀 中参加腐蚀抑制剂(4) 管内流速过大,发生磨 〔3〕在流体入口前设置滤网、过滤 器损;流速过小,则异物易附 着 等将异物除去管壁产生电位差而导致腐 蚀(5) 管端发生磨损管子振动 〔1〕管与泵、压缩机共振(4) 使管内流速适当(5) 在管入口端插入犷”〔〔长的 合成树脂等保护管(1) 在流体入口前设置缓冲槽防止〔2〕回转机械产生的直接脉 脉冲动冲击(2) 折流板上管孔径承受严密协作(3) 侧面进入的高速蒸汽等 〔3〕削减折流板间距,使管的振幅对管子的冲击 变小(4) 管振动是由于流速、管 〔4〕加大管壁厚度和折流板厚度壁厚度,折流板间距,列管排列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由于管组装〔1〕管振动(1) 重胀管,检修中对某根管子部位松动形(2) 开停车和紧急停车造成 进展胀管装配时,要对四周管子进 行成的泄漏的热冲击再胀管,以免松动(3) 定期检修时操作不当产 〔2〕对于胀管部位不允许泄漏的设生的机械冲击四、板式换热器的检修技术〔一〕检修内容1、中修内容(1) 撤除进出口管清洗杂物。

备宜承受焊接装配(2) 检查进出口管的橡胶内衬,不应有裂纹和破坏3) 检查测量螺栓预紧力和板片总体尺寸 2、大修内容(1) 包括中修内容2) 如换热器结垢,应解体清洗,或者另行配管化学清洗3) 用放大镜检查密封板条的弹性和压缩变样子况,必要时可以更 换4) 检查传热板片变样子况5) 检查传热板片有无腐蚀、穿孔等缺陷〔二〕检修技术1、板式换热器拆卸前,应测量板片压缩的总体尺寸并做好记录2、去除密封橡胶板条,为防止用螺丝刀刺破板片,可实行液氮急冷 法,使橡胶板条急冷变形,然后撕下3、去除密封槽内的剩余粘结剂4、用灯光或渗透法检查传热板片有无裂纹或穿孔5、用清水清洗板片6、重组装7、气密和水压试验〔三〕重组装1、组装前首先用丙酮清洗密封槽,并涂粘结剂,水平位置粘好密封 条2、粘好密封条的板片,每50 片一组,用 20~30 mm 的钢板压紧,使 四周环境温度为 30~35°C 范围内固化 24h,可以挂片3、挂片完毕,轻挂两端压盖,并穿固定螺栓4、用力矩扳手均匀的拧紧螺栓5、装进出口内衬套6、整体试压首先将板片一侧的流体通道的人口管盲死,装满水, 然后在板片另一侧的工作介质通道出口管上,加一带放气短管的盲 板,在试压侧装上压力表。

布满水后用手压泵加压,为操作压力的 L 25 倍,并保证 30min,压力无下降即可连接外管7、单面试压为了更有把握的不致内部泄漏,也可承受单面试压的 方法,即在需要试压的一侧布满水,另一侧不充水,其试验压力为操 作压力保压 20min 不降即可为合格板式换热器一般不做单面试压, 以防止板片变形较大损坏板片和密封板条8、气密试验按板式换热器的要求,在进展水压试验后,还应进展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为操作压力的 L 05 倍,用肥皂水刷换热器 板片四周, 检查有无漏气现象四、管壳式换热器的检修技术1、化工装置中的换热器损坏常见的是腐蚀,腐蚀的部位主要在管子、 管子与管板连接处、壳体〔I〕管子的腐蚀如管内走的是有腐蚀性流体介质,长期冲刷和运行,将造成管子 的全部减薄,这就需要对该换热器定期进展涡流探伤测厚,计算年腐 蚀率,进展必要的更换另一种是局部腐蚀,特别在管子入口端的 IOmm 处的管端腐蚀,这与流体在死角处产生涡流扰动有关每次检 修必需对此处进展检查和测厚,觉察腐蚀严峻时,必需用金属材料进 行修补2) 管子与管板连接处的腐蚀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常承受焊接、胀接或者是先胀后焊或者是先焊 后胀。

