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书局版九年级历史第二十一课《沙皇俄国的改革》教案课题 沙皇俄国的改革单元六学科历史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彼得一世改革的时间、目的、主要内容及历史意义1861年改革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重点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改革 俄国的扩张难点1861年改革对农民的掠夺性和历史进步性两者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同学们是否还记得这个条约签订的时间?(答l689年)同一年,在俄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彼得一世开始改革那么这次改革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俄国的近代历史又是怎样的发展状况?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对此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课前搜集有关资料 提前准备资料可以加深学生学习的效率,巩固记忆讲授新课一、彼得一世改革1.莫斯科大公伊凡称沙皇 俄罗斯封建国家是9世纪斯拉夫人建立起来的近代沙皇俄国是以莫斯科公国为中心,不断兼并邻国而逐步形成的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自称沙皇,这件事在俄国的历史上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从此莫斯科公国发展为沙皇俄国沙皇俄国形成后,在其发展道路上彼得一世的改革是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
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 简介彼得一世:彼得从小酷爱军事游戏,经常和外国侨民往来,受到西欧文化影响他羡慕西欧的技术,曾前往英、荷等国家实地考察和学习他远见卓识,做事果断为了实现改革,他毅然处死了反对改革的皇太子彼得一世改革能够推行是和他具有坚强的改革意志和巨大魄力分不开的1856年4月,亚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 1858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直接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富国强兵,重振大国威望根本目的:维护地主贵族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②改革内容(指导学生阅读从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军事力量、发展经济、推行学校教育和改变社会习俗五个方面掌握改革的内容) 政治方面:削弱大贵族势力,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彼得一世在改革中打破了过去按出身门第、论资排辈的贵族世袭制度选拔和任用官员唯才是举,使一些无能的贵族丢了官,这就削弱了大贵族势力 军事方面:积极派遣青年出国留学,学习西欧的文化技术,改进军事装备、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海军 经济方面:保护工商业发展,鼓励商人兴办手工工场,允许他们在购买土地的同时,把该地的农民也一起买走,使工场主能拥有一批劳动者 文化教育方面:简化斯拉夫字母,创办报纸,建立科学院,大力推行学校教育当时规定,对10—15岁之间的贵族子弟实行强迫教育;未受教育的以后不准结婚等 社会习俗方面:提倡西欧的服饰礼仪和生活方式强迫俄国人脱下长袍、换上西欧的短装;还强迫俄国人剪掉长胡子可指导学生看漫画《彼得一世给俄国人剪胡子》) 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是军事、经济两方面 ③意义 分析议论:彼得一世改革有什么重要意义? 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触动农奴制的基础,未改变俄国的社会性质,但它却增强了俄国的军事、经济力量,使俄国由极端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较强大的国家因此它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由于军事实力增强了,为以后沙皇的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 彼得一世死了以后,叶卡特琳娜二世统治期间,俄国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军事实力增长很大。
到了19世纪中期,当西欧的资本主义已得到很大发展的时候,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也有了发展但由于农奴制的阻碍,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所以在俄国实行一次废除农奴制度的改革已迫在眉睫,于是有了俄国历史上又一次重大改革 二、农奴制度的废除 插入视频 简谈俄国农奴制1. 背景:19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危机非常严重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民暴动严重威胁着沙皇和贵族地主的统治博洛特尼科夫起义:1606年秋,第涅伯河盆地和伏尔加河中下游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其中,奴仆出身的博洛特尼科夫领导的起义声势最大,以推翻沙皇政府为总目标起义军一路接连取胜,进,进逼莫斯科城后来,起义军中的贵族叛变,起义军的力量大为削弱1607年10月,起义失败 拉辛起义:1607年,顿河,伏尔加河流域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事很快席卷俄国东南部作为发起人的拉辛提出消灭 贵族的口号,各地农民纷纷响应拉辛的队伍不断扩大,相继攻克察里津、阿斯特拉罕、萨拉托夫等地但在1670年10月,起义军因寡不敌众而失败普加乔夫起义:1773年9月,普加乔夫在乌拉尔河畔雅克镇率领80名哥萨克人发动了武装起义,并很快得到农民的响应。
沙皇政府迅速调兵镇压起义起义军与政府军进行多次激战,损失较为惨重,后来在察里津附近遭遇俄国名将苏沃洛夫率领的轻骑兵的毁灭性打击1775年8月普加乔夫起义完全失败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现代俄国文学的创始人,19世纪俄罗斯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普希金在《致卡达耶夫》、《自由颂》、《乡村》等诗中鲜明的表达了讴歌自由,反对农奴制的思想我要向全世界歌颂自由 使王位上的恶人胆战心惊 世界的暴君,战栗吧 而你们,匍匐着的奴隶们 听吧,鼓起勇气,起义吧!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1861年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这实际是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以沙皇为首的农奴主实行的改革正如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最后审察改革方案时说的:“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2. 内容老师总结强调: ①“解放”农奴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②收取份地赎金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播放视频《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3.如何看待、评价1861年改革? 首先这次改革有其积极意义:1861年改革从性质上看是农奴主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插图《“解放”农奴》,这幅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的脚面,形象地反映了这次改革是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特点) 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当农奴成为了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收取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这些都在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 思考:为什么1861年改革又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呢?因为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取得的份地,按当时的市价,总值约6.5亿卢布,而需付出的赎金却高达9亿卢布,他们后来实际付出的总共不下20亿卢布正如列宁所说的“当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跟随老师思路,思考并回答问题思考问题观看画像勤于思考,多加动脑学生归纳学生看插图《“解放”农奴》,说说图中内容有效掌握知识重点通过思考问题,加深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外链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能更加了解诗人作品的内容。
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练习1.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下列属于这次改革内容的是( A )A. 废除农奴制B. 废除君主制度C. 废除贵族世袭制D. 废藩置县2.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旁边有一座宏伟塑像,纪念的是曾经解放了千百万农奴、并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社会制度的改革者他是( D )A. 伊凡四世B. 明治天皇C. 尼古拉二世D. 亚历山大二世3.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法令与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都( D )A. 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B. 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C. 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D. 有利于各自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提升板书第21课 沙皇俄国的改革一、彼得一世改革1.莫斯科大公伊凡称沙皇2.彼得一世改革(1689年) ①背景②改革内容③意义二、农奴制度的废除 1.背景2.内容3.如何看待、评价1861年改革? 。