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凯和****啦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9.44KB
约6页
文档ID:291947505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_第1页
1/6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 内容简介: 简介 · · · · · · 本书对民主和专制的起源从宏观角度,用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的方法举行了描述和概括 简介 · · · · · · 摩尔·巴林顿(Moore,Barrington Jr.1913),美国出名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 1913 年出世于华盛顿大学时代,曾就读于威廉学院和耶鲁大学毕业后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并在哈佛的俄国研究中心从事研究工作摩尔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多产作家,他先后出版过《苏联政治》(1950 )、《政治权力与社会理论》(论文集,1958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1966 )、《人类苦难渊源的反思》 (1972) 和《非正义》(1978 )等著作其中,《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是他的成名之作,也是他一生中最有影响的著作该书出版后立刻流行美文化思想界,因此而荣获伍德罗·威尔逊奖(1968 )和麦基弗奖( 1969 )尽管该书出版已有 30 多年,但仍畅销不衰,并获得西方学术经典的炫目位置 书评: 2022-05-31 23:05:11 来自: 冰森林 (念哉典学 思睿观通) 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的评论 ——读《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 他们(农人)不是革命的,而是保守的。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是反动的,由于他们试图使历史的车轮倒转假设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 ——《共产党宣言》 那些失了土地的农人,是人类生活中最担心定者处置这一批人,是中国的困难的问题之一他们很能大胆奋斗,但有破坏性,如引导得法,可以变成一种革命气力 ——于建嵘:《父亲是个流氓》 一 回想20世纪60年头的西方,革命之势可谓风涌云起在欧陆,由巴黎大学生所发动的“五月风暴”将革命之风推上了令人炫目的顶峰在美国,兴盛于此时的“嬉皮士”运动至今仍见余音袅袅而社会文化层面的混乱绝不成能是孤立无援的在学术领域,左派学识分子同样风光无限地描绘着美轮美奂且颇具神话意味的图景这些学者叱咤风云、一呼百应,影响力堪称巨大,典型者诸如纵横法兰西大地的保罗?萨特、阿尔都塞、福柯,又如在大西洋对岸同样声名卓著的马尔库塞、巴林顿?摩尔等人 尽管进入七十年头以后,他们的名字开头逐步远离公众视野,他们塑造的一段段的“神话”也纷纷曲终人散然而,不成否认的是, 他们对于现代社会鞭辟入里、发人深省的批判,以及对于人类社会可能存在路径的不懈探索,都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正在享用的一笔名贵资产。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便有巴林顿?摩尔的成名之作《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著作被丹尼斯?斯密斯(Dannis Smith)誉为20世纪社会学三大经典之一,而与其并称的那么是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和埃米尔?涂尔干的《自杀论》两部名著 二 摩尔的这部著作视野恢弘广博,论述精道且全面,全书着力探讨了在政治现代化背景下各国道路的分殊摩氏将通往现代化的道路大致归结为三种类型,即以英、美、法为代表的自由民主道路,以德、日、意为代表的法西斯道路,和以中国和俄国为代表的共产主义道路正如中译本在前言中所说的:这三条历史轨迹在进展序列上有着精细的接续,且在因果链条上是辗转递进的自由民主道路叩响了德、日、意三国通往法西斯的大门,而中、俄两国在法西斯试验失败的同时,也引爆了共产主义式的革命 在概括论述摩尔独树一帜的观点之前,我们有必要对该书撰写时西方学术界的观点流派做一概览上世纪五六十年头,正是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范式风行之时,标榜科学的行为主义学者侧重对于概括行为的研究,而对于涉及国家、体制等宏大布局的历史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摩尔一反彼时学术界的常态,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启程,勾画了一幅多线复合布局的历史演化的图景。

对于现代化道路必然是经 历资本主义和民主的论断,摩尔在著作中给出了令人信服的驳倒在著作中,他援引庞博却又不失精细的史实,加以精彩绝伦的阐释,不无雄辩地透露了各国通往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的这一观点犹值一提的是,摩尔对于暴力同样有着一反常态的推崇难得的是,摩尔的论点绝非刻意的标新立异,而是建立在对大量史实论据的充辨识析之后得出的他既例举了英、法这样的自由民主国家,也追溯了日、俄、中等国,指出了在现代化的演进过程中,暴力的无从制止的事实,也是凤凰涅槃的必经之道 当然,提到《起源》一书,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纯熟地运用“阶级分析法”,并以此建构各国以不同道路通往现代社会的规律所在正如《起源》一书的副标题“现代世界诞生时的领主和农人”所昭示的那样,摩尔把土地贵族和农人两个阶级引作自变量,将上述两个阶级的商品化程度,以及与其他阶级的联合或者对抗作为最终主导现代化道路选择的抉择性因素 在摩尔看来,英国土地贵族和农人都在进入现代社会前完成了商品化,同时土地贵族与王权形成了气力制衡,故而较为顺遂地迈入了自由民主的道路而法国由于土地贵族与王权的联合,尽管以无套裤汉为主的工人阶级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大革命,但摩尔那么指出,“无套裤汉是革命的动力,而农人那么成了抉择革命能走多远的缰绳”。

对于美国来说,正是南北战役砸碎了钳制黑奴的枷锁,紧随而来的农人高度商品化也成为美国自由民主制度的稳定器 在分析日本的处境时,摩尔指出虽然农人在土地贵族和王权的裹 挟下完成了商品化,但这种既不容许变更社会布局,同时却又试图实现现代化的决策必然会将国家引向军国主义的道路面对中国问题,摩尔给出的解释那么是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农人,并且由于农人与土地贵族之间仅存微弱的联系同时,日本的侵略加剧了这一趋势这使得以土地贵族为统治根基的国民党在面对擅长发动农人的共产党时最终遇到了失败摩尔断言,在革命历程中,中国农人的作用甚至超过了俄国,但作为革命主要动力的农人阶级在告成之后必将遇到消亡的结局对于印度,把它作为特殊处境,并没有纳入建构的三种类型中 在该书的结果一片面,摩尔提出了民主进展务必具备的五个条件即建立某一种均势,制止王权或者贵族倚轻倚重的局面;农人完成商品化历程;土地贵族的削减(转为资产阶级);防范土地贵族与城市资产阶级建立针对工农阶级的联盟;声势浩大的革命从摩尔开出的五个条件来看,民主道路的实现并非单个因素可以左右,而是需要复合多线的因素但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农人与土地贵族都成顺遂实现商品化,并且成为制衡其他阶级政治势力的一股气力。

反观今天的中国,能否顺遂走过历史的“三峡”,完成现代化的历程依笔者管见,最关键之处或许还在于农人阶级能否顺遂地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 摩尔大作,叙事宏大,精辟论点绝非本文所能尽逮在完成对于《起源》一书的大体素描之后,笔者试图结合摩尔关于现代化进程中农人作用的阐述,对于当下中国通往现代社会的主要窘境做一初步 — 6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