由于胀接、焊接应力的存在,很简洁在管板、胀焊区内发生裂纹,大多呈环向锯 齿状3) 壳体的腐蚀换热器壳体的腐蚀,一般发生在焊接部位,再者是当折流板的材 质和壳体不同时,折流板和壳体的接触部位也极易产生电化学腐蚀, 把壳体腐蚀穿孔2、检修技术换热器的检修比较简洁,主要是依据运行中消灭的问题,列出检 修工程有针对性地修复1) 堵管换热器管子泄漏,一般承受堵管方法首先解体换热器的封头, 承受充水、充气或用液氨渗透的方法检查泄漏的管子部位,然后加工 管子堵头,一般加工成有锥度的楔状堵头,有的是堵后焊接依据管 子在管板上布置的形式,堵后不应焊接,由于焊接时,管子局部受热, 很简洁使四周的管子和管板处也受热, 从而对管子有一种拉脱的作 用,造成四周的列管也松动,开车后,很可能泄漏现在承受的方法 是用手枪式射堵头工具,一次最大可产生 IOMp 的压力,把堵头打到 泄漏的管子上,待有时机可把堵头拿掉,更换管子堵管时,肯定 把材质选好,原则上堵头应和管子是一样的材料,防止产生电化学腐 蚀2) 防腐蚀防腐蚀主要是对换热器的管子,一般配制好防腐蚀的液体,让换 热管粘取局部使之在管壁上形成很薄的防护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实践证明,这种措施,可延长换热器的寿命,在化工企业中被广泛地 推广使用3) 清洗换热器在循环水系统中,由于所处的位置不同,尽管设计时考虑 了系统的各种阻力可能由于水量的随时调整不准时,造成标高位置较 高,管子末端的换热器超温结垢,必需进展清洗,清洗前首先取垢样进展分析,找出结垢的缘由,合理地在循环水中加药稳定水质过去常承受化学清洗的方法,现场需要重配管,比较花费时间现在大 多承受高压水冲洗的方法,对不同的换热器承受不同的旋转水 枪头,可以是刚性的,也可以是挠性的,压力从 IOMP 至 200MP 自由 调整高压水冲洗换热器效果较好4)换管对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堵管多了影响到传热面积,必需进展换管,首先 利用拔管专用工具将泄漏的管子拔出例如:液压推动式、 螺纹拉力式管子拔出后,对管板孔、折流板孔进展清理,测量管板 孔和折流板的中心线是否偏斜,然后进展穿管,并用丙酮、酒精清理 好管板的胀焊部位,换管后的焊接肯定用氨弧焊,保证管板的不变形 管板上管孔直径的允许偏差见表 1-2表 1-2 管板管孔偏差换热管外径管板管孔直允许偏差换热管外径 (Φ) 管板管孔直径 (Φ) 允许偏差(φ)径(①)1919.4+ 0. 203838.5+ 0. 302525.4+0. 244545. 5+ 0. 403232.5+0. 305757.7+0. 40焊后硬度应在 HB30 左右,否则要在管端 150-20Onml 内进展退火 处理。

对换热管的胀接部位不应有纵向划痕和凹坑,但允许有深度不超 过 0.Imm 的环向沟槽,对管束较长的管子可以接收,但接收处的对接 焊口不应大于管径的 10%,否则不简洁通过折流孔而对于 4U 形管 可以有两道焊口,两道焊口的距离不应小于 300 mm,对接焊缝应平滑,对口错边量不应超过管子壁厚的 15%,接收的不直度以能顺当穿管 为准,对 U 形管应做 0. 85 倍的内径通球试验,换管应做单管的水 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管程设计压力的 2 倍换管后应严格依据管子固定的程序执行,特别是机械滚